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學期語文聽課小結

小學學期語文聽課小結

2024-08-01 閱讀 8850

小學語文聽課小結

本學期我校利用四周時間在年輕的教師中進行了聽評課活動。學校制定了領導帶隊、分組進行、學科帶頭人主評、年輕教師重點培養的原則。在聽課過程中老師們積極參加,認真點評,授課教師及時反思總結,虛心接受改進。通過聽課發現現在每位教師在教學方法、課堂語言、板書基本功、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等方面都比以前更加成熟。20**年初建校時學校強調在上課時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和課堂興趣,但是卻不同程度的出現了人為的依賴多媒體課件的現象。針對這一情況學校**年在教學中重點抓了多媒體的學科整合,指導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中有選擇、有必要、有創造的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實現多媒體教學的科學利用。通過兩年來的努力,我們在這一輪聽課中發現老師們上課不再是盲目的下載課件,而是根據自己的備課有所取舍,創造性的制作、使用多媒體課件。現對本次聽課情況總結如下:

一、體現的優點

1、充分研究教材,創造性地活用教材。如曹俊茶老師的《平面圖形的拼組》一課,做風車是課本例題內容。教師把它安排成課前家庭作業,既節約了上課時間,又讓學生體驗了做風車的過程,充分感知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聯系。如果在課上做風車,一節課下來大部分學生做不好,而且學不到什么數學知識,只是看似熱熱鬧鬧的一節課。這樣改動后效果很好。韓云飛的《求平均數》一課,利用本班學生進行踢毽子比賽的實際活動,學生游戲生成例題,學生既有興趣,又從實際比較成績中理解平均數的意義,讓學生感覺數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是生活中的數學,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選擇性、創造性的使用課件。自己下載、搜索、組織、剪輯各方面的材料,為自己的課堂服務。劉福春老師的美術課,從網上截取音頻、視頻素材,自制課件。請學生欣賞大海里的魚,裝飾性的魚。提高了學生欣賞美的水平、創造美的意識。

3、課堂語言精確、引導到位。布曉妹老師執教的《北京亮起來了》一課,語言簡煉明了,引導具體到位,語氣親切生動,教態優雅得體,學生們跟著教師走進了美麗的北京夜景中。課堂拓展奧運鳥巢和水立方建筑的展示以及北京奧運的聯系,使古老的北京煥發了現代生機。史莉莉老師講授的《兩只鳥蛋》從變魔術學生猜想導入,課中教師示范讀、組織學生自由讀、小組賽讀、分角色讀,從讀中品、悟。結尾引導學生用以前學過的詞形容聽到的聲音,感受春天的美好,延伸到愛護花草鳥類,保護環境,使課堂內容得到了升華。

4、把多種活動、游戲融入課堂。李紅艷老師的音樂課《大樹媽媽》、杜文采老師的英語《年中的月份》,安排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活動,用各種樂器、各種分組唱、各種猜、讀的游戲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5、在動手操作中學習科學知識。門素青老師講授的科學課《蒸發》,通過學生自己在實驗室做實驗,從中發現蒸發這種現象,以及蒸發和哪些條件有關,這樣做學往印象深刻。也激發了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

二.存在不足:

1、建校兩年來養成教育初見成效,并成為我校的特色,但在本學期有所淡化,需要所有教師重視起來,每時每刻對學生進行教育。

2、在課堂語言上下功夫,有的教師引導語言過多,過細。備課時應做好教學預設,想好每個環節之間怎么導入,上課時有意識去錘煉語言。在評價的多元化上下功夫,注重過程性評價和中介性評價結合。

3、使用多媒體時,注意背投放置角度,燈光的亮度等。

4、組織活動時,小組合作應考慮有沒有合作的價值,討論時討論的問題是否有討論的價值,提問的問題有沒有思考的價值。力求使課堂教學設計科學精煉,經得起推敲,提高課堂效率。課中注重指導學生書寫。課尾及時反饋學生學習后的信息。

以上是我們在這次聽課中發現的優點和不足,學校在全體教師會上已經作了認真的總結和要求,在以后的教學中希望老師們發揚優點,改進不足,爭取以后有更大的提高。

篇2:六年級語文《夾竹桃》聽課體會

《夾竹桃》聽課體會

今天有幸聆聽了辜老師上的六年級的語文課《夾竹桃》,讓我的教學思路一下子拓寬了。以下是我對這節課的幾點感受:

1,以描寫春、夏、秋這三個季節特有的花的詩句導入非常好,但如果能有配樂的話,我覺得這導入會更加唯美!

