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高質量幼兒教學活動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低成本高質量的幼兒教學活動
如何創設低成本的資源設計出高質量的活動?如何選擇富有農村特色的教材內容?又如何讓孩子們沉浸在自然清新又讓人回味無窮的活動中?我和老師們一直在思索,又一直細心地尋找著身邊的一切可利用資源。偶然的一次,我帶著孩子到田野玩耍,把稻草帶回來。稻草是農村隨手可取,實用、環保的材料,農家中常有稻草制品。我和孩子把稻草拿來玩、拿來制作、拿來裝飾。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們非常喜歡。我靈機一動,何不從稻草入手,設計組織一個活動呢?于是,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綜合利用多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在這一理念的啟示下,充分利用山區自然資源---稻草,激發幼兒“發現、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自制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動手動腦變廢為寶,體驗分享創造的快樂的低成本的農村幼兒教學活動由此開始。
如何使整個活動既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又富有挑戰性,激發幼兒極大的探索欲望和學習熱情呢?我和琳琳老師先進行探索,利用空余時間,拿著稻草,運用捆、編、團、織、穿等技能,進行制作。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稻草人、草簾、流星球、飛盤、草裙等稻草制品在我們手中誕生,我們也掌握了編制的技能與方法。于是,我們將這些制品進行展示,孩子們看到這些稻草制品,一張張驚訝的面孔呈現在我們面前,他們竟然是愛不釋手。借助孩子們的這興趣,我們不失時機地組織了大班做做玩玩――《稻草變變變》。
一、展示制品,引發興趣。
我與陳老師一個下午放學的時間,收集了自己制作的及其其它有趣的稻草制品裝飾了整個班級。孩子們第二天走進班級,無不神情愉悅。于是,上課時,我們引導孩子們欣賞觀察:“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幼兒說:“這是草裙,可以穿著表演。““這是草繩,可以跳繩,也可以綁東西。”、“這是稻草人,小動物要偷吃東西時,看到了就會害怕。”、“這是刷子,可以刷碗,洗東西用。”……“剛才我們看了這么多東西,都是用什么做的?”“用稻草做的”“誰做的呢?”“是農民伯伯做的”“你覺得農民伯伯是怎樣的人?”“農村伯伯很聰明!”“農民伯伯很能干!”在師幼、幼幼交流互動中,發展了孩子的語言、豐富彼此的經驗,同時培養幼兒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及初步的環保意識。
二、暢所欲言,合作制作。
為了提高孩子們之間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活動中,我們發揮孩子們的個性,讓他們先暢所欲言――我要將稻草變成什么?再根據孩子們自己喜歡的伙伴進行自行組建合作伙伴,從而在輕松和諧中提高合作質量。
首先,伴隨著提出的問題:“今天我們也要來做一做聰明的小朋友。你想把稻草變成什么有用的東西?請找朋友商量一下。”孩子們展開了熱烈地討論。活動過程中給予孩子們自由的空間與時間地講述,與同伴互相交流著自己的想法,并在協商中尋找著合作伙伴,“我和楨華想用稻草做飛碟,一上一下地編。”、“我和鄭波想做草龍,他拿著草,我來綁”、“我們三個好朋友想一起做草簾。”孩子們輕聲討論,相互交流;我們把重點放在支持鼓勵孩子大膽進行創作,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巧和能力。我們在設計上力求巧妙;在材料投放上努力蘊含隱性的合作目的,如制作稻草人需要兩個合作,草簾需要三人合作才能完成、制作的作品可一物多用等;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指導明確,充分利用每一次對話、每一個細節,讓幼兒在與老師互動中,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孩子們表現出積極參與、自主學習、大膽制作的水平。
三、分享經驗,體驗快樂。
孩子們帶著自己的希望,在動手合作編制之后,伴隨著輕快的音樂,孩子們互相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孩子們神采飛揚,搶著介紹自己的作品:“我做了7個飛盤,呆會要和小朋友比賽飛。”、“我做了流星球,要用來扔稻草人”。此環節中我們把制作活動與體育活動整合,讓幼兒帶著自制的稻草玩具到操場上、草地上,或兩兩結伴,或三五成群盡情的玩耍,有抓草墊的、有跳草繩的,有舞草龍的,有扔草飛碟的,有投擲流星球扔稻草人的,還有穿著草裙邊唱歌邊表演的,玩得不亦樂乎,孩子在活動中能不斷地提醒自己,不能扔到其他小朋友,要注意同伴的安全。活動結束整理場地時,我們發現有的小朋友學以致用,抓一把稻草當成掃帚來掃地上、桌上的草屑,有的小朋友見了,趕快拿來畚斗合作掃地……看著快樂的孩子們,我們欣慰的笑了。雖然只是一個制作活動,但每一個環節都蘊含著教育意義,孩子在這個活動中學會了尊重、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創造、學會了分享,并在編制與交流中,智慧猶如清泉涌動。它在孩子的成長與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金色的秋天碩果累累,無邊的田野喜悅歡騰,《稻草變變變》在福建省農村幼兒園教學視頻評選活動中摘取桂冠,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捧著獎狀,我們感慨成千,從教材的選擇、活動的準備、環節的設計、過程的拍攝,我們傾注心血,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的智慧涌動。我們欣喜,我們欣慰――《稻草變變變》不失是一個低成本高質量的集體教學活動。
面對這“稻草變變變”這低成本高質量的農村幼兒教學活動,我深有感悟:教育內容從哪里來?教育內容從身邊的材料來,從孩子的生活中來,從孩子們智慧與教師的創作靈感上來。生活中有著豐富多彩的可利用的教育資源,生活中有著豐富多彩的可體驗事物,可以幫助孩子們積累豐富多彩的感性認識,而這些體驗和感悟會影響我們的教育生活。每一位教師都要關注教育生活、思考教育生活、實踐教育生活、創造教育生活,使教育生活倍添活力。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篇2:鎮鄉村少年宮教學活動質量要求
宜陵鎮鄉村少年宮教學活動質量要求
(一)電子閱覽活動。通過綠色網吧、電子閱覽活動,讓學員豐富知識,拓展視野,加強對學員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二)科技實踐活動。通過科普知識傳授、發明創造、科技制作、科學實驗、技能培訓等活動,培養學員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求實協作的科學態度,為學員成長奠定良好的科學素質基礎。
(三)文化藝術活動。通過音樂、舞蹈、評話、繪畫、書法等活動,培養學員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藝術素養。
(四)體育活動。通過參加球類、武術、棋藝等體育活動項目,培養學員堅強的意志、活潑開朗的性格和健康的體魄。
(五)生活勞動與社會實踐活動。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建立生活勞動和社會實踐基地,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提高學員交往、合作和服務的社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