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食幼兒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挑食幼兒
寶寶,3歲,小班幼兒,年9月入園,第一周她媽媽著急地告訴我們“寶寶只吃小菜,其它菜一律不吃,并要大人喂,不喂就不吃”。我們對她進行了兩周的觀察,的確如此,每餐飯都要老師喂,有時候喂都不吃,一餐飯我們老師要費近一個小時來喂她吃飯,她看到葷菜就搖頭“我不要”,每次把老師盛在碗里的葷菜挑選出來,還皺著眉頭,很不高興。寶寶個兒長得矮小,面黃肌瘦,走起路來感覺都不太穩,和同齡孩子比較,顯得有點不健康,就像營養跟不上的幼兒,動作發展也比較差。根據因人施教的原則,我們對她擬訂了個別教育計劃,來扭轉寶寶小朋友挑食厭食的不良習慣。
研究目的
1、探析幼兒挑食、厭食的原因,尋找相應的教育對策。
2、提高幼兒身體素質,促進幼兒身體健康成長。
3、為糾正其他幼兒的不良飲食習慣提供參考。
原因探析
寶寶挑食、厭食的不良習慣是在入園前就形成了的,我們跟家長進行了多次交流,發現主要原因有:
1、家庭成員過分的溺愛、遷就、生活上照顧太周到。
2、零食雜而多,減退了孩子的食欲。
3、心理上的原因。
家長的遷就形成了其自我中心的不良行為,表現在飲食方面也是自己說了算,形成了挑食、厭食的毛病。
4、受家長飲食習慣的影響。
寶寶的父母對飲食結構、營養搭配知識不太了解,所以安排家里的膳食也不科學,喜歡吃什么就天天吃,不愛吃葷菜,還喜歡吃零食,沒有注意營養搭配、膳食平衡,孩子天天跟父母在一起一日三餐同樣的吃,逐漸就形成了不愛吃葷菜的習慣。
教育對策
根據我們對寶寶的了解,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寶寶小朋友挑食、厭食的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教師不正確的教養方式造成的,為此,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
1、改變家長的教養觀念。
首先,我們向家長介紹幼兒營養平衡知識,人們每天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營養素有哪些,如何才叫吃得科學吃得好,怎樣才能做到營養平衡,以及幼兒營養需求的特點。幫助寶寶的家長建立起正確的營養觀念。
其次和家長共同分析造成寶寶挑食、厭食的原因,告訴家長不要過分溺愛孩子,學會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感情,掌握愛和嚴的分寸,愛應當表現得有節制、有分寸,合理滿足孩子的正當需要,又要能抵制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決不能無原則的遷就和讓步,不允許孩子用哭、鬧作為滿足欲望的手段。
2、用游戲來誘導她喜歡美味佳肴。
我們建議家長帶寶寶去參觀《美食城》、《小食店》,讓她看到那些五顏六色的、精工制作的香噴噴的菜,讓她感受到有很多人去品嘗,吃得津津有味的場面。
教師在
游戲中有意讓她當廚師、顧客,讓她覺得菜的多樣性,并且各有各的味道和營養,吃了對身體有好處,不能只吃小菜,這樣會長不高,長不胖,也長不漂亮,讓寶寶認識到挑食、厭食是不好的習慣。
在幼兒吃飯前,教師介紹食譜,談一談這些菜的營養,對小朋友生長發育有什么作用,來激發幼兒的食欲。教師還有計劃地教給幼兒一些飲食小常識,如:為什么專吃一種菜不好?零食吃多了會影響食欲!不吃葷菜有些什么壞處?不吃豆制器又會怎樣等等。
3、采用示范療法
我們采取把班上吃地好的幾個小朋友給大家做吃飯表演,他們碗里的菜吃得干干凈凈,什么也沒有挑選出來,他們長得很健康。寶寶小朋友看了幾次后,向老師表示“老師,我也要吃”。
4、采取鼓勵表揚法
當寶寶小朋友把老師給她盛的飯菜吃完了,沒有挑出來,我們就表揚她,獎給她紅花、糖等。這樣不挑食的行為得到了及時的強化和鞏固,正面強化的效果較好,經過三個月的強化,寶寶小朋友改掉了挑食、厭食的習慣了,人也明顯長胖、長高了,臉色也好看了。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2:幼兒教育隨筆:故事說服孩子改變挑食
文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幼兒教育隨筆:故事說服孩子改變挑食
兒子有一段日子特別挑食,不吃青菜不吃肉,每天就只吃白糖拌粥。看著他一天天的瘦下來,我是急在眼里痛在心里。不管怎么費盡心思為他更換食譜,他就是正眼也不瞧,閉著小嘴倔強地說不吃。我說青菜和肉才有營養啊,不吃怎么能長高長壯呢。他辯解說:“吃米飯就可以了,吃了米飯我就有能量了。”我失笑,不知他的“能量”一詞從何而來。但同時我也想到了一個引誘他吃菜的辦法。
我把“任我貼”貼在他肚子上,再用“小達人”一點,聲音就出來了:“青菜青菜,肉肉肉肉,快進來跟我玩呀,我自己一人在小肚子里好寂寞啊,你們快進來。”兒子一聽,好奇心被勾了起來,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的肚子上,咦,不得了,米飯寂寞了,趕緊給它找朋友啊。我乘勝追擊:“哎呀,米飯在你的小肚里跳舞呢,快,把青菜送進肚子里,還有肉,讓它們一起進肚子里做游戲。”小家伙聽我這么一說,就麻利地扒了幾口菜,然后得意洋洋地撫摸著自己的肚子說:“它們在我肚子里跳舞呢。”
就這樣,兒子漸漸在這種故事的氛圍內不知不覺吃完了自己的飯菜,我的難題也就解決了。
文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3:幼兒教育隨筆:老師我不挑食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幼兒教育隨筆:老師我不挑食
我們班的強強,到了吃飯時間就掉眼淚,開始我以為時身體不舒服,可時間長了他還是這樣,我便與家溝通,原來是強強在家很挑食,到幼兒園吃飯遇到自己不愿意吃得飯,當著老師的面又不能不吃,所以到吃飯點他就開始鬧情緒,我與他的家長進行交流,對于挑食的孩子,大人不要當著孩子的面來談論她挑食的毛病和自己焦慮的心情,這樣一來會傷害孩子的自尊,還會對孩子產生強化作用,使孩子造成壓力,而應當采取一些積極的方法來引導教育,家長后表示贊同,并愿意協助老師,共同改掉孩子挑食的不良習慣。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