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上學期理化教研組工作總結
理化教研組工作總結
本學年即將結束,現對我們教研組一學年以來的工作和學習作以下的總結和回顧。本學期我們理化教研組在學校有關部門領導下,在全組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教研組建設方面
1、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更新教學觀念
學期一開始,全組老師認真學習學校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教研組和各成員及時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工作計劃、教學進度,并在實際工作中有計劃有步驟地得到貫徹和落實。
2、加強教研組凝聚力,發揚團結協作精神
我們教研組雖然人員少,老師擔負的教學任務重,但通過每次的教研活動能不斷增進同事之間的交流和了解,密切了聯系,并在工作上大家互相幫助,增進彼此之間的團結與合作,以集體的力量來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布置的公開課、研究課都能認真完成,都能很好地合作,所以也取得了較滿意的成績,**年中考中初三化學、物理都取得全區第一的好成績。今年初三在中考模擬考試中物理、化學仍取得全區第一的好成績。
3、加強課題研究工作
積極組建課題組,全體教師都成為課題組成員,擔任不同的研究工作,按時完成各項任務,使研究工作能順利進行。
二、教學常規方面
認真落實常規教學各項任務,落實重點和難點,統一進度和內容,寫好教案,同時也有備學生的活動,分析反饋學生的課堂實際情況,充分發揮理、化學科的特點。本學期每位老師都已經完成或超額完成聽課任務,課后都參加了評課活動,充分展示了我們教研組強大的整體實力水平。
在過去的一個學期里,我們付出,我們收獲,添了幾分經驗,也多了幾分教訓。工作中也還存在不足,如老師的學習意識和反思能力還有很多不足,如何在工作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實現自身的崗位價值,仍就還需要努力。在新的一學年里,我們的工作和學習將有新的開始,有新的目標,今后我們將本著求真務實、銳意進取、勇于開拓的精神,在素質教育的探索和實踐中再接再厲,力求西岔九年制學校理化教研組建設日臻完善,成績日益顯著。
西岔中學理化組
篇2:秋季學期初中理化教研組工作計劃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年秋季學期初中理化教研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緊緊圍繞教體局的總體工作思路“質量、品牌、服務”三大主題,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細化解讀課程標準,繼續推進“一學二導三練”教學模式,加強“年輕教師的業務培養”,加強校本教研,重點探索“理化生教研組的教學流程”,切實追求高效課堂,提高理化生組教師的業務能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組內成員介紹
物理:
1、楊朝偉老師中學一級教師南校區教導主任并擔有九年級兩個班的物理教學工作。
常年擔任九年級物理教學工作及九年級班主任工作教學經驗豐富為人誠懇熱情
2、李躍輝老師中學一級教師九年級年級長并擔任九年級四個班物理教學工作及一個班的班主任工作
常年擔任九年級物理教學工作專業知識強責任心強樂于奉獻
3、陳桂芝老師中學二級教師擔任八年級三個班物理教學工作及一個班的班主任工作年輕有為善于學習
4、馬培麟老師中學二級教師擔任八年級三個班物理教學工作年輕有為善于學習
化學:
5、劉慧貞老師中學一級教師擔任九年級三個班的化學教學工作及一個班的班主任工作
常年擔任九年級化學教學工作及畢業班班主任工作
6、杜憲老師中學二級教師學習能力強愛鉆研肯吃苦擔任九年級三個班的化學教學工作
生物:
7、高憲紅老師中學高級教師學校工會主席并擔任八年級兩個班生物教學工作及一個班班主任工作
常年擔任生物教學工作及班主任工作經驗豐富想法大膽超前有眼光有能力
8、曹翠紅老師中學一級教師擔任七年級六個班生物教學工作及一個班班主任工作
常年擔任生物教學工作及班主任工作熱情大方性格外向敢說敢干成績優秀為人熱情
9、郭寧寧老師中學二級教師擔任八年級四個班生物教學工作學習能力強愛鉆研肯吃苦
三、主要工作
(一)編寫課程綱要,全面計劃學年工作
在學期初根據教研室指導精神,結合學校課程綱要培訓內容,針對理化生學科七、八、九年級不同學段,編寫出切實可行的課程綱要,并根據課程綱要上好開學第一課“課程綱要分享課”,使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明確任務和目標。
(二)制定導學案,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結上學年取得的經驗,并根據區教研室相關要求,這學期要更加重視導學案的使用,不僅要利用好導學案這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有力工具,而且要形成導學案規范流程,使其從編寫到使用與驗收等工作都有明確的操作規范。同時做好導學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三)規范教學流程,全面提高理化生教學質量。
認真學習我校的“一學二導三練”課堂教學模式,并在教學中提煉出更加符合理化生學科特色和更詳細的教學流程,并按照教學流程上課,并使之成為一種教學常態。在日常教學中提高教師的認真程度,使每位教師重視教學常規,努力備好每節課,上好每堂課。
(四)加強集體備課,提高二次備課質量。
本期繼續加強集體備課,教研組積極組織集體備課,在集體備課中,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實效。認真研究教學內容,確定重、難點;結合我校學生實際,認真研究教學方法,找出每節課的知識點,易錯點和典型中考題目及出題方向;統一計劃、統一進度、統一教學資料。突出重點、難點、課堂設計、學法指導,及時交換在教學環節中遇到的問題和商量相對應的解決辦法。
在集體備課中要強調二次備課,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特點,做到目標得當,重難點突出,方法適宜。二次備課要在教案中有所體現。
(五)加強作業建設,提高作業書寫與批改質量。
