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高一上學期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高一上學期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2024-08-01 閱讀 8274

**-**年高一上學期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朱永貴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年級15班和16班的兩個班的語文課教學工作。這學期的語文課的的教學任務是必修1和必修2兩本書的內容。為了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學期初就根據學生的特點和不同層次,以及教材的編排,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并在落實中不斷調整完善,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現將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進行小結,總結經驗教訓,以促進今后的教學工作更上一個臺階。

一、備課情況。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領導經常對我們說:“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鉆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剛開學的時候,由于從高三下來后,對高一的教學工作需要一個適應期,也由于工作量比較重,我忽視了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認為只要把教材鉆透了,想方設法令課文上地生動,學生就易接受。然而學生卻不買帳,課堂效率也甚微。漸漸地我意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重要性,因而也留意起學生的特點。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有以下兩方面的顯著特點:高一新生聽,說的能力相對較弱,授課采用較深的術語教學,同學們不能適應,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另一方面,兩個班的同學都各有特色,比如15班的學生比較活躍,學生反應較快,上課氣氛積極;而16班正好相反,上課需細嚼慢咽,但整體朗讀水平較好。經過實踐的檢驗,我充分認識了解及分析兩個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將會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因而在備課的時候我已做到了“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

二、上課情況。

1.夯實基礎,溫故知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培養語文學習的能力。

高一階段對學生來說是個比較重要的時期,尤其是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非常重要,這對將來的高考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在教學中有意識的從最基本的字詞句入手,引領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并將學習中遇到的已在初中學過的知識點,進行強化復習,然后聯系所學到的新的內容,做到溫故知新。由于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基礎較差,學習興趣淡薄,通過基礎知識的公固加強,誘發這部分學生的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繼續落實“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方法,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語文能力。

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很重要的,而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而“先學后教”就是適應了這一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自學發現問題,同學相互討論,問題明了,深入探究后,如果還有疑問,教師給予適時的點撥和講解,這樣就可以加深印象。課上,以小組為單位,圍繞問題,展開討論,進行評比,極大的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3.開展多種多樣的語文學習的活動,促進語文學習,提高語文能力。

學習語文,最重要的就是積累。因而,在抓住課堂這一主渠道的同時,還通過多種方式來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我除要求學生認真做好課堂記錄聽好課外,還建立了《成語積累本》、《查漏糾錯補缺練習本》、《背誦即時目標本》等,做好語文的學習積累,開展語文背誦比賽,詩歌散文朗誦比賽,號召學生積極參加在校刊和廣播站發表文章,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

4.認真搞好培優輔差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成績

現在的在校生的學習程度參差不齊,因而,做好培優輔差就顯得很重要了。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不同程度,在教學過程中面向全體學生,利用每一節的培優輔差課分別對優生進行強化訓練,對基礎較差的學生加強基礎訓練。

對學生的作業及時批改,如發現學生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及時消化。另外,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采取強制背誦等方式,以鞏固他們的基礎知識,提高他們的基本能力。

5.以高考為方向,強化高考意識,明確奮斗的目標。

高一的學生對高考都比較陌生,為此,我就不斷的利用各種機會向學生講解有關高考的各種信息,介紹高考的狀元經驗,學習方法,往屆的高考語文試卷,使學生及早的對高考有所了解,明確高考的題型,樹立高考的意識,做好準備。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種考驗,令人欣慰的是我教的12和13班的平時的語文成績明顯好于其他班,辛苦的努力得到了應有的回報。我明白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其他老師學習,爭取更大進步。

總之,高一第一學期語文教學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在語文教學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將不斷的完善。

篇2:溪安八中春季高一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及反思

溪安八中春季高一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及反思

本學期擔任高一(9)班的語文教學,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對于必講的重要課文,認真完成,尤其是必修三和必修四的古文及詩詞單元。回顧過去一學期的語文課教學,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一)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面向全體學生,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使學生繼續加強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重視培養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終身發展打好基礎。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優秀文化的感情,培養社會***道德和愛國主義精神,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引導學生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

(二)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愛護學生的好奇性、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

(三)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新課程要求課堂要以更新教學手段為重點,借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信息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絡正好為我們擴展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實現提高學生信息素養,開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提供了一個的可操作的平臺。因此對于重點課文我都認真備課,制作課件。

(四)嚴格要求課文背誦和練習冊

高中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精品,特別是教材要求背誦的文章。基于此,我一直嚴格要求學生背誦那些必背書目,要求他們必須到我這里過關。這些文章的背誦,有助于學生自身修養的提高,能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對他們自己的作文寫作也大有裨益。針對現今高考有默寫的考題,我在學生背完課文后,我還組織他們全篇默寫,加深印象,記住字詞。

(五)作文訓練,循序漸進

作文是中學教學的重點,也是高考的半壁江山,所以在教學中得高度重視并從高一抓起,一是訓練每個學生都作文過關,二是培養好寫作能力優秀的學生。在本期的作文教學中我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課堂作文訓練,二是課外閱讀和作文能力分點訓練。根據教材安排,這學期作文主要講了議論文的橫向、縱向議論和辯證分析,開了一節作文公開課。

教學反思:

