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長會總結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幼兒園家長會總結
人類的不斷前行,社會的不斷發展,80后的年輕父母親已成為我們最多的家長群體了,面對他們我們有著太多的“有口難言”,同時也是對我們老師的又一挑戰,他們有著高學歷、高收入、高地位,而對于幼教不專業卻是“趾高氣揚”。這樣的新新群體,我們要做的只有是多一份耐心、多一些專業,只有不斷提高自己,才能滿足他們的高要求。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家長能多一份細心,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到底想培養一個什么樣的孩子?為了讓家長更多的了解幼兒教育,更好的理解教師的工作,使家園共育真正成為促進我園幼兒全面發展的有效途經,我園特請南京幼兒專家許金彩,于是2月23日在幼兒園多功能廳為我園小班年齡段的家長召開了一次大型的家長會,會議從晚6:30分開始,雖然大雨不止,天氣寒冷,但我班除三位家長請假之外,其他26位家長都準時參加這次的活動,這令我們天線寶寶班的三位老師都很感動。
活動間許老師以《學齡前孩子培養的心理學要求》為主題,從我們要培養什么樣的孩子和從小培養孩子的兩條要點為主要思想路線,為我們逐一講解,許老師豐富的知識涵養,風趣的語氣語調,讓我們如沐春風,內容輕松詼諧,實用易懂,在坐的每一位家長都被深深吸引……
與此同時,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讓我對幼兒有了更深的了解,對幼教有了更高的認識。我們要培養什么樣的孩子?有著獨立精神、有責任感、有理性、有智慧、有能力、能處理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雖是提問家長,可我們親愛的幼兒教師們,又是否對這份職業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
活動中許老師一個小實驗讓我印象非常深刻:請你不要去想粉紅色的小豬,她一遍遍地強調著……可她越是強調著,我的腦海里卻越會是去想,而且很形象很具體。這就說明,我們平時在教育孩子也一樣,越是叫他不要去做的事情,他越是會去進行,因此我們應該多一些正面引導,少一些負面強化,這跟我們大人的道理是一樣的;還有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我們不要著急,慢慢來,將我們的語速放慢而輕,給孩子一個能接受的頻率,只有對到那種感覺他才愿意聽進去,要做到讓孩子喜歡你,喜歡你就會聽從你;言傳身教,以身作則,這是對家長的要求,但做為一名老師,為人師表又何嘗不重要呢,老師的一舉一動,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響著孩子們,人們常說什么樣的老師就教出什么學生,所以要教育好孩子,我們首先得教育好自己,因為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去要求孩子,你希望孩子多優秀,你自己就要有多優秀;對于孩子我們要用賞識的眼光去看待,不當著外人的面批評孩子,因為孩子們也有自尊心;當孩子能做一點事情的時候,家長就不能再替他做他能做的事情了,給孩子充分的鍛煉機會,我們能做的只要引導就好……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兩小時的講座很快就結束了,可我們的家長卻久久不想離去,雖然只有短短兩小時時間,卻是給我們摘取了幼兒教育中的菁華,許老師雖然不可能將所有的幼教問題一一解決,但卻是我們這些老師受益匪淺的一次教育課,同時也更是我們家長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一個良好的開始,要培養什么樣的孩子?如何看待我們幼兒教育?相信他們已經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孩子還是在上小班,一切都還來得及。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玉,一快未經雕琢沒有成型的玉。在他幼小的時候,如果我們能正確引導,加上有效地教育,那么他就會閃閃發光。
