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會話建真實語言環境
自由會話建真實的語言環境
會話導入就是通過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自由會話,導入新課。師生間的會話主要是以問答的形式進行;筆者采用推廣“分組定員制”,即各班分成若干個小組,指定組長,組成一個學習集體,這種方法要求組內的每一名學生,自己組織一段指定主題的會話內容,老師以此作為提問的依據,鍛煉學生的熟練程度;當達到一定的程度后,要求學生根據新授的內容組織補充、修改、擴展,然后在新的層次上再會話新的內容。“學生英語值日制”,這種方法它要求每組的每一名學生輪流值日,自設情景,并由其他組幾個同學共同參與,演示以前學過的對話,或把學過的英語運用到生活中去。例如:講述自己的家庭(三年級的學生內容)、談論一張圖片、一個公園、介紹新同學等等。這樣既能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充分表現自己,又能使全班同學受益,促進彼此的互相提高,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還能完成由舊知識向新知識的過渡。如果作為教學中的一個情景階段,使用在教授新知識前,則是表演、復習;使用在后,則是新知識的鞏固、發展,從而達到教學要求。筆者認為,這種方法的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要有計劃,不能急于求成,要注意表揚鼓勵,激勵學生不斷進步。在情景中學習、表揚、提高。
篇2:活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增強語言環境作用
活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增強語言環境的作用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柏林學校曹強
摘要:多媒體技術是一種將數字化的聲音、圖像、音樂、電視圖像、計算機圖像等多種數字媒體信息集成到計算機中,并具有交互式人機對話功能的技術。把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英語教學中,可使枯燥的學習變得形象、生動、直觀,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知識更新、信息爆炸、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英語教學的手段有了劃時代的突破。英語教學從應用錄音機、錄像機、幻燈機等非互動設備輔助教學的時代逐漸步入聲、文、圖共存的多媒體互動式英語教學時代。
關鍵詞:多媒體英語語言環境效率
正文:
多媒體課件是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產物,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教育工作者開始重新定位多媒體課件在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中的地位和作用,開始思索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怎樣學”和“如何教”的問題。《國家基礎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運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雖有一點英語基礎,但對每天大容量的學習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心應手的,打造高效課堂迫在眉睫,而多媒體課件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手段。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本文談了多媒體課件在英語教學中所起到的一些作用:
一、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來學,離不開真實的語言環境。書本上有對話,有插圖,但卻是無聲的,單純的讀、練引不起學生多大興趣,我們必須給學生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讓他們去感知,去模仿,去練說。我們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做:
1、我們把對話內容制成ppt,插入動畫,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在播放時,人物在說話,句子在蹦出,對學生來說既有真實的語言環境,在視力和聽力方面也是一種享受。
2、我們還可以截取英美國家人們關于某一課題的對話場景或電影中的某一片斷,制成ppt,利用學校每周地方課程時間放給學生,讓學生體會到英語是活生生的語言,用來交流的,一定要練說。
3創立英語角,每周讓學生參加一次,每次選取某一話題,制成ppt,先讓學生欣賞,后用英語進行交流,給學生提供展示英語的機會。
二、拓寬學生接受知識的渠道,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學生接受知識的渠道很窄,僅限于課本和課堂。而現在利用多媒體課件,極大拓寬了他們接受知識的渠道。如上網找一些適合教學需要的課件,課堂上展示給同學;給學生推薦一些學英語的節目,如聽廣播,看電視,上網等;多給學生推薦英文歌曲和英文原版電影并適當穿插在教學中使用;鼓勵他們在藝術節上演英語小品,唱英語歌曲,給他們搭建展示英語的舞臺;農村學校的學生可以通過遠程教育網進行英語學習;這些方法讓學生明白學英語的渠道很多,只要留心,處處皆學問。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調動起來了。
三、運用多媒體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創設良好的英語交流環境
充分利用多媒體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并有機整合,運用到英語教學中去進行探究性學習,使學生把學習中的疑難通過自主或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探討,并對多種意見進行記錄、整理、分析、歸納、比較,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既體現了“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在探索中加強語言的運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