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期七年級音樂教學工作總結
七年級上學期音樂教學工作總結
我作為專職音樂教師已有一個學期了,主要擔任初一(10)、(11)、(12)、(13)、(14)班的音樂教學。現將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音樂藝術有著豐富的內涵與外延,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藝術形式。由于年齡特征、個性差異、知識層次等因素的制約,學生對音樂的喜好千差萬別。在教學中,教師不應將音樂教育只局限在于“知識”、“學科”等狹窄的范疇內來理解,而應把“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發展”的價值視為根本,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素質教育的思想。丟掉傳統教育中教師的絕對權威,洞悉學生的興趣愛好,了解他們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并針對他們的興趣愛好找準教學的切入口,因勢利導。傳統的音樂課教學以唱歌為主,學生則經常圍繞著教師的指揮棒轉,教學缺乏靈活性,學生較為被動。因此,顯得枯燥、乏味,沒有符合音樂課“寓教于樂”的特點。那么,怎樣才能使一堂音樂課“活”起來呢?
一、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參與
我們傳統的音樂教學過于注重歌唱的訓練,側重了情感、興趣的培養,忽略了對中學生樂理知識的傳授。畢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掌握了樂理知識才能更深層次地感受、理解音樂。我們要進行知識與技能的教學,但不是象以前那樣簡單機械地訓練,而是應該運用各種手段讓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起來,讓這種訓練隱藏于各種活動之中,蘊涵在情境教學當中,使學生不知不覺的學會這些知識與技能,為今后更好地學習音樂打下良好的基礎。針對這一點,我在課堂上比較注重依據課標要求,由淺入深,由簡入繁,循序漸進地制定教學計劃,確定音樂教學進度中樂理知總識的內容,有的放矢地進行樂理教學。
二、運用多種感官,提高學習興趣
一堂好的音樂課不僅僅是單純的聲樂課,它能使學生的心智得到陶冶,各種感官得到充分的表現和發展。例如教學第五單元《八音和鳴》時,按照不同的主題,聽音樂并出示與音樂相配的背景和樂器,學生邊聽音樂邊進行聯想,運用多種感官想象古典音樂描述的內容。讓學生聽完后討論分析,再次邊聽邊看邊想象,還出示幾幅圖畫做提示,幫助想象。這樣,在課堂上充分發揮了主體性、使學生思維活躍,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體驗到了自己創意的成功感。
三、注重個性發展,培養欣賞和創造美的能力。
音樂教育其本質就是審美教育,它不僅具有其他學科所共同的認識功能,更為鮮明的是以其‘直指人心’的審美價值而具有不可替代的美育功能。”由此可知,音樂學科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并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引導學生去感受美、欣賞美和理解美,啟迪學生去想象美與創造美,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能力,建構起以“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型音樂教學模式,使學生真正能在音樂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充分發展他們的藝術創造才能,切實提高了他們的審美能力。
四、創設輕松課堂,營造和諧氛圍
為了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于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音樂是“動”的藝術,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可見,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盡可能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在師生互動當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識的無窮樂趣。所以,在教學中,我盡量避免那種生硬的、繁難的技巧技能性訓練,而是從學生出發,多為他們營造一些發現美、創造美的自由空間,以激發起他們熱愛美、傳播美的熱情,從而使美能在學生的心靈中生根、發芽、成長、壯大。
五、及時評價反饋,增強學生自信
為了使音樂考試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學生能更自然地表現音樂,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也為了讓我對每位學生有個基本的了解,這學期的音樂考試我讓學生選擇一種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來表現。每人寫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內容是關于音樂的,可以是鑒賞、評論,音樂功能的實驗或調查。
以上是我一個學期來的教學心得,雖然受到學生的歡迎,但我知道還遠遠不足,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決心要多走下講臺,關注學生的每一分情感,傾聽他們的心靈,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指責;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討,少一些灌輸。使學生真正能在音樂知識的海洋中遨游。
篇2:學年度七年級下音樂教學工作總結
**-**學年度七年級下冊音樂教學工作總結
王萍二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初一年級的音樂教學工作。下面我將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做一下總結,以便今后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一、課堂教學方面
經過了第一學期的教學,我與學生已相當熟悉。本學期,我特別丟掉了傳統教育中教師的絕對權威,進一步洞悉學生的興趣愛好,進一步了解他們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并針對他們的興趣愛好找準教學的切入口,因勢利導。平時的每一堂音樂課,我是怎樣讓它“活”起來的呢?
