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期高一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年度上學期高一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何彩蕓
高一年級是起始年級,作為起始年級的教學單位,我剛帶一屆高三畢業(yè)下來高一,深知高一地基的重要性。
本學期我對語文教改有了這三個方面的打算:學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課堂,超越課堂;尊重教師,超越教師。讓學生擴大篇章的積累,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興趣,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教師要引領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有一副好口才,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在這些方面我們投入了不少精力,主要是開設了閱讀課,豐富學生的閱讀量。
抓學風促教學
對高一生我們的重點任務是抓學風,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對于學生進入高二高三后,進一步完成學業(yè)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本著大綱“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特點,不斷地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yǎng)語感,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研究性學習習慣。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加強文言文閱讀教學,夯實“雙基”,強化寫作指導,不僅每兩周一次大作文,平時每周都要求寫周記一篇,摘抄若干。為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發(fā)展個性,形成健全人格。
本期教材處理
1、以單元教學為“點”,以讀寫實踐為“鏈”,較好地完成并拓展常規(guī)教學思路。
新編語文教材以實現(xiàn)不同能力層級目標而劃分“單元”,根據(jù)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三個維度編排,注重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因此,我們在使用新教材過程中,不僅注意教學單元的整體性、能力性以及讀寫結合的“系統(tǒng)性”,還注意“閱讀”部分與“寫作、口語”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學,避免單一的直線式重復性教學。
2、精講“教讀課”,指導“自讀課”,形成探求式能力型課模。
每個單元精講1-2篇“教讀課”,以“課”為例,舉一反三,側重能力的全程培養(yǎng),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變教師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以達“教,為了不教”之目的。“自讀課”必以學生自學為主,強調自學課型的內在特點和學法指導,不可將“自讀”與“教讀”兩課型作簡單化“一刀切”的辦法處理。
3、重視文言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增強學生文化底蘊。
本學期的教學重點為文言文,新教材的文言文雖是按歷史順序編排的,古典文化氣息濃郁,但本學期的學習重點還是應放在積累文言知識,理解文章內容,增強學生文化功底之上。計劃將文言文單元穿插到現(xiàn)代文單元中進行教學,本學期要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閱讀興趣,并適當為其補充有關文言文知識。加大文言文的練習力度,按照由易到難、由課內到課外的宗旨,檢測閱讀水平。
提高質量措施:
1.重視教學研討,審視自己的語文教學
為了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我們重視備課活動,備課分工合作,關注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指點迷津,既注重預設,又重視生成,一課一得,抓緊各個環(huán)節(jié),力爭課堂教學高效。重視知識點的落實,注意知識的梳理簡要實用,方法的簡潔管用。重視研究作文教學,特別是重視對記敘文教學“格”的研究,力爭讓每一位學生能懂“格”,能寫出基本象樣的故事性極強的記敘文。
2.重視教學實踐,爭取課堂教學高效
坐班其間教師間的隨時隨意性教學研討,上課心得的交流,群策群力,勇于嘗試,努力實踐,不斷反思,積極鉆研教學,深入文本,研討課堂教學教法,使得課堂教學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重視作文訓練,扎實素材積累
重視作文訓練,充分利用好閱讀課,大量積累材料。教師盡可能多地利用資料中的作文技法的介紹,有例文示例,有作文訓練題,有講評的樣文,做到作文訓練有序有章。我們還給學生讀一定的補充文章,指導學生去讀《高考作文素材》上的文章,配合單元教學,學生基本上每周完成隨筆,老師做好批閱隨筆講評工作。每次作文從寫前指導,到作文寫作,作文批改,作文講評,是一個完整的過程,使學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步步為營,扎實有效。
4.重視朗讀教學,突破重點難點
文言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頭戲,我們在教學上花大氣力,下苦功夫,不但重視抓學生的背誦默寫,也整理歸納文言實詞和常見虛詞的用法和意義的歸納,要求學生每天翻譯一篇文言短文(文言文助讀),重視詩歌朗讀教學,注意詩歌意象的分析,不斷積累表現(xiàn)手法,詩言志(即要抒發(fā)什么情感)
5.重視學生的考試情況分析,對癥下藥
認真分析,找出存在問題,與學生交流,弄清失分的原因和教、學雙方各自存在的問題,并教學雙方各自有針對的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學生不足要彌補,老師不足也要補救,希望經(jīng)過教、學雙方的共同努力,爭取進步。
另外,我還要重重地反思一點,很多方案設想由于種種原因都沒能在實踐中落實到位,痛思過往,放目前瞻,我會繼續(xù)努力,盡我所能把良好的方案落實到位,見證實效!
