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幼兒園管理隨筆:細節(jié)態(tài)度能力

幼兒園管理隨筆:細節(jié)態(tài)度能力

2024-08-01 閱讀 7910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幼兒園管理隨筆:細節(jié)態(tài)度能力

自從汪中求先生《細節(jié)決定成敗》這本書問世以來,“細節(jié)決定成敗”、“細節(jié)成就精彩”已成為

大家的口頭禪。但細節(jié)在哪里?如何做好細節(jié)?卻是很多人沒靜心想,也不在意做的事。多年的管理工

作讓我深深地感悟到:如今的幼兒園,決不缺少規(guī)范的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對制度不折不扣的執(zhí)行者

;決不缺少先進時尚的辦學理念,缺少的是關注細節(jié)的育人者。基于此,在學期臨近結束之際,按學

期計劃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了一次論壇學習交流活動。論壇的主題是《班主任話細節(jié)》,舞臺的主角是

班主任,時間就在今天的中午。

認真而細致地聽罷7位班主任老師的論壇發(fā)言,真的讓我好感動。感動于老師們對細節(jié)的理解和

關注,感動于老師們做好細節(jié)的盡心和盡責。一次論壇,讓我進一步了解了老師們的辛勤付出,也讓

我進一步了解了老師們的教育智慧。

佳佳老師說:小班孩子年齡小,動作發(fā)展尚不協調,走路又蹦蹦跳跳,走廊內用來設置活動區(qū)的

櫥柜多,孩子們很容易與櫥角發(fā)生擦擦碰碰而受傷害,于是自己悄悄地買來專用軟包,將每個櫥柜的

角包扎好,為孩子的安全保駕護航。

青青老師說:天冷了,部分體弱孩子一活動就出汗,一出汗就感冒,怎么辦?經與大家交流,最

后班里就有了體弱兒專用的小毛巾。活動前,老師用小毛巾墊在孩子的背上,活動結束后,及時取出

有濕感的小毛巾,盡力不讓孩子因活動出汗而濕了內衣著涼引發(fā)感冒。

郡郡老師說:大班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隨之各抒己見、各種紛爭、各種突發(fā)事

件也不斷發(fā)生。有一次幼兒園突然停電了,瞬間,早操活動沒了音樂無法進行,活動室內又因空調電

扇的停止導致室內異常的悶熱,孩子們一下子噪動起來,怎么辦?靈機一動,組織孩子們談談“沒有

了電,會發(fā)生什么事?”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從幼兒園講到家里,從家里講到社會各個行業(yè)……

,通過談話,既讓孩子們靜下了心,又讓孩子們明白了電的用處。

還有一日活動過渡環(huán)節(jié)中的細節(jié)指導、班級常規(guī)培養(yǎng)過程中的細節(jié)教育、集體教學中的細節(jié)處理

、與家長交流溝通中的細節(jié)技巧、班級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的細節(jié)問題、老師舉手投足一言一行中的細節(jié)……

老師們論壇著,我細細地回味著。細節(jié),原來就在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上!細節(jié),原來就在潤物無聲

的細微處!細節(jié),原來多么需要老師的教育智慧!

我想,幼兒教師的工作瑣碎而煩雜,一天到晚總有數不完雞毛蒜皮的事。這些關注和重視細節(jié)的

老師有理由為自己感到高興,因為細節(jié)真的不是細枝末節(jié),而是用心,是一種認真的態(tài)度,一種負責

的精神。只有用心,才能看到細節(jié),看到細節(jié)背后事物的內在的聯系,才能夠做好細節(jié)。而這份用心

的基點就是愛心和責任心,有了對孩子的關愛,教育才有活力,面對孩子的成長,老師不該有責任的

缺失。

教育工作事無巨細,孩子利益無小事,事事都需要從小事抓起。在此,我衷心地期待老師們能認

真對待每一項工作,把每一項工作都做到位;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既仰望天空,又腳踏實地,

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讓細節(jié)不僅成為一種理念、一種態(tài)度、一種精神,更讓它成為一種習慣、一

