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期小學學校校本研訓總結
**年第一學期小學學校校本研訓總結
我校依據區教育局和教師發展中心的整體工作安排,以各學科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浙江省各學科教學建議和《溫州市小學語文教學常規》為指南,以“學本課堂”備課三要素為研究重點,以“教師專業素養崗位培訓”為抓手,積極開展科研訓活動,切實履行“研究、指導、服務、管理”職責,探尋學科科研訓工作新方式,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全面提高我校教學質量。
我校各教研組以常規為指南,每學期活動前學期常規,語文組圍繞有效聽寫展開核心作業設計,科學組圍繞有效研討開展核心問題設計,學校層面積極創設平臺,開展教師專業寫作培訓,毛筆字培訓,讀書交流活動,提升教師技能技巧。
一、主題教研,提升研修質量
1.借課題研究,搭建教研活動的平臺
我校語文教研組借著課題研究的契機,針對課題需要研究的問題進行教研。以“農村小學三年級小學語文聽寫方式多樣化的實踐與探索”的課題為引領,積極收集材料,進行開題報告、集體文本解讀、聽寫練習設計與課堂實踐。
首先,開題報告,確定主題。為了讓基于作業單設計的教研活動有效開展,我們語文組課題負責人進行了課題的開題報告,讓我們對本次的教研活動指點迷津,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確定了以課題為引領的教研活動主題
篇2:中學學年校本研訓工作總結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中學**―**學年校本研訓工作總結
本學年我校校本研訓工作在教研處的牽頭下,在校領導的支持下,在各教師積極參與配合中,完滿完成任務。學校根據永教師〔**〕388號文件《關于開展**縣**-**學年校本研訓工作項目方案制訂與審核推進活動的通知》,制定了《**中學基于“目標達成”為核心的學科教學研究校本研訓項目制方案》。在這一年中,學校積極推動新課標的實施,積極探索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學習和研究方式的變革,繼續深化教育教學科研課題研究,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促進全體教師的和諧發展,結合教學常規達標的要求,已經順利開展了各項校本研訓項目的各項內容,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提高認識,制定方案,健全組織機構
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于**年9月份成立了校本研訓工作團隊,以戴德康、戴新法為行政小組,負責協調學校各方面的校本工作,提供經費,保障培訓的展開;以吳恩慈、徐海曉為項目負責人,負責項目制定的實施毓整體規劃,組織并協調各項工作;各教研組長來統籌規劃學科組校本研訓活動,并配合學校的校本研訓工作;各備課組長具體執行各項校本活動,負責簽到統計與總結匯報;每位教師為具體實施者。整個方案逐級分層遞進,明確分工責任,落實任務到位。
二、做好各項研訓項目內容,規范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本學年按照學校基于“目標達成”的校本研訓方案,以課堂教學是研究對象,以實施有效教學為研訓目的,通過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反思等形式,切實改變教師教學觀念,促進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例如**年10學召開了全校教師的校本研訓項目實施動員大會,吳恩慈老師介紹了校本計劃,布置了相關任務;**年10-11月各備課組進行了集體備課,討論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年10月各調入教師針對目標達成開出了新教師調研課;**年11-12月各備課組展開了課堂教學診斷月活動,共開設了63節公開課,講座4個;**年12月各備課組開展了集體研討活動;**年2月各教師撰寫讀書心得,上交了131篇心得體會;**年3-4月,學校開展了青年教師成長型課堂活動,來自各個學科的18位年青教師開出了不同特色的課堂;**年4月18日邀請了溫州大學的黃友初教授做題為《從教學知識到教學行為――談“目標達成”的課堂教學》的專題講座,全校老師參與;**年5月,學校開展了教學開放周活動,共開設了38節公開課,廣大老師積極參與上課聽課評課活動;**年5各教師積極參與評課,上交評課稿126份,經各教研組長評定,共評出一等獎28篇、二等獎42篇、三等獎34篇;**年6月學校開展了名師引領開放周活動,各名優骨干教師參與課堂,共開設了15節公開課。
本校尤其重視對全體教師的教育教學技能培訓,**年上半年,學校39位音、體、美、信息技術以及社會思品的老師在教研處的指導下率先參加了“浙江省教育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培訓”,大家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出色的完成了培訓任務,提高了教育科研水平。其他學科的老師也計劃在**年下半年參加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培訓,經過這次培訓,相信老師們的教育信息技術水平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積極組織教師參賽,成績斐然
