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民政辦關于農資市場整治方案
為有效遏制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違法行為,進一步規范農資市場生產經營秩序,切實保護農資生產經營者和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根據《市人民政府與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加強化肥市場整治和監管座談會紀要》(第十九期),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維護廣大農民合法權益為核心,把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和保障農產品安全放在首位,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綜合執法,嚴厲打擊農資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實現“打假、護農、穩糧、增收”的目的。
二、整治原則和目標
堅持“政府統一領導、各方齊抓共管、強化監督管理、維護市場秩序”原則;通過集中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違法行為,使制售假冒偽劣農資重大案件執法查處率達到100%,農資生產經營行為進一步規范,“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農資市場經營秩序進一步好轉。
三、整治重點
(一)重點品種。農藥、化肥、種子,尤其是假冒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金沙江”牌尿素。
(二)重點區域。在全面開展整治的同時,調查已確定整治的重點區域,加大整治力度,特別是小草壩、兩河、海子、蕎山、角奎等鄉(鎮)。
四、方法步驟
本次專項整治行動自6月10日開始,到8月10日結束,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階段:6月10日至6月25日。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的調查摸底工作,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專項整治行動方案,進行具體的安排部署。
(二)集中整治階段:6月26日至7月31日。按照確定的整治目標和重點,由縣工商局牽頭,縣農業、公安、交警、質量技術監督、供銷社等部門組織精干力量進行聯合執法,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三)總結整改階段:8月1日至10日。縣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在對專項整治行動全面總結的基礎上,針對薄弱環節進一步制定整改措施,建立農資市場長效監管機制。
五、組織保障
(一)組織領導。為確保本次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順利進行,成立彝良縣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工商局,由陳玉明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工作,根據工作需要,工作人員從相關單位抽調,主要職責如下:
(一)領導小組負責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工作的組織領導,對全縣農資市場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督促、檢查。
(二)辦公室負責制定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及時收集、整理、上報全縣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工作的開展情況;督促成員單位切實履行職責;負責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日常工作和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工作。
(四)整治行動采取聯合執法、集中整治與各負其責、分頭治理相結合的方式。集中整治期間,由彝良縣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各職能部門,抽調業務素質好、工作能力強、作風過硬的人員組成綜合執法隊進行聯合執法,所有抽調人員均統一集中上班,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集中整治結束后,各職能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加強監管,形成長效監管機制。
(四)在打擊制售假冒“金沙江”牌尿素工作中,彝良縣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積極協調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多生產質優價廉的化肥,發揮連鎖經營優勢,滿足廣大農民的需要,同時,幫助職能部門執法人員就假冒產品的檢測和鑒定工作給予支持。
(二)部門職責。各成員單位要按照各自職責,密切配合,加大農資市場監管力度,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縣工商局: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發揮市場監管職能,嚴格規范市場主體準入行為,取締無照經營、超范圍經營行為,嚴厲打擊查處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及經銷各類農資產品假冒他人產品商標、名稱、包裝、裝潢、廠名、廠址和虛假廣告、宣傳等違法行為。同時,進一步完善“兩帳兩票、一書一卡”制度和“種子留樣備查公示”制度,強化農資經營者是流通環節農資商品質量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意識。
縣質監局: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負責農資生產環節質量監測和定期抽檢,依法發布檢測結果,嚴格農資生產企業資質審查、頒證,依法取締無證生產,嚴厲打擊生產假冒偽劣農資行為。
縣農業局: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嚴格執行農資市場準入制度,加強農資產品登記(審定)和有關許可的管理工作,強化發證后的監督管理,嚴厲打擊農資生產經營違法違規行為。
縣公安局:及時受理行政執法部門移交的涉嫌犯罪的農資案件,協助成員單位對假冒偽劣農資經營行為進行查處,辦理大案、要案,依法打擊阻礙行政執法的暴力犯罪行為。
縣交警大隊:協助成員單位對運輸假冒偽劣農資的車輛進行路檢。
縣供銷社:發揮農資經營主渠道作用,積極創新經營模式,發展連鎖配送業務,開展“放心農資”下鄉活動,配合做好農資市場專項整治工作。
六、有關要求
(一)嚴格責任追究。各鄉鎮,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按照各自的職能職責,密切配合,切實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整治行動真正取得實效。凡因領導重視不夠、部門配合不力、工作不到位、行政不作為、慢作為而發生制售假劣農資坑農害農事件,造成重大損失的,將依照有關規定,對相關人員嚴肅問責。
(二)加強信息溝通。集中整治行動結束后,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認真總結整治工作的全面情況,并形成書面材料,于8月15日前報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同時,以電子郵件形式抄報市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在農資市場監管中發現的重大情況,要及時報告政府和主管部門。
篇2:縣民政辦關于農資市場整治方案
為有效遏制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違法行為,進一步規范農資市場生產經營秩序,切實保護農資生產經營者和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根據《市人民政府與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加強化肥市場整治和監管座談會紀要》(第十九期),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維護廣大農民合法權益為核心,把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和保障農產品安全放在首位,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綜合執法,嚴厲打擊農資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實現“打假、護農、穩糧、增收”的目的。
