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老師組織教學經驗交流教師課堂調控藝術

小學老師組織教學經驗交流教師課堂調控藝術

2024-08-01 閱讀 9646

教師的課堂調控藝術

赤峰市松山區五三學區中心校王立華

課堂是千變萬化的。不論教師做了多么充分的準備,課堂上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意外的事情。課堂教學是有目標的,但學生的興奮點往往與教學目標不一致。教師對課文的理解一般不會有問題,但學生是天真的,甚至口無遮攔,往往出現不太和諧的音符。總之,課堂教學起伏跌宕,變化不定,它要求教師具有駕馭課堂的能力。我曾看過這樣一堂課:學生的發言出乎教師的意料,課堂朝著遠離教學目標的方向滑去,教師回天乏術。應該說,這是一堂失敗的課。課堂上鼓勵學生暢所欲言,不等于沒有方向、沒有限制。課堂上,教師不能隨心所欲,學生也不能無所顧忌。這就需要教師具有課堂調控的能力,適時調整課堂的起伏、快慢、放收、疏密、動靜的變化,具有“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的定力。課堂的調控藝術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放”和“收”。課堂上,教師應具有開放的胸懷,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消除學生緊張心理?!胺拧笨梢灾笗r間,即在一定的時間內把時間完全放給學生。時間一到,教師就要“收”。“放”還可以指空間,即在活動空間上,教師不加限制,學生可以下位,自由討論。時間一到,各就各位。“放”還可以指教師的講析可以適當延展,馳騁天外,但最后要回歸到教學目標上來。有放有收,有自由有紀律,有個性有共性,這樣駕馭課堂就體現了一種教學藝術。我在教學《蘭亭集序》時,抓住“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這句話,聯系古今中外人們對生死的論述,大“放”特“放”,盡可能讓學生體會“生死亦大矣”的深刻含義。當我引導學生做了一圈巡禮后,又回到課文上來,再一次認真朗讀課文,適時收束。教學《項鏈》,我讓學生充分討論瑪蒂爾德這個人物形象,用了整整一節課的時間。最后,我對學生的討論分門別類,適時加以總結。

二、因勢利導。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會出現偏差。教師對學生的偏差不要簡單地否定,要搞清學生的思路在哪個地方出了問題,然后加以引導,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修正自己的偏差。這就是因勢利導的藝術?!墩l是最可愛的人》中,“我”問戰士:“你們不覺得苦嗎?”戰士“笑了笑”。我問學生:“戰士‘笑了笑’,說明對‘苦不苦’這個問題有現成的答案呢,還是沒有現成的答案?”學生有的說有,有的說無。我引導學生繼續思考:“志愿軍戰士到朝鮮來做好了吃苦的準備沒有?”學生異口同聲:“做好了?!蔽乙庾R到這就是我要憑借的“勢”。于是,我接著問:“甚至連什么的準備都做好了?”學生回答:“犧牲的準備?!蔽矣謫枺骸皩τ谝粋€做好了吃苦甚至犧牲的準備的戰士來說,回答‘苦不苦’這個問題,就顯得太什么了?”學生立刻回答:“太簡單了”、“胸有成竹?!蔽医又鴨枺骸澳敲催@個‘笑了笑’說明戰士有現成的答案還是沒有現成的答案?”學生回答:“有現成的答案。”因勢利導,水到渠成,并為下面理解志愿軍戰士只想奉獻不想索取的高尚品質打下了基礎。

因勢利導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關鍵是善于憑借學生的“勢”。“利導”則是朝著有利于教學目標的方向引導。學生的“勢”往往是原始理解,是教師教學的起點,沒有這個“勢”,教師的教學就失去了憑借,就無法對癥下藥。學生正確的理解可以作為教師向縱深開拓的“勢”;學生的錯誤理解可以作為教師向正確方向引導的“勢”。

篇2:小學老師教學經驗交流錯題本建立與使用

“錯題本”是提高學習效率的辦法,是減輕學習負擔的作業。通過“錯題本”的使用,可以提高思路質量,可以更準確地把握知識點及概念點,可以極大地改善粗心的現象,可以迅速地提高學習成績。

如何建立錯題本?

1.錯題本是對自身錯誤的系統匯總。可能很多同學會說,這些錯誤就讓它放在卷子上不也一樣嗎?將來看卷子就是了。其實,這是一個關于統計的問題,現實生活中統計的效用是相當重要的。當我們把錯誤匯總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很容易看出其中的規律性,尤其是當我們對錯誤進行了總結之后。比如:我們將數學錯題本上的問題總攬一下,可能很容易就發現,一遇到數形結合的問題,自己就很容易出錯,那么,我們在這部分的基礎方面就需要下點功夫了!

