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20**年初三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轉眼間,一個學期即將結束。今天回顧本學期工作,可給本學期工作劃上一個句號,同時作為下學期工作的新起點,期待下學期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一、本學期我擔任初三年2班的數學教學工作,主要是繼續抓好兩個班的日常教學,努力提高課堂效率。根據每班學生實際情況,我精心編寫好教案,制作教具,設計教學方法,并在教學中隨時加以修改,課后做好簡單筆記,積累經驗。
二、教學過程中,貫穿德育思想,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引導學生動腦思考。初三年段的數學內容多,是初中數學的綜合運用階段,又面臨中考壓力,學生兩極分化大。因此,我在課堂上采取分層次教學,設計一些適合各層次學生的作業和與練習,采用多樣化教法,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練習。本學期我主要以提高中等生成績為目的,(制度大全精心提供)對學生進行培優扶差工作,分層次教學只是一個組成部分,此外對選中的目標學生進行課外輔導與作業面批,每次課前先溫習舊知識,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效率。基礎較好的同學,鼓勵他們努力通過自學爭取提前完成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閱讀有關書刊,擴大其知識面;同時對后進生,降低習題的難度和作業量,促使其學有所得。
三、服從年級工作安排,利用課余時間,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為學生補缺補漏,但成績還是不夠理想,有待于繼續努力。
四、重視業務進修,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學習各種新知識,虛心向他人學習,提高自身水平。
工作中存在不足之處:
一、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情況了解不夠,造成學生成績不理想,這一點需要在下學期加強。
二、推進課改,更新教學觀念,積極參于課改,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能力、觀察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等問題,都是新學年內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三、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祖國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篇2:初三數學中考前總復習計劃
**初三數學中考前總復習計劃
擁共小學杜秀治
一復習指導思想
復習不只是知識的總結和操練。應體現對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復習的目的、內容、形式、方法上,都應關注使學生“愛復習”。理解《標準》的精神,把握《目標》的要求,不要不切實際地憑過去的經驗進行“拓寬和加深”。
二、復習原則
(一)抓住“綱”、緊扣“本”,有效復習。
“綱”即是教學大綱,“本”為現用教材,教學大綱既是教材編寫的依據和教學要求的依據,也是考前復習和考試命題的依據。因此,在復習時,我們和學生都應認真學習并充分理解和準確把握“大綱”中對基礎知識與能力的要求。另外,我們應對市編資料“中考考試說明和要求”給予足夠的重視,從中領會命題思路,掌握復習重點。
(二)系統歸納,分清脈絡。
在總復習時,要突出一個“總”字。重點是對課本知識進行縱向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將初中三年學習的數學知識,系統地串成線、連成片,使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形成全面的基本能力,實現書本內容的由厚變薄。使學生腦子中有清晰的框架和內容充實的“網絡圖”。這樣,學生就能根據具體問題按“圖”尋找答案。
(三)保基礎,抓中檔,爭高分。
任何一份完整的中考試題,都由一定比例的基礎題、中檔題、難題組成。中考成績不盡人意的原因之一往往是基礎題失分太多,所以不能輕視基礎題。特別是對中等生,我們一定要求他們把基礎知識學扎實,對一些無能為力的難題可舍則舍;而對那些中、上等生的要求則不同,在保基礎的前提下,再給他們一些有代表性的具有一定難度的練習,通過抓中檔,力爭在中考取得高分。如何提高復習效率和中考質量,是每位畢業班教師和學生所關心的。為此,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能讓復習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避免復習的盲目性,少走彎路,我認為,中考的數學復習最好分四輪進行。
下面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如下計劃:
第一輪,回歸課本摸清初中數學內容的脈絡,開展基礎知識系統復習。即抓基礎
篇3:田稻中學初三數學教學工作反思
田稻中學初三數學教學工作反思
今年八月,我十分榮幸的加入了田稻這個大家庭。在初三年級這個集體中,我處處感受到了清新與和諧,努力與上進:不論是年級組長、班主任,還是任課教師,每個人都鉚足了勁,一心撲在教育教學工作上。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是我們不變的宗旨。
在這樣一個集體中,不由得我不努力工作、不奮發向上;領導、同事們的一言一行都在鞭策著我,激勵著我。我仿佛又回到了剛從學校畢業參加工作時的情形:熱情高漲,而且時時刻刻都想著工作、想著學生。