我們小班家長會結束了,而我們的教育才剛剛開始,孩子在成長,我們家長也是在不斷修飾,不斷提升。相信只要我們家園配合,孩子一定能健康成長,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只要我們努力,我們也一定會成為一個優秀而又成功的家長。為了藍天下綻放更多天真可愛的花朵,為了明天的太陽更加燦爛,就讓我們一起攜手并進,用母親的細致與親切,朋友的真誠與平等,老師的嚴格與理性全部現給祖國的明天吧!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家長會活動計劃方案總結與反思
家長會活動計劃方案、總結與反思
活動時間:*年11月26日星期五
活動地點:二(3)教室
活動對象:二(3)班全體學生家長
主講人:班主任
活動目的:
1、公布期中考試成績,頒發學習之星、進步生獎品。
2、匯報班級學生整體成績的分布情況,分穩定型品學兼優生、不穩定中等生、習慣成問題生(落后生)。
3、匯報、理清班級重要事務情況。
4、分析學生面臨的問題現象,交流、探討尋求最佳解決方法。
5、關注習慣養成教育,轉化教育思想觀念。
活動流程:
一、播放學生班級學習、生活圖片,感知孩子成長歷程
二、公布期中考試成績,頒發獎狀、獎品。
三、總結班級學生表現整體分布情況,歸類分析,公布分類名單:
穩定型品學兼優生:孫*(學習成績穩定,品行端正,愛勞動,講文明,懂禮貌)
學習成績優秀但習慣成問題――
個人衛生習慣:仲*
學習拖拉:徐*
進步較快:葛*
學習成績不穩定:徐*
學習較吃力(未開竅型):葛江南、袁輝、徐夢芹
四、交流、討論教育問題現象――
1、對待孩子學習成績的觀點看法
2、習慣養成問題
3、學習成績與習慣養成之間的關系
4、30分鐘晨讀遲到問題
5、接送孩子問題
6、請假問題
7、班級中重要事務問題
8、課外閱讀問題
五、小結
六、交流、討論家庭教育現狀和面臨的問題
七、闡述教育觀點,提建議:
1、習慣改變命運,好習慣好人生;
2、孩子能做的事情讓孩子做,孩子想說的話讓孩子說完;
3、關注孩子的個人衛生習慣;
4、關注孩子業余生活問題――貪玩、超長時間看電視、愛撒謊;
5、先成人,后成才,淡化對孩子成績偏激、單一追求,關注孩子的情感、品行教育;
6、誠信第一,做好孩子的榜樣;
7、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8、要求孩子在一定時間內專心做好一件事情;
9、多與孩子談談心,關注孩子的真正需求。
八、活動總結:
在本次活動中實到學生家長有38人,未到10人,這10名家長大多是學習其孩子學習成績不穩定或相對落后的習慣成問題的學生。在興奮的同時也感動很失望。興奮與大多數家長能如約而至,從中也可體會到對其孩子的關心與關注深切;未按時參與的學生家長可能是源于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現因素,覺得他們給自己丟盡了臉面,反正來與不來也改變不了孩子的現狀,所有都以為養家糊口而脫不開身的理由失約。因此,這次以他們以及他們孩子為中心的活動目的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價值含金量”。由此,失望、悲痛和憤怒之情涌上心頭。與此同時,申淑敏老師那句經典話語也頓時在頭腦中閃現出來:一個有問題的學生背后,也有個在情感或教育觀點或教育方法上存在問題的家長。它在今天著實得到了驗證。
也正是它自身所具有的威懾力和影響促成了自己這一自編自導、純屬個人行為和意愿的沖動,第一次信心十足地面對了這一群思想行為激起復雜、年齡相差甚遠、身份千差萬別的“大”學生們。從活動過程和整體上看,本次活動的第五項目的獲得了共鳴,從在場的家長們羞澀而略帶自責的眼神中獲得了其效應,也是本次僅僅四十來分鐘的活動最具意義與價值體現的地方。覺得這幾天披星戴月、絞盡腦汁的付出沒有白費,初衷得以兌現。雖然只是蹭出了星星之火,但確實可以燎原――看到了一絲希望,來自家長們的希望與農村家庭教育的希望。這也是作為本次活動主導者的自己最大的收獲。
九、活動反思:
