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狀二小第一學期數學教研組總結
元狀二小第一學期數學教研組總結
----精心設計核心任務,有效落實學本課堂
一個學期轉眼就結束了,回顧這馬不停蹄的一學期,我們數學組一共開展了以下活動:
序號活動名稱活動負責人時間參加人數地點學時
1制定教研組計劃周舒9.118研訓室1
2學本課堂研討課(一)z9.178教室研訓室1
3學本課堂研討課(二)z9.178教室研訓室1
4學本課堂研討課(三)z9.228教室研訓室1
5學本課堂研討課(四)z10.138教室研訓室1
6集體備課--教學核心任務設計z10.268書吧1
7集體備課--說課展示z11.38研訓室1
8集體備課--《觀察物體》教學片段設計z11.108研訓室1
9家長開放日磨課活動z11.188教室研訓室1
10學本課堂課改展示z12.88教室研訓室1
11命題設計評比z12.158研訓室1
12讀書交流z1.68書吧1
13教研組學期工作總結z1.138研訓室1
這其實只是我們本學期教研活動的一部分,還有許多活動隱藏在這張表格中,如:在本學期開學初,我組為配合學校的聽課活動,組內的每位老師都開了一次學本課堂展示課。
為準備區團隊賽課而開展的集體磨課活動,我們在一個月內光磨課次數就達到了9次,平均每周2次,全組成員全程參與。每次在聽課前,每位老師都積極調課安排好個人或班級的工作,并在每次聽課之后,都認真地參與了評課討論。
在這一個月中,每位成員都面臨著換課、調課、聽課的考驗。聽一節課不難,可要聽9次同一節課并且在每次聽課后都給出修改意見那就太難了,而且是要趕往不同的學校去借班聽課那就難上加難。我們就這樣從穿短袖磨到了穿長袖、穿外套。不光如此,這還只是本學期我們磨課活動中的一堂。
在團隊賽課后,我們馬上就迎來了作為學本課堂試點校展示的活動。由張海丹老師所執教的展示課《三角形的面積》,在兩個星期內共磨了6次課。與磨課同時進行的還有試點校展示的其他活動,在這期間,我組全體成員各司其職,劉溫飛老師負責說課展示,侯淑貞、張艾蔓、游曉丹等老師負責學本論壇,林鈴老師負責拍照記錄,陳月初老師負責點評及活動的整體把關。
除了以上兩項大型活動外,我們組的老師還完成了浙江省教師信息提升工程的50學時培訓、家長開放日活動以及常規的教學工作。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那一段忙碌到連續加班的日子里,我們組的成員內沒有一個人抱怨累與苦,反而很能苦中作樂,不得不感嘆,我們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團隊!
當然辛苦之后,也有了回報。這是我們組的獲獎情況:周舒、侯淑貞、劉溫飛老師在龍灣區團隊賽課中獲一等獎;周舒獲課堂教學一等獎、侯淑貞獲說課評比一等獎、劉溫飛或評課評比三等獎、侯淑貞、周舒在區級12學時培訓中作優秀課例的說課、上課展示。總的來說,本學期的教研組活動有這么幾個特點:
1.與以往相比,活動中的教研味道更濃了。少了弄虛作假,多了踏踏實實。
2.在活動中培養了成員間的團隊意識與革命情感,加班干活時有使不完的勁兒。
3.除踏踏實實的教研之外,還需活動的調劑。繃緊的弦需要放松,才能保證不會斷,我們也一樣。正因為在每次大型活動結束后,我們都以聚餐等形式加以慶祝與放松,才能一路堅持下來。讓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們一幫平均年齡為32歲的成年人在萬達晏虹玩黑白配,跟大家在一起很幸福,就算是吃苦,大家一起吃也是甜的。這也讓我認識到組織活動的重要性,在接下去的學期中,我們也會組織更多更豐富的活動來給忙碌的工作增添幾分滋潤的。
篇2:中學數學教研組強化教學管理工作總結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年第二學期結束了。本學期數學教研組的工作,在區教研室和校領導的支持下,在全體數學教師密切配合下順利開展。雖未轟轟烈烈,但也踏踏實實。一學期來,數學組的老師共同合作、共同探索、共同成長。
一、學習新課程,轉變教學觀念
本學期,教研組利用隔周二上午教研活動,組織全體數學老師再次學習數學新課程標準及最新的教育理念,正確把握數學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及時了解課改動態,多渠道多方位獲取信息,提高理論水平。
二、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學質量
1、加強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本學期共開校公開課2節,家長開放日1節,執教者認真備課、上課、反思,聽課教師認真聽課,集體評議,相互研討,共同促進,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圍。
2、進一步完善集體備課制度。三個年級,以備課組為單位,倡導分內容、分章節、分頭備課,力求備精品課;倡導利用網絡資源尋找資料,以達到資源共享之目的。目前,各備課組都積累了一定的教學資料,有的是老師們自己擬定的,有的是多方搜集的,不但本年級使用,還傳給下一年級使用,做到資源共享。集體備課結合了各類教學資源,優勢互補,形成了教的合力,提高了數學教研組整體教學教研水平。
三、做好常規檢查,強化教學管理
在鼓勵教師們創造性工作的同時,不放松對教學常規的指導和監督。本學期,教研組配合教務處共進行四次教學常規工作檢查,內容包括是否寫教案,是否寫教學反思和教后記,作業批改是否及時,認真等方面,檢查結果令人滿意。
