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剛入園幼兒家長建議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給剛入園幼兒家長的建議
對于剛入園的幼兒家長老說,相信每個爸爸媽媽都會經歷一段焦慮、擔憂的時光。我的孩子在幼兒園乖嗎?我的孩子在幼兒園會哭嗎?我的孩子適應嗎?我應該怎樣幫助孩子更快的適應幼兒園生活等等問題,因此,我總結了一下以下幾點,家長該怎樣配合:
一、送入園趕快撤
入學第一天,有些家長會想著陪孩子玩半個小時,等孩子適應了再走,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家長送孩子一到教室,應該馬上就走,不要逗留太久,不然家長逗留的越久,孩子到時哭的時間也越久。甚至有些爺爺奶奶還眼淚鼻涕一把的,孩子哭,大人也哭,這樣反不好。家長干脆的走了,孩子反而哭了一會兒也就死心了,知道再哭也沒有用了。
二、盡早接回寶寶
為了減少孩子剛入園時心里的恐懼和害怕,在頭兩個星期,家長準時來接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并沒有忘記他。不然孩子看著人家一個個接走了,自己的爸爸媽媽還沒有來,會加深孩子的恐懼和焦慮。其次,回家的路上,最好用關愛的語氣與孩子交流,詢問他在幼兒園進行了哪些有趣的活動,分享他的快樂,使他從內心感受到被愛。
三、幫老師多了解孩子
每個孩子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長大,他們的生活習慣也不盡相同。對于孩子的一些特殊習慣,家長要及時和老師溝通聯系,便于老師更多地了解孩子,更好地照顧孩子。比如說,有些孩子一哭鬧就會要小便等等。相反,有些家長為了讓老師更喜歡自己的孩子,反而隱瞞孩子的一些生活陋習或習慣,反而會不利于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教育。
四、精神鼓勵很重要
家長接送孩子路上以及在家里交談時,千萬不要使用類似“寶寶哭得好可憐,媽媽好心疼,怕不怕啊……”之類的語言誘發孩子的不良情緒。應該以夸獎、鼓勵、正面積極引導的語言為主:比如老師夸寶寶了,表揚寶寶只哭了一小會兒,寶寶真棒、真勇敢、幼兒園玩具真多啊、幼兒園有這么多小伙伴啊……
每個小朋友的情況都不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也不同,不管怎么說,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所以希望家長可以理解老師的工作,要相信老師,這是最重要的。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2:讀《孩子有心事》:心理專家給家長建議有感
讀《孩子有心事》-心理專家給家長的建議有感
讀者:梁海芬
作者:馬志國
這是一本專講作者馬志國在面對心理路上的每一件事例,他通過對家長的每一次講座、對家長的每一次的咨詢得出實踐經驗,說說自己的總結。
書中說到:每一個父母都有舔犢之情,都有一相情愿而又沒有顧及孩子的心理規律的教育方法,因此家庭教育常常陷入誤區。書中講了一個很鮮明的對比: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做一個發人深思的研究,專家在全國選出50位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同時選出50位犯罪服刑人,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的影響。一位來自白宮的著名人士和來自監獄服刑犯人的來信讓他印象最深,因為這兩個人談的是同一件事:“母親分蘋果的故事”。這里就講出了不同的教育方法成為孩子成長奠基了不同的基礎,另我們深思。犯人的母親是這樣教育他們的,小的時候,媽媽拿幾個蘋果給我們,我一眼看見了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十分想要,這時母親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弟弟直白的搶了我想說的話,母親聽了用眼睛瞪了弟弟一眼說:“好孩子要把好的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是想到自己”于是我靈機一動說:“媽媽,我想要小的”。母親聽了,在我臉上親了一口,把又紅又大的蘋果獎勵給了我。從此,我學會了說謊,為了想得到東西不擇手段,直到進了監獄。而白宮著名人士的母親的做法是舉著又紅又大的蘋果對我們說:“誰都要得到它,很好,那么我們來做一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份,誰先將草坪整理干凈、整齊,誰就有權擁有它。結果我贏得了那個最紅最大的蘋果。我于是我懂得了,要通過努力才能得到,這是公平的世界,我很感激我的母親。
這樣的故事讓我們深思:“教育不能光想到自己”有什么不對嗎?為什么那位母親卻教育出一個說謊犯罪的人呢?這是因為教育不光要有愛,還要有科學,光憑一廂情愿而不顧孩子的心聲去左右孩子的世界是誤區,有時候我們也會誤會孩子,沒有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權利。扼殺孩子的天真和活潑,使孩子從小就不善于發言,不再說真話,也使父母聽不到孩子的心聲。作者也舉了很多的例子,比如:孩子成長的一個起點、小男孩為什么失眠?、小女孩為什么自殺?等等,讓讀者深思:不要給孩子制造過重的壓力,應該避免盲目拿成績和分數壓孩子,對孩子的讀物和經常接觸的東西要有所了解,給以適當的指導。多擠出時間和孩子交流或和他們玩游戲,在互動中了解孩子的真實世界,才是最科學的教育。
我很遺憾,做得遠遠不好也不夠,總是明知故犯。哎!讀了此書之前常常懊悔,讀后還是沒有作為。
心理學家,好孩子,心理專家,家庭教育,監獄服刑
篇3:給新生家長建議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給新生家長的建議
送幼小的孩子上幼兒園,家長難以割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你必須理智地面對這個過程。
父母得明確幾點:
第一,學會接受。這是孩子生命中第一次要跟你分離的時刻,也是他生命中一定要面對的時刻。
第二,孩子和你的生命是兩個,你是你的,他是他的,你只是陪伴,但你不能替代。
第三,因為孩子年齡還小,跟母親的鏈接是最深的,也最信任,所以媽媽好的狀態一定會影響到孩子,我們一定要讓自己放松。
第四,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受挫了,或者遇到問題了,媽媽給到孩子的信念也應該是“這個世界是安全的”,“這個世界是值得信賴的”“我是被愛的”。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