這是自己參加工作以來組織的第一次家長會,即毫無實戰經驗。會前幾天里,從網上搜集了一些關于低年級家長會的資料,也根據自己班級里學生的基本情況擬定出了以上的活動計劃方案。在準備期間,頭腦中總是會在不經意間閃現出好多質疑:如果家長都說忙來不了怎么辦?或是僅僅來了一小半是否還按原計劃進行下去?或是自己的建議遭到拒絕,班級學生問題無法解決怎么辦?是用方言還是用普通話與他們交流?等等。也正是它們,在那幾天里使得自己全身上下的每一處神經始終繃得緊緊的,一刻都不敢放松。
活動是安排在下午兩點鐘進行,正是第一次面對家長朋友們,盡量將準備交流的內容精益求精,自己說話的時間盡量控制到最少,留多一點時間給家長說說孩子在家里的表現情況,然后一起討論所出現的問題現象。但這畢竟是設想和計劃,又是自己的第一次,真正實踐起來卻是那么地不盡人如意。家長不是按要求“出牌”的。兩點鐘到時,只有幾位家長走進教室,當時的自己看到這一情形緊張地不得了,十分害怕會前的擔憂會變成現實。原本準備等所有家長到齊了,活動開始時的導入――播放的孩子一年級時的班級學習、生活圖片,一起分享孩子的成長歷程,感受孩子的變化,在這時自己卻提前進行了。之后在等課間活動、眼保健操結束,一切噪音相對減弱后,在實到38位家長、時間不容許再浪費的情況下匆匆忙忙地開始了本次活動。
按照活動流程,首先是宣讀本學期期中考試成績,頒發學習之星獎狀與獎品,以及進步生獎品,由家長上臺領取。這一環節自己都是用普通話進行的。可不知為什么出現了結結巴巴,語無倫次的現象,感覺十分地別扭。此時的聽眾――家長可能也是同樣的感覺吧,就不約而同地開口了:“你平時對學生上課用普通話,現在對我們就用方言吧。”隨口變成方言,自己頓時也覺得是那么順口、順耳。呵呵,可能是自己的要求太高了吧,不切乎實際。隨后就直奔主題――孩子的習慣養成問題。先是宣讀學習成績穩定、各方面表現都十分優秀的學生姓名,側重點出他們自身所形成的良好習慣,即個人衛生習慣和學習習慣,尤其是學習習慣。接著是點評一部分學習成績較穩定但習慣成問題的學生。這一部分學生要么是個人衛生習慣成問題,整天全身上下滿是灰塵,頭發亂蓬蓬,作業本、課本、書包等學習用品也跟著臟兮兮的;要么就是學習習慣成問題,上學經常遲到,作業拖拉、馬虎,上課貪玩的;還有飲食習慣問題,即挑食。告知家長,孩子之所以關鍵時刻沒取得優異成績正是因為其習慣成問題,習慣沒問題的,成績肯定沒問題。隨其后就亮出了我們班進步非常快的一群學生。相比一年級時一個學年的學習與生活,他們的進步的確是驚人的。這進步與家長的努力分不開,是家長與老師共同的功勞。這進步雖然是通過學習成績直接體現,但作為它們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自己卻一清二楚,這學習成績正是他們自身習慣在一步一步步入正軌的辛勤收獲、成長之果。因此,只要看到他們在習慣上又一丁點地進步就抓住這一契機不斷進行鼓勵,因為孩子是經不住鼓勵的。最后,剩下的最重要的班級人物――未開竅的問題學生。
雖然這一類最需要與同情的孩子家長只來了兩位,但自己還是將滿腹的“苦水”與內心深處最真最切的呼聲呈現給了所有家長:“孩子的學習與教育僅僅靠學校、靠老師是行不通的,需要家長們的密切配合,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是不能隔離的。你們面對的僅僅是一兩個孩子而已嗎,而我們教師要面對的是一個群體的學生,學校面對的則是一個地方的上千名學生,顧不上那么多。更何況教師不是神仙,只是個與你們一樣的普普通通的人而已;學校也更不是圣地,在家難以管教的孩子送上學校就能脫胎換骨?在學校的表現也定成問題。所以,家長得與老師多聯系,孩子出現問題我們共同商討對策,目標一致地去解決好。”
在交流的過程中,只有一位家長提了一個問題:“孩子回家寫作業時,必需要放電視,不放電視他就不做,若放他的作業就要拖到生更半夜,我們勸了好多次要求了好多次他就是不聽,請問老師該怎么辦?”她是一位奶奶,歲數不是很大。提后立即向她鞠了一躬,非常感謝她的到來和對孩子的無比關心,但自己聽后是非常震驚于孩子在家的表現,以前還從未有家長在我面前提出這一問題。同時,也覺得這是一個十分嚴重而又很可怕的行為習慣。此時,還未等我理清楚他是我們班的那個“小家伙”,下課的鈴聲響起了。與此同時,在場的大多數家長對這一問題也產生了共鳴,“孩子難管”是異口同聲。正巧我們班孩子都上樓了,擠在門前探頭探腦,四處張望。