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高三試卷講評課同課異構后之教學反思

高三試卷講評課同課異構后之教學反思

2024-08-01 閱讀 9674

高三試卷講評課同課異構后之教學反思

今天上午,我終于將跟崗學習的6節課上完了,心里好像放下了一塊大石頭。說句實在話,上課對于我來說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因為教師的職業就是上課教書;再說了,自己已經教了那么多年,對于教材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對課堂的駕馭有了一定的經驗,對課程設置也有了一定的看法,所以上課應該是沒有什么太大的壓力的。

但是,我在備課前無形中總感覺有一種很大的壓力在心里,不知是因為跟崗的工作室謝曉霜老師要求嚴格而讓自己覺得不能隨便應付了事呢,還是因為跟崗的學員們都很認真使得自己也不得不跟著認真,或是自己對自己此次的培訓有一個較高的要求。在備課過程中,我不斷地在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是保持自身原有的教學風格去上這6節課,還是做好充分的準備上6節“公開課”。若是按我以往的教學設計,我會講的少而讓學生在堂上做的多,因為只有學生做了我才能發現他們的問題在哪并有針對性地講解、補充知識點,當然這需要足夠的課堂時間做保障。

但是,z二中的課堂時間有限、而授課速度相對較快。思考中,我在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但是我始終堅持這樣一個原則:讓練習回歸到課本基礎知識,充分利用好現有的學習資料。任何題目的設置本質就是考察學生對課本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因此在問題的分析上要不斷地引導學生將問題回歸到課本知識點,讓他們學會舉一反三。

一定量的練習能夠對知識的復習與鞏固有幫助,但過量就會成為學生的一種負擔而適得其反,所以善于利用好現有的復習資料,幫助學生歸納、分類,就會讓學生對你充分地相信而踏實認真地完成你布置的作業。高三的復習不是一個簡單枯燥的重復過程,而是一個有謀有略的行進過程。

跟崗學習的這一階段,每天雖然很忙、很累,但是過得很充實。這個過程,我學會了許多,從工作室支持者--謝曉霜老師身上學到了積極進取、不斷提升個人能力的精神,從跟崗的其他學員身上學會了認真踏實、勤勤懇懇的工作態度,從二中生物科組的老師身上體會到了團結協作、共同進退的集體榮譽感。感謝這次跟崗培訓,讓我在一個新的階段獲得了一次寶貴的學習、提升的機會!

篇2:六年級總復習試卷講評教學反思與分析

六年級總復習試卷講評教學反思與分析

我們一線教師都知道,在小學六年級有將近半個月總復習,經常在對整理復習的一些知識后對孩子進行階段性的檢測,這種檢測不但關系到孩子的知識掌握情況,更關系到教師對現階段的教育教學情況的掌握。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檢測來總結和反思現階段的教學,也是從一次次的試卷評析中來不斷調整和修正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方向,目的就是更有利于孩子的學習能力的培養及知識的吸收。可以看出,有效評析試卷對于教師的教育教學的確很重要,采用何種思路來有效評析試卷,讓學生在評講中對知識有個再認識、再提升,對綜合能力有再鞏固、再升華,這是我一直以來在思考的問題,用何種模式來有效地“評”和“析”一張試卷,如何有效地利用考試卷在課堂中對學生作具體形象的評析?因為這三十年中任教了十多屆畢業班,在這些年的教學中經歷了無數次的試卷評析,也是在這些評析中不斷摸索,不斷地反思和探究,結合自己小學高年級數學試卷評講分析實施的良好效果,談自己的感受。具體如下:

一、認真做好相關數據的統計與分析

在評析試卷前,一定要就試卷的相關數據做個整理和統計,具體有:①本次試卷的班級總分、均分、參加的人數,及格率、優秀率做個統計,以及最高分和最低分都記錄下來。②將試卷的區間統計出來,具體為90分以上的人數,80--89分的人數,70--79分的人數,60--69分的人數,50--59分的人數,50分以下的人數。③本次檢測中達班級均分的人數及占班級總人數的百分比。④試卷中各個項目的得分率及失分率情況。做這樣四件事,目的不僅僅是讓教師對班級的具體情況更加熟悉,尤其是對于一些特殊的學生要倍加關注,能更好的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數據的分析和展示讓學生也明確此次檢測的班級狀況,同時也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做個對比,再了解自己處于班級的什么位置,從而給自己定位,是學生自己總結的依據。

