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育隨筆:遇到問題要及時同家長交流

教育隨筆:遇到問題要及時同家長交流

2024-08-01 閱讀 2227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教育隨筆:遇到問題要及時同家長交流

我班有個幼兒名叫喜悅,性格比較內向。平時從不敢大聲講話。有一次上美術課,讓小朋友們畫氣球。我把紙、彩筆發下去后,別的小朋友都在畫。唯有喜悅不拿彩筆,紙也不要,做在那里不動,也不畫。我去問她為什么不畫,她也不說話。

下午,她媽媽來送她,我當著喜悅的面把她在幼兒園不畫畫這一情況告訴了她媽媽,想借此來了解一下她這幾天在家的情緒。沒想到喜悅聽我一說馬上哭了起來。她媽媽也把她數落了一頓。喜悅便拽著她媽媽的衣服哭著不肯進活動室。看到這種情況我后悔剛才不該說這些話,我想準是我當著孩子的面向家長告她的狀,她接受不了傷了自尊。由此我想到教育也要講究藝術,和家長交流情況,盡量不要當著幼兒的面。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篇2:校訊通促進了家長與老師互動交流使家長和學校溝通零距離

校訊通促進了家長與老師的互動交流,使家長和學校溝通零距離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學校教育而無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無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致而復雜的任務,最完備的教育是二者的結合。”學校、家庭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是保證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長期以來,家校合作的路子都是家訪談心、書信溝通、定期家長會三種形式有機地結合,而且這些方法在我們的工作中都曾起到過非常重大的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們已經進入了快節奏的電子時代。合點并校節省教育資源增加了家校之間的實際距離,農民工進城更使家校兩地聯系困難,緊張的教學節奏也使教師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家訪,書信溝通慢而繁索,家長會沒必要也沒法多開,家校合作,共同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受到了嚴峻的挑戰。正當我們為家校合作而煩惱之時,“校訊通”闖入了我們的視野。

校訊通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家校快捷、定時溝通的教育網絡平臺。它依托互聯網和手機短信,致力于促進教育行業內經驗交流、資源共享,實現家校的良好溝通。它可以讓家長每天都能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也可以讓家長隨時、隨地的向老師提出建議或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現.它充分調動社會教育資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架起學校、家庭之間實時、快捷、有效溝通的橋梁,形成社會、學校、家庭和諧共育的局面,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校訊通----家校溝通的橋梁

全班同學只要一條短信,幾秒鐘就通知完畢了,速度之快,另人嘆服,作業布置檢查,方便快捷。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抄作業不僅速度慢,而且炒的質量也不行。拿回家里,家長看不清楚,孩子又講不明白。更別說,老師在布置作業時,對當天作業的指導了,孩子更是扭臉就忘了。為了提高孩子做家庭作業的質量,我經常用校訊通發信息說出做作業應注意的事項。這樣做,家長明白,孩子清楚。做作業不再是難事!

另外還能及時報道新視點,孩子在學校里都干了些什么?班里組織了哪些活動?現在有了校信通,能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們的學校生活,并能讓家長起到配合教育的效果。

家長對學生在家作業完成情況也能及時通知老師,便于老師課外督導。假期中也大有用途,假期臨時舉行活動,要通知學生到校,一條公告,就能及時通知家長,比用電話通知或讓學生互相叫方便多了。另外學校開學放假,作息時間的調整,又能及時通知家長接送孩子,確保孩子路途安全。就這樣,從假期離校、開學的通知公告、到考試成績的短信告知,我省出了好多時間,也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尤其是在學生犯了錯誤后,和家長的對話改由短信了,避免了和家長電話溝通或當面交流時的言詞不當。多了一段緩沖,激動的言詞變成了溫和的話語,家長容易接受了,也減少了到校的次數,少了許多路途奔波勞累之苦。

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已不僅僅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補充,業已成為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既有密切聯系、又各有理念體系的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主要在學校和家庭范圍內活動,其身心發展受學校和家庭環境的影響比較大。“校信通”能在學校和家庭教育中能對個別學生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學生的焦慮水平,其效果遠遠好于由學校或家庭單一干預因素。

篇3:校訊通為家長和老師提供了一種全新交流方式

校訊通為家長和老師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交流方式

摘要:

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致和復雜的任務。學校教育要想取得成功,必須要有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而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礎之上的。現在推行的校訊通是加速校園信息化進程、實現交互式溝通的重要手段。是依托互聯網和手機短信,致力于促進教育行業內經驗交流、資源共享,實現家校良好溝通的綜合素質教育平臺。通過校訊通構建一個和諧的家校溝通環境,就像利用現代通信方式建起一座空中彩橋,為家長和老師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交流方式,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字:校訊通家校和諧溝通

正文: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致和復雜的任務。這就是說家庭、學校,作為孩子成長的兩個重要“搖籃”,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發揮著舉足輕重的教育作用。學校教育要想取得成功,必須要有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而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礎之上的。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在社會價值觀、家庭結構、人們的教育思想都發生了一系列變革的社會轉型期,家校聯系和合作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和迫切。傳統的家校聯系模式也必須不斷更新和變革,并賦予新的內容、途徑和方法,只有這樣,我們的家校聯系才會有蓬勃的生命力,我們的教育才會成功有效、不斷發展。現在推行的校訊通是加速校園信息化進程、實現交互式溝通的重要手段。它在家庭和學校之間搭建了一座以學生為中心的橋梁,使得家校互聯、家校合作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更加快捷、有效。

一、校訊通的主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