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學年后進生轉化工作總結

學年后進生轉化工作總結

2024-08-01 閱讀 5757

一個班級的學生就如同山中樹木,總是參差不齊,在我班47位學生中,后進生有十幾名,后進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環境中形成的,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學生本身的因素,也有社會和家庭的原因,還有教育工作的失誤。轉化這些后進學生成了我班生任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對于思想行為表現為后進的學生,他們若犯了錯誤,首先要求他們能誠實地把事實的真相說出來,然后給他們分析講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嚴格要求他們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學生出于畏懼,開始常常不愿承認,有的干脆把責任完全推到別人身上,這時,我總是曉之以理,讓他們懂得要誠實,要勇于擔當,犯了錯不要緊,要吃一塹,長一智。最后,學生總能心悅誠服地認錯、改錯。

對于學習表現后進的學生,我從聽講習慣、作業習慣、讀書習慣方面多加指導,讓他們提高效率,不把時間浪費在不良習慣上。

二、用榜樣、先進的事跡激勵學生。

小學生世界觀還沒有形成,可塑性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據此,我始終注意正面教育,讓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常常用先進的事跡去激勵他們不斷進步。引導他們學英雄趕先進,積極向上。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三、善于挖掘“閃光點”,給后進生表現自我的機會,激發后進生的上進心。

后進生之所以成為后進,是因為在通常情況下,他們的缺點、錯誤和各種各樣的劣跡,容易表露或表現得很明顯,粗粗看去他們似乎“一無是處”。其實,每個后進生身上都潛藏著不少的“閃光點”,易被人們忽視,有時他們自己也茫茫然。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巧妙挖掘他們的潛力,一步步引導和鼓勵他們前進,逐步改變后進生的面貌。像我班有個男生,不僅課內好動,課外也常惹事,但他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很高。我班學生設計動物名片,其他同學的動物圖片是剪貼的,有的干脆沒有,他用水彩筆認真畫了一只大公雞并剪貼好,全班同學都驚嘆不已。我表揚了他,并趁勢提出以后在遵守規范上也要讓大家刮目相看,他愉快地接受了。我班有個女生,作業、成績很差,但發言很積極,我經常表揚她,后來一次吃飯時,她特意對我說:老師,我也想擦餐桌。這時,我覺得她好可愛。

四、正解運用班集體的影響力,引導后進生自省上進。轉化后進生,集體的力量不可忽視。為此,第一我注重創建一個班風良好,民主,融洽的班集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生活在這樣的班集體里就像生活在自己的家里一樣。徹底消除后進生的心理障礙,使他們無憂無慮地生活和學習。二是建立各種互助小組,開展“集體帶個人,以優帶差”等活動,培養后進生團結互助,積極進取的優良品質。

五、以熱愛、尊重和嚴格要求并舉的方法對待后進生,培養后進生的責任心。后進生轉化工作,在我們的實際教育工作中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因此,應采取熱愛、尊重和嚴格要求并舉的方法進行,教師要以深厚的情懷,尊重信任和關懷熱愛每一個后進生,在此基礎上加強管理,以順利實現自己的目標。班里有個女同學,各科成績都差,平時沉默寡言,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從對她幾次談話中了解到,她認為自己特別笨,智力不如人,老師、同學會看不起她,上課不敢接觸老師的眼光,平時不愿與同學接近,學習上有困難也不問老師、同學。針對她的思想,我經常與他談心,對她講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她懂得“聰明在于勤奮”的道理,課常上有意用親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鼓勵他舉手,并讓她回答一些較容易的問題,答對了便進行表揚,還利用課余時間耐心地幫她補習基礎知識,經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因勢利導,使她感受到“老師關心幫助我,愛我”的溫暖;從而恢復了自尊心,對老師從“戒心”變為“貼心”,從“疏遠”變為“親近”,學習成績有了明顯進步,人也變得開朗起來,在班里又聽到了她和同學玩耍時發出銀鈴般的笑聲。?教師對后進生除了在生活上多關懷,學習上多幫助,思想上多引導,還要善于正確地向學生提出嚴格要求。給他們確立“跳一跳,摸得著的目標,經過努力能逐步達到,在新的起點上,又提出高一點的要求,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

