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語文老師教研活動反思聽課:聽其精彩思己不足

小學語文老師教研活動反思聽課:聽其精彩思己不足

2024-08-01 閱讀 3239

6月8日,我如期參加了連云港市小學語文“華雪珍培育站”舉行的“校校行”集中研訓活動。早早來到浦南小學的活動場地,目的就是想找一個最佳的聽課點,把要聽的課聽個清楚,看個明白。

一、整合教學課堂,初接觸

第一節課,是來自浦南小學的劉寶彥老師的整合教學課堂《孔子游春》與《莫泊桑拜師》。對于這節課,我充滿了好奇,因為第一次接觸這個整合教學課堂。如小學生一樣腦海里冒出了好多個小問號,就想在聽課的過程中得到一一解決。原來整合教學的課堂就是把兩篇具有相同特點的段落提煉出來依次進行分析。這兩篇文章的整合也就是抓住重點語段,進行人物語言描寫的一個感悟。整節課思路清晰,但個人感覺這樣的課堂容量還是比較少的。因為初次接觸整合教學,也認真聆聽了華校長的精彩講座,但對于新鮮的一種課堂結構還是需要再進一步鉆研的。

二、常態化課堂,也精彩

第二節課,來自東海縣白塔中心小學的唐偉老師給我們帶來了《水》的常態化精彩課堂。精彩之一,多音字辨別有方法。shàn與shān;xuè與xiě。讓孩子聯系已有的經驗進行理解,孩子記憶一定是深刻的;精彩之二,孩子讀書讀得盡興。老師導讀,指名讀,齊讀,師生讀,老師范讀等,在讀中感悟;精彩之三,對比方式教學,讓孩子再次體驗到水的珍貴。“從頭頂傾注而下的水滑過了……”本是4秒內可以完成的事情,可是作者的文字卻讓我們讀出了44秒的震撼。這就是唐老師教學處理的巧妙之處。

三、原生態課堂,接地氣

第三節課,是雙店中心小學王衛衛老師的原生態課堂《剪枝的學問》。說是原生態課堂,是因為沒有如今多媒體課件支撐的課堂,但一樣的精彩紛呈。讓我不得不贊嘆王老師處理教材文本的能力如此到位,更確切地說應該是處理教材的精準。精準之一,理解詞語,對于“能手”、“遠近聞名”等詞語的理解,培養孩子結合不同語境來理解,正如“授之以漁”,我想孩子以后對詞語的理解能力會不斷提升的;精準之二,讀出來的精彩。老師的三句“咔嚓、咔嚓”男生讀,女生讀,男女生齊讀,讀出了角色,也讀出了生機。精準之三,課尾的巧妙拓展,剪枝的學問,到底是什么學問?不僅僅讓學生明白了剪枝的學問,還讓學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要剪去自己身上的壞習慣等。這樣的教學,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課堂上的精彩,還有做人的學問。

四、經典課堂,經典呈現

下午第一節課就是我們培育站的導師

篇2:幼兒園教研活動方案

幼兒園教研活動要立足我校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以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下面是有幼兒園教研活動方案,歡迎參閱。

幼兒園教研活動方案范文1

活動時間:20*、12、22

活動地點:二樓大廳

活動組織者:張琿娟

活動主持人:李友花

現場記錄人:李靜

參加人員:星星幼兒園青年教師組老師、區園本教研專題推廣班成員

一、教研活動背景:

我園老師在工作中存在從理念到行為,行為到理念轉換的脫節。具體表現為:教師觀察評價幼兒表現及行為的視角不夠專業;教師反思教育行為不夠及時。

在區教研組參加活動時,張老師推薦了《作品取樣系統》一書,經過閱讀后,書中的一些信息能指導我園的教師解決一些問題:1、讓老師有共同的任務及共同的評價語言,有共同的架構基礎。2、讓老師了解每位孩子的成長狀況,幫助教師建立自信,讓老師說話“有憑有據”。3、協助教師作出教學決策,教師使用方法找出每位孩子正在學什么以及學的如何,也幫助教師了解自己正在教什么?需要繼續做哪些事?

篇3:中學主題教研活動方案

為了活躍教研氛圍,提高教育教學效益,并充分利用學校教師資源,激發教師學習、研究和改革的積極性,促進校本教研的深入開展,結合我校關于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關教研安排,特組織此次初一年段班主任開展茉莉飄香----我和我學生的故事主題教研活動。

一、活動主題

本次教研活動,旨在讓教師把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精彩的故事呈現給其他的教師,突出教師對傳統教育教學方式的轉變。同時讓教師的才能等到展示,教師的智慧得到共享,教師的工作得到了解,讓教師間獲得最大的交流與溝通。同時也想改變以往教研活動刻板和()嚴肅,讓教師在輕松和愉悅中獲得有價值的教育教學思想,啟迪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活動對象:初一班主任

三、活動時間:*年3月31日

四、活動要求:1、故事必須是教師親自經歷的。

2、故事的講述時間是3―5鐘。

3、講述過的故事必須創作出一篇教學案例。

五、活動安排:

(一)活動發動階段:*年3月19日召開初一班主任會議,布置有關事宜讓教師做好準備工作。

(二)活動實施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