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教育故事:踐行在古詩吟誦中

小學教育故事:踐行在古詩吟誦中

2024-08-01 閱讀 4893

小學教育故事:踐行在古詩吟誦中

4月我校將舉行一次面向全區的教學研討課,3月中旬,校長便布置了任務,我承擔古詩吟誦教學。

古詩“吟誦”教學,是我校正在嘗試進行的一種古詩教學方法。它是漢文化圈中的人們誦讀漢詩文的傳統方法。

我國素有“詩國“的美譽,詩歌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漢語詩歌講究字聲、音韻、節奏和句式的組合變化規則,富有音樂美的特質.“吟誦“正是從詩歌與音樂的這種奇妙“姻緣“中派生出來的一門古老而充滿魅力的藝術。

接到任務,我陷入了沉思:在沒有接觸吟誦時,初次聽到學生拖長了聲音,搖頭晃腦地讀古詩時我總是想,為什么一定要這樣讀呢?不太能接受。今年寒假,我有幸參加了“中華吟誦學會”在北京舉辦的吟誦學習培訓班。在六天的學習中,讓我真正地走近吟誦,了解了吟誦。吟誦時,旋律音程的走向和字的聲調是相同的,絕不倒字,同時即興是“吟’的重要的特征,一個人吟兩遍是不一樣的,因為對詩的理解變了,他的心情也變了。吟不同于唱,旋律性不強,這也就是為什么初聽感到不好聽的原因。吟誦猶如一杯久藏的美酒,越品越有味。

通過學習,雖然也我喜歡上了吟誦。對吟誦從不知到有所了解,也越來越感到了吟誦的魅力,但對怎樣上一節完整的吟誦課卻是一無所知。何況我的音質雖不說五音不全吧,卻也不屬于好聽的范疇,能行嗎?帶著忐忑的心情成了被“趕上架的鴨子”。不安中,我想到了薛瑞萍老師--一位著名的兒童閱讀推廣人,她在參加過一次吟誦培訓后便大膽開始帶著孩子嘗試,勇氣可嘉,她說:“你可以不喜歡,但不可以不讓孩子知道還有這樣一種讀詩的方式。”面對她的做法,我真的敬佩,我想,邊學邊做,或許比學會再做更有意義。

篩選內容

選哪一首古詩呢?我們正在使用的是《我愛吟誦》,這是我國第一本吟誦教材,但它沒有分年級,只是按詩的分類編排的,哪一首更適合一年級下的學生呢?看到窗外的明媚春光,想到此時現正直陽春三月,開課的時間正好是清明后,而且學校在清明還有一個“踏青思親”的活動,由此,古詩《清明》自然便浮現在我的腦海,成了我的首選,對,就是它。主意已定,我于是開始研讀教材,根據古詩后的注釋,找出詩的平仄,依字行腔,用最自然的,最接近口語的發聲方式,試著吟誦,上下班常走的小路便成了我吟誦的舞臺。望著路邊枝頭的新綠,邊走邊吟,仿佛真的置身于清明時那綿綿的雨中。就這樣過了幾日,一天突然想到,一年級的學生對詩中描繪的意境,詩人的悲傷心情能體會到嗎?好像不適合我的學生。再想,一定要學生能理解的,能產生情感共鳴的。最后敲定了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

確定形式

選好了主題,接下來就是怎樣上的問題了。吟誦課不同于一般的古詩教學,中華吟誦協會秘書長徐建順老師曾建議:古詩吟誦進課堂,作為誦讀手段之一,與朗誦并用,融入日常誦讀,不單獨開課。不求學會,少講理論,熏陶為主。這次研討的是四十分鐘的完整課型,在這四十分鐘的時間中怎樣進行教學,確定什么樣的教學目標,從哪幾方面入手,需要交給學生什么?在彷徨中胡校長建議我上網看看上海名師戴建榮的古詩吟誦課的錄像。很快,搜到了戴老師的《古詩二首》--《出塞》《涼州詞》的課堂錄像,靜下心一看,馬上被戴老師的課吸引了,原來,古詩能吟誦出這樣的魅力。吟誦不僅有旋律、節奏、結構,而且有聲音之高下、強弱、長短、清濁,這一切都是用來表達理解的,通過吟誦能表達出學習者對詩的理解,也能感悟到詩歌表達的意境。看了一遍又一遍,看了戴建榮老師的又看陳琴老師的,于是,對于我的課的構思也有了一個大概。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要教的是古詩的吟誦教學耶,不熟聽別人的吟誦調怎么行呢?一點感覺都沒有又怎樣能自己創編呢?于是MP3、電腦的桌面上能找到的吟誦都考上,一有時間便戴上耳機,跟著依依呀呀地吟誦,什么徐建順的、陳少秋的、陳琴的、楊芬的.......所有外圍的事解決了,心中些許有了一點底,這才開始解決中心問題--這節課的設計,目標的確定,教學策略的選擇。經過一番思考,依據一年級的認知特點和在前段吟誦學習的基礎上,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初步學習用平仄的格律來吟誦本詩,在吟誦中感受詩歌描寫的意境。

