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學習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個人工作總結

學習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個人工作總結

2024-08-01 閱讀 1052

學習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個人工作總結

三亞市第五中學周越榮

為教師隊伍建設方案,教師隊伍的師德和,三亞市市教育局轉發《三亞市教育局三亞市教育工會委員會組織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年修訂)〉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組織教師學習了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在全體教師中了以“愛心”與“責任”為主題的師德師風大活動。學習和,使全體教師以“敬業愛生、明禮誠信、平等合作、勤學樂教、廉潔奉獻”為核心,以“德為人先、學為人師、示范”為準則,以思想政治、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為,學習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下發的學習,還剖析個人在工作實踐中的,自身的師德和能力了。其做法如下:

一、,職責,成立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學習教育活動:

組長:梁應光

副組長:陳達文

成員:林桂蓮

二、學習內容:

1、學習宣傳。制定學習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實施方案,教職工學習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動員大會,組織全校教師學習《教師法》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的法規文件,將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懸掛在各年級辦公室,營造濃厚的學習。各年級組在組織學習的基礎上,另以年級組為組織學習,課余精讀細思。

2、學習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了以“愛心”與“責任”為主題的師德師風大活動,其內容為:(1)要樣的師表形象;(2)在職教師有無從事有償家教,有哪些弊端;(3)如何履人師表、教書育人的職責;(4)尊重學生人格,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做得如何,今后應該做?

3、對照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六條,評、評班子、評教師的“三評活動”。自查自糾主要內容:(1)查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的愛國守法;(2)查勤懇敬業,甘為人梯,的愛崗敬業;(3)查愛護尊重學生,的關愛學生;(4)查以身作則,情操高尚,的為人師表。查按課表上課,不隨意調課代課,,按教學規范組織教學活動。

4、“五個一”活動:簽訂符合新規范的師德師風責任狀,制定一套三亞市職工子弟小學教師教學忌語和寄語,撰寫學習體會文章,每人幫扶一名后進生,開好學生家長會。

5、對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學習,教師自律自警。在工作中努力踐行“熱心愛教、文明執教、廉潔從教、優質施教”的信心和決心;依法治教,承擔起教育者的社會責任,真正關愛每學生,為學生的人生堅實的基礎,讓兒童在人生航程上激情揚帆。

6、典型,弘揚正氣。在學習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以“愛心”與“責任”為主題的師德師風大活動中,收集教師們的先進事例和典型做法,評選師德先進個人表彰。

三、收到的:

組織全校教師對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學習和“愛心與責任”大活動,從到教師個人都能夠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查找工作中的主要,剖析的根源,寫出的剖析。涌現出一批以“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學生、敬業愛崗、樂意奉獻”的教師隊伍。

四、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以后的工作中,將對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學習和“愛心”與“責任”師德師風大活動,在全校教師中“養師德、練師能、鑄師魂、育新人”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緊繃新《規范》這根弦,牢固愛心意識和責任意識,進取,勤奮工作,為乃至鹿城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新。

篇2:今天我們需要什么樣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規范

今天,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規范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將我國師德建設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當代中國師德建設要有與時俱進的整體社會環境的支持

■“以人為本”原則在師德建設程序上應該轉換為建設“師本”型教師專業道德的實踐

■從提高師德規范專業水平入手建立師德規范體系是師德建設的當務之急

最近評選出的“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的事跡和精神令世人感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是我國1600萬人民教師的杰出代表。他們胸懷祖國、情系人民,熱愛教育、關懷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甘為人梯、樂于奉獻,把滿腔熱情和全部精力獻給人民教育事業,彰顯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理想情操、高尚師德和人格魅力。

師德或教師專業倫理(專業道德)問題一直是社會最為關心的熱點教育話題之一。“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評選活動的開展,讓更多有識之士再次關注師德建設課題。在開展向教書育人楷模學習的過程中,一個需要我們進一步認真思考的問題是:這些楷模的事跡體現了哪些新時代的教師專業道德、今天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師道德?

