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師赴澳研修培訓個人總結
根據鄭州市教育局的統一安排和部署,我市共有100多名教師,帶著鄭州市教育局領導的厚望和希冀,帶著自己對教育的那份獨特的熱愛之情,在寒假期間遠赴澳大利亞進行了為期20天的培訓和學習活動。作為其中的一名幸運兒,我非常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充電”機會。
參加培訓的這些老師都是經過了嚴格的選拔考試,并最終被錄取的。我們經過了去年整個暑假和開學后每周兩天的刻苦學習,尤其是又歷經了這次真正地到英語國家的體驗式學習,都受益匪淺。
一、提高了英語綜合水平
雖說英語水平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但是這次持續一年的國內加國外的培訓學習活動真的把我的英語水平拔高了一大截。我由一開始地大概聽懂到臨近歸國時的全部聽懂,從起初的不自信不敢說到流利地與外教進行對話交流,由囫圇吞棗式地閱讀到跳讀、略讀、精讀、品讀等各種方式的朗讀,由拼湊式地寫作到比較完整的表達,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來。
說實話,以前在國內也多次聽過外籍教師的授課,但相比之下,這次給我們授課的教師更讓我佩服。他們真不愧為大學的教授或者高中有經驗的專家型教師。他們不僅懂英語,更懂得怎樣進行教育,全新的教法和課堂模式使我每節課都如沐春風,上他們的課委實是一種享受,盡管時值我們的傳統佳節
篇2:某中學師德研修培訓總結
通過為期5天的學習,使我深刻的認識到師德師風的建設直接影響著教育的成敗,因未來世界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教師,肩負著光榮而神圣的歷史使命。要培養造就二十一世紀高質量、高規格的人才,就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是教師的師德,教師的師德決定了教師的素質,教師的素質又決定了教育的質量。因此,加強師德建設工作是時代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隊伍建設的總樞紐,也是搞好教育系統行風建設,決定教師隊伍建設成敗與否的關鍵。
當前,由于受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有悖師德的現象屢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良好的整體形象。例如:超度違規帶生,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公平地看待學生,功利***嚴重,追逐短期效益,盲目地亂辦班,亂收費等。
導致各種師德違規的現象因素很多,在聽了幾天的報告后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造成:
一是教師教育理念陳舊,其理念還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學生的智育發展,忽視了學生人格培養,沒有注意心靈的溝通,沒有把真正的做人教育理解到位,落實到位。
二是教師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質。教育學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質,心理品質的不健全輕者對學生惡語中傷,重者會對學生實施體罰。
三是在利益的驅使下急功近利,缺少愛心,不會關愛學生。屢禁不止的違規超度帶生問題,就是在利益的驅動之下的產物。
四是教育評估機制,仍以應試成績為核心,教師面對各方面的壓力,延緩了師德建設的進程。師德形成決非一種表面的具體行為。任何一種師德表現都能折射出深層的東西,它包含著人才觀、學生觀、質量觀、管理觀、學習觀、評價觀等一系列相關理念在內的綜合觀念。一句話,有什么樣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樣的師德表現。
面對新的情況,在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時,怎樣樹立新時期的師德形象,已成為廣大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我認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調整教師心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要做好現在社會的教師,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至關重要。在物欲橫流的社會環境背景下,教師的價值觀顯得尤為重要。嚴英老師說了,幸福是要自己心平氣和的去體會的,我說,幸福是要靠自己感受的,就是說老師要知道滿足。有了這么一個理念為基礎的話,那么我們現在歧視學生問題,體罰等各種有礙于師德形象的問題都會得到根本好轉。所以,在老師當中首先要解決價值觀的問題,教師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做一個時常會感恩的人,學會滿足,學會體驗幸福,感受幸福。
二、轉變教育理念,實施差異教育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于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著眼。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習慣于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為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習慣了應試的學生,以后面對大學的開放式教學環境,不能適應,成績會下降,還會不同程度的患上心理障礙。眾所周知,愛迪生七歲上學,因成績差退學,愛因斯坦兩歲說話,上學智力遲鈍,德國詩人海涅是盡人皆知的后進生,普京上小學時學習成績一塌糊涂,而現在成為力挽俄羅斯經濟大滑坡的總統。事實表明,學習成績與創造力無明顯的聯系。創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個性的人,創造力越突出,個性是創造的前提,把個性多樣性作為一種有價值的東西,一種財富來加以接受,我們就不會按成績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我們眼中就會沒有差生,只有差異。實施有差異的教育,實現有差異的發展。
三、以身示范,情感育人
搞教育不能搞一陣風式的形式主義,這也是一種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因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無法整齊劃一。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啟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細節。現在的問題學生很多,教師不能一時、一個模式、一種方法就能解決全體學生的諸多問題,一定要根據不同學生出現的不同問題有針對性的解決。要讓學生喜歡老師,不訓斥學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我們的教師隊伍中,絕大多數責任心都很強,然而,僅僅有責任心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為豐富的“情感”,去面對學生之間出現的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