任重而道遠啊!
篇2:溪安八中春季高一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及反思
溪安八中春季高一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及反思
本學期擔任高一(9)班的語文教學,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對于必講的重要課文,認真完成,尤其是必修三和必修四的古文及詩詞單元。回顧過去一學期的語文課教學,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一)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面向全體學生,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使學生繼續(xù)加強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自學語文的習慣,重視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終身發(fā)展打好基礎。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感情,培養(yǎng)社會***道德和愛國主義精神,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引導學生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發(fā)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
(二)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愛護學生的好奇性、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
(三)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新課程要求課堂要以更新教學手段為重點,借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jīng)驗共享。信息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wǎng)絡正好為我們擴展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實現(xiàn)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開發(fā)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提供了一個的可操作的平臺。因此對于重點課文我都認真?zhèn)湔n,制作課件。
(四)嚴格要求課文背誦和練習冊
高中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精品,特別是教材要求背誦的文章。基于此,我一直嚴格要求學生背誦那些必背書目,要求他們必須到我這里過關。這些文章的背誦,有助于學生自身修養(yǎng)的提高,能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對他們自己的作文寫作也大有裨益。針對現(xiàn)今高考有默寫的考題,我在學生背完課文后,我還組織他們全篇默寫,加深印象,記住字詞。
(五)作文訓練,循序漸進
作文是中學教學的重點,也是高考的半壁江山,所以在教學中得高度重視并從高一抓起,一是訓練每個學生都作文過關,二是培養(yǎng)好寫作能力優(yōu)秀的學生。在本期的作文教學中我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課堂作文訓練,二是課外閱讀和作文能力分點訓練。根據(jù)教材安排,這學期作文主要講了議論文的橫向、縱向議論和辯證分析,開了一節(jié)作文公開課。
教學反思:
一、平時訓練中突出的問題
1.卷面情況:部分學生能做到字跡工整,按指定要求答題。但是還有相當數(shù)量學生書寫潦草,卷面不夠整潔。
2.答題內容:①錯別字、病句較多;②常規(guī)答題步驟掌握不牢靠;③表述語言口語化現(xiàn)象較嚴重;④很少運用術語。
3.作文:①記敘文,不會敘事,出現(xiàn)的抒情成分太多。很少有學生寫到靈魂的深處的發(fā)現(xiàn),學生文體不清,抒情大于敘事,甚至沒有敘事。還有部分學生寫的內容層次較淺。最為突出的問題是缺少必要的細節(jié)描寫和環(huán)境烘托。②議論文,突出問題有三個:a、論點提出太慢,可以造所謂“鳳頭”;b、不會列分論點,缺乏論理的正確思維方式;c、論據(jù)太少或以論據(jù)代替議論。
二、今后努力方向
(一)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注重學生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應明確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才是語文學習的根本。即使在最為緊張的總復習階段,也不能因為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而忽視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
(二)提高學生應試能力
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然而時間不等人,如何進行有針對性的備考,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關鍵。但單純的題海戰(zhàn)術又會陷入惡性循環(huán)。因此,應設計多種訓練方案,提高學生應試能力。
