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黨風廉政教育月活動方案
今年7月是自治區第十一個黨風廉政教育月。根據自治區黨委、地委和縣委的統一安排部署,結合我縣實際,現就開展好我縣第十一個黨風廉政教育月活動,制定以下安排意見:
一、總體要求
縣第十一個黨風廉政教育月要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與當前開展的學習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自治區黨委七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地委(擴大)會議以及縣委九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深入落實十七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精神,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以“加強黨性修養,弘揚良好作風,忠實履行職責”為主題,通過集中學習中央和自治區、地區和縣委新近頒布的有關黨紀條規和文件規定、學習《工作規劃》、開展違紀違法典型案件警示教育、學習勤廉先進典型事跡等活動,使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加強黨性修養,增強宗旨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和紀律法律意識,大力弘揚良好作風,堅持廉潔從政(從業),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和反腐倡廉各項工作深入開展,把中央、自治區、地區和縣委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為實現“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目標任務提供強有力的思想基礎和政治保證。
二、具體安排
(一)召開動員大會。在自治區、地區召開第十一個黨風廉政教育月活動動員電視電話會議之前,縣紀委已就開展好我縣的第十一個黨風廉政教育月活動向縣委做了請示匯報,縣委高度重視開展好我縣第十一個黨風廉政教育月活動,進一步提出了目標任務和要求。按照縣委的意見,在自治區、地區召開第十一個黨風廉政教育月活動動員電視電話會議后,縣委立即召開了**縣第十一個黨風廉政教育月活動動員大會。縣委書記王家斌同志作了重要動員講話,縣委常委、紀委書記多力坤
篇2:某衛生局黨風廉政教育及干部培訓制度
一、教育培訓的目的
黨風廉政教育培訓工作,是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強化對人財物管理領域和衛生行風建設的重點領域的教育與管理、自律與他律,加大預防腐敗、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的力度,筑牢反腐倡廉工作的思想根基。
二、教育培訓的內容
黨風廉政建設的法律法規的學習、先進典型的學習、反面案例的警示教育、相關業務知識的學習等。
三、教育培訓的對象
系統內全體共產黨員,直屬單位黨政主要領導,醫療、衛生執法人員,人財物重點部位管理人員。
四、教育培訓的方式
教育培訓采取在職學習和分期分批集中培訓的方式進行。
五、教育培訓的組織
(一)在黨員中普遍開展的黨風廉政建設主題教育,每年按市紀委的統一部署,根據局紀檢組(監察室)、直屬單位黨委安排由各單位組織實施;
(二)對直屬單位黨政主要領導的分期分批輪訓,由局紀檢組(監察室)會同直屬單位黨委負責;
(三)對直屬單位基建、藥品、醫療設備采購人員及管理人員、分管的領導和審計、紀檢監察人員的法紀教育專題培訓,由局紀檢組(監察室)會同規財科負責;
(四)對局機關科室負責人的黨風廉政教育培訓,由局紀檢組(監察室)會同直屬單位黨委負責。
六、教育培訓的檢查和考核
(一)教育培訓期間,局紀檢組(監察室)會同相關部門,對各單位組織和參加情況進行檢查。
(二)局紀檢組(監察室)會同有關部門結合年度工作總結對組織和參加教育培訓的情況每年考核一次。
(三)檢查考核結果作為單位和領導干部評先評優的一項重要內容。
篇3:黨風廉政教育誡勉談話制度
黨風廉政教育誡勉談話制度
為切實加強對領導干部的廉政教育,筑嚴拒腐防變的思想政治防線,促進黨風廉政建設,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縣工作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實行同領導干部廉政教育誡勉談話制度,是以變事后監督為事前監督,關口前移,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對領導干部進行教育、保護和監督的重要措施。
第二條談話本著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嚴格掌握政策,注重針對性和實效性。
第三條領導干部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進行談話:
(一)職務晉升或者工作調動時,進行必要的廉政教育;
(二)缺乏事業心和責任感,不能很好地履行職責,不能按時完成工作任務、實現定期工作目標,造成一定損失的;
(三)不按民主集中制原則辦事,鬧無原則糾紛,搞不團結,影響正常工作的;
(四)有不廉潔行為或者違紀苗頭,需要提醒或教育幫助的;
(五)對群眾反映或舉報經調查有輕微違紀,不夠黨政處分的;
(六)對群眾反映舉報失實,需要澄清或打招呼的;
(七)有其他需要通過誡勉談話了解或解決的問題。
第四條談話對象:全縣黨的機關、人大機關、政府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和縣屬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的正、副科級干部。