這個學期,我接手初八十四班、初八十七班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工作。這兩個班的數學成績在年級中是最差的:在上個學期的雨花區統考中,初八十四班的合格率為31.4%,平均42.6分;初八十七班的合格率僅為18.5%,平均34.6分。學生的數學成績整體水平十分的差,直接導致了絕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毫無興趣,上課不愿意聽講,更加不愿意做練習題,更為嚴重的是:他們已經把學好數學當成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一個無法逾越的障礙。可想而知,在這樣的心理作用下,學生是一個十分糟糕的狀態。
首先,對于學習而言,興趣可謂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的當務之急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點又怎樣才能做到呢?說起來容易,實踐起來的難度很大。其中最為困難的就是學生并不十分配合。剛開始時,一道例題或者一種解題方法我反復的講解了幾次以后,可還是有一半左右的學生仍然處于十分茫然的狀態,這時,我難免變得急躁不安。但是,我發現,一旦我急躁不安,學生就會更加不知所措,可能他們剛剛建立起來的一點點自信心又被打壓了下去。長此以往,只會產生惡性循環,只是絕對不行的。
針對這一情況,我認真地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了反思:為什么以往收效甚佳的方法行不通呢?主要原因是這些學生的基礎實在是太差,對于應該已經具備的數學基本素養根本沒有。而數學這門學科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前后知識聯系緊密,一旦學會了,那么學生很容易可以感受到一通百通,暢快的在數學的海洋中遨游,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反之,則痛苦萬分。
應該怎樣解決這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呢?我對教材進行了與以往不同的處理,摒棄了那些與初一、初二所學知識聯系緊密的習題,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分層次布置家庭作業。要求成績中上等的學生做難度中等的A組題,成績中等以下的學生就做B組題,B組題目一般都是上課講解過的例題或者練習題的簡單變式題,是課標、考標對于當天所學知識的最基本要求。這樣做雖然加大了我批改作業的工作強度,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欣喜地
發現:由于分層次布置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能自己解決一定的問題,而且,對那些做B組題的學生,在批改他們的作業時,我適當的降低了一些要求,他們一點點小的進步,我都會在作業本上寫上鼓勵的話語,并在作業本的封面上標記“星形”符號,以示表揚。慢慢地,這部分學生也行動了起來,他們每天都很關心自己的“星形”符號,是不是又得到了老師的表揚、肯定,經常能聽到他們的歡呼:“我又得到了星!”這些表現反映到課堂上就是這些學生也比原來有了明顯的進步:他們逐漸的能夠努力做到認真聽課,做練習,重視數學這門學科。
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大部分學生重拾了對于數學的興趣,重建了對于數學的信心。他們開始相信:只要努力學習,數學也能學好。這一點對于數學學習尤為重要。實際上,對于這部分學生今后的人生道路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享受到來自家長、老師、同學的肯定帶來的滿足,這對于處在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可以幫助他們建立健全的人格,培養適應社會的能力,所以,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精講多練。有許多學生告訴我,他們上課好像聽懂了,可是一到自己解題又不會了。這是為什么呢?我認為,還是缺乏必要的練習。尤其是對于數學基礎十分薄弱的這部分學生而言,老師講得天花亂墜,可他們仍就是一頭霧水。與其這樣,還不如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在備課時,我有意識的多選擇一些難度較低但又容易出錯的題目,讓學生進行練習。當學生在黑板上演練出現問題時,就由其他學生來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原因在哪里,應該怎樣改正。這樣放手讓學生來講評遠比教師一個簡單的“對”或“錯”要有用得多,學生能夠從他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盡量地避免自己犯同樣的錯誤,課堂效率自然而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最后,進行單獨輔導。我主要是利用課余的時間,對于作業中出現了問題的學生進行當面批改。基本上每天的作業我都要批改兩次,甚至更多。因為有的學生在批改后還是處于似懂非懂的狀態,那么,我只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講解、讓他們練習,直到這些學生真正弄懂了為止。這樣,對于數學基礎十分差的學生而言,他們也逐漸地掌握了必要的數學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
經過了近一個學期的努力工作,這兩個班的數學學習狀況有了顯著的改善,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了極大的提高,體現在他們愿意上數學課,樂意完成數學作業;不再認為數學是一件苦差事,而是有樂趣的。自然而然的,學生的數學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在期中考試和月考中,初八十四班已躍居本年級平行班第一名,初八十七班也比原來有了很大的進步。
革命尚未成功,任重而道遠,我只有更加努力的工作,才能爭取更好的成績。在田稻這個大集體中,做一名名副其實的田稻人,承載奮發向上、厚德載物的田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