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第十三屆數學基本功總結
金水區兩年一次的教師基本功大賽**年4月又拉開帷幕,為全區教師搭建了一個自我展示、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平臺。
一、我校展評精彩紛呈
1、展評內容豐富。
我校依據區基本功展評有關精神,制定了學校基本功展評方案,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體育、音樂、美術、綜合實踐、心理健康、綜合實踐、信息技術、校本課程等學科教師全員參與了基本功展評的全過程。展評內容豐富不僅有鋼筆字、粉筆字、綱要編寫等公共項目,還有針對學科特點開展的無生上課、無生說課、答辯、才藝展示等專業項目。其中數學學科的專業項目為無生上課。
2、展評過程促進。
1)鋼筆字、粉筆字日漸規范。我校的基本功展評活動3月初開始,每天上交一頁鋼筆字,每天進行粉筆字公開展示。一開始個別老師不以為然,上交的作品字體潦草,書寫隨意。學校及時反饋意見,推出優秀作品展示,分批組織老師現場書寫,金輝校長現場逐一點評,肯定優點,指出不足,講解耐心而又具體,幽默的講解與專業的點評,獲得了老師們的一致稱贊,大大激發了老師們的書寫興趣,老師們每天的鋼筆字、粉筆字都認真、工整,雖然現在基本功比賽結束了,但我校的粉筆字還在繼續,老師們的作品每天都在展出,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2)課程綱要編寫科針對性強。
課程綱要的編寫已經成為我校常態化教學活動之一,每學期初各學科老師都要上交所教學科的課程綱要,但是在本次查看基本功比賽公共項目老師們編寫的課程綱要時,發現個別老師的課程綱要與他人雷同,有的老師的評價不具體,甚至有的課程綱要竟然沒有學情分析。為此,學校召開了專題會議,對于老師們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具體分析,提出了課程綱要的具體要求,并推出優秀課程綱要與老師們分享,使老師們的對課程綱要的編寫胸有成竹。數學學科亦是如此,特別是學情分析突出了班級、學科特點,有針對性,評價科學具體,可操作性強。
3)無生上課提升了教學素養。
最難的環節是無生上課。在對數學學科老師的交流中發現,竟然有個別老師與無生說課混為一談。有的老師對于教材重、難點的把握有偏差,對于知識點處理方法單一。針對這一現象,我校召開了數學老師“無生上課”專題會,會上讓老師們談心得,說體會,并在會議現場抽課,讓經驗豐富的譚敏老師進行“無生上課”,以點帶面與老師們分享經驗,交流中老師們對于“無生上課”的流程有了深刻的認識。每一位老師利用課外時間,以教研組為單位,針對自己所教的學段的六冊教材、教參,展開研討,認真研讀每個單元的單元教材分析,每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細讀每節課的教材,確定學習目標。理解每個問題串的意圖及課后習題。對于比較難講的課題,動手寫詳案。經過系列的研討交流,我校數學學科的老師對于自己所教學段的六冊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育教學素養全面提升。
二、金南學區展評成果豐碩
我校在基本功展評活動中評出了各學科的先進,代表學校參加了金南學區基本功展評活動。比賽中,我校共有11門學科的17名老師脫穎而出,參加了全區基本功展評活動。其中數學學科的韓瑩、譚敏、王潔等三位老師憑借扎實的基本功獲得了參加金水區基本功比賽的資格。
三、金水區展評有喜有有優
在與金水區同仁同臺競技中,我們欣喜地看到,我校的譚敏、韓瑩、王潔三位老師在公共項目與專業項目的比賽中從容淡定,正常發揮了自身的優勢。特別是在無生上課環節,第一學段的譚敏老師在5月12日下午以40號選手在比賽的第一天壓軸上場。針對所抽的課題“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快樂的午餐》”,充分利用10分鐘備課時間,翻閱了教材,結合前面學生已經學習了數1
篇2:參加市小學數學基本功比賽體會
參加市小學數學基本功比賽體會
20**年10月27日,我赴z參加了z市第二屆小學數學基本功比賽。歷時兩天,感慨頗多。
一、嚴謹、透明是本次大賽的比賽精神
在比賽之前,曾收到于老師發至各縣區教研員的電子信件,記得當時看后,有太多的感動,在這個世風日下的今天,一個市教研人員,一個女人,竟然勇敢的用她柔弱的雙肩為參賽教師支撐起一方沒有潛規則的比賽環境,支撐起一片沒有委屈的天空,其勇氣實在可敬!而在歷時兩天的比賽中,這種嚴謹、透明的精神更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比賽當日報到之后,稍做休息,便于上午11:00~11:40進行了電腦常規操作測試,下午進行評課和A組說課,晚上進行基本能力測試,第二天進行B、C、D組的說課比賽。每個程序都十分公平透明,例如電腦常規操作測試采用在選手考號上加1的方法進行閱卷;說課比賽時選手先將手機上交至評委組,然后進行抓鬮,決定說課順序,接著隨機抽取說課內容,40分鐘的準備,10分鐘的說課,說完后不得離開比賽場所,要在觀眾席上聆聽其他選手的說課,直至本組比賽結束后方可領取手機離開。這種組織方法實在是本次活動的點睛之筆,這樣一來,既對各縣區的評委形成了一種無形的監督,又使參賽選手彼此之間能夠取長補短,真可謂一舉兩得!
