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結: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幾點收獲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小結:在音樂教學活動中的幾點收獲
音樂是一門充滿靈性色彩和智慧光芒的藝術學科,也是向幼兒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幼
兒學習音樂的動機并非為主動完成教師預定的教育目標,而是服從于自身興趣和需要。
根據以上的特點和自身對音樂活動教學的了解,說說在音樂教學中的幾點策略:
1、教師熟悉教材,用情緒情感來感染幼兒。
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對音樂作品的熟悉,情緒情感表達都能感染影響幼兒情緒情感
。如在音樂欣賞《獅王進行下曲》,我對這個音樂作品比較熟悉,所以在活動中我能自
然而然的創設一種與作品相協調的氛圍,引導幼兒用表情、動作、吼聲來表達對作品感
受。由于我有意識、有目的地將自己的快樂高漲情緒表達出來,活動中孩子們深受老師
的感染自然而然的跟隨老師進入一種良好的學習狀態。
2、在音樂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
為了能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創造性,能對音樂的感受、理解,在一節音樂
活動中,必須調動幼兒除聽覺以外的多種感官來參與音樂活動。如:大班的歌曲《小狗
抬轎》除了讓幼兒傾聽、觀看圖譜歌唱外,還讓幼兒創編抬花轎的動作,扮演角色小狗
和老虎,使他們對樂曲的理解更深刻、更生動和更形象,記憶掌握歌詞更容易更簡單。
3、善于觀察幼兒的活動需求。
“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銳地察覺他們的需要”是《綱要》對教師提出
的要求。在音樂活動中我們要隨時密切觀察幼兒的反應,教師才能及時了解幼兒的困難
和需求,才能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如中班音樂游戲《喂小鳥》中的小鳥飛,“
小鳥”們聽音樂自由飛翔、嬉戲的這一環節中,孩子們忘我地表現著自己心中的小鳥,
卻又不時被他人碰到或撞到別人,我就以語言伴隨動作,用鳥媽媽的口吻對全體幼兒說
:“孩子們,大家在一起飛的時候,一定要用注意安全,瞧瞧身邊的小伙伴,如果身邊
的小鳥向上飛,你就應蹲下;它張開翅膀,你就應將翅膀收攏;還可以一個方向有規律
的飛行,你們還可以隨鳥媽媽的兒歌來做飛行的動作。這樣我們就不會受傷,而且會玩
得更開心!”幾次游戲后,幼兒在我的兒歌提示指導下,逐步學會了通過改變動作姿態
、幅度以及行進順序、速度等來避開干擾并互相配合的方法,孩子們快樂又安全的表現
著,游戲著。
4、善用鼓勵激發幼兒更強烈的學習動機。
音樂活動中的鼓勵主要是為了培植幼兒自信,激發他們更強烈的學習動機,而這種鼓勵
要滲透于音樂活動的動態過程中。教師要學會用不同的方式來鼓勵幼兒,如:輕輕的撫
摸、微笑、語言等。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更濃厚的興趣,幼兒對下次活動的期待和更強
烈的學習動機也會應運而生。
一個有效的音樂教學活動,不僅需要教師不斷摸索并靈活運用有效教育策略,更需要教
師將這種“教”的策略轉化為幼兒“學”的策略,只有教師用心思考、精心設計教學活
動中的每一個環節,讓幼兒在音樂情境中,積極主動地學習,使教學過程得以優化,從
而使師幼共同獲得音樂活動帶來的滿足與快樂。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研究
校本教研是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教學設計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主體,理論和專業人員一起參與,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律的探索和教師專業的發展。我校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積極開展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設,從自我反思、示范引領、同伴互助、行為跟進多維度、全方位建構“發現問題--提煉專題--理論支撐--探究分析--解決問題--理論提升”六步專題教研模式。下教學設計記述我校音樂學科的一次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為專題的校本教研活動案例。
一、過程描述
(一)以問題為引子,確立專題
研究始于問題,而問題來自于教學中的困惑與發現。新一輪音樂課程改革強調課程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已知水平動身,課堂教學倡議采用活動途徑,通過感受、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現在,活動教學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被廣泛應用,活動教學的勝利實施成為衡量課堂教學優劣成敗的重要標尺。但是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時推進,提高活動有效性的呼聲越來越高。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從活動開展內容上看。
(1)活動沒有緊密圍繞認知目標和教學內容開展,造成對學生的誤導,使其不能明確自身的學習任務。
(2)活動對學生缺乏吸引力,沒有調動大多數學生參與其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從活動開展進程上看。
(1)活動操作步驟欠考慮,使教學活動無法順利、有序開展。
(2)活動指導不到位,教師對學生不是控制太多,使其喪失活動主體性,就是放任自流、由其隨意瞎鬧。
(3)活動組織不合理,造成活動中個別學生唱“獨腳戲”和全體學生“大合唱”的情形,沒有為各個層次的學生提供有效的活動空間。
以以上問題為引子,我校音樂教研組確立了研究專題“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研究”。
(二)以理論為支撐,提高認識
為了讓教研組成員盡快進入研究角色,我們積極組織理論學習,首先明確了何謂音樂課堂教學活動?即指以在課堂音樂教學活動過程中建構具有教學設計性、發明性、實踐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激勵學生主動體驗、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考慮、主動探索、主動發明為基本特征,以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音樂素質全面提高。
通過學習摘錄理論專著,網上瀏覽、搜集專題研究信息,掌握學科前沿動態;通過開展專題沙龍形成共識;通過觀摩名師教學錄像獲得啟迪。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提高對研究專題的認識。
(三)以課例為載體,研究分析
課堂教學是教學問題發生的場所,以課例為載體,有利于聚焦課堂,實踐研究。
1、聽課觀察,發現問題