2.很多學習比較浮躁的同學滿足于知道自己這道題錯了,但是,認識往往不是很深。有時,即使讓他馬上重新做一遍原來的題目,可能還是拿不到滿分,其關鍵是步驟和過程。這時,建立錯題本,將錯題抄錄下來,并重新分步解出就顯得很有檢驗效果了,而且很有鞏固作用。

3.錯題本不是簡單地將題目和答案抄錄下來,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和預防類似錯誤出現的方法。這是一個自身逐漸學習和修正的過程,會讓自己對這一類錯題的認識逐步加深。同時,對于一些題目很長的錯誤,大家可以采取一些簡單有效的做法,比如:由父母幫助抄錄題目,但是由孩子自己重新解題并總結;或者將有關試卷復印,然后剪切下來錯誤的題目,粘貼在錯題本上等等,從而節省孩子的寶貴時間。

4.給每科建立一本錯題集。每天做當日作業前,把昨天的錯題解決后再開始新的作業。

對每道錯題都要重新摘錄,然后做錯誤過程陳述、錯誤原因分析、錯誤類型總結、最后將正確解題過程寫出。如果有多種方法也應該做出??聪聢D示:

X年X月X日

原題:……

錯解:……

錯誤原因(種類):……

正解:……

以上就是錯題本的完整格式。

5.建議大家在錯題本上完善幾個功能,就象模塊一樣,讓“錯”變得非常清晰。比如:標注出“概念錯誤”、“思路錯誤”、“理解錯誤”、“審題馬虎”等錯誤原因,標注出“錯誤知識點”數列、函數、解析等,標注出“同類錯誤”第幾頁第幾題等等。另外,可以考慮運用出題法,針對自己的常犯錯誤,給自己出幾道題目,考察自己對概念掌握、條件運用和知識結合的理解程度。

如何使用錯題集?

1.經常閱讀。錯題本不是把做錯的習題記下來就完了。同學們要經常在空閑時間或準備下一次考試時,拿出錯題本,瀏覽一下,對錯題不妨再做一遍,這樣就使每一道題都發揮出最大效果,在今后遇到同類習題時,會立刻回想起曾經犯過的錯誤,從而避免再犯。做到同一道題不能錯兩次,同一類題目不能錯兩次,從而減少習題量。如果各科都建立錯題本,這樣經常溫故知錯、持之以恒,學生的高考成績至少會提高20分。

2.相互交流。由于基礎不同,各位同學所建立的錯題本也不同。通過交流,同學們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得到啟發,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樣的錯誤,提高練習的準確性。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如果同學們能從做的錯題中得到啟發,從而不再犯類似的錯誤,成績就能有較大的提高。高考并不需要燈光下的熬夜苦戰,也不需要題海中的無邊漫游,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為重要的。

3.經常翻閱錯題本。每周或兩周一次重做一下錯題本,考試前更應重做“錯題本”。開始“錯題本”里由于粗心的類型會占大多數,但隨著該項工作的深入,“錯題本”中的錯誤質量會越來越高,數量會越來越少,更多是由于概念點和思路而引發的錯誤,這些題就是屬于平常沒有作對,考試又犯錯的典型類型,如果平時就能夠解決好,到最后考試的時候自然不容易再犯錯。

4.在開始時,把本學期甚至本學年的所有錯題全部整理出來(這點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尤為重要)。

請注意的是:錯題本能否順利建立和進行,需要教師和學生認識統一,并有決心堅持。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是對自己缺乏耐心和信用而造成的。但是只要堅持下來,善待錯誤,你很快將會欣喜地發現,錯誤會變得越來越少,你也很快會從煩瑣的錯題整理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和信心。

篇3:教學經驗交流文章心里暗示可以改變學生態度

心里暗示可以改變學生的態度

錦山小學包海燕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觀念、情緒、判斷、態度影響的心理特點。暗示有積極的心理暗示和消極的心理暗示。積極心理暗示,就是指來自外界和他人的有利于激發被暗示者自我定位和自我發展的心理暗示。積極的心理暗示,對人的情緒、智力、生理都能產生良好的影響,幫助人樹立起信心,調動人內在的潛能;而消極的心理暗示,對人的情緒、智力、生理都能產生不良的影響。我們的學生年紀小,處在長知識、長身體的階段,生理和心理的發育還不成熟,比成人更易接受心理暗示。因此,教師要注意用積極的心理暗示去影響學生,同時克服不良的心理暗示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

一、表揚鼓勵的語言對學生的心理暗示。

還記得那是在教上一屆的學生時有個叫明磊的孩子,他的學習成績和表現在班級中不是很好的,雖然也做過幾次工作可是就不見起色。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了他們母子倆,母親就向我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我沒多想就說這幾天表現很好,看到他滿臉的笑容,眼睛里充滿了對我的信任,我就拍著他的肩說,以后好好表現。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從此以后這個孩子真的改變了,課堂端正的坐姿,回答問題的次數多了,作業書寫的工整了,成績在一點點的變化著,兩個月的時間一躍成為班級的好學生。就是老師一次不經意的表揚,一次意想不到的暗示,給了一個孩子翻天覆地的改變。我問他你的變化怎么這么大呀?他說:“老師你都說我在學校表現那么好了,我能不好好去做嗎?”是呀孩子的心中有了目標----我表現的好,就照著去做,所以就真的好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更喜歡聽“好話”,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這是人的天性,兒童亦如此。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從學生的接受出發,多一點表揚,多一點鼓勵,讓良藥不再苦口,忠言不再逆耳,使他們在愉悅的氛圍中接受老師的教育,快樂成長。

二、合理的目標對學生的心理暗示。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來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潛能。我們心理暗示的結果必須由受暗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