通過“讀”“誦”“吟”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中開闊視野讓學生通過這些方法來感悟,,感受詩歌的美和意境,提高學習的興趣。在本課時的教學策略運用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不同形式,反復地“讀,誦,吟”,來感悟古詩的語言之美、節奏之美、音韻之美、意境之美,領會感情和培養想象能力,以“讀”為本,體現“讀通(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熟(熟讀成誦)---“誦”出感情(誦中感悟),“吟”出韻味”--這樣一個漸進的層次;要讓學生在朗讀中學習、在誦讀中體會、想象、在吟誦中欣賞,受到情感的熏陶。

篇2:小學教育故事:那雙眼睛

那雙眼睛

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實驗小學王海燕

記得剛入學時,輝輝同學因為個子高,而排在了教室的最后面。看他那虎頭虎腦的樣,一看就是調皮的學生,果不然,上課聽講不認真,還擾亂其他的同學。叫他起來回答問題,都不知道說什么,而且身子搖晃,做事慢慢騰騰的,沒有小學生積極活潑的樣,告訴他千百遍也無濟于事。哎!!!!更可氣的是其他的任課老師也找我:“你們班的輝輝同學上課聽講很不認真,搗亂,惹的周圍其他同學都無法聽講。”我找他到辦公室大為惱火的訓斥他一頓,并且嚴厲警告他,如果在這樣的話,就不許在我班里。時間就這樣流逝了,可輝輝呢?依舊是我行我素,根本就把我的話當耳旁風。漸漸的我把他當作了差生,很少去理他,心里真煩他。輝輝留給我的是更多的無奈:字寫的潦草,還經常不完成作業,上課搗亂。輝輝啊輝輝,為什么會分到我班呢?不去理他,不去想他,我千百次的提醒自己。

新的一學期又開始了,班里要選舉誰拿鑰匙。我在班里說:“拿鑰匙就是要為大家服務,在學習能夠獨立完成的情況下,大家都可以報名參加的。”舉手的同學很多,咦,輝輝竟然也把手舉起來了,真令我想不到。為了不駁他的面子,我說:“既然你這么積極,也可以讓你拿,你先說說拿鑰匙具備的條件是什么?“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不擾亂別人,我想我能做到。”“呵,竟然說大話!”我心里想。“那老師希望你能說到做到,鑰匙暫時有你拿著。”我說。因為我知道他是做不好的。誰知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輝輝居然變了,上課能安靜下來了,雖然偶爾也說幾句話。作業能完成了,雖然寫的不是很好,但地下不再有撕的一片片的碎紙……難道是因為拿了一把小小鑰匙的原因嗎?我在想。最近幾天他總在我面前說:“老師我完成作業了,我媽媽給我簽名了,我今天讀書了,你看我寫的作業……”我也只是“嗯,很好。”因為我知道他堅持不了多長時間。臨近考試時,我把他調到了最前排,誰知情況起了更大的變化:他上課認真聽講了,字也寫的很認真了,每次錯了的題,都回家讓他媽媽給他抄一遍,自己再重做一遍。有一次輝輝拿著作業本去給我看作業,看完作業我跟他說:“輝輝同學,雖然你最近進步了不少,而且還為同學們做好事,很早來為大家開門,最后一個離開學校,老師和同學們都很感激你,希望你能再接再厲,在學習上還要在加把勁。”我的語氣也不在是以前的冷漠,就在這時我忽然發現他眼里閃出的是晶瑩的目光,是一種被認可的目光,是一種感到很自豪的目光,終于使勁地點了點頭。我的眼里竟然也有一種晶瑩的淚珠,是一種羞愧的淚珠,作為老師我的做法對嗎?這是一個多么好的孩子啊,而我竟差點扼殺了他的心靈,使他淪為差生,他同樣渴望著被老師關注、被老師的認可,而我呢?整天嚴肅的臉上沒有一絲的和藹,走進孩子的心靈了嗎?其他象輝輝一樣的同學,難道不同樣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嗎?這時我的心,一下子緊縮了起來,我了解孩子了嗎?我以前做了些什么呢?我仿佛看到了無數只輝輝同學的眼睛在望著我,我羞愧了。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特別是那些學習不是很好的同學,他們的作業我總是面批,一邊批,一邊跟他們談心。我不想再看到他們的失望的眼睛,以往我和藹的目光整天屬于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其實象輝輝這樣的孩子也想有老師和藹的目光啊。有一天,我在輝輝的作業本上寫道:輝輝同學你是一個非常熱愛上進的同學,最近你進步了很多,老師為你感到高興,要嚴格要求自己,老師希望看到你更大的進步。”發下作業本時,只見他看了一遍又一遍,很是激動的樣子,拍拍同桌的胳膊,讓同桌也欣賞他被老師夸獎的語句,臉上充滿了幸福的表情。

