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師新學期隨筆開學我準備好了嗎?

教師新學期隨筆開學我準備好了嗎?

2024-08-01 閱讀 9010

隨著又一陣秋風吹起,暑假任性地又一次接近尾聲,驀然有一些忐忑,也有一些憧憬,新學期,新學生,新常態,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與我們相逢。

在校訊通的提示中返回校園,仿佛剛剛進行完一次離家的遠行,一草一木有一些熟悉,也有一些陌生,卻掩不住一種回家的心境油然而生。

明天就要見到學生,明天就要和學生一起再次踏上追夢的行程,同事的切磋中,一些開學活動不經意在腦海中浮動,成為一種心聲,“開學,你準備好了嗎?我的孩子,我的學生。”

可是,莫名地心底也有一種悸動,“開學,我準備好了嗎?”讓自己不得不重新審視當下的事情。

開學,我準備好了嗎?我是否已經做好了作息時間的調整?是否準備好了言出必行,身體力行與孩子們的約定,清早的時候繼續以微笑迎接孩子的心動。

開學,我準備好了嗎?我是否已經想過如何面對曾經,以一種可接受的心態開啟與學生新的相逢,是否已經將心態歸零,以愛的包容尊重學生,直面自己教學也是一種修行,既是喚醒學生,也是喚醒自己,悅納不一樣的人生,享受與孩子們冰與火的青春路上的伴行,悅納抑或失敗,抑或成功,成長路上的風景,綻放生命中的激情。

開學,我準備好了嗎?雖然“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教育重在塑造心靈,重在培養孩子們對真善美的忠誠,但是以美育美,真善美也是一種傳承,我是不是也需要適當重視自己的妝容,是不是想好了如何記住學生的姓名和特征,用自己真實、真誠的語言和行動感召學生,讓彼此多一些欣賞,讓彼此多一些親近的心動。

開學,我準備好了嗎?第一節課如何進行,課程分享的環節與可能生成的情境是否已經心知肚明,是否已設定好理性與感性,是否已決定好如何煽情,如何順應,是否像“奔跑吧,兄弟”,讓學生“天天向上”剎那間醍醐灌頂,既感受到學科學期學習的重要性,也感受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性,多了一些計劃性,多了一些歸從。

開學,我準備好了嗎?教與學是一種溝通,也是一種合作和競爭,更是一種欣賞和被欣賞的彼此激勵中同行,教學相長,教學共生。

我準備好了嗎,不僅在開學要問,還要在叩問在每一個時空,多一些慎重和從容,也就多一些綻放的律動,時刻準備著心的回應,時刻準備著愛的喚醒。

篇2:組織教學隨筆找到打開學生心靈之門鑰匙

在剛剛涉足教學領域時,老教師曾告訴我:千萬別用大喊大叫的方式吸引學生們的注意,這無異于對牛彈琴。你雖然很賣力,卻收效甚微。我接受老教師的建議,開始嘗試著采用其他的教學技巧,比如用教具敲桌子,咳嗽、在教室里走動,甚至用身體語言來讓學生保持安靜,這些方法有時確實效果不錯。

科學家發現:人類有很強的獵奇心理,我們從祖先那里遺傳來的天性,讓我們為了生存時刻對危險保持警惕。但是,從我的教學經驗上來看,獵奇心理,恰恰是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鑰匙。

每一個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都知道,新學年第一節課的前幾分鐘非常重要,把每一節的的功課做足了,后面的事情就會事倍功半,課堂上的時間非常有限,如果能夠不斷變換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興趣,你幾乎就成功了。所以適當的在我們的課堂上穿插一些易于完成且不需要花費太多課堂時間的小游戲,不僅能讓學生體會到參與游戲的樂趣和滿足感,而且能讓學生快速地投入到學習當中。

這些游戲可以:

l讓學生在精神上、情感上參與到你的授課中

l降低學生的焦慮和緊張情緒

l鼓勵學生積極深入的思考

l創造一個方向一致的教學環境

l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l樹立教師的權威

l促進師生間及學生間的合作

l在情感上鼓舞課堂士氣

l是學生對學校和學習擁有積極的態度

最重要的是我們和學生在寓教于樂中真正得到樂趣。所以,作為年輕的教師,我覺得自己應該不斷創新,抓住學生的獵奇心理,去找到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鑰匙。

篇3:小學教育隨筆《開學第一課》對教學啟示

今晚我校利用晚自習時間,給學生播放了由中央一套播出的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主要講述了《孝》《愛》《禮》這三個主題。

這樣的主題很抽象,但是我們學生看完之后,都深受啟發,認識到了孝、愛和禮是什么,怎么做的問題。

教育就是要影響人,用優秀的文化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達到教育人,塑造人的目的。

《開學第一課》是怎么做到讓每個人印象深刻,深受啟發的呢?對我們教育教學有哪些啟示?

通關觀察發現,節目用了多種樣式姥姥的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比如運用動畫《大頭兒子小頭爸爸》講解《愛》《孝》《禮》的內涵,接著再翻閱《說文解字》進行一番解讀,加深學生對三個主題的理解;然后又請明星現身說法,利用明星對學生的感召力,運用明星的榜樣示范,具體地告訴學生應該怎么踐行《孝》《愛》《禮》,讓學生不僅在理論上明白孝禮愛的含義和作用,更告訴學生在現實中應該怎么做。起到了學以會用的目的。還有一點就是沒講完一個主題,在進行下一講的時候,中間都會傳出一個文藝節目,達到娛樂身心,放松休息的目的。這叫勞逸結合。這也許就是學生印象深刻的原因吧。

通過上述分析,筆者以為《開學第一課》對我們教師的教育教學有三點啟示:第一,在以后的教學中要用多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可以通過放動畫的形式,可以通過同學現身說法的形式,可以通過知識場景模擬表演的形式,還可以多種方式綜合運用。總之要豐富課堂教學手段,避免課堂教學方式單一化。第二,要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大頭爸爸教兒子學習的方法之一就是把剛剛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這樣學生理解了知識是什么的同時,也知道如何運用知識。學生從知識而運用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的同時也提升了能力和智慧。第三,適當引進“客串教師”的形式。王小丫本來是央視主持人,可是在《開學第一課》節目中客串了一把班主任。我們學校教學中也可以通過邀請學生家長,或者校外教師,或者不帶本班課程的其他本年級的老師客串一把。我相信,會收到很好的效果。至少可以減少學生的審美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