本學年我們組織老師參加各級各類競賽評比:**縣教師基本功比賽、**縣中小學教師班會課優質課評比、**縣中小學信息技術微課程比賽、**縣初中教師命題比賽、**縣論文案例評比、**縣信息技術學科備課常規比賽、**縣第一屆教師編程大賽等等,在各類比賽中我校教師均有獲獎,并且成績優秀,其中一等獎有30人次、二等獎有28人次、三等獎有19人次。
四、積極上傳博客,保存資料
各教研組、備課組在活動后,積極整理上傳資料到學校的校本博客中,保存活動記錄,兩個學期共上傳博客220余篇,較好地展示了學校校本研訓活動的全貌。
總之,本學年校本研訓工作沿著方案在有序的開展中,在健全領導小組與管理制度下,通過各類活動,努力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改進教學方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課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需要進一步完善之處,一是各備課組在教改、科研力度不一致,如個別備課組集體研討活動不能真正落到實處,走過場,形式化,教研活動未能有效地組織教師進行業務學習或教學研討。二是尚需增加教研投入,多聘請有關專家對學校科研、教學進行指導,同時,在技術、設備上提供更多保障。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篇3:中學學年校本研訓工作總結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中學**―**學年校本研訓工作總結
本學期在上級教科研部門的關懷指導下,我校教科研工作以學校發展為宗旨,積極開展以校為本的教科研工作。繼續深化“有效學習”課堂變革,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的理解教育教學改革,學校一直堅持以“明德,博雅”為校訓的治校方略,堅持走以制度改革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改革主線,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的校本管理之路,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不斷改變,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了較大提高,我校的校本研訓工作也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通過學習和實踐,進一步統一思想、更新觀念,不斷提高技術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提高廣大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校本研訓方案,并以此推動我校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從而建立起一只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校本研訓和校本研修是教師成長的一只方舟,因此,做好校本研訓工作非常重要,下面把我校開展的校本研訓工作總結如下:
一、強化校本研訓的保障機制
(一)領導重視
學校首先成立了以戚顯德校長為校本研訓組長,李建祥,戚有達,鄒立定副校長為副組長,辦公室、教務處、政教處、教科室、教研組長為成員的專門研訓機構,具體由教科室負責有關教師的校本研訓及考核工作,責任到位,分工明確。戚顯德校長親自制定校本研訓計劃,定期研究校本研訓工作,校本研訓己納入校長任期工作目標,從而保證了我校校本研訓工作落到實處。
(二)經費投入
對于我校的校本研訓工作,教師的差旅費、研訓費、加班費、教材費、專家講課費等一切費用學校都是全力支持100%的給予解決。對一些通過研訓在教學和科研方面成績突出的教師,在每年教師節大會上予以獎勵,從而調動老師們學習的積極性。
(三)研訓條件
1.校內有固定的研訓場所,有教師閱覽室1個、多功能報告廳2個,多媒體教室50個。
2.學校圖書室閱覽室用于校本研訓用書上千冊、期刊雜志近百種,音像資料豐富,基本滿足研訓與研究需要。
3.學校有微機室、圖書室、閱覽室和校園網建設,教師辦公室配有電腦,為校本研訓營造了良好環境和條件。
二、校本研訓的管理情況
(一)制度建設
1.學校校本研訓實施、考核、獎懲與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制定了《永臨中學“名師工程”規劃》、《永臨中學“師徒結對”制度》、《永臨中學備課組建設管理指導意見》、《外出教師學習研訓的管理辦法》等制度
2.校本研訓方案針對性強,具有先進性、層次性、可行性和完整性等特點。
3.有學年、學期校本研訓工作計劃和工作總結。
(二)實施管理
1.每次校本研訓活動有記錄表,簽到表,有明確的活動內容和方式。
2.教師參與校本研訓計劃的制訂。學校校本研訓領導小組參與并根據每個教師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研訓計劃。
3.嚴格進行繼續教育證書登記,學時審合規范準確。
4.學校每學期分期中期末兩對校本研訓工作情況實施檢查與評價。
5.教師校本研訓學分記入教師校本研訓檔案。與學校評優、年度考核掛鉤,定期實施表彰與獎勵。
三、校本研訓的實施情況
