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小年到吃灶糖
今天,大寒,碰巧是我們的小年。有首民謠說得好:“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這小年二十三,是我兒時最期盼的日子?。?/p>
我兒時,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那時,人們生活條件不好,家家戶戶都缺吃少穿的。為此,小孩子都非常嘴饞,很是稀罕吃的,我也不例外?。?/p>
我兒時,要想吃到好吃的,一飽口福,那就得在少得可憐的幾個特殊的日子里。一是家人或自己過生日,二是家里來了客人或者到親戚家做客,三是逢年過節。于是,這小年也是我自喝了“臘八粥”之后,掰著手指頭數著巴望來的。
二十二這天,我會從一大早起床后,盡可能多的呆在大街上,即便是吃飯,也要端著碗兒跑來跑去的。其實,我心里明白得很,那挑著兩個大籮筐沿街叫賣
篇2:小學教師數學教學隨筆:生活中小數教學反思
小數和單復名數的互化既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因此學生掌握并熟練應用有一定的困難。概念主要是名數、單名數、復名數三個,包括單名數改單名數、單名數改復名數、復名數改單名數這些共3類。
學習這個知識點之前,要對于小數點位置移動的方法、常用的計量單位的名稱、相鄰單位之間的進率一定要熟練掌握,不相鄰的單位之間的進率也要會推導,學生明確了這些,知識點迎刃而解,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強化了知識掌握的靈活性。本節課是關于學生的生活上的小數,教學的內容是兩部分,低級單位轉化為高級,高級單位轉化為低級單位。但是兩部分總的就是來教學單位之間的轉化,及單復名數之間的轉化,本節課內容不是很難,但是學生轉化起來很困難,錯誤率很高。其實有兩種改寫方法:一種是根據小數的實際意義改寫;一種直接利用計量單位間的關系,用乘或除以進率的方法。其實這兩種方法都是可取的,只要方法正確,都是可以的。針對以上預期的難點,我和學生一起總結了如下改寫的三部曲:1、判斷。先判斷是低級單位的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數還是高級單位的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數,從而決定是乘進率還是除以進率。2、想。要想清楚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10,100,還是1000。3、移。根據上述兩個方面判斷確定小數點應該向左還是向右移,移動幾位。
教完這一課,通過課堂作業和抽測反饋,發現部分學生把單位改寫的結果搞錯了。我利用了近兩節課的時間進行了一對一的專項輔導:了解他們的錯因,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方法。經過輔導發現他們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單位間的進率模糊不清;二、分不清到底屬于哪種轉化:是高級單位轉化成低級單位,還是低級單位轉化成高級單位;三、不能正確的移動小數點。其中第一類錯誤居多,后兩類錯誤經過單獨輔導大部分學生已經沒有困難。與以往的錯誤相比,這次的錯因并不是學生沒有掌握方法,而是他們不會用方法,比如:分不清是乘進率還是除以進率,針對這一情況,每出現一次錯誤我都要反復地問著同樣的問題:哪個是高級單位的名數,哪個是低級單位的名數?大部分學生經過不斷的提醒,都能順利的找到方法,可問題還是不能解決,單位間的進率又會出錯,致使錯誤不斷。應該怎么教?
篇3:小學老師暑假隨筆我暑假生活
暑假的到來給我們廣大教育人帶來了很多驚喜,雖然這也不是什么突然而來的事情,但是每年暑假的到來還是那么令人激動。瞧,又一個夏日清晨,陽光早急急地跳進了窗戶,屋里明亮得有點耀眼,算一算,又一日過去了,真是日影如飛啊,不早起不上班的日子過得這么迅疾!
哎,我想時光就是這么變老的,一程一程得趕路,一個又一個日升日落,從來不回頭。
暑假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回顧放假的這段時間,沒有了上班時的束縛,每天睡到自然醒,即便是睡不著,起床后也是東游西逛,無所事事,翻一眼雜志,看一會電視,上一會網,聊一會手機,甚是悠哉,但,你瞧,時光就是這樣急急忙忙,日子就是這樣瑣瑣碎碎,讓人禁不住的感嘆:我什么還都沒有做呢,一晃就老了。可是又能做什么呢?激情年華早過去了,剩下的就是如水的時光啊,看著它浩浩蕩蕩地流逝吧。
看過好多,無不在告訴我,平平淡淡才是真正的日子。喏,就像現在,切膚的感受啊,庸懶得讓人有點沒落,有點暮氣沉沉。
但,這種庸懶中卻不乏幸福:喜歡這緩慢的生活節奏,歲月靜好。亦如我的假期,睡個小覺兒,遛個小彎兒,聽支小曲兒,看本小書兒,管個小人兒,寫篇小博兒。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