第五條談話的組織及分工
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分級負責分別進行。
對正科級領導干部的談話由縣紀委書記負責;對副科級領導干部的談話由縣紀委副書記或常委(副局長)負責。因工作需要也可由上述領導同志委托或指定有關人員進行談話。
第六條談話的程序及要求:
(一)承辦部門根據掌握的情況和工作需要,確定談話對象,報有關領導同意。
(二)承辦部門應當提前以適當方式將談話時間、地點通知談話對象。
(三)需要談話對象對有關問題作出書面答復或者說明的,可以要求談話對象提供書面材料。
(四)談話對象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可以采納的,應當采納,并及時將采納情況告知談話對象。
(五)談話結束后,承辦部門應做備忘性記錄,記錄談話的時間、地點、次數、談話人員、談話對象等基本情況,不記錄談話內容。受領導委托、指定進行談話的,事后應將談話情況向授權的領導報告。
第七條對談話人員的要求:
(一)將談話的內容、要求明確地告訴談話對象。
(二)重事實,重證據,重調查研究。
(三)不準挾嫌報復,不準假公濟私,不準提不正當要求。
(四)不準向談話對象泄露舉報信訪人的單位和姓名,不準將舉報信訪件或者談話對象不宜閱看的其他材料給談話對象閱看。
(五)注意保密,不得向外泄露談話內容。
第八條對股級以下干部的黨風廉政教育誡勉談話,由各鄉鎮、縣直機關紀委(紀檢組)、監察室參照本制度組織實施。
第九條本制度由縣紀委、縣監察局負責解釋,自下文之日起施行。
Δ、**縣領導干部廉政檔案管理制度
一、廉政檔案對象
建立領導干部廉政檔案對象為我縣正、副科級領導干部,包括縣委、政府任命的國有企業科級領導干部。
二、廉政檔案歸檔范圍
(一)領導干部廉政檔案基本情況登記表,包括本人的簡歷、獎懲、培訓、年度考核、民主評議情況;
(二)領導干部家庭和住房情況登記表;
(三)領導干部三項報告制度情況登記表,包括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個人收入申報、收受禮品登記以及相關的情況和材料;
(四)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情況登記表,包括出國情況,收受現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情況,配備通訊設備及安裝電腦、支付上網費用等情況。
(五)領導干部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包括責任制考核的有關材料;
(六)領導干部執行述廉制度情況登記表;
&
nbsp;(七)領導干部執行民主集中制情況登記表;
(八)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情況登記表;
(九)領導干部違紀問題及處理情況登記表;
(十)領導干部廉政談話登記表及記錄;
(十一)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情況登記表,包括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和相關材料等;
(十二)領導干部離任公共財物交接表;
(十三)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先進事跡登記表;
(十四)其他有關領導干部廉政建設方面的總結、學習體會、調研文章等材料;
三、廉政檔案歸檔要求
(一)各種表格內容如發生變化,要及時補報。
(二)領導干部廉政檔案要認真填報,有關登記表如填寫不下,可另附表或文字材料,一并歸入本人廉政檔案。
(三)歸檔材料應真實可靠、完整齊全、文字清楚。需要組織審查蓋章或本人簽字的,必須蓋章和簽字后方可歸入本人檔案。
(四)領導干部廉政檔案表格,不得使用圓珠筆、鉛筆、紅墨水、純藍墨水或用復寫紙書寫。
(五)領導干部廉政檔案除信訪件、違紀案件、民主生活會、經濟責任審計、先進事跡等材料外必須是原件。
四、廉政檔案的管理和責任
(一)領導干部廉政檔案由縣紀委負責管理。組織部、人事局、審計局、檢察院等部門負責提供相關材料。
(二)由縣紀委黨風室專人負責對領導干部廉政檔案的管理,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歸檔、整理、轉入、轉出、查閱、借閱、移交、轉遞、保管等項工作。
(三)組織部、人事局、審計局、檢察院等執法執紀部門形成有關領導干部廉政方面的檔案材料應于材料形成后的三十天內移送縣紀委,并填寫《領導干部廉政檔案材料移交表》一式兩份,收、送單位各留一份備查。
(四)廉政檔案編號應按編碼表進行排列。卷內文件材料要按檔案類別排列,固定每份材料的排列位置。每一類中的材料要編制類別、件號、表號、序號和起止頁號。新增材料按類別入卷,續編件號、表號、序號、起止頁號。
(五)廉政檔案要統一編制案卷目錄。
五、廉政檔案的查閱、借閱制度。
(一)凡因領導干部的考察、任免、調動、組織處理、案件調查及評先選優等情況,經主管領導批準,可以查閱和借閱領導干部廉政檔案。
(二)外單位確因工作需要查閱、借閱領導干部廉政檔案的,必須持有單位證明,經主管領導批準,方可查閱、借閱。
(三)紀檢監察機關內部各室相關負責人確因工作需要,經紀委主管領導批準,方可查閱、借閱所負責范圍內領導干部廉政檔案。
(四)在任何情況下,領導干部本人不能查閱自己和有親屬關系的領導干部的廉政檔案。
(五)查閱領導干部廉政檔案須填寫《查閱領導干部廉政檔案審批表》,并辦理登記等相關手續。
六、廉政檔案保密制度
檔案管理人員和查閱、借閱檔案人員必須嚴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公開議論領導干部廉政檔案的內容。借閱的檔案須在保密的地方查閱,嚴禁攜帶到公共場所,以免泄密。未經批準,不得任意摘錄、復制領導干部廉政檔案內容。
七、廉政檔案材料銷毀制度
經鑒定確認無保存價值的領導干部廉政檔案材料,經主管領導批準,登記造冊,由專人送指定地點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