二、詳略得當做好重點內容的評析

在出示完相關數據后,就該對學生進行試卷知識的評析。我在講解試卷時,第一個做法就是讓學生首先明確這份試卷主要是考察什么內容,讓學生對此有個清醒的認識和了解。最低限度是通過主要內容的揭示讓孩子們回憶起一些內容,如:“圓柱和圓錐”單元考察,學生就很自然的想起一些知識點:圓柱側面積、表面積、體積等等。第二步就是將本次試卷統計出的錯誤率高的題目(少而精)用PPT或作業紙的形式展示出來,并將學生的錯誤樣本完全擺給全班同學看,相互討論,小組交流,讓他們在感受同伴錯誤的同時學會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去解答,必要時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和剖析的方法來幫助孩子理解,并在學生得到有效答案的基礎上舉一反三,引導學生真正掌握和鞏固。

三、主動探究完成各項內容的評析

我認為測試的重點不在測驗成績與分數,而在測驗后的試卷分析課上。只有準確地知道問題所在,才能有效地補缺補差,借分析試卷的機會,對學生進行一次學習知識的綜合復習,提高教學效果。

通過分析試卷,教師要投入大量精力,要認真的分析并對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并將試卷中存在的問題,歸類,進行專題復習,在上試卷分析課時,就考慮哪一種題目應作為講解的重點。每一次分析試卷時的重點都各不相同,各有側重。比如這一次側重講解基礎題,下一次可側重講解應用題等。同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探究找出存在的問題。為什么會失分,失分的關鍵在哪里。通過試卷分析可以讓他們能夠避免在以后的考試中重犯這些毛病,使他們懂得怎么去克服這些毛病。要提高試卷分析課的效果,在教學中必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試卷分析也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蘇霍姆林期基曾說過:“應該讓我們的學生在每一節課上,享受到熱愛的、沸騰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這是怎樣的一種境界啊?!為此,教師應該將課堂教學還給學生,把自主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推測、想象、探索問題的美好空間里,體驗探索數學奧秘的成功和快樂,為了避免形成教師是“主角”,學生是“觀眾”與“聽眾”場面,我把

學生失分題會有以下兩類:

1.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

①看題不認真,以往有過類似題,看題時偷懶的,

②計算不細心,筆誤,想當然的,

③記憶上錯誤,概念,公式記錯的。

2.學生不能自己解決的問題。有的是有些思路,但進行不下去的,有的是一點思路也沒有的。

著重分析犯錯誤的原因,是粗心,還是知識的欠缺等,從而真正分析出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缺陷,直至教師在教學中的問題和癥結所在。以便及時采取措施,有效引導孩子解決錯誤和不當之處。當然,這也需要教師的耐心及細致,要不厭其煩,對每項內容的要求及注意點都要讓學生在讀題、審題中,明確題目到底是要干什么考察什么知識點及注意事項。

四、在評析中注重能力的培養

(一)在試卷分析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對于第一類問題,發下卷子后,讓學生再做一遍,自主校對答案,自我更正。并再現當初做題過程,找出錯誤原因。針對錯誤原因,提出改進措施,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對馬虎,或能力可及的題目自我反思。并記下這部分的失分,學生由于馬虎而丟的分往往很多,讓學生將這部分的分加上他的實際得分,我們稱它為能力分,有的學生能力分與實際分之差有幾十分,學生看到這結果,也很震驚,能力分是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希望,差距是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看看自己的能力分和實際分之間的差距,并作好折線統計圖,進行自我分析,找到自己的漲分空間,每次這樣做,學生們都會有很大的收獲,發現能力分與實際分越來越接近了,馬虎丟分越來越少了。