本學期配合教導處工作,重點推進“作業建設”、“分層教學”。課堂作業批改要認真細致,嚴格按照《馬寨一中理科作業書寫及批改標準》進行。教研組要經常組織教師之間互相觀摩作業批改情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六)新老教師結對子,做好引領指導工作。
理化生組年輕教師居多,在教學中會遇到各種問題,所以要切實發揮老教師的幫帶作用。指導教師和年輕教師結對子,一對一指導,使年輕教師快速成長起來。并且要發揮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的模范帶頭作用,經常性開展優秀教師示范課、新教師展示匯報課等活動,促進全體理化生組教師教學水平的共同提高,使新上崗老師一年站穩講臺,三年成為教學能手。
(七)落實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
根據教研室的指導意見,學期初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參考可行的課堂觀察量表,在聽課活動中,利用課堂觀察量表來觀察課堂,在評課中,利用觀察量表來進行評課,提高聽評課的質量和有效性。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3:學年度第一學期理化教研組工作計劃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學年度第一學期理化教研組工作計劃
本學期教研組活動的目標是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在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狠抓教學常規的落實與規范化,切實提高物化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提高理論修養,積累教研成果,提高教教師的綜合素質,以學生為本,進一步加強課型研究,加大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加強規范教研組建設。
1、全力推進第七發展共同體教育教學工作。
充分利用共同體這一平臺,加強多級教研,多開展教科研活動,深化共同體學校間的學科高效課堂、教師隊伍建設、文化建設,積極構建資源庫,為理化教學展示活動搭建平臺。
2、加強教學常規管理
學校全面要求手寫備課,堅持超周備課,超周計劃導學案或學案。開展學科組聽課、觀課行動,學校領導推門課隨時聽行動,通過聽、觀課行動,隨時進行教研活動,進行交流探討。教師要及時負責的批改作業,教務、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及時督查。
3、校本教科研活動做到常態化
雙周四下午為教研組活動時間,活動有計劃,精心準備,活動有記錄,力求活動內容充實、形式多樣(如理論學習、聽課評課、論文交流、出題解題、專題研討、校本教研等),富有成效。
4、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提高物化組教師理論素養
理論學習定內容,定時間,以自學與集體學習交流相結合,力爭學有所思,學有所得,為教學工作發揮理論指導作用。在教學中,不單單注重知識、方法的傳授,也注意學生素質的培養,注意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注意交流合作。
5、加強備課組建設,發揮集體的力量
堅持集體備課,推推磨課,并做到集體備課的常態化。每次活動要有計劃,有記錄,充分發揮組內每個成員的作用,同時加強日常的交流與討論。各年級均采用自編導學案,在備課中應充分研究我校學生的學情,體現分層次、可選擇的特點,各位老師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進行選擇性的復備,力求最隹的教學效果,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各備課組要針對本年級的學生特點和教學目標,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初二要繼續突出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及物理學習基本功的養成教育,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使他們喜歡學物理,指導他們怎樣學習物理;初三以中考為目標,突出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繼續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自學能力,突出能力與思維方法的提升。通過課改理念及教學評價的學習,教師改變以往重結果輕過程的教學方法,重視過程的教學,并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運用實驗探究的方法;運用多媒體展現物理過程,運用學生分析討論的方法。
6、按物理化學新課程標準,進行教學研究,提高常態課堂教學效益
本學期在每個年級開展一次全組教學研討聽課活動,圍繞組內確定的專題進行研究。教學常規按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試、實驗的具體規范進行教學,加強教學常規調研,做好備課筆記、聽課筆記、作業批改等的檢查或抽查工作。切實提高備課和上課的質量。重點加強對作業的指導,強調物理解題過程,思路清晰、書寫格式規范,做好章節過關題,這是形成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必要過程。做好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切實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隨著教學條件的不斷改善,可以通過課件展示實驗過程,使教學更直觀;運用課件,使得物理現象更帶有趣味性。
7、搞好高考復習及學業水平考試復習教學工作
初三面臨中考的檢驗,要進一步研究天津**考試說明,明確復習的目標,同時廣泛收集最新的信息,在復習教學中加強針對性,加強復習課的教學策略的研究,優化復習效果,同時注意對學生應試心理的指導。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