后進生的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轉化過程中,后進生故態復萌,出現多次反復,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對這項十分艱苦的工作,教師一定要有滿腔熱情,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反復抓,抓反復”,因勢利導,使后進生保持不斷前進的勢頭。

總之,轉變后進生的途徑是多各多樣的,后進生又是一種較為普遍的教育現象,而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作為班主任絕不能忽視和放棄對后進生的培養和教育,只要我們多付一點心血和勞動,轉化工作一定會卓有成效。

篇2:關愛后進生學困生后進生轉化

關愛后進生學困生淺談后進生的轉化

【論文摘要】轉化教育學困生,是班主任一項重要的工作。抓好這一工作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有重要的意義。學困生向來不被人重視,一旦遇上愿意接納他們、關心他們的班主任,這些學困生的反應會特別強烈,轉變往往也最大。對待學困生,不能要求太高,要盡量挖掘他們的優點和長處,讓他們多點信心,只要他們有少許進步,就立即加以稱贊,并向其他老師“宣傳”,以改善其他老師對他們的印象。只要不先入為主地對學困生存有偏見或抗拒心,只要肯花時間,班主任的轉化教育工作就一定會有收獲。

【關鍵詞】班主任學困生轉化教育了解尊重

所謂“學困生”,是指在心理素質、學習態度和成績或道德品質等方面存在某些問題,暫時處于后進狀態的學生。他們的自制力差、上課紀律差、與各科老師的關系差,此外,他們經常出事(吸煙、打架等),又常常欠交作業。最令人頭疼的,是許多學困生的問題都源于有問題的家庭,因此見家長亦往往解決不了問題。下面結合本人多年來的班主任工作實踐及思考,就如何抓好學困生轉化教育工作的問題,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要調查研究,全面了解

轉化教育學困生的前提是了解學困生。沒有準確全面的了解,就沒有有的放矢的轉化教育。對學困生的了解,可從兩個方面入手:學困生的長處短處和學困生的生存環境。

第一,了解學困生的長處短處。不論屬于何種類型的學困生,他們都絕非一無是處。他們的心靈也許受到創傷,他們的天賦或許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但他們仍然向往真善美,他們渴望自己有所進步,渴望周圍環境對他的注意和尊重,這是學困生的共同心理特征。一般說來,學習成績差、紀律觀念淡薄、道德行為不良這樣的“綜合病癥”很難出現在同一個學生身上。有的學習成績差但紀律觀念強;有的自由散漫但無不良道德行為;有的道德行為不端而學習能力較強。還有的對文化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差但在音體美方面富有天賦;有的學生對文史不感興趣卻偏愛數理化。班主任對此應有全面準確的了解,以求在轉化過程中揚長避短。

第二,了解學困生的生存環境。這里的生存環境包括家庭、班級和交往環境。1.了解家庭環境。這可以把握學困生在家庭受教育情況及在家中的地位。有些學困生在校內校外犯錯誤,卻在家庭中得到呵護;有些在班級中孤獨,在家庭也不受歡迎。對這類學困生,班主任應尤其注意,以免加劇其自暴自棄甚至鋌而走險心理的產生。2.了解班級環境。班級整體素質好、班風正,學困生就有可能會近朱而赤,轉化教育工作相對較易開展;班級整體素質不高、班風較差,學困生就有可能會近墨而黑,轉化教育工作難度增大。因此,班主任要營造一個積極融洽班風正的班級環境,這有助于做好轉化教育工作。3.了解交往環境。通常情況下,學困生總是愿意與他本人基本情況相似的學生交往,這種現象被學困生戲稱為交往中的“門當戶對”。他們借此獲得思想上的相互溝通,精神上的彼此慰藉。尤其是他們犯錯誤之后,更希望在盟友中尋求幫助和支持,而不愿與家長和老師溝通,不愿接受家長和老師的正面教育。更有甚者,他們還可能會與不良社會青年甚至黑社會勢力交往。因此,在轉化教育過程中,班主任要盡可能采取適宜的方法和有效措施,與家長、學校配合,限制學困生之間的交往,切斷其與不良社會青年和黑社會勢力的聯系。