外面的吵雜聲越來越大,也使得家長們坐立不安了,有抱孩子的走到我身邊來回晃動,搞得自己也亂了陣腳,立即回一句:“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方面或是孩子在家出現了的一系列問題都可以來學校找我,我們一起商討解決。如果實在是忙抽不出身寫便條寫信也由孩子轉交給我也行。”在亂中突然冒出了一個最嚴重的問題,即班級晨讀:“由于天氣漸漸變冷,一大半的孩子早晨要拖到上課鈴聲響起才能走進教室。孩子不讀書是不行的,養成拖拖拉拉經常遲到的習慣也更不行,希望家長能早一點送孩子上學,不要讓自己的孩子總是落在別人的身后。早來也是來,遲來還得來,反正都要來,那還不如早來,對孩子的習慣養成也很有幫助。”
一口氣說完了,孩子們闖進來了。家長全站起來了,場面亂了,我拼命地喊安靜也沒人聽得見了。覺得自己的嗓子都快奔出來了,心跳加速地快承受不住了,吵得自己腦袋和耳朵都快暴裂了。突然間覺著一個人的力量是多么的有限和微弱,沒了他人的相助還是不行的。非常感謝我們班任課老師楊老師的幫助,活動期間幫著自己看住那群小家伙,以防上樓闖進班級“搗亂”.或許這就是第一次所必嘗的果兒,會出現這么多的“亂兒”在會之前自己是難以想到的。
就這樣,自己組織的第一次家長會就在這“轟轟烈烈”中結束了。家長帶著孩子們走了。讓自己最感到的是那好幾個問題學生的家長自覺圍在我身邊也向我訴起了“苦水”,心力交瘁的自己頓時獲得了幾分欣慰。于是也腦袋也立即管用了起來,只要家長又問自己必耐心作答,最后留下一句共同的話語:“我們共同努力吧!”
在一個人回家的路上,突然從腦袋中奔出了好多個應該急需跟家長對口的幾個關鍵性問題。如,學生有事無法按時上學必須請假問題,學生座位調換問題,接送孩子遲到問題,控制學生學習和作息時間問題等,這些都是涉及到孩子與家長緊密相關的問題卻沒有得到及時解決,也是本次活動所留有的最大遺憾。讓自己是十足嘗到了毫無經驗的經驗教訓。現在冷靜下來后,也要為下一次的組織做好經驗預設:活動的具體目的和最終目的各是什么?活動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么?在活動中采取了那些方法和策略,它們有何作用?對參加活動的對象事先要做好哪些調查、了解和分析?對活動對象有哪些要求?活動會產生那些“磁場效應”?等等。
這回來后的這幾十個小時里,頭腦中也不斷閃現出這一極具哲理性的問題:世界萬物都具有矛盾的相對性。人是世間“物”的一種,因此也是極其復雜與矛盾的。要說“先有好習慣,才有好成績”我們班這次期中考試排在年級前十名的三個學生中有兩個是個人衛生習慣相當有問題的,但人家就是關鍵時刻爭氣,而那些習慣好的穩定生卻比不過他們。這一類型學生的家長是不是會暗自竊喜或懷疑自己的語重心長的建議之言。但我想這畢竟是極少數的代表,他們的成績也只是暫時,倘若不去幫助他們,將他們領上正軌,他們的問題總有一天會暴露無遺的。
“好習慣,好人生”、“習慣締造健康人格”、“教育是什么?就是養成習慣”,相信這些來自教育大師們口中的它們,準沒錯!
十、補救計劃
對本次活動的補救計劃:
1、立即查清活動中那個提問家長的孩子姓名,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2、對未參加本次活動的學生家長進行個別訪談;
3、調查了解與會家長參加本次活動后的感受,以及本次活動對家庭教育產生的具體影響;
4、解決本次活動所遺留的問題。
篇3:小學二年級家長會活動計劃方案總結與反思
小學二年級家長會活動計劃方案、總結與反思
活動時間:**年11月26日星期五
活動地點:二(3)教室
活動對象:二(3)班全體學生家長
主講人:班主任
活動目的:
1、公布期中考試成績,頒發學習之星、進步生獎品。
2、匯報班級學生整體成績的分布情況,分穩定型品學兼優生、不穩定中等生、習慣成問題生(落后生)。
3、匯報、理清班級重要事務情況。
4、分析學生面臨的問題現象,交流、探討尋求最佳解決方法。
5、關注習慣養成教育,轉化教育思想觀念。
活動流程:
一、播放學生班級學習、生活圖片,感知孩子成長歷程
二、公布期中考試成績,頒發獎狀、獎品。
三、總結班級學生表現整體分布情況,歸類分析,公布分類名單:
穩定型品學兼優生:孫*(學習成績穩定,品行端正,愛勞動,講文明,懂禮貌)
學習成績優秀但習慣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