看到輝輝如此的激動,作為老師的我沉思了:我以往可曾去注意過他們的感受?有多少差生是因老師的冷漠造成的呢?老師一次次的傷害就讓這些孩子一次次地走到另一面,其實他們多么渴望得到老師的承認啊!成績或者表現上的差讓老師把他們看作了差生,給他們的心靈上造成了如此強烈的傷害。作為教師應該去熱愛每一個孩子,蹲下來跟孩子說話,要特別關注那些弱勢群體,在平時的生活中隨時去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抓住教育的契機,用教師的愛感動他們,使他們不在無助,更不能讓他們去自我放縱。要知道,教師一次溫暖的話語、一個燦爛的笑容會讓學生感動一天甚至一輩子,我希望能看到很多雙充滿陽光的眼睛,我相信我能看到很多雙充滿陽光的眼睛的!

篇3:小學教育故事:信任教育之良藥

信任,教育之良藥

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雙語實驗小學許寶紅

**年暑假開學后,我任六年級二班語文教學。我班一名學生叫王曉利,在我的印象里她一直是一個非常聽話,學習十分主動的孩子,作業總是能及時認真完成。元旦放假,我布置了一定的作業,回校后我進行了逐個檢查,發現她只寫了幾個字,我感到很氣憤,但我調整一下自己的情緒單獨與她交談:“你沒完成作業老師十分生氣,假如你家長知道這件事后更生氣,對嗎?”她什么也沒說,只是低著頭眼皮垂下來。我繼續說:“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你會這樣做。要知道,你失去的不僅僅是寶貴的時間,而且是誠實。我感到痛心。希望不在出現第二次,好嗎?”她聽后“哇”地一聲哭了,我輕輕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說:“別哭,請說說你的原因吧!老師相信你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她聽后用手揉了揉眼睛說:“老師是我錯了,這幾天爸媽上班去了,只有我自己在家。我每天迷于電視把作業的事忘了,老師請您不要告訴我爸媽好嗎?我一定把作業重新補上。只有這一次,下一次我一定按時完成。求求您了,老師?千萬別告訴我爸媽,好嗎?我點了點頭說:“好!我替你保密,但是以后這樣類似的事一定不要發生,好嗎?”王小花哭哭啼啼地說:“老師,請您相信我,我一定能做到。”我說:“好!老師相信你,請你擦干眼淚回教室吧!”她很有禮貌地向我行個隊禮回去了。

從此以后,她再也沒有偷懶的現象,學習更加勤奮了,在課堂上總能聽到她精彩的發言,課下能夠積極的完成作業并主動與我談話。在每次考試中“積累運用”部分始終一分不扣,而且她的閱讀與寫作能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最后以優異的成績小學畢業了。至今想想,如果當時的我失去對她的信任,狠狠批評一頓,甚至通知家長,也能顯示老師的尊嚴。但孩子結果會是怎樣呢?猜想一下,也許孩子能該掉暫時不完成作業的壞習慣,也許會破罐破摔,也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也許……

可見,信任是一種有生命的感覺,信任也是一種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種連接人與人之間的紐帶,信任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我們對學生的信任,才讓學生更加有自信,更加有獨立性,更加有創造性;正是我們的信任使教育之花盛開奇葩。

信任,教育之良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