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美術教學反思
關于小學美術教學反思
小學生學美術,很多人認為只要學會畫幾個人,畫幾只動物,涂涂顏色就行了,其實不然。如果學生不喜歡學或學得很累,就會以致于一見上美術課就頭痛,甚至在美術課無聊地打發著時間,美術教學就很難順利地進行下去。在課前和課后,我千方百計地讓學生既能學習美術基礎知識,又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繪畫創作能力,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一、造就生動活潑的課堂學習氣氛。
小學美術教科書上,每一課都只有幾張插圖,其他的內容就比較少,所以我們上一堂課就需要很多的準備。在備課中,我力爭以充實的內容來吸引學生,通過聽聽、說說、玩玩來培養學生的興趣。比如,六年級“紙工飾物”這一課中,我結合現在的天氣情況,說說青蛙是因為冬天到了,它要去冬眠,所以分外的著急,它要到小石洞去冬眠了。學生制做好了以后,我讓學生思考小青蛙能否站立呢,請他們發揮想像力。問他們如何做到這一點?他們爭先恐后地發言,并且將好幾種方案都列了出來,然后我再讓他們將自己認為最好的方案制作出來。小青蛙做好后,我們又可以做其他要冬眠的動物了。這些作業,所花的時間不多,但都是跟現實有關的事物,在學習的同時也幫他們解開了心中的迷霧,所以學生很感興趣,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最后,我叫他們都帶領動物去冬眠,童趣一點的語言原來以為六年級學生難以接受,但我的顧慮卻是多余的了,一堂課,既輕松快樂又嚴謹地完成了。
二、增加練習的趣味性。
六年級的美術課有一部分是關于“戲曲人物”方面的訓練,我們南方的孩子,普遍對京劇感到陌生、遙遠。在進行授課時,學生會對京劇人物的“老生”、“花旦”、“小生”等等角色覺得陌生而枯燥。我給他們講了楊門穆桂英這位女將的故事,及時放了一段穆桂英掛帥的京劇影片給他們看,并把講臺變成舞臺,學生們爭先恐后地模仿著京劇英雄人物的動作,一個個表演得非常認真,積極性高漲。我當場示范了一幅“武生”的戲曲人物圖,故意弄得比較幼稚,讓他們也勇敢地進入了創造領域,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這樣的課安排得當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使他們開闊了視野,激發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從而促進了小學美術的教學效果,提高了他們自覺的藝術創造力。
篇2:小學美術教學反思
美術教學反思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樣的教學才是真正適合低學生發展的呢?怎樣上好低年級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我一次次試圖在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美術更為講究的是情感的投入與心靈的交流,否則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但情感教育是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那又如何才能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接受到這種情感教育呢?
我覺得運用賞識教育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哲學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實踐使我懂得,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贊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教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點給予贊美,可以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習動力,培養自信心,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展,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奮發向上的班集體氛圍。我在孩子作業本的背面都會寫幾句激勵性的評語,比如:“你真棒!”“進步了!”“小畫家”等。學生畫的更認真了,還會經常和別人比“誰的星星多”。教師的贊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教師的贊美就像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低年級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更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
孩子們稚嫩的心靈需要老師用心地呵護。通過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我體會到作為一名科任教師,要增進師生之間的互相理解、支持和配合,建立友誼,產生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學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這一切目標的實現,必須以愛為基礎。或許在這方面對一年級的學生我表現地更加小心細致。結果一年級的學生更喜歡上我的美術課,每當我走進教室,孩子們便會興奮地歡呼“耶”!在孩子們那活潑又充滿稚氣的話語中我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快樂!他們的反應讓我了解他們在學習中也能體驗快樂。讓學生在自主、自愿、自由的學習環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課程標準是新的,兒童是新的,在教學中肯定會有更多的新問題新現象新思路值得我們去思考。
篇3:《卡通畫》美術教學反思
《卡通畫》美術教學反思
本課是欣賞評述與造型表現里兩大學習領域相結合的美術課,力求通過引導學生欣賞卡通畫進行造型表現,開展美術創作活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可以說,卡通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每個孩子都十分喜愛卡通畫,尤其是現在的兒童更是在卡通世界里成長的一代。孩子的衣、食、住、行,無處不與卡通畫相聯系,“生活是創造的源泉”,這一切正是學生學習本課的生活體驗。老師的教學則重在引導學生通過欣賞深入去了解卡通,知道卡通的特點,去改卡通形象、去變,在變化中求創造,創造出具有自我個性的卡通形象。而本節課上學生變化的卡通形象真可謂生動有趣、活潑可愛,造型獨特。令我大為驚嘆!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效果,我覺得是在教學過程中的欣賞引導到位。我采用的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從造型、色彩進行了欣賞、交流、比較,學生視覺得到了享受,思維得到了開拓,知識得到了掌握,情操得到了陶冶,創造出來的作品當然優秀。
整節課中學生欣賞了大量的作品,但我并不是沒有目的讓他們去欣賞的,我采用了欣賞感受、欣賞比較、欣賞交流等一些方法。欣賞一,我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在生活中見過的卡通作品,以此達到認識卡通,感受卡通,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欣賞二,一步步引導學生觀察卡通畫的色彩和造型的特點,找出卡通畫的主要特征,感受卡通畫的魅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欣賞三,觀看卡通畫后出示小動物的照片,同時,我引導學生從形體上進行比較,學生很快就知道了卡通的創作特點之一是“夸張”。欣賞四,利用簡筆畫和夸張的卡通形象比較,讓學生欣賞、評價,交流出改畫卡通作品的方法,然后出現一些具有特點的卡通形象如“多啦A夢”,“大角牛”,等讓其欣賞,學生進行了視覺美的享受,就會創造出的豐富多彩的卡通形象。這節課引導欣賞是主線,貫穿始終,環環相扣,逐步深入,目的明確,學生興趣高昂,創作出了富有個性的作品!
另外,在課堂教學當中,我注重學生的參與,讓他們能夠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觀點,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提高了審美能力。我還注重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比如了解卡通畫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之后,學生就會發現,在實際生活當中我們處處到能見到卡通作品,也能嘗試應用學到的這些知識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
于是這些知識就不再是枯燥地凌駕于人的情感之上了,就會生動地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以這樣的方式上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