(三)作文積累。增加作文的訓練量。每星期一次作文。教師全批全改,并保證在一周內反饋給學生,以幫助學生形成樂寫的習慣。以閱讀和寫作為中心組織教學,以關注思考人生為學習的外延。防止一味陷入呆板僵硬的考試教學。
本學期,備課組要求開始鉆研全國卷,因此月考,期中考也以全國卷的模式題型來考察,讓學生先一步接觸了解。當然,在期末復習階段,我們還是以掌握基礎知識為主,引導學生說規(guī)范的話、寫規(guī)范的文字,把語文最本質的東西教給學生。我們還需再接再厲。
篇3:溪安八中春季高一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及教學反思
溪安八中春季高一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及教學反思
這學期繼續(xù)任教高一年級五六班語文,學生的語文基礎較差,而且,語文學習的習慣不健康,普遍不重視語文學習,因此,語文教學任重道遠。回顧總結一學期的語文教學,主要圍繞以下工作展開:
一、明確語文學習的目的意義。
閱讀和寫作很重要,語文整體分值有可能提到180分。今年開始考全國卷,更加要求學生要扎實基礎,具有分析概括和思辨的綜合能力。“得語文者得天下”,在一定程度上是確切的。要求學生高度重視,嚴格要求,從高一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這兩個班級的語文成績低迷,一是他們對語文學習的意義認識不到位,二是他們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態(tài)度,缺乏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導致目前語文學習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很多學生以為自己語文學習很不錯了,能應付一般考試了,其實,真正稍微正規(guī)的語文考試中,這些學生的答題缺乏嚴謹思路和規(guī)范的答題方法方式,很多題都是答非所問,或者是牛頭不對馬嘴。所以,我從最基礎的方面入手,抓背誦和作業(yè)的落實,讓學生用有效勞動取代無效勞動,提高學習效率。
三、立足于課堂做到語文的規(guī)范教學
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對于必講的重要課文,認真完成。選讀課文主要采取學生自主學、老師點撥引導的方法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本學期完成了人教版語文《必修三》至《必修四》八個單元的教學任務,組織好單元考試和期中考試、期末考試。
語文的閱讀教學,我盡量立足于課堂,引導學生通過品讀文本,悟出文本的精妙寫法和情感價值,通過對文本的語言文字的含英咀華,涵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從而達到在課堂上在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訓練他們的聽、說、讀、寫諸多語文的基本修養(yǎng),將語文學習的主導權教給學生,將語文學習、文本解讀變成學生們在藝術、文學的海洋里沖浪,在品讀中尋找到語言文學的美的刺激和享受。
寫作教學,教材上是記敘文寫作教學,我強調:沒有生動的描寫就沒有優(yōu)秀的記敘文這一基本寫作理念。強化記敘文寫作的六要素意識,尤其培養(yǎng)學生要能夠寫清楚一件完整的故事,這個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涉及到人物誰主誰次、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經(jīng)過和結果的脈絡要清晰,并且,避免記敘文字的平面化。除了記敘文寫作教學這一點,我還結合高三等考試中的材料,講解審題立意,任務驅動型的作文,讓學生先一步了解議論文寫作。
在教學中碰到如下問題:
1.卷面情況:部分學生能做到字跡工整,按指定要求答題。但是還有相當數(shù)量學生書寫潦草,卷面不夠整潔。
2.答題內容:①錯別字、病句較多;②常規(guī)答題步驟掌握不牢靠;③表述語言口語化現(xiàn)象較嚴重;④很少運用術語。
3.作文:①記敘文,不會敘事,出現(xiàn)的抒情成分太多。很少有學生寫到靈魂的深處的發(fā)現(xiàn),學生文體不清,抒情大于敘事,甚至沒有敘事。還有部分學生寫的內容層次較淺。最為突出的問題是缺少必要的細節(jié)描寫和環(huán)境烘托。②議論文,突出問題有論點提出太慢,缺乏論理的正確思維方式;論據(jù)太少或以論據(jù)代替議論。
針對這些問題,我進行了反思,以后應做到:
1.把讀的時間留給學生。語文課上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克服那種浮光掠影,泛泛讀上兩三遍的做法。
2.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①使學生敢于提問。要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打消學生怕問錯、怕嘲笑的心理疑慮。②使學生善于提問。“敢問”是基礎。當學生頭腦中充滿一個個小問號時,隨之而來的便是如何讓學生問得有價值,有水平。平時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從課文的重點詞句處、理解的疑難處、內容的關鍵處、與實際生活的反常處提出問題。
3.訓練是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課堂內的小型訓練要落到實處,教師要引導學生說規(guī)范的話、寫規(guī)范的文字,把語文最本質的東西教給學生。
4、培養(yǎng)學生學會動筆寫的習慣。平時還要輔以寫字的指導,做到工整,力求美觀。
我還需再接再厲,依然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以上是我的總結,見笑于大方之家,請大家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