二、比賽內容呈現多元化
與時俱進,本次比賽的內容不僅涉及到課程標準、教學策略、教材教法、學科知識、評說課、鋼筆字、粉筆字,還考察了教師的電腦常規操作,如處理word文檔表格、ppt制作等,比賽內容呈現多元化。由此看來,教師要想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不僅專業知識要精通,其他知識也要均衡發展。縱觀本次比賽的所有一等獎選手,整體實力均衡應該是獲獎的最大優勢。
三、比賽帶來的啟示
此次比賽雖已結束,但它卻意猶未盡。
對我而言,勞累并快樂著,在不斷的學習、練字、思考的準備階段,不僅加強了我自身的教學基本功,在說課比賽后更得到了于老師的指點,讓我終身受益。
對學校而言,基本功永遠是教師的立身之本、執教之基。因此,學校準備把本次比賽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契機,以點帶面,在今年12月份分學科舉行全校的教師基本功大賽,以幫助教師重拾專業,提升自我。
由此我想,借一次基本功比賽來促進一所學校的發展,這不正是于老師所期望的嗎?
篇3:小學老師第十三屆數學基本功總結
金水區兩年一次的教師基本功大賽**年4月又拉開帷幕,為全區教師搭建了一個自我展示、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平臺。
一、我校展評精彩紛呈
1、展評內容豐富。
我校依據區基本功展評有關精神,制定了學校基本功展評方案,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體育、音樂、美術、綜合實踐、心理健康、綜合實踐、信息技術、校本課程等學科教師全員參與了基本功展評的全過程。展評內容豐富不僅有鋼筆字、粉筆字、綱要編寫等公共項目,還有針對學科特點開展的無生上課、無生說課、答辯、才藝展示等專業項目。其中數學學科的專業項目為無生上課。
2、展評過程促進。
1)鋼筆字、粉筆字日漸規范。我校的基本功展評活動3月初開始,每天上交一頁鋼筆字,每天進行粉筆字公開展示。一開始個別老師不以為然,上交的作品字體潦草,書寫隨意。學校及時反饋意見,推出優秀作品展示,分批組織老師現場書寫,金輝校長現場逐一點評,肯定優點,指出不足,講解耐心而又具體,幽默的講解與專業的點評,獲得了老師們的一致稱贊,大大激發了老師們的書寫興趣,老師們每天的鋼筆字、粉筆字都認真、工整,雖然現在基本功比賽結束了,但我校的粉筆字還在繼續,老師們的作品每天都在展出,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2)課程綱要編寫科針對性強。
課程綱要的編寫已經成為我校常態化教學活動之一,每學期初各學科老師都要上交所教學科的課程綱要,但是在本次查看基本功比賽公共項目老師們編寫的課程綱要時,發現個別老師的課程綱要與他人雷同,有的老師的評價不具體,甚至有的課程綱要竟然沒有學情分析。為此,學校召開了專題會議,對于老師們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具體分析,提出了課程綱要的具體要求,并推出優秀課程綱要與老師們分享,使老師們的對課程綱要的編寫胸有成竹。數學學科亦是如此,特別是學情分析突出了班級、學科特點,有針對性,評價科學具體,可操作性強。
3)無生上課提升了教學素養。
最難的環節是無生上課。在對數學學科老師的交流中發現,竟然有個別老師與無生說課混為一談。有的老師對于教材重、難點的把握有偏差,對于知識點處理方法單一。針對這一現象,我校召開了數學老師“無生上課”專題會,會上讓老師們談心得,說體會,并在會議現場抽課,讓經驗豐富的譚敏老師進行“無生上課”,以點帶面與老師們分享經驗,交流中老師們對于“無生上課”的流程有了深刻的認識。每一位老師利用課外時間,以教研組為單位,針對自己所教的學段的六冊教材、教參,展開研討,認真研讀每個單元的單元教材分析,每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細讀每節課的教材,確定學習目標。理解每個問題串的意圖及課后習題。對于比較難講的課題,動手寫詳案。經過系列的研討交流,我校數學學科的老師對于自己所教學段的六冊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育教學素養全面提升。
二、金南學區展評成果豐碩
我校在基本功展評活動中評出了各學科的先進,代表學校參加了金南學區基本功展評活動。比賽中,我校共有11門學科的17名老師脫穎而出,參加了全區基本功展評活動。其中數學學科的韓瑩、譚敏、王潔等三位老師憑借扎實的基本功獲得了參加金水區基本功比賽的資格。
三、金水區展評有喜有有優
在與金水區同仁同臺競技中,我們欣喜地看到,我校的譚敏、韓瑩、王潔三位老師在公共項目與專業項目的比賽中從容淡定,正常發揮了自身的優勢。特別是在無生上課環節,第一學段的譚敏老師在5月12日下午以40號選手在比賽的第一天壓軸上場。針對所抽的課題“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快樂的午餐》”,充分利用10分鐘備課時間,翻閱了教材,結合前面學生已經學習了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