我們需要“專業的”教師道德

在既往的經驗性的教育發展階段,師德問題與德育等問題相似。但在教育科學已有較大發展、教師專業化已經提上教育事業議事日程、師德規范制定的復雜性也前所未有的今天,師德問題的討論和其他教育問題一樣都應該有起碼的專業性。就是說,當代中國師德規范的確立就不應再是一般倫理規范的簡單重復,而應該充分反映教育專業的特性。教師道德應該是“專業的”倫理,而非過去一般意義上的“行業的”道德。

教師專業道德當然是一般倫理在教育領域的特殊應用,但是又非一般倫理原則本身。比如一般的公正原則要求我們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很多情況下也是對的,但是教育活動中“因材施教”原則常常要求教師用形式上好像并非“一碗水端平”的手段處理看起來完全一樣的教育事件。換言之,日常教育公正實踐中比較多的是“實質性公正”,而非“形式性公正”。因此,依據教育實踐的實際去考慮師德內涵的特殊性是我們有效進行師德建設的重要方法。沒有教育專業的考慮,就無法建立和真正理解當代教師職業道德。

此外,小學、中學、大學等教育的學段不同,同一個師德規范的具體要求肯定有許多差異,不同年齡、職齡、性別、學科教師的師德理解和需求也都各不相同,教師專業道德建設必須充分考慮不同群體教師專業發展的實際等,也是師德建設必須“專業化”理解的重要維度。師德楷模們的許多優秀品質無疑值得全國教師學習,但是如何有效地開展學習活動,則應該有比較專業的分析與設計。

21世紀的中國教育已經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追求專業性、高品質的嶄新階段。與此相應,提高教師道德理論與實踐的專業性水平也應該引起教育理論界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我們歡迎社會對于教師道德有最廣泛的關心,但是我們更是由衷希望全社會對師德問題的關注能越來越專業。只有教師專業道德的觀念確立起來,我們才可能確立有效的專業倫理及其評價標準。

我們需要“先進的”教師道德

所謂“先進的教師道德”主要包括兩大含義:教師應該有崇高的師德追求;對師德的理解也應該與時俱進。前者更多對教師而言,后者更多針對社會大眾。

首先,教師應該有崇高的師德追求。實際上,即便是一般道德規范也不同于經濟生活的法則。因為后者以利己為博弈的基本規則,前者則以限制自己的利益方式,甚至用利他主義的超越性原則處理人際關系。因此,講道德就意味著過高尚的生活。沒有生活的理想性、超越性,也就沒有道德生活本身。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專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應該在一般社會道德水平之上。這不僅是社會大眾的期待,而且是職業特點的要求使然。試想,教師在人格上如果沒有適當的高度,豈能在做人上教育好自己的學生?“范跑跑”事件發生后曾經有很多人以基本人權為由,為教師的道德缺位辯護,從專業倫理的角度分析這是十分荒謬的。每個人都不是完全自然的“裸人”,特定身份尤其是特定專業身份會在他的基本人權實踐上打上特殊的印記。普通人當然有平等的逃生權利,但除非萬不得已,一個消防隊員卻沒有從火場走開的自由。同理,如果你希望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和小朋友一起“平等”地爭奪生的希望,則你原本就不應該進入以呵護和促進兒童全面成長為職責的教育職場。教師之所以受人尊敬,第一原因乃在于教師職業的精神性、高尚性,舍棄道德的高尚性,無以理解教育事業及教師倫理的基本特質。教書育人模范們的精神之所以值得全體教師學習,也在于他們代表了無私奉獻、教育公正、教育愛等最先進的教師專業道德。

篇3:《教師職業道德解讀與實踐導行》學習體會

《教師職業道德解讀與實踐導行》學習體會

在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解讀與實踐導行》后,讓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質、愛國守法,科學文化素質、能力素質、教育理論素質、身心素質、風度儀表等,同時更要具備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我們必須認真學習、領會其精神,并且落實到我們實際工作中去,落實到我們的言行中去。

此次培訓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要平等地、友善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斷提高師德修養。學校是師生交往的場所,師生關系的好壞決定著教育的成敗,因此優化師生關系,是教師需要做好的頭等大事。教師的職業生涯是漫長而艱巨的,要快樂地走下去的話,必須要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動學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用自己的激情和努力去培養學生。正如黃曉光教授所講,教師要具備師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