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麥中心校上半年音樂教研組總結
溪麥中心校20**上半年音樂教研組總結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之間學期又將結束了。這一學期,對于我們教研組的兩位老師來說,是極其緊張而忙碌,一位家里有嗷嗷待哺的嬰兒,一位有一個復習迎考的高三孩子,學校里除了要擔當本學期繁重的教學任務,還要承擔起學校童話課題的研究活動,承擔起工作量挺大的丹陽市小學生文藝會演比賽的組織訓練。盡管兩人感覺身心疲憊,但工作起來就忘記了一切,在組內兩位教師的團結協作下,在校領導和廣大老師的全力支持下,教研組順利完成了本學期初定的目標,取得了較為令人滿意的成績?,F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抓好常規工作,促進質量提高。
我組根據學校和教導處的工作計劃要點,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在開學初對本學期的重點工作做了研究和討論,然后形成文字性計劃。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嚴格按計劃開展工作,及時檢查計劃的落實情況,反饋調控。組內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三部曲“備課、聽課、評課”--集體備課,通過集體備課讓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二、抓好科研工作,促進課程改革
我組積極開展教育科研活動,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努力提高理論水平。時時以《新課程標準》來指導教學實踐工作。平時注意教學積累、總結反思。通過交流、推廣教學經驗,使我組老師的教科研水平得到了提高。本學期我們以“把童話引進音樂課堂,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作為課題研究,并撰寫了教學論文兩篇:《走進音樂童話,讓快樂的音樂成為心中的永恒》和《信息技術--音樂教育騰飛的翅膀》,已收到一定的效果。
三、創新化學習,個性化成長
創新型社會要求每個人都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習慣!因此我們組積極開展了組內的學習和交流。全組認真學習政治理論和現代教育教學理論,開展“讀教育名著,做學習型教師”的讀書活動,營造濃厚的書香氛圍。本學期本組教師每月堅持一篇現代教育理論或教育名著的學習并做好學習筆記(包括學習心得)。
四、抓好輔導工作,促進全面發展
本學期我組老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承擔了參加市文藝會演比賽的組織和訓練工作,每位教師工作目標明確,各司其職。給有音樂特長的學生創造施展才華的機會,不斷提高他們的音樂表現能力。
六、取得的主要成績
本學期,z老師在團員教師教學比武中取得小學科組第一名。取得了江蘇教育學院音樂本科學歷,獲得教師中級職稱計算機資格。獲得丹陽市優秀輔導老師。
我校文藝節目在丹陽市文藝會演中獲團體二等獎,舞蹈獲一等獎,聲樂獲二等獎,器樂、曲藝也分別獲得了三等獎。
教學是無止境的,我們音樂組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實現音樂教學、教研活動的新突破,使我校音樂學科的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篇2:州溫藝術學校第一學期音樂教研組總結
州溫藝術學校第一學期音樂教研組總結
本學期,全組13位老師,在各級領導關懷和指導下,良好完成藝術課堂專業教學工作,積極配合學校各類文化校園活動,組內加強藝術課堂教學質量,互聽互評互學活動,組員共同努力,力爭創新課堂、嚴謹課堂、有效課堂、快樂課堂。履行藝術專業教師的使命,擔負起學校藝術教育的重擔,本學期在以下幾個點做了些努力:
一、組內1位教師參加國家音樂教育新體系試點學校教學工作,并通過各種方式互相交流分享。
二、師生獲獎:
12月z老師論文州溫市教學小論文二等獎,省教育教學小論文評比三等獎
12月由z老師指導的學生候錦宇獲得鹿城區文化館承辦**年鹿城區演奏演唱大賽”金獎。聲樂類:銀獎:z銅獎:z指導老師:z
10月組9位教師組成的女聲合唱團演唱的《媽媽咪呀》+《茨岡姑娘》(茶花女歌劇選段)獲**年州溫市教職工小合唱比賽
10月在紹興參加的**浙江省中小學藝術節器樂小合奏比賽中斬獲一等獎的佳績。謝可可老師和丁靜老師帶領的高中民樂隊。
8月第二屆州溫市青年歌唱家大賽z老師獲得美聲組金獎。
三、10月26日,有幸邀請了州溫大學音樂學院碩士生導師z教授來為音樂專業的師生做一個關于《如何從容面對藝考-聲樂篇》的講座
四、**年,學校繼續開展高校訪學活動。這是一個從20**年就開始的傳統項目,今年有了新突破。首先,高校訪學活動正式納入學生三年培養規劃,放在高一新生入學后馬上進行;其次,帶領80名音樂生,參觀浙江音樂學院等高等院校、浙江省藝術學校等高校訪學、規模空前,內容豐富。
五、開放藝術期末考試課堂,邀請專家、把脈藝術專業教學以及家長觀摩對學科教學更加針對性的指導。
伴隨著四季的更替,我們藝校和音樂教研組也在集體的智慧里不斷的成長,隨著音樂教研活動深入的開展,我校的藝術專業特色教育秉持著發揚“工匠精神”提升校園文化,立德樹人,為實現每個人心中的中國夢,音樂夢而一起奮斗,不忘初心。
篇3:淮秦中學學年下學期音樂教研組總結
淮秦中學20**學年下學期音樂教研組總結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不知不覺我們又走完了20**年的一半路程,靜下心思索,這學期里我們做了些什么工作?還有什么需要我們做得更好呢?現將本學年來我組的工作情況作如下總結。