種行動、一種智慧,將崇尚細節(jié)的作風真正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

借此機會,我愿與老師們一起共勉:

1、把握細節(jié),做一個美麗的教師。讓我們從服飾、微笑、語言、習慣、寬容、德性、智慧、情

感等方面去修煉自己的形象。

2、關注細節(jié),做一個好學的教師。關注細節(jié)需要智慧,讓我們不斷地學習成為一個讀書人,用

詩書氣來滋養(yǎng)自己的底氣和靈氣。

3、注重細節(jié),做一個用心的教師。教育不是簡單的重復工作,教育時刻需要心靈的介入。讓我

們看到自己的責任,喚醒愛心,滋潤童心。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篇2:五月份幼兒園教師隨筆:學會冷處理

五月份幼兒園教師隨筆:學會冷處理

馮成文

近期我們幼兒中有一個孩子,每到用餐時間,就會說自己頭痛或者肚子痛,開始老師們都非常緊張,后來老師們發(fā)現他并沒有這些癥狀,開始老師認為是他不喜歡吃這些東西,都會哄他吃,但久而久之他就養(yǎng)成了這種習慣,吃飯時,老師也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他身上,對于別的孩子關注自然就少了。

過了一段時間,我發(fā)現這個孩子似乎更加變本加厲了,這時我對我的教育方式進行了反思,大多幼兒都會有不喜歡吃的食物,這時他們需要我們的鼓勵;但這名幼兒每天都會有這樣的表現,因此我不應該使用這種方式進行教育,我想他大概是希望以這種方式引起老師的注意,而實際上他的目的達到了,這時他便更加猖狂起來。

對于這樣的孩子我突然想起了《保姆119》中的一句話“有時我們要更多關注那些做的好的孩子”,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哪些表現好的孩子身上,讓那些做得不好的孩子去像他們學習,相反的我這種方式,不光是縱容了不良的習慣,而且對于哪些表現好的孩子也極不公平。

于是我對這個孩子開始了一種“冷處理”的教育方式,對于他的用餐時的種種“壞毛病”我一概不理,并把注意力更多的轉移到那些做的好的孩子的身上,并表揚他們。過了一段時候后,這個孩子了解“壞毛病”是無法引起老師關注的,也就慢慢改變了,當他做好的時候我會給予表揚,讓他更有動力去進行改變。

篇3:幼兒園教師教學隨筆教學小故事

幼兒園教師教學隨筆教學小故事

我覺得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不僅要把自己的禮儀做好,更主要的是讓我們的孩子也要學會做文明人。自己從每天入園開始就要求孩子問候要積極,并告訴我們?yōu)槭裁匆@樣做,讓孩子要養(yǎng)成良好的見面問好的習慣。在園我所要求孩子只要是別人給你東西就要說謝謝,在園里孩子做的很好,只是在家到底做得怎么樣我也不知道,直到有一天和一位家長聊天在制定,我們的孩子把這些好習慣帶回家了。原來是有一次星期天孩子在家吃飯,媽媽給這位孩子盛好了飯,孩子主動和媽媽說了聲謝謝,當時這位媽媽就特別感動。作為一名孩子的母親對孩子的付出總是不要求回報的,可是孩子的一聲謝謝是真的觸到了媽媽心底的那根弦,讓媽媽激動的不行。在我們平常生活中,我們班小孩總會在不小心碰到別人后及時的說聲對不起,在別人幫助自己時說聲謝謝。當我看到自己所帶的孩子能自己和善的解決一些小事時,心理特別高興。尤其是當我和家長聊天時會經常聽到家長這樣說;“我家的孩子經常幫我整理東西,說是老師說的自己的東西要整理好,不要影響別人.還有的說:有時我不小心把垃圾弄掉在地板上孩子也會及時的告訴我垃圾掉了。當我躺倒家長的這些話時自己別提多高興了。自己也因為能成為這一群孩子的老師而感到高興

教師,幼兒園,小故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