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讀《用心靈贏得心靈》有感老師讀書筆記

讀《用心靈贏得心靈》有感老師讀書筆記

2024-08-01 閱讀 3424

讀《用心靈贏得心靈》有感老師讀書筆記

現在的孩子任性、嬌慣、懶惰、不守規矩。與同事談及此事,都有同感:也許我們沒有走進孩子們的心靈深處,也許今天的孩子承受了太多的壓力,也許他們真的沒有理解學習的真諦?我感到迷惘、彷徨。最近,我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用心靈贏得心靈》一書,使我受益匪淺,感受頗深。李老師說:“作為一個好老師應具備情感、思想、智慧這三種素質,要做一個反思性教師,帶著一顆思考的大腦從事平凡的工作,不停的讀書,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寫作,用兒童的眼睛去觀察,用兒童的耳朵去傾聽,用兒童的興趣去探索,用兒童的情感去熱愛!這句話深深地啟發我們,作為教師要做一個有童心的教育者,努力培養自己在看待事物、感受問題時多一份兒童心理,不要老是用成人的心理去看待兒童的所作所為,把兒童的興趣、情感、純真放在一邊,時時事事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問題,那樣的話,許多事情都會變得事與愿違。做孩子喜歡的老師,用自己美好的心靈去贏得美好的心靈。

篇2:老師讀書筆記綠色德育

《鄉村教師突圍》第二輯“理念突圍”中,吳再柱老師提出“做學生角度德育”的教育觀點。他說“學生角度”的德育即是“首先從目的來說,就是‘以生為本’;其次從內容來說,應做到‘三貼近’,貼近時代、貼近實際、貼近學生;再次是從方式來說,就是要‘學生主體’,一言蔽之,就是做學生視角、學生喜歡、學生受益的德育”。

細讀文章,我覺得“學生視角、學生喜歡、學生受益”的德育也就是“換角度為學生想、活形式學生參與、多方面學生收獲”的過程。從擺正德育方向到最終取得效果,我覺得這種德育過程就是一個內涵豐富的“綠色德育”。

“綠色”是生命之色,它寓意希望、和諧、健康、收獲等內涵。

“綠色”首先是不放棄一個。是苗不再乎預料它長成何樣,而重要的是孕育在土中它是否能生長,生命是第一。

“綠色”是生命特征,只要活著,就有他的存在。學生是德育的個體,個性不同注定存在各異,但合理疏導就可以有所改變,最起碼注重生命是基礎的德育要求,“不能把孩子教壞了”,、“誰也擔當不起”等等是誰也承擔不起的。

“綠色”是大愛。吳老師只是班級的語文老師,相對于班主任來說,與學生結束少之又少,但是他所做的與學生的接觸不光是課堂、還有課后、還有家庭生活等等,他是“大愛無痕”。

“綠色”是根基。從學生出發、為學生想法、到為學生收獲,德育就是超乎家長的管理過程,只要教師出于真心、獻于樂心、看于喜心,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簡單但不凡的過程。

篇3:老師讀書筆記讀《教師掌控課堂技巧》有感

教師掌控課堂的技巧很多,有課堂管理方面的,有課堂結構方面的,有授課技術方面的,有處理問題的機智方面的等等,不一而足。但我感到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覺得課堂有趣,他的注意力就會被吸引,就會專注于學習內容,而不會去做小動作、講小話、打瞌睡,教師掌控課堂就變得容易了。反之,如果教師的語言無味,學生就可能會不愛聽,注意力就會分散,搞小動作在所難免。這時候,教師掌控課堂的難度就加大了。

那么,怎么讓課堂有趣味呢?

《教師掌控課堂的技巧》告訴我們幾個招數:

一、適當地穿插故事。故事有情節有趣味,有吸引力,不單學生愛聽,就是大人也喜歡。在課堂上適當地穿插個故事,既能收到引人入勝的效果,又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有位老師在講“人際關系”時講到“社會是由無數的人際關系組成的網絡,每個人都是人際關系中的一個結子,扮演著多種社會角色”時講了一個小幽默故事:清代有個秀才,他上有父親,下有兒子,他的父親和兒子都狀元。平時家里經常吵架,他跟父親吵架時說:“你有什么了不起,我兒子是狀元,你兒子呢?”跟兒子吵架時就說:“你有什么了不起,我父親是狀元,你父親呢?”這個秀才在家中既是父親,又是兒子,他這種近乎無賴的吵架,引得學生哄堂大笑,從而對每個人在社會中扮演多種角色,是人際關系網絡中的結子這一道理有了深刻地理解。

這一招的難度在于及時找到恰當的故事。如果教師讀的書多,能夠博聞強記,需用時就可信手拈來。

二、適當地運用修辭手法。修辭的作用就是要把話說得形象生動,讓人覺得有趣。如比喻、擬人、借代、引用,甚至反語、夸張,講課時若能運用適當,定能妙趣橫生。有位教師在講“文明習慣”時,結合個別同學吸煙的現象,來了個正話反說:“同學們,吸煙有兩大好處:一是吸煙引起咳嗽,夜間尤劇,聲音能嚇跑盜賊;二是長期吸煙,可以形成駝背,做衣服能節省布料,大家說是嗎?”學生們聽后會心而笑,在笑聲中自然明白了吸煙的危害。有的教師在講理想時,講到理想境界是高于現實的,理想是有可能實現的,二者必須兼顧。高于現實而忽略現實可能性的是幻想,比如有人想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串起來,掛在脖子上做項鏈;有現實可能性而低于現實的也不能稱為理想境界,比如有人一日三餐都想有碗菜湯。通過這樣的夸張,學生就易于理解和鞏固對理想的認識。

這一招的難度在于運用恰當的修辭方法。它要求教師不但知識豐富,還要富有想象力。

三、增強幽默感。俄國文學家契訶夫說:“倘使一個人不懂得什么叫幽默,那他就不會有多大的出息,縱然具備天然的稟賦,也算不上真正的聰明。”幽默是教師智慧、學識在語言運用中結晶,是一瞬間閃現的光彩奪目的火花,是性情豁達、思想樂觀的自然流露,是一種健康而完備的精神狀態,也是構成優秀教師品質的一個要素。講話幽默的教師,不但會給學生增添快樂,在談笑風生中領略知識的真諦,而且也會使自己的語言具有誘人的魅力,從而深受學生的歡迎。

這一招是最難操作的。幽默與人的知識、智慧、心態、氣質和所處的環境等都有關系,是一個人綜合素質在一定場合的外現。培養幽默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這不是說幽默是天生的,無法學習的。

那么,如何增強自己的幽默感呢?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著手:

1.博覽群書,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知識積累到了一定程度,與不同的人在各種場合接觸就會胸有成竹、從容自如。

2.培養高尚的情趣和樂觀的信念。一個心胸狹窄、思想消極的人是不會有幽默感的,幽默屬于那些心胸寬廣、對生活滿懷熱情的人。

3.提高觀察力和想象力,要善于運用聯想和比喻。

4.多參加社會交往,多接觸不同性格的人。增強社會交往能力,也可以使自己的幽默感增強。

說實話,讓自己的課堂變得有趣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我們做熱愛學生、熱愛課堂的人,需要我們做有心人,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