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長六中下學期英語學科教研總結
沙長六中下學期英語學科教研總結
20**年下學期即將結束,在學校相關部門的配合下,在教研組成員的大力支持下,英語教研組順利完成了各項研訓任務。本組共同研究的省級課題《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研究》也將進入材料后期整理階段。現總結情況如下:
一、聽評課小計
本學期共與兄弟院校交流聽課(含各年級分別組織外出聽課)9次,本校內教研集體聽課17節,評課35節(含公開課前、后),示范課10節,公開課27節(含青年教師賽課)。
二、學研情況
1、拓寬交流渠道,做到教學結合。
建立六中英語教研組工作群,群共享各類學習文件計175份,教研組成員經常共享與交流各類教學業務資料。同時開設了短信群,隨時公開通知各類研訓活動。
2、充分開展調研,注重問題提煉
本學期的調研主要是看課堂教學中教學“三環五步”的實施情況。期間,教研成員主要采取"備--聽-評-研的方式,重點關注了課堂教學*性的、突出的、急待解決的問題。如“教師在教學中是如何體現五步的目的性和層次性?教師是怎樣體現任務的梯度和坡度?”等,并由本校教學副校長或請到的市教研員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
3、構建研訓模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本學期,初中和高中分別參加了市教育局統一組織的“以學定教、設計教學遠程培訓”、“沙長市高中新課程跟進式遠程培訓”、“沙長市課堂教學問題解析與應對遠程培訓”等各項培訓工作。在教研會議上,各位培訓學員結合學科特點,對各自授課班級的實際教學情況進行了研究分析,并進行匯報和交流。另外,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和骨干教師就課堂教學中三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怎樣進行復習課中的任務設計?怎樣處理復習課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怎樣處理復習課中的習題鞏固環節?”進行了互動研討并對復習課模式中的六個環節進行了分析。在今后的教學中將會繼續開展實踐研究,不斷反思、完善,構建適合本校本年級教學風格、適合自己學生實際的具有個性化的教學模式,真正走上一條行動研究之路,使教書匠逐漸脫胎換骨成為研究型教師。
4、加強學科基地建設,開展“新課改”觀摩研討
為了加強高效課堂教學研究,進一步改善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本學期在本校開展了六個年級的公開課研討活動,確定了初、高中課型基本模式(具體見附件)。20**年12月4日是本校的開放日,各年級的英語課堂收到廣泛好評。
總之,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理念,我們必須立足于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實現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英語教研組的課題將于下學期結題。
篇2:沙長六中上學期英語學科教研總結
沙長六中上學期英語學科教研總結
20**年上學期即將結束,在學校相關部門的配合下,在教研組成員的大力支持下,英語教研組堅持課程改革,帶領學科教師專業發展,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建設優質高效英語課堂;立足學科特點,轉化學科邊緣生,實施學科育人教育;打造學科專業教師,深化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提高教師研究教材、探索教法的能力,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探索教師專業成長規律,全面提升學科育人質量。現將本學期教研工作完成情況總結如下:
一、聽評課小計
本學期共與兄弟院校交流聽課(含各年級分別組織外出聽課)8次,其中組織全體初中英語老師去株洲景宏中交流學習一天,全體高中英語老師去婁底一中交流學習一天。本校內教研集體聽課15節,評課25節(含公開課前、后),示范課5節,公開課7節,網絡錄像課2節。
二、學研情況
1.編輯和整理導學案,落實教學常規管理策略
開展集體備課,相互觀課、議課,堅持教師自我反思,在新課程理念框架下,形成個體行動理念。編輯和整理導學案: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約160課時;收集和整理復習案:初三、高三約100課時。建設健全校園教研網站資源,制作并整理公開課電子檔案27份,其中包括導學案、教案(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學資源包、教學評價、教學研討等材料。全教研組26名教師完成沙長市“一課一名師”資源包數據上傳工作。
2.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科活動,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本學期我校組織學生參加“20**年中國青少年英語能力大賽暨英語新課程改革教學成果展示活動(沙長賽區)”,全校總計155人分獲一、二、三等獎。在全國基礎外語教育研究培訓中心和中國翻譯協會共同主辦、湖南省教育學會組織實施的20**年“中國青少年英語能力大賽暨英語新課程改革教學成果展示活動”湖南賽區復賽中,初中部有13人次、高中部有22人次分獲各單項及綜合一、二、三等獎。各年級為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他們的參賽能力,通過對口語對話、看圖說話、電影對白等賽事項目的訓練,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達到了提升學生英語素質的目的。
英語教研組通過課改方案中的小組學習共同體管理模式,體現“以學生為本”的評價理念,積極推進重在過程的發展性評價,評價主體和評價方式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改變學生學業成績的單一終結性的考試評價方式,著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學生,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考試倡導平時課業表現與筆試相結合的方式,及時、靈活、準確的綜合評價,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便于學生有效的時間內取得最大的學習效果。
3.及時整合學科信息,指導學業水平考試
圍繞學業水平考試,充分發揮學科教研網絡、專題研討、課題研討等方式,開闊教師視野,啟迪教師智慧,廣泛交流,形成教研合力。加強上下聯動,研究學業水平考試,對試題的整體結構、命題的特點和考查的重點進行分析和歸類。在重點抓好基礎知識運用的同時,開設聽力指導課和專題復習課,確保學生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得到訓練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