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飛行員張超事跡心得體會
【學習飛行員張超事跡心得體會】
連日來,英雄艦載機飛行員張超烈士的先進事跡經本報和其他媒體報道后,在海軍部隊引起強烈反響。官兵通過學習討論、座談交流、撰寫體會等多種方式,學習張超烈士的英雄事跡和崇高精神。
在張超生前所在的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外場機務樓、機關辦公樓等醒目位置懸掛著“向英雄學習”橫幅,電子屏滾動播放張超先進事跡和視頻錄像?!跋蛴⑿叟炤d機飛行員張超學習”誓師動員大會上,張超的戰友艾群說:“我們一定會繼承張超遺志,勤奮工作,刻苦訓練,為航母艦載機事業發展貢獻力量?!?/p>
感受烈士品質,激發奮進力量。北海艦隊某潛艇基地結合核潛艇精神大討論活動,組織官兵收聽收看張超先進事跡。南海艦隊某基地利用網絡、報紙、微信平臺等媒體資源,開展“學英雄事跡、當精武標兵”體會交流。東海艦隊某水警區開展“和張超比一比、自身差距在哪里”“英雄事跡怎么看、建功崗位怎么干”等群眾性討論,激發官兵崗位建功的強大動力。
學習烈士精神,練就過硬本領。在張超曾經工作過的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團,多架戰機連續進行長途奔襲對海實彈射擊演練。曾與張超并肩執行戰備巡邏任務的飛行員李光耀說:“向張超學習,必須把每次起飛當成戰斗,絕不讓祖國海空受到任何威脅。”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372艇發出倡議,號召官兵像張超那樣練兵備戰,在強軍興軍道路上奮勇前行。
英雄犧牲,精神永存。從白山黑水到南海島礁,從萬里海疆到遠海大洋,從海軍機關到基層艦連,海軍廣大官兵決心像張超烈士那樣,牢記強軍目標,強化使命擔當,奮力開拓進取,為建設強大海軍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篇2:學習陳起賢老師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學習陳起賢老師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通過學習,陳起賢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讓我感動就是捐資助學的事跡,這種愛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正因為有這樣的大愛,這位在教育前線默默耕耘,退休老教師在危機面前心里裝的只有自己的學生,全然沒有他自己,他這種大愛無私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學習。陳起賢老師身上值得我們教師學習的還有很多很多
陳起賢老師在平凡的教師工作中鑄就了閃光的師魂,為我們樹立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光輝榜樣,從他走向教育這個崗位到他結束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他心中的每一根弦沒有一刻離開過教育,沒有一分離開過學校,沒有一秒離開過學生。心中想的、念的、掛的都是我們這些貧困求學的孩子們。50元可能是我們一天的開支,但卻是陳老師一個月的生活費用。為了讓更多的貧困學生受到更好的教育。他隱忍著自己的困苦,卻潤澤著他人的人生,給貧困學子留下了一條光明的人生之路。
同時我們老師也要以身作則。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于律己。以上是我對師德師風的一些學習體會。我將堅持不斷的學習,使自己能在不斷更新的知識中汲取營養,能夠把自己所學奉獻給學生,更會在道德和作風方面給學生以積極的影響。
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就要用我們的激情,用我們的愛心把這份光和熱永遠延續下去。
篇3:學習曾維奮老師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報告
學習曾維奮老師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這幾天學習了優秀教師曾維奮老師的先進事跡。他身雖殘志卻堅,用雙拐為鄉間的孩子們撐起了未來和希望,詮釋了一名普通鄉村教師崇高追求和質樸情懷。他那一心只為教育的先進事跡深深地感動著我,震撼著我,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讓我懂得了,一個人,原來可以這樣積極地對待工作和生活。我也是一名教師,和曾老師有著相近教齡的老師。盡管我們的教育環境迥然不同,但我們可以共享同一種精神、同一種信念、同一種態度和同一種操守,那就是、奉獻、鉆研和甘做人梯。在以后的教育職業生涯中,我將在曾老師身雖殘志卻堅的啟迪和激勵下,樹立正確榮辱觀,努力增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書育人”的教師使命感,不斷強化自己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心。為此,我將從以下幾方面來努力。
一、端正教學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能不能上一堂好課,能不能讓課堂呈現出更多的亮點,教學態度是至關重要的,個人的教學能力再強,水平再高,缺少一個端正的教學態度,課堂也是很難出彩的。只有端正工作態度,才有可能上出高質量的課,才能讓課堂亮點不斷閃現。
二、提高專業素質
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要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條河流。我要積極參加教研活動,還要抓緊業余時間外出聽課學習,看書學習,查閱資料等。人的一生雖然漫長,可記憶力和精力最黃金的時期卻是有限的,現在的我倍感歲月的不饒人,眼看人生的黃金時間匆匆從腳下流過,如果還不努力學習,不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積淀下一些經驗的話,可能確實就要來不及了,所以,我得加緊時間給自己充電,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相信天道酬勤,只有辛勤耕耘才會收獲豐碩的成果。
三、用真誠的愛面對學生
我們都應該學會換位思考,當我們希望別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時,就一定得怎么去教別人的孩子。我們要象慈母一樣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孩子身體不適時,我們應該噓寒問暖;孩子有缺點或不足時,不歧視,不挖苦,不嘲笑,應該有顆包容之心,要想到:他們是孩子,擁有犯錯誤的權利;當孩子的優點或進步時,要及時表揚,加以肯定和鼓勵,……總而言之,作為教師,我們要用自己的愛心、細心和關心,讓孩子真正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那才是我們的目的。
曾維奮老師讓我更深入地理解教師這份職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滿懷熱情,踏實工作,勤奮學習,用學到的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大膽創新,積極尋找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我想我應該用一份真摯的態度去對待,爭取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為教育事業盡微薄之力。
心得體會,鄉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