教研組采取集體備課,分層突破的方式,確定講課人,一起分析新教材的重點、難點,敲定教學活動環節,制定聽課觀察表,分工合作,攝取教學現場的信息,為交流反思環節做好鋪墊。
2、評議反思,分析問題
反思評議是教研活動的關鍵環節,聽課后教研組成員通過授課老師的個人反思,同伴評議、查找問題、發現閃光點,依據聽課出現的學生表示、教學目標達成度來反思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是否有效?教師發言積極,針對性強。
3、歸納總結,解決問題
評議后,教研組長和時歸納總結,對如何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有了具體的實施建議:
二、活動反思
1、教研活動由展示向診斷轉變
學校的教研活動在很長時間內是一種展示、一種扮演,聽課者往往是作為欣賞者,教師的評議也往往是好話多批判少,使教研活動實效性和針對性不強。我校的專題教研是力求把展示轉變為課堂教學的問診,教師有研究的專題,課前有備課,課上有聽課分工,課后有評議反思,針對性強,教學活動是驗證課前的集體備課預設,又是生成新的教學資源的活動,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的集體問診。
2、教研活動在教師對話、交流、反思中提升
教研活動的過程,是對課堂教學進行系統觀察和理性分析的過程,教師在對話、交流、反思中診斷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教師的群體智慧被激活了,教學的靈感在思維的碰撞中發生。
3、教研活動促進了教師專業的發展
專題性的教研活動,促進了教學設計智慧的生成,教師吧反思的效果和時的記錄下來,進行修正,在實踐中再檢驗,在驗證中提高反思能力,撰寫教學設計,促進專業發展。
篇3: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研究
校本教研是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教學設計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主體,理論和專業人員一起參與,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律的探索和教師專業的發展。我校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積極開展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設,從自我反思、示范引領、同伴互助、行為跟進多維度、全方位建構“發現問題--提煉專題--理論支撐--探究分析--解決問題--理論提升”六步專題教研模式。下教學設計記述我校音樂學科的一次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為專題的校本教研活動案例。
一、過程描述
(一)以問題為引子,確立專題
研究始于問題,而問題來自于教學中的困惑與發現。新一輪音樂課程改革強調課程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已知水平動身,課堂教學倡議采用活動途徑,通過感受、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現在,活動教學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被廣泛應用,活動教學的勝利實施成為衡量課堂教學優劣成敗的重要標尺。但是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時推進,提高活動有效性的呼聲越來越高。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從活動開展內容上看。
(1)活動沒有緊密圍繞認知目標和教學內容開展,造成對學生的誤導,使其不能明確自身的學習任務。
(2)活動對學生缺乏吸引力,沒有調動大多數學生參與其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從活動開展進程上看。
(1)活動操作步驟欠考慮,使教學活動無法順利、有序開展。
(2)活動指導不到位,教師對學生不是控制太多,使其喪失活動主體性,就是放任自流、由其隨意瞎鬧。
(3)活動組織不合理,造成活動中個別學生唱“獨腳戲”和全體學生“大合唱”的情形,沒有為各個層次的學生提供有效的活動空間。
以以上問題為引子,我校音樂教研組確立了研究專題“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研究”。
(二)以理論為支撐,提高認識
為了讓教研組成員盡快進入研究角色,我們積極組織理論學習,首先明確了何謂音樂課堂教學活動?即指以在課堂音樂教學活動過程中建構具有教學設計性、發明性、實踐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激勵學生主動體驗、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考慮、主動探索、主動發明為基本特征,以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音樂素質全面提高。
通過學習摘錄理論專著,網上瀏覽、搜集專題研究信息,掌握學科前沿動態;通過開展專題沙龍形成共識;通過觀摩名師教學錄像獲得啟迪。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提高對研究專題的認識。
(三)以課例為載體,研究分析
課堂教學是教學問題發生的場所,以課例為載體,有利于聚焦課堂,實踐研究。
1、聽課觀察,發現問題
教研組采取集體備課,分層突破的方式,確定講課人,一起分析新教材的重點、難點,敲定教學活動環節,制定聽課觀察表,分工合作,攝取教學現場的信息,為交流反思環節做好鋪墊。
2、評議反思,分析問題
反思評議是教研活動的關鍵環節,聽課后教研組成員通過授課老師的個人反思,同伴評議、查找問題、發現閃光點,依據聽課出現的學生表示、教學目標達成度來反思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是否有效?教師發言積極,針對性強。
3、歸納總結,解決問題
評議后,教研組長和時歸納總結,對如何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有了具體的實施建議:
二、活動反思
1、教研活動由展示向診斷轉變
學校的教研活動在很長時間內是一種展示、一種扮演,聽課者往往是作為欣賞者,教師的評議也往往是好話多批判少,使教研活動實效性和針對性不強。我校的專題教研是力求把展示轉變為課堂教學的問診,教師有研究的專題,課前有備課,課上有聽課分工,課后有評議反思,針對性強,教學活動是驗證課前的集體備課預設,又是生成新的教學資源的活動,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的集體問診。
2、教研活動在教師對話、交流、反思中提升
教研活動的過程,是對課堂教學進行系統觀察和理性分析的過程,教師在對話、交流、反思中診斷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教師的群體智慧被激活了,教學的靈感在思維的碰撞中發生。
3、教研活動促進了教師專業的發展
專題性的教研活動,促進了教學設計智慧的生成,教師吧反思的效果和時的記錄下來,進行修正,在實踐中再檢驗,在驗證中提高反思能力,撰寫教學設計,促進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