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小結書寫美麗漢字傳承中華文化
為了提高的漢字書寫水平,增強學生寫規范字、用規范字的意識,促進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傳承中華傳統文化。2月27日上午,路砦小學四一中隊開展了認識漢字魅力的活動。
在活動開始之前,同學們通過說文解字以及搜集有關漢字的資料等方式為活動做準備。在熱烈的掌聲中活動拉開了序幕,語文課代表張曦文首先對漢字文化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并出示了簡單的字讓大家通過《說文解字》這本書來認識字的演變過程,接著由書法達人李博文為大家展示了書法的美麗,從最基本筆畫:點、橫、豎、撇、捺開始講起,在這個過程*同體驗和感受了中國書法藝術和中華文化的經典魅力。緊接著學生們交流分享漢字的演變過程,他們在討論中更加深了對漢字的了解。
此次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們對寫規范字的重要性的認識,并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使學生們對書寫規范字重要性的認識,使傳承漢字文化真正落實到行動中。
篇2:金橋學校開展教研組長示范課觀摩活動小結
為了更好地發揮骨干教師的引領和示范作用,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和進步,12月10日和11日兩個上午,金水區金橋學校開展了教研組長示范課觀摩活動。
參加示范課的六位老師分別擔任不同學段多個學科的教研組長,他們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態度嚴謹,多位是鄭州市骨干教師和金水區“希望杯”獲得者。其中,劉敏玲老師執教的《七色鹿》課堂氣氛活躍,充滿鼓勵和風趣的語言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優美的范讀和朗讀指導提升了學生成長的空間。王振坤老師執教的《搭配中的學問》,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圍繞目標層層設計教學活動,課堂簡約樸實,引起學生的很大興趣。祝曉倩老師執教的《滴水穿石的啟示》將“以讀代講”滲透到整個教學中,注重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和知識點的拓展,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這次教研組長示范課活動,既為骨干教師提供了鍛煉成長的平臺,又給青年教師在教學領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范例,很多老師自覺地調課參加了這次觀摩活動。
近年來,面對青年教師所占教師隊伍中的比例越來越高,金橋學校始終把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學校相繼開展了青年教師基本功訓練和形式多樣的教研培訓活動,為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篇3:徒弟備課組師徒結對活動小結
備課組師徒結對活動小結
磁器街小學張軍
學校組織了師徒結對的活動,我有幸與在教育教學工作方面非常優秀的齊鳳琴老師結為師徒。師徒結對的活動,使我們這些新教師在教學上有了引路人,幫助我們逐漸走出迷茫困惑的階段。在新學年開學之初,齊老師及時在學科思想認識上給予了我引導,使我盡快以較好的狀態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在師徒結對的這一年中,我們的常規活動有以下幾方面:
一、課前(備課):在這個環節中主要是老師為主,老師在我根據課標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之上提出她的建議,指出我的偏差所在,第二次帶領我重新理解課文及教學的目標,以達到我深入理解本課教學目標為主。再次,教學設計,重難點如何突破,老師也會在我的方法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地教我優化教學的過程和方法。以致于每次師徒集體備課后讓我頓感那沉甸甸的收獲我在手中。
二、課堂(聽課):在這個環節中基本上是徒聽師和師聽徒兩種方式,其中徒聽師為主體。我在聽課中做比較,反思自己的教法,及時記錄指導老師的優點或某個教學環節的感想,包括教學進度、教學重難點突破、精讀內容的設計、課堂容量以及節奏的輕重緩急等等,同時也能幫助我了解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授課難度。總之,聽課為我的備課與教學起到了導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