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精彩講座聽后感
老師精彩講座聽后感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老師的精彩講座,不但讓我了解他創業的艱辛,還讓我明白了做人、做事。一直對大學生活有美好憧憬的我真正地邁入大學生活卻感到一絲迷茫。大學的空余時間比高中多了很多,自己可以利用的時間就多了很多,怎樣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來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呢?讓大學生活過得有意義呢?以后的路又是怎樣呢?是選擇深造,還是就業呢?迷茫的我仍舊以高中的生活方式在大學里生活,直到今天,自己仿佛清醒了,真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
作為一名大學生,首先得為自己確立目標,有了目標才有努力的方向,就不會迷茫了。老師就是因為確立了目標,才走出了迷茫,努力向自己的目標奮斗,才有今日的成就。他在通往成功的路上遇到了許多困難,他認為這是老天對他的考驗。在考驗中,他選擇了換方法,而不換目標,堅定信念,才走向了成功。大多數人喜歡換目標,而不換方法,就會逐漸降低標準,成功的機率就越來越小了。學會不換目標,換方法,用一顆持之以恒的心來對待目標,成功就在不遠處。
成功源于立刻、馬上行動。光有了目標,而不行動,又怎么會成功。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想與做之間的距離,我們光是有目標,只是想而不做,那又能怎么樣,只是空口白話而已。因此我們有了目標就要馬上朝它行動,才能成功。老師的成功創業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有目標就立刻行動,成功源于立刻、馬上行動。
在成功這條路上有許多困難,我們必須要有勇氣、膽量、冒險精神,它們是我們通向成功的前提,就像是大樓的根基,。我們要每天不斷想自己的目標,讓它時刻清晰呈現在我們的腦海,推動我們不斷努力奮斗,這樣夢想才能成真。正所謂“成功者永不放棄,放棄這很難成功”,總是成功路上困難重重,我們也要堅定信念,堅持、堅持、堅持到底,永不、永不、永不放棄!
李波和邱奎林兩位學長這兩個鮮活的例子,說明勇氣、膽量、冒險精神可以開啟成功的大門。創業路上的艱辛,他們都不畏懼,拿著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憑著堅定的信念不斷前進。別人學習時他們也在學,別人休息時他們卻還在工作,工作學習兩不誤。正是這種吃苦精神造就了成功,而遇到他們人生的貴人也是他們成功的原因之一。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人之路”,貴人指導也十分重要。想要成功除了自身因素外,還得學會利用外部條件,懂得利用資源的人才是真正聰明的人。
學習上,我們也要有堅持、堅持、堅持到底,永不、永不、永不放棄的精神和毅力。認識很容易受外界影響的,外部環境對一個人很重要。因此想要擁有驕人的成績,首先得努力為自己尋找學習對象,擁有一個好的學習圈子,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學習。好的學習對象可以為你營造好的學習氛圍,讓你想不學都不行,不給你懶散的機會。大學是一個小社會,在這里我們要學會主動出擊,為自己尋找好的學習圈子,不要像高中那樣指望老師會嚴格要求你,為你營造好的學習環境,尋找學習對象。在大學這些都得靠自己,得學會自主學習、主動出擊;學會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學會獨立自主,不要再想依賴別人了。或許在這轉變的路上會遇到挫折,但它們只是老天對你的考驗,只要你堅信自己能改變,努力改變,你就能夠成功!
今天的一席話,讓我勝讀十年書;讓原本迷茫的我清醒了。立刻規劃自己的人生,是刻不容緩的事,不要再抱有時間還早,自己還年輕的想法了。要明白“成功源于立刻、馬上行動”。規劃好自己的大學,自己的人生。人生就像是五塊錢,它們分別是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晚年,而我們已經用掉了其中的兩塊,可這兩塊錢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剩下的三塊錢,我們再也不能浪費了。我們必須充分利用,不能虛度人生呀!
大學不是忙碌高中后的休息階段,而是我們人生的真正開始階段,我們要讓它有其自己的價值,讓自己的大學生活充實而有意義。學好專業知識技能,拿到學位證、畢業證,只是作為一個大學生應該做的最低標準。我們還要鍛煉、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能力,全面發展。現在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會想的人,更需要會做的人。要想真正融入社會,在社會中有一席之地,我們就得內外兼修。內修知識,外修能力,以全面發展要求自己,才能更好的投入、回報社會。
我們趕緊馬上行動吧!內外兼修,充實而美好地度過大學生活吧!!
篇2:中心學校法制教育專題講座聽后感
中心學校“法制教育專題講座”聽后感
教育對于種子是陽光,對于樹林是水,對于稻田是肥料……而對于我們少年兒童,是走上到的殿堂的梯子.
能讓人該過自新.要是盜賊、人犯,從小接受過法制教育,有著滿心道德,那他們還會成為罪犯嗎?由此說明,法制教育是不可忽視的。所以,我覺得學好法制教育就是學會做人,就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它教會我們遵守守則,小學生要遵守《小學是守則》,教師要遵守公司條例,而每個公民都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正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它教會我們不要迷戀電子游戲機,不吸煙,不喝酒,不打人和小偷小摸。玩電子游戲會讓我們成績下降,也浪費金錢;吸煙喝酒有害身體,打人和小偷小摸是不良行為。它還教我們怎樣防火與自救,城市不能隨便放鞭炮等等
所以,我們要認真學好法制教育,做個有文化、講文明的國之棟梁。
篇3:語文組講座聽后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語文組講座聽后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5月8日,江蘇省特級教師李淦華為語文組全體教師開了題為《關于語文測試的幾點思考》和《論教師的親和力》的講座。
李老師浸淫語文教學三十年,做了許多扎扎實實的工作,許多教學細節信手拈來。李老師是蘇州中學被聽課次數最多的老師,曾經有一學期,校長駐扎于其班內,每課必聽,這充分說明李老師的課是經得起檢驗和推敲的。
第一講《關于語文測試的幾點思考》,作為多年的語文教研組長,李老師在試卷的命題上有著深厚的功力和獨到的經驗,以下是他的觀點。
一、命題依據:一是教學大綱,二是考試大綱,三是學習語文的實際情況。
二、命題原則:一是全面衡量和重點抽查,二是在情理中和意料外,三是難易適中,四是課外課內合理搭配,五是題量適中,六是借鑒與創新,七是回避學術上有爭議的問題。
三、命題語言:選擇題,應先擬正確肢,而后圍繞正確肢在范圍、深淺等方面做片面理解,擬出假肢,其次假肢要有迷惑性,再次各肢字數大致相等;填空簡答題,答案必須具備唯一性,有的題目必須作出確定性限制,表述規范準確簡明。
第二講《論教師的親和力》,李老師自身就是一個極具親和力的老教師,聽其課大有如坐春風之感。李老師認為教師的親和力就是教師人格魅力的體現,那么親和力從何而來?李老師從四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身為教師要熱愛學生,不可以嘲笑學生。
二、努力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是教師具備親和力的切實保障。
三、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1.設計好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一環扣一環。
2.每堂課都有亮點或高潮。
3.講究教學語言。
4.講究肢體語言,衣著要得體。
四、不要把惡劣的心情帶進教室。
李老師套用“我很丑,但我很溫柔”,改編為“我很丑,但我很有親和力”來論證教師親和力的重要性。引起在座教師的會心一笑。
短短一個半小時的講座讓每一位聽講者受益匪淺,尤其對試卷命題中的具體問題有如醍醐灌頂,令人茅塞頓開,眼前頓時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