一、平時訓練中突出的問題

1.卷面情況:部分學生能做到字跡工整,按指定要求答題。但是還有相當數量學生書寫潦草,卷面不夠整潔。

2.答題內容:①錯別字、病句較多;②常規答題步驟掌握不牢靠;③表述語言口語化現象較嚴重;④很少運用術語。

3.作文:①記敘文,不會敘事,出現的抒情成分太多。很少有學生寫到靈魂的深處的發現,學生文體不清,抒情大于敘事,甚至沒有敘事。還有部分學生寫的內容層次較淺。最為突出的問題是缺少必要的細節描寫和環境烘托。②議論文,突出問題有三個:a、論點提出太慢,可以造所謂“鳳頭”;b、不會列分論點,缺乏論理的正確思維方式;c、論據太少或以論據代替議論。

二、今后努力方向

(一)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注重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應明確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才是語文學習的根本。即使在最為緊張的總復習階段,也不能因為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而忽視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

(二)提高學生應試能力

語文素養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然而時間不等人,如何進行有針對性的備考,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關鍵。但單純的題海戰術又會陷入惡性循環。因此,應設計多種訓練方案,提高學生應試能力。

(三)作文積累。增加作文的訓練量。每星期一次作文。教師全批全改,并保證在一周內反饋給學生,以幫助學生形成樂寫的習慣。以閱讀和寫作為中心組織教學,以關注思考人生為學習的外延。防止一味陷入呆板僵硬的考試教學。

本學期,備課組要求開始鉆研全國卷,因此月考,期中考也以全國卷的模式題型來考察,讓學生先一步接觸了解。當然,在期末復習階段,我們還是以掌握基礎知識為主,引導學生說規范的話、寫規范的文字,把語文最本質的東西教給學生。我們還需再接再厲。

篇3:溪安八中春季高一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及教學反思

溪安八中春季高一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及教學反思

這學期繼續任教高一年級五六班語文,學生的語文基礎較差,而且,語文學習的習慣不健康,普遍不重視語文學習,因此,語文教學任重道遠。回顧總結一學期的語文教學,主要圍繞以下工作展開:

一、明確語文學習的目的意義。

閱讀和寫作很重要,語文整體分值有可能提到180分。今年開始考全國卷,更加要求學生要扎實基礎,具有分析概括和思辨的綜合能力。“得語文者得天下”,在一定程度上是確切的。要求學生高度重視,嚴格要求,從高一做起,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這兩個班級的語文成績低迷,一是他們對語文學習的意義認識不到位,二是他們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態度,缺乏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導致目前語文學習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很多學生以為自己語文學習很不錯了,能應付一般考試了,其實,真正稍微正規的語文考試中,這些學生的答題缺乏嚴謹思路和規范的答題方法方式,很多題都是答非所問,或者是牛頭不對馬嘴。所以,我從最基礎的方面入手,抓背誦和作業的落實,讓學生用有效勞動取代無效勞動,提高學習效率。

三、立足于課堂做到語文的規范教學

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對于必講的重要課文,認真完成。選讀課文主要采取學生自主學、老師點撥引導的方法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本學期完成了人教版語文《必修三》至《必修四》八個單元的教學任務,組織好單元考試和期中考試、期末考試。

語文的閱讀教學,我盡量立足于課堂,引導學生通過品讀文本,悟出文本的精妙寫法和情感價值,通過對文本的語言文字的含英咀華,涵養學生的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從而達到在課堂上在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訓練他們的聽、說、讀、寫諸多語文的基本修養,將語文學習的主導權教給學生,將語文學習、文本解讀變成學生們在藝術、文學的海洋里沖浪,在品讀中尋找到語言文學的美的刺激和享受。

寫作教學,教材上是記敘文寫作教學,我強調:沒有生動的描寫就沒有優秀的記敘文這一基本寫作理念。強化記敘文寫作的六要素意識,尤其培養學生要能夠寫清楚一件完整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涉及到人物誰主誰次、事件的發生、發展、經過和結果的脈絡要清晰,并且,避免記敘文字的平面化。除了記敘文寫作教學這一點,我還結合高三等考試中的材料,講解審題立意,任務驅動型的作文,讓學生先一步了解議論文寫作。

在教學中碰到如下問題:

1.卷面情況:部分學生能做到字跡工整,按指定要求答題。但是還有相當數量學生書寫潦草,卷面不夠整潔。

2.答題內容:①錯別字、病句較多;②常規答題步驟掌握不牢靠;③表述語言口語化現象較嚴重;④很少運用術語。

3.作文:①記敘文,不會敘事,出現的抒情成分太多。很少有學生寫到靈魂的深處的發現,學生文體不清,抒情大于敘事,甚至沒有敘事。還有部分學生寫的內容層次較淺。最為突出的問題是缺少必要的細節描寫和環境烘托。②議論文,突出問題有論點提出太慢,缺乏論理的正確思維方式;論據太少或以論據代替議論。

針對這些問題,我進行了反思,以后應做到:

1.把讀的時間留給學生。語文課上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克服那種浮光掠影,泛泛讀上兩三遍的做法。

2.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①使學生敢于提問。要努力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打消學生怕問錯、怕嘲笑的心理疑慮。②使學生善于提問。“敢問”是基礎。當學生頭腦中充滿一個個小問號時,隨之而來的便是如何讓學生問得有價值,有水平。平時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從課文的重點詞句處、理解的疑難處、內容的關鍵處、與實際生活的反常處提出問題。

3.訓練是不可缺少的環節。課堂內的小型訓練要落到實處,教師要引導學生說規范的話、寫規范的文字,把語文最本質的東西教給學生。

4、培養學生學會動筆寫的習慣。平時還要輔以寫字的指導,做到工整,力求美觀。

我還需再接再厲,依然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以上是我的總結,見笑于大方之家,請大家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