(一)研訓內容
1.政治及教育教學理論學習。由學校校長室、教科室全面負責。每年暑假師德研訓都自編了業務學習資料供教師學習。
2.班主任工作與師德教育活動創新,由學校校長室、政教處、團委負責。每年至少一次舉行班主任專題研訓。
3.基礎教育與高中課程改革,由教科室總負責。課題研究,由教科室牽頭并協調各課題組。
4.教學基本功訓練。每學期學校都組織教師積極參加縣及學校舉辦各級各類優質課、教學能手、比賽。
5.現代信息技術研訓。全校教師100%通過了各級各類信息技術的研訓與考核,并己作為教師上崗、受聘的條件之一。
(二)研訓形式與方法
1.定期請專家到校指導、講座,華東師大是我校常年協約的高等學校。今年邀請溫州教育教學研究院教科室主任陳平來我校做關于課改和學生學習專題講座,多次請有關專家來我校作自然分材課堂教學指導,講座。
2.學校創造條件送教師外出學習參加國家、省、市、區級研訓。20多位參加市級骨干教師研訓分別去北師大,東北師大,華東師大學習研訓,并定期組織了教研組長外出參觀學習,與外校交流。
3.定期參加各學科學術會、年會、縣教研培室,縣教師進修學校的研訓學習。組織高三43位教師參加省第二次高考復習會,安排10多人次參加縣市選各類高級研修班,為我校課程建設和課堂改革起到引領作用,堅定了我校自分教學課改模式必要性
4.定期開展專題研訓,積極開展永臨中學“有效學習”促自然分材課堂教學優秀案例、課例、論文評比,永嘉縣“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第二次研討會在我校召開,我校12位老師開除出精彩自分教學公開課,14位老師參與經驗交流,向全縣教師展示我校自然分材教學實驗課改所取得成績。
5.教研組要求教師每學期至少一次教研公開課,每兩周一次教研活動,定期組織經驗交流、集體備課、案例分析、教學設計研究、教學觀摩、等教研研訓活動如期進行,效果顯著。
(三)、自然分材課研訓工程
打造理解教育品牌教育,首先要打造我校自己的創新課堂,真正使課堂充滿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在校本研訓中,我們以開展教研活動為主要形式,積極為老師搭建一個進行專業切磋、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共同成長的平臺。學校推出一批自然分材課堂教學精品課,使學校的課堂教學實現了新的突破。為了真正實現創新精品的目標,確保每節課達到精品要求,不論哪個級別的課,哪個老師上課,主管主任都嚴格把關,親自導課、試聽,站在更高的角度,不僅關注教師教的技能,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及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從而讓我校的課堂教學煥發創新的活力和積極向上的魅力,具有引領作用。
四、總結反思,讓教師聽到成長的聲音。
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對策,對自己在職業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我校不但重視教師教學工作的反思,還重視學校管理和班級管理工作的反思,不但重視教師專業的發展,還重視各級管理人員的專業發展,體現“學生的發展就是教師的成功,教師的發展才是學校的成功”的辦學管理思想。
為了使校本研訓工作真正能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我們必須繼續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的整體素質為核心,繼續以年輕教師為研訓重點,著眼于教師適應現代教育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斷開發校本研訓內容、創建校本研訓的新形式,把校本研訓真正落到實處,促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五、存在問題
缺點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只有發現缺點、改正缺點,才能使我們邁向成功。經過近幾年的實踐總結,我們發現還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一)我們在開展各項活動時,有個別教師出現應付了事的現象,沒有認真對待。
(二)在教師基本功訓練上,過于重視教學工作,偶爾忽視校本研訓,缺少力度。
(三)有些活動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認識到其重要性。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要在以下方面加強:
(一)加強領導監督,每次教研活動安排一位領導參與檢查每周、每月布置的各項工作。
(二)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各類考評方案,對廣大教師進行量化考評,學期末公開考評結果。
(三)穿插不定期的抽查形式,發現問題,及時例會說明。
校本研訓工作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我們將以這次迎接縣檢查為契機,努力探索,勤奮工作,堅持不懈,勇往直前。把我們的校本研訓工作步入正規化、特色化的渠道,為我校校本研訓工作開創新局面。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