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期初一七年級地理期末考試質量分析
一學期一度的期中考試結束了,半期來,學生思想穩定,學風比以前有好轉;大部分任課老師工作耐心、細致、負責,認真分析教材教法,將新課程改革落實到了每一堂課的教學中。班主任更是兢兢業業,起早貪黑,真正做了“五認真”。正是有這樣的班主任,這樣的任課老師,我們七年級的教學質量一步步穩健升。
一、優點
全年級八個教學班共380多名學生,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學生能基本按老師的意圖進行學習,完成學習任務。從考試成績分析表來看,部分科目成績比較突出,如政治科,及格率到在80%以上,優秀率除7班只有27.5%以外,其他班都在30%以上,特別是7班達到了44.4%,因此是綜評分是所有科目中最高的;成績比較好的科目還有歷史,及格率都在54%以上,優秀率在11%以上。就此看來,這些科老師扎實,認真下班輔導,落實新課程已初步取得了成效。
二、存在問題
1、某些科目成績班與班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某些任課老師雖然下班輔導及時,工作較負責,但成績與其他班同科相比,仍然有較大的距離,如英語科,及格率最高的是5班3.8%,而最低則是3班34.8%,優秀率最高8班30.7%,而3、1班還沒上到10%,3班的特優率為0%,而8班分別為17%與16.9%,這就極大的不平衡。某些科目的特優率居然為0,如語文科。當然這中間也存在某些班學生基礎差等因素。
2、班與班成績不平衡,如3班,有2科目的綜評分都在全年級最后一名。
3、七年級學生受社會影響較大,家長在外打工或父母離異者多,導致極少數學生厭學情緒重,經常在網吧打游戲的學生也有不少,這影響到年級整理成績的提升,是值得我們應該特別關注的問題。
4、第一輪生地??汲煽?,1班地理成績較差,特優率為0。生物成績各班優秀率都為0。
三、具體措施
1、為了搞好本年級生地會考和打好語、數、英、物基礎,這些科目的老師要加強下班輔導,更加深入地挖掘課堂教學,進一步落實新課程。
2、各班成立學習小組,讓學生相互幫助,相互學習,搞好好生幫差生的幫帶活動。
3、多作家訪,向家長通報學生在校的情況,與家長進行溝通,取得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支持。
4、加強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多對后進生做思想工作,穩定后進生的思想情緒。
篇2:學生地理學業成績評定
學生地理學業成績的評定
發布者:林婷
我平時做了一個考試課程成績的標準,按百分制評定。期末考試卷面成績占60%,平時成績占40%,【平時成績包括:地理知識掌握情況、地理技能運用、地理作業占評分30%,對學生平時表現的評分占10%(含參加學習討論的積極性、課堂紀律等綜合情況)】。其中平時成績的監督對學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學生日常的表現是最終期末考試發揮的關鍵。我特別強調的是學生的地理技能運用。在日常的作業中,經常單獨布置一些開放性試題或者是讀圖題給學生擴寬視野,一學期下來有十余次這樣的作業。從中發現學生有對地理學習方法的轉變,從死記硬背的地理知識變成了可以很生活很具實踐性的“地理科普”,甚至會有學生與我爭辯討論,激活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和探索。
地理,的
篇3:地理興趣小組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1.發展學生思維,拓展學生能力,加深對課本知識的學習掌握;
2.幫助學生更好認識環境,培養他們關愛地球家園、保護地球家園的意識;
3.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增強學生間凝聚力,增強教師的向心力,進一步融洽師生感情。
二、活動安排
1.第一學期:培養學生學習地理興趣;選拔地理小組成員,擇機成立活動小組;配合課本進程進行自然地理觀測活動。
2.第二學期:有步驟的開展活動,指導學生進行小論文的寫作。
三、具體項目
1.自然地理常規觀測:測量地理緯度、正午太陽高度,觀測星空、月相、特殊天象等;
2.配合教材進度,進行專題研究:如研究城市規劃、國際熱點問題、環保專題等;
3.邀請校內外專家、學者演講、指導;
4.與其他學校兄弟組織交流、合作。
四、指導老師
全體地理老師為活動指導老師,主負責人蘇秀萍老師。
附:活動案例i;
1、主題:“月亮”人類未來居住的星球
2、活動目的:通過參加論文寫作活動,提高學生的天文意識、天文興趣、探索精神、實踐能力及寫作能力。
3、參加對象:本校七年級天文愛好者。
4、活動日期:*年2月20日至*年5月30日。
5、活動方法:天文老師給學生進行有關月球的講座;學生在天文老師的指導下,自行收集有關“月亮”資料、信息;撰寫小論文交少科站。
6、活動結果:撰寫主題為:“月亮”人類未來居住的星球的科普小論文競賽。
活動案例ii;
1、主題;“火星”探測
2、活動目的:通過參加知識智力競賽活動,提高學生的天文意識、天文興趣、探索精神、實踐能力。
3、參加對象:本校八年級天文愛好者。
4、活動日期:*年2月20日至*年5月30日。
5、活動方法:學生在天文老師的指導下,自行收集有關“火星”探測器――“勇氣”、“機遇”號的新發現、新線索、新課題等資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