二、要關懷尊重,耐心幫助

篇3:偏愛與后進生轉化

淺談“偏愛”與后進生的轉化

我們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更應踏實地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應試教育雖然也強調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但其轉化后進生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提高升學率。素質教育更強調后進生的轉化工作,素質教育轉化后進生的目的已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升學率,更是為了對學生的一輩子負責,對社會的整體素質負責。素質教育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高要求,可以這樣說:沒有后進生的全面進步,就沒有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我在教學工作中一向很重視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如果要問我有什么經驗的話,只有兩個字,那就是--“偏愛”。我們不能因為后進生學習差,紀律差就討厭他們,而要更加“偏愛”他們,真正地關心他們的生活,關心他們的學習,“偏愛”是使后進生進步的基礎和前提。

一、要給他們以真誠的關心和客觀的鼓勵。

后進生因為學習差,因而長期不被老師和同學們認可,他們得到表揚的機會很少,得到更多的是批評和訓斥。因此他們大多心理上很寂寞,和師生們的關系緊張,也不愿意學習。其實后進生更需要師生的關心和尊重,渴望表揚與鼓勵。要轉化后進生,首先要解開他們的心鎖,讓他們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得到快樂和溫暖。

因此,我在教學中很注意處理好自己同后進生之間的關系。平時在生活上多關心、照顧他們,正確巧妙地處理他們出現的問題,同他們交朋友,一塊討論問題,一起做游戲,用愛心去溫暖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樣熱情地對待他們。一個威嚴的老師只會把話說到學生的耳中,讓他們被動地知道什么是他們所不能做的;而一個慈祥的大哥哥卻可以把話說在學生的心中,讓他們知道什么是他們應努力去爭取的。

另外,我還很注意幫助后進生們處理好他們和同學的關系,讓他們體會到集體的溫暖,感受到集體的幫助。后進生并非毫無感情的榆木疙瘩,只要我們心中懷有一份真愛,就沒有打不開的死鎖。當來自老師和整個班集體的愛被后進生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時,也就是他們邁開進步步伐之時。

后進生也渴望認可與鼓勵,以扶持他們的自信心。我們對后進生應多表揚,多鼓勵,但同時也要注意對后進生的表揚的客觀性,不切實際的表揚不但同學們不認可,后進生自己也不愿接受,這就起不到表揚應有的激勵作用,有時甚至會起反作用。我在教學中總是很留心地去發現每一位后進生的優點與長處,然后以巧妙的方式,讓他們自己和同學們都覺得他們確實做出了成績或有了進步,他們的確該受到表揚。這種客觀的表揚才具有真正的激勵作用。

二、創設“不公平”的競爭,在學習上偏愛他們。

對后進生的偏愛不能僅限于對他們生活的關心。對他們生活上的關心只能起到一種“催化”的作用,最根本的還是要關心他們的學習,在學習上偏愛他們。

進步過程的后進生需要有不斷的成功來激勵,以加快、加大他們進步的步伐。但由于學習基礎差,在公平的學習競爭條件下,他們很不容易在學習競爭中取得成功,這顯然對他們的繼續進步是不利的。因此我在教學中采用了不公平競爭的方法來消除由于后進生學習基礎差而帶來的這種負面影響,保護后進生進步的積極性。

所謂“不公平”的競爭,就是在教學活動中創設傾向于后進生的特殊照顧措施,具體來說就是有區別地對待,因人而宜地交給不同的學習任務,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和給予不同的學習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