四、注意自身提高,加快專業發展
我們教研組每位教師都十分注重自我提高,不斷給自己加壓,以便更好地從事教學工作,在進行繁重的教學工作的同時,個別教師還潛心研究,自覺反思。不斷地總結與提高,教研風氣濃厚。
時光的腳步帶領我們走過了一個充實而忙碌的學期。總結過去,展望未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身上肩負的重任,探索之路任重而道遠,我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地開拓進取,迎接更大的挑戰。
篇3:灣龍一小第二學期小學數學教研組工作總結
灣龍一小第二學期小學數學教研組工作總結
時光流逝,一個緊張、充實、有序、奮進的學期即將結束。一學期來,我們數學教研組的全體教師以整體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學本課堂”建設為中心,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深入開展教學研究,并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我們加強教研力度,采取課題牽動策略。現就以下幾方面總結如下:
一、抓常規工作的落實,每位教師心中有教研
這一學期我們根據學校的教研主題,認真學習其精神,制定符合我校實際情況的教研計劃,并通過教研日歷的形式將計劃細分,做到人人了解工作計劃,個個知道自己常規工作。課堂是老師的立身之地,是教學的主戰場,是切實提高教學效果的最有效的途徑。踏實有效地做好“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教學常規工作,是每一位數學教師的份內之事,我們要求每一位老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扎實做好“教學五環節”,尤其注重備課、上課、反思三環節。
1、以本為本,深入鉆研教材。每一節課要精心備課,確定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重、難、疑點,精心地構思教學的五個環節。
把培養學生的能力作為主要目的,選擇有效情境導入新課,讓孩子上課伊始就走進數學,做到“一石激起千層浪”。
2、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的能力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重在充實調動學生積極性,數學教學要求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學習應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在實際情境下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利用原有知識和經驗同化當前要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新知識,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進入遷移創新的情境中去。提倡老師在教學中運用綠色語言,讓學生在溫和、寧靜的情感中學習,使學生喜歡上數學。
3、課后反思受益無窮每一節課后或者每一次聽課之后,要有一個交流反思的時間。
這有時比上一堂課帶給教師的感受更多,我們教研組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每一次活動之后,在校領導的帶領下各位教師各抒己見,有爭執,有流并能及時反思,寫好聽課反思,我們更為關注課堂導入的方法是否恰到好處,是否抓住學生的心,這樣可以更好提高自己。
二、認真落實教研活動,確保教研圓滿成功
1、理論學習是推動教師成長的有效手段
這一學期,我們進行《數學新課標》理論的再學習,重新領悟新課程標準的精髓;我們還一起學習《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法》、《數學學習心理學》等。提升老師的理論水平。理論的提升,促進大家理念的更新,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2、專題教研活動走理論聯系實踐的道路,為老師提供解決問題的鑰匙。這一學期我們進行專題教研活動:對老師在教學中導入環節出現的集中問題進行研討,集思廣益,高效解決,起到立竿見影的成效。扎實開展公開課教學,為教研提供了最好的范本。
這一學期我們針對本教研主題開展了數學課的同課異構教學,在校級公開課活動中,我們采用老師互評、人人參評的評課方法,大家以誠相待,就公開課中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討,力圖通過研討、示范,解決大家工作中的困惑,讓課教的踏實、樸實,讓學生學的扎實,真正學有所獲,從而達到全面提升老師的業務素養的作用。
教育改革,教學研究是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永恒的主題。我們將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大膽探索,不斷創新,使我們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