1、愛崗敬業是師德建設之根本。
本學期,音樂組以我校“任務驅動、問題導入”教研課題主導思想為指導,以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為中心,積極探索問題導學的有效教研、有效教學、教師發展和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結合我校音樂新課改實際,進一步提高常態教學的效能;深入課堂,及時調研,打造有效課堂,規范教學行為,適時反思和總結。本學期我們堅持在高一起始年級全面設置校本化合唱教學,將合唱滲透到常態課堂教學中,開展“班班有歌聲”活動,歌唱形式多樣,有獨唱、齊唱、表演唱和簡易二部合唱等,在高一年級內普及歌唱活動,愉悅學生,提升本學科在學生心目中的學科價值。
2、校本研究是專業發展之路徑。
在課堂教學之外,本學期我們組繼續積極建設音樂學科項目-高中生合唱團,在該項目的工作上做了更多積極嘗試。根據學校音樂課程設置的實際情況,本學期我組仍然在各班學生中選拔具有歌唱潛質和興趣的學生,在學生主觀積極自愿參與的原則基礎上,挑選一部分有較好聲音素質、有一定視唱練耳能力的學生組建學校合唱團,演唱多聲部合唱作品,每周安排2課時進行合唱訓練和作品排練。本學期合唱團在本組教師自主訓練聲音的基礎上,排練了兩首合唱《美麗的夏牧場》和《臨江仙·淮秦風》參加了區江寧區“喜迎青奧”中小學生合唱比賽,榮獲區管中學組(含中專校)一等獎第一名的好成績。針對合唱團項目活動過程中體現出來的一些經驗和問題,我們組及時進行了總結和反思,并將在后一學期的工作中加以改進和提高。
3、指導青年教師成長責無旁貸。
在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上,本學期我們組借助學校的“名師工程”、“青藍工程”,盡力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認真組織聽課評課活動,創造機會讓青年教師魏哲媛展示自身的才華,使其迅速成長。本學期青年教師魏哲媛參加了校內“五四”青年教師賽課,經過我們組集體備課指導,通過老教師連續幫她聽課講評,及時跟進調整,比較明顯地提高了青年教師的教學技能,公開課《音樂從宗教走向世俗》越上越成熟自如。
4、不斷總結反思提升學科效能。
本年度內,我們組工作的中心是在合唱項目的開展上。合唱是集體活動,要產生美的合唱音響,必須具備統一的動態協調能力。因此科學的發聲是合唱的重要依據。高中學生嗓音相對穩定成型了,所以在合唱中必須強調科學的發聲訓練。在訓練時,針對學生普通存在的氣息淺,吸氣抬肩,不會氣息保持等錯誤呼吸方法,要求學生用“高位置”來演唱,用他們能理解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進行練習?!拔⑿Α痹诟璩芯哂泻艽蟮淖饔?,笑肌上提,能使歌唱呈積極狀態,充分發揮歌唱位置和共鳴,氣息三者的統一協調作用,讓學生將自身和有氣息控制的高位置的聲音進行比較對比分析,從而提高學生對聲音的辨別能力,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聲音的概念。特別是唱高音時,要求學生用假聲帶真聲的方法來歌唱,切忌大喊大叫,因為這樣會損壞聲帶,而且會破壞合唱的和諧性。
以上種種歌唱的良好狀態都需要在老師和專家的指導下,持之以恒、循序漸進,日積月累地參加訓練,使之逐漸形成一種正確的發聲習慣,這樣合唱隊的聲音質量和水準方可提高。為此,我們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教師自身積極利用課余時間進修充電,我參加了南京合唱協會首屆青年合唱藝術研習班學習,接受了中央音樂學院楊鴻年教授南京合唱訓練基地合唱藝術現場教學指導,每周五晚不辭辛勞參加學習。同時,為了提高我校合唱團的水準,我們組還邀請了江寧教師女子合唱團常任指揮、江蘇第二師范學院聲樂教授、合唱專家韓德森教授來校現場指導,有力地提升了我們的眼界。本學期我校合唱團榮幸地受到第九屆金陵合唱節的邀請,于7月2日參加南京市《迎青奧校園之聲》合唱展演,為學校爭得了更高的榮譽。
5、在注重實踐研究的基礎上,我們組也將經驗和反思形成文字,并結合參考其他資料進行了專題總結。
本學期研究整理了專題《低音高位置、高音低基點》等,并備以投稿。這學期我們組繼續以“素質教育的理念和實踐研究”為指導,緊密跟蹤市區教研室組織的各項培訓活動,認真參加了江寧區中學音樂教師“合唱訓練與指揮”的培訓學習,并付諸于實踐運用之中。把教學反思當習慣,深入加強“有效課堂教學”研究,進一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與高中生音樂鑒賞相整合的作用,撰寫了論文《我校高中音樂校本課程的適時研究》,深入課題研究。
6、在本職業務工作比較盡力的同時,我們組也熱情參與了學校其他方面的各項工作。
3月12日,我們組積極承擔了丹麥奧爾胡斯市教會學校代表團來校友好交流聯誼會的任務,活動開展得很圓滿成功。本學期,學校工作的重頭戲是準備迎接江蘇省四星高中專家組復審,學校從開學開始就進入了全面迎接復審準備工作,音樂組豪不示弱,充分準備好了各項復審檢查材料,5月27日現場復審當天,z公開課《音樂與影視》得到聽課專家高度贊賞。
總之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效能是個長期艱巨的任務。首先我們將繼續堅持主動多學習新課程教育理論,用以指導自己的實踐,按照學校常態課管理要求,繼續把認真上好每節課作為自己的首要責任。其次繼續積極配合學校整體工作布局,加強音樂學科建設,以研促教,同時加強合唱團和“秦樂坊”項目的開展,團結合力把教研組建設更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