2,能引導學生很準確的抓住文段中的重點詞,重點句,并能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造句。但在指導朗讀方面,我覺得教師應先范讀,并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由練讀,最后再抽讀,可能朗讀效果會更好。

3,讓學生聯想以前所學的課文中,哪些人或物具有"韌性“這種特質,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韌性“這種品質。

4,讓學生在了解作者生活經歷中,知道作者是個有韌性的人,從而體會作者為什么這么鐘愛有”韌性“的夾竹桃。

夾竹桃,語文課,聯想,教師,教學

篇3:語文教學心得體會:聽課――成長的階梯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聽課--成長的階梯

付明佳

從事教師這一職業已有近三年的時間了,從最初的不知所措,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學習到自主探究,慢慢地走入高中語文教學的生活之中。

剛剛進入學校工作時,對于備課,講課都不是很了解,似乎大學中學習的知識此時無用武之地,每天專注于寫教案,講課也過于形式化,不會變通,一時間覺得當一名合格的教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慢慢的試著自己尋找幫助--聽課,請教有經驗的教師成了我成長的階梯。聽課是新時代的繼續教育,是一種非常直接的學習方式,一種提高自己能力的方式。

林z老師,是我的第一個師傅,也是我高中時期高三學年的語文老師,讓我倍感親切。林老師的課,第一個特色就是內容豐富。他講解每一篇課文時,并不局限于書本上的文章,而是由文章中的一個人物,一個事件,引出很多相關的知識內容,有著比課本更精彩的講解,讓你遨游在各個領域中。他教會你很多人生哲理,教會你做人的原則。那是一堂堂受益匪淺的課。

林老師的課,第二個特色就是對于課本的獨特處理。他在講授課本內容的時候,是一種演講模式,課本中的文章,他倒背如流,這一點讓我著實地佩服。所以在第一年教學中,我也鍛煉自己背著課本去講授課文,對于一些要求背誦的文章,這樣的授課方式,也為學生起到了引導的作用。這樣的講授,必然在備課時就要下很大的功夫,但當你站在講臺上,全身心投入時,內心會特別的自信,有一種自我肯定的成就感。時間久了,課堂成了自我成長,自我肯定的舞臺。跟隨林老師學習的一年,讓我成長了很多,也學會了很多教學之外的人生哲理。

很快進入了工作的第二個年頭,自己在原有的基礎上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能力,然而在不同的團體里,我發現了不同,原來的我重于課本講得是否生動,知識是否全面,在新的團隊里,培養學生的做題能力占據重要地位,大部分老師在課本的基礎上重于習題跟緊,課本與習題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倪z校長,我的第二個引導者,讓我覺得我是一個幸運的學生,也是一名幸運的老師。因為倪校長是我高二時的語文教師,讓我內心充滿了學習的渴望。

倪校長的課,最大的特點,就是實用性。她并不重于題海戰術,也并不是一味地講授答案,而是在講題的同時,根據相關題型的特點,總結答題技巧和答題步驟。她重于教會學生如何審題,分析,答題,在培養能力的同時去穩步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倪校長曾說:“語文教學,不在于題做得多少,而在于學生是否掌握做題的方法。”

結合林老師的課堂特色,倪校長的能力培養和自身的探究,在聽課、講課中,慢慢地成長,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素質和教學能力。

聽課,是我前進的引導者,也是我成長的階梯。聽課學習,讓我對自己平時的教學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不斷地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多對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并真正地達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