1、注意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一堂好的音樂課能使學生的心智得到陶冶,各種感官得到充分的表現和發展。例如教學第二單元《七彩管弦(二)》時,按照不同的主題,聽音樂并出示與音樂相配的背景和樂器,學生邊聽音樂邊進行聯想,運用多種感官想象管弦音樂描述的內容。讓學生聽完后討論分析,再次邊聽邊看邊想象,還出示幾幅圖畫做提示,幫助想象。這樣,在課堂上充分發揮了主體性、使學生思維活躍,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體驗到了自己創意的成功感。
2、注意創設輕松課堂,營造和諧氛圍
為了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盡可能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在師生互動當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識的無窮樂趣。所以,在教學中,我盡量避免那種生硬的、繁難的技巧技能性訓練,多從學生出發,多為他們營造一些發現美、創造美的自由空間,以激發起他們熱愛美、傳播美的熱情,從而使美能在學生的心靈中生根、發芽、成長、壯大。
3、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及時進行評價,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課堂上我對學生的評價多采用自評的方式,以描述性評價和鼓勵性評價為主。由于在學生的音樂學習過程中,他們的個體差異明顯,因此,我注重把對學生的評價放在自我發展的縱向比較上。平時的“班級展示會”我通過展示他們的演唱、小評論等,讓學生達到相互交流和激勵的目的,在班上營造一種和諧、團結的評價氣氛,激勵學生的進步。
二、課外活動方面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我依照學校的計劃,組建校舞蹈隊26人。我有計劃、有步驟地利用周一、周四的課外活動時間進行訓練,較好地完成了學期初制訂的訓練計劃。本學期我組織的舞蹈隊員們參加了**年東方市中小學生文藝展演,他們表演的節目《舞動的旋律》獲得了市城中學組第二名的好成績。
三、業務學習方面
我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去自費收集各種音樂文化資料,以便讓學生能多聽、多看、多接觸優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并獲得更多美的感悟。我還很注意自身的學習,如:參加縣里的音樂教研活動---歌曲創作;注意練習專業技能---音樂課件的制作;閱讀一些音樂、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報刊、雜志;在英特網里積極與各地的中小學教師進行交流。
本學期,我的工作沒有什么失誤,但不足的地方還是有的,那就是聽課太少了,有時在課堂上對學生的教育缺少耐心引導。
篇3:第一學期初一七年級音樂教學工作總結
現將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一、課堂教學: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并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高中的音樂欣賞課還加入了一項讓學生自己介紹音樂,表達自己藝術見解的實踐活動,這也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煉。不足之處是側重了情感、興趣的培養,稍微忽略了對初三、高一學生樂理知識的傳授。畢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掌握了樂理知識才能更深層次地感受、理解音樂。二、課堂管理:
為了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于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
不足:對于學生的一些擾亂課堂的行為批評力度不夠。總以為學生不是惡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現。所以給他們的環境較為寬松。致使他們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有恃無恐。因此,今后應特別注意賞罰分明、把握尺度。特別是對于坐在沒有桌子、講臺的教室中的一群群倍有優越感的中學生。還有,幽默力量運用不夠。
三、課外活動: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按學校的計劃,組建器樂隊和音樂興趣小組。這些成員基本上是自愿報名參加的。每天的課外活動時間訓練。器樂隊的隊員則是由具備器樂演奏基礎的學生組成。
四、考試:
為了是音樂考試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學生能更自然地表現音樂,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也為了讓我對每位學生有個基本的了解,這學期的音樂考試我采用了:讓學生自由選擇一種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來表現。另外每人寫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內容是關于音樂的,可以是鑒賞、評論,音樂功能的實驗或調查報告等。
五、其他:
我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去自費收集各種音樂文化資料,以便讓學生能多聽、多看、多接觸優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并獲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讓學生適當地接觸一下電腦音樂。此外,我還很注意自身的學習。如:參加市里的音樂教研活動;練習專業技能;閱讀一些音樂、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報刊、雜志;上英特網里上的教育工作站與各地的中小學教師進行交流。但做得非常不足的是聽課太少,使我失掉了很多直接學習的機會。自覺做事還算細心,但考慮太多缺乏魄力。凡事都要有計劃,重要的得做詳細計劃。還有一個較重要的是,在交際方面,還應多學習。處理事情要靈活。這寫能力都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