(二)在試卷分析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嘗試與錯誤是學習的基本形式”。學生在學習中,不可能總能選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必然會出現思維受阻的時候。這時,就必須改弦易轍,另辟蹊徑,調整思路,另行出擊。對于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此時教師應及時激發“試一試”的欲望,啟發他們尋找解決問題的各種途徑,在不斷地嘗試與選擇中解決問題,掌握知識。對于有部分學生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組織學生做“小老師”集體討論,因為是做“小老師”的課堂講解交流,他們都會想辦法組織好語言,這既培養了他們合作精神,也鍛煉了他們語言表達能力,也最容易讓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試卷分析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能力

所謂“主動學習”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時表現出的自覺性、積極性、獨立性特征的總和,是從事創造性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能動狀態。試卷分析中,如果都是老師講解,學生是被動接受,不能靈活多變,糾錯后,為了加深印象,組織同學自編類似的題目用來小組交流。學生的好勝心和求知欲更加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會大大加強。

(四)試卷分析中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在學習中,學生如果獲得成功,就會產生愉快的心情。這種情緒反復發生,學習和愉快的情緒就會建立起較為穩定的聯系,學生對學習就有了一定的興趣。

分析試卷不僅要分析錯誤的題例,還要分析優秀題例,分析錯誤的題例是為了糾錯,分析優秀題例是為了激勵,(編輯:制度大全)讓學生課上交流自己的解法,因為展示出來的都是學生自己的答題例子,就會最容易激發他們興趣,最容易引起他們的參與討論的欲望,看到自己好的解法被大家欣賞,覺得特別有成就感。

總之,試卷分析課,形式可以多樣,每一次的分析的側重點不同,所表現的模式不會完全相同,教學要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全過程,讓他們認識到數學的價值,使他們喜歡數學,樂學數學。

篇3:高三試卷講評課同課異構后之教學反思

高三試卷講評課同課異構后之教學反思

今天上午,我終于將跟崗學習的6節課上完了,心里好像放下了一塊大石頭。說句實在話,上課對于我來說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因為教師的職業就是上課教書;再說了,自己已經教了那么多年,對于教材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對課堂的駕馭有了一定的經驗,對課程設置也有了一定的看法,所以上課應該是沒有什么太大的壓力的。

但是,我在備課前無形中總感覺有一種很大的壓力在心里,不知是因為跟崗的工作室謝曉霜老師要求嚴格而讓自己覺得不能隨便應付了事呢,還是因為跟崗的學員們都很認真使得自己也不得不跟著認真,或是自己對自己此次的培訓有一個較高的要求。在備課過程中,我不斷地在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是保持自身原有的教學風格去上這6節課,還是做好充分的準備上6節“公開課”。若是按我以往的教學設計,我會講的少而讓學生在堂上做的多,因為只有學生做了我才能發現他們的問題在哪并有針對性地講解、補充知識點,當然這需要足夠的課堂時間做保障。

但是,z二中的課堂時間有限、而授課速度相對較快。思考中,我在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但是我始終堅持這樣一個原則:讓練習回歸到課本基礎知識,充分利用好現有的學習資料。任何題目的設置本質就是考察學生對課本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因此在問題的分析上要不斷地引導學生將問題回歸到課本知識點,讓他們學會舉一反三。

一定量的練習能夠對知識的復習與鞏固有幫助,但過量就會成為學生的一種負擔而適得其反,所以善于利用好現有的復習資料,幫助學生歸納、分類,就會讓學生對你充分地相信而踏實認真地完成你布置的作業。高三的復習不是一個簡單枯燥的重復過程,而是一個有謀有略的行進過程。

跟崗學習的這一階段,每天雖然很忙、很累,但是過得很充實。這個過程,我學會了許多,從工作室支持者--謝曉霜老師身上學到了積極進取、不斷提升個人能力的精神,從跟崗的其他學員身上學會了認真踏實、勤勤懇懇的工作態度,從二中生物科組的老師身上體會到了團結協作、共同進退的集體榮譽感。感謝這次跟崗培訓,讓我在一個新的階段獲得了一次寶貴的學習、提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