二、整治原則和目標
堅持“政府統一領導、各方齊抓共管、強化監督管理、維護市場秩序”原則;通過集中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違法行為,使制售假冒偽劣農資重大案件執法查處率達到100%,農資生產經營行為進一步規范,“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農資市場經營秩序進一步好轉。
三、整治重點
(一)重點品種。農藥、化肥、種子,尤其是假冒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金沙江”牌尿素。
(二)重點區域。在全面開展整治的同時,調查已確定整治的重點區域,加大整治力度,特別是小草壩、兩河、海子、蕎山、角奎等鄉(鎮)。
四、方法步驟
本次專項整治行動自6月10日開始,到8月10日結束,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階段:6月10日至6月25日。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的調查摸底工作,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專項整治行動方案,進行具體的安排部署。
(二)集中整治階段:6月26日至7月31日。按照確定的整治目標和重點,由縣工商局牽頭,縣農業、公安、交警、質量技術監督、供銷社等部門組織精干力量進行聯合執法,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三)總結整改階段:8月1日至10日。縣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在對專項整治行動全面總結的基礎上,針對薄弱環節進一步制定整改措施,建立農資市場長效監管機制。
五、組織保障
(一)組織領導。為確保本次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順利進行,成立彝良縣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工商局,由陳玉明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工作,根據工作需要,工作人員從相關單位抽調,主要職責如下:
(一)領導小組負責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工作的組織領導,對全縣農資市場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督促、檢查。
(二)辦公室負責制定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及時收集、整理、上報全縣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工作的開展情況;督促成員單位切實履行職責;負責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日常工作和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工作。
(四)整治行動采取聯合執法、集中整治與各負其責、分頭治理相結合的方式。集中整治期間,由彝良縣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各職能部門,抽調業務素質好、工作能力強、作風過硬的人員組成綜合執法隊進行聯合執法,所有抽調人員均統一集中上班,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集中整治結束后,各職能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加強監管,形成長效監管機制。
(四)在打擊制售假冒“金沙江”牌尿素工作中,彝良縣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積極協調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多生產質優價廉的化肥,發揮連鎖經營優勢,滿足廣大農民的需要,同時,幫助職能部門執法人員就假冒產品的檢測和鑒定工作給予支持。
(二)部門職責。各成員單位要按照各自職責,密切配合,加大農資市場監管力度,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縣工商局: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發揮市場監管職能,嚴格規范市場主體準入行為,取締無照經營、超范圍經營行為,嚴厲打擊查處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及經銷各類農資產品假冒他人產品商標、名稱、包裝、裝潢、廠名、廠址和虛假廣告、宣傳等違法行為。同時,進一步完善“兩帳兩票、一書一卡”制度和“種子留樣備查公示”制度,強化農資經營者是流通環節農資商品質量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意識。
縣質監局: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負責農資生產環節質量監測和定期抽檢,依法發布檢測結果,嚴格農資生產企業資質審查、頒證,依法取締無證生產,嚴厲打擊生產假冒偽劣農資行為。
縣農業局: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嚴格執行農資市場準入制度,加強農資產品登記(審定)和有關許可的管理工作,強化發證后的監督管理,嚴厲打擊農資生產經營違法違規行為。
縣公安局:及時受理行政執法部門移交的涉嫌犯罪的農資案件,協助成員單位對假冒偽劣農資經營行為進行查處,辦理大案、要案,依法打擊阻礙行政執法的暴力犯罪行為。
縣交警大隊:協助成員單位對運輸假冒偽劣農資的車輛進行路檢。
縣供銷社:發揮農資經營主渠道作用,積極創新經營模式,發展連鎖配送業務,開展“放心農資”下鄉活動,配合做好農資市場專項整治工作。
六、有關要求
(一)嚴格責任追究。各鄉鎮,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按照各自的職能職責,密切配合,切實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整治行動真正取得實效。凡因領導重視不夠、部門配合不力、工作不到位、行政不作為、慢作為而發生制售假劣農資坑農害農事件,造成重大損失的,將依照有關規定,對相關人員嚴肅問責。
(二)加強信息溝通。集中整治行動結束后,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認真總結整治工作的全面情況,并形成書面材料,于8月15日前報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同時,以電子郵件形式抄報市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在農資市場監管中發現的重大情況,要及時報告政府和主管部門。
篇3:農資市場打假集中整治工作意見
各市、州農業(農牧)局,成都市農委:
為貫徹落實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四川省打擊假冒偽劣農業生產資料專項集中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川委辦發電[]42號),進一步規范農資市場秩序,切實維護農民權益,經研究,我廳決定今年6月―10月底,在全省農業系統組織開展農資打假專項集中整治行動。現將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此次專項集中整治行動,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執政為民,集中力量和時間,重拳出擊,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種子、農藥、復混肥和配方肥的不法行為,凈化農資市場,規范農資市場秩序,探索建立農資監管長效機制,依法保護農業生產安全和農民利益。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專項集中整治行動,農資市場秩序得到明顯好轉,農資生產、經營企業證照齊全,農資包裝、標簽符合規范,農資質量全面提高。其中:種子抽檢合格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農藥抽檢合格率達到83%以上,農藥標簽抽檢合格率達到65%以上,復混肥抽檢合格率達到80%以上,配方肥抽檢合格率達到95%以上。
三、工作重點
此次專項集中整治行動,重點打好三大戰役:(一)6―7月,重點抓農藥專項整治;(二)8―9月,重點抓肥料專項整治;(三)9-10月,重點抓種子專項整治。
種子方面:作物以水稻、玉米、油菜、小麥為重點,區域以種子生產、經營集散地為重點,對象以有不良記錄的種子企業和經營門市為重點,嚴厲打擊無證生產經營、經營未經審定品種以及制售假劣種子的違法行為。
農藥方面:開展農藥質量和標簽大抽查,加大市場查處力度,加強禁用、限用高毒劇毒農藥監管,嚴厲查處非法生產和經營未經登記農藥的違法行為。
復混肥、配方肥方面:重點查處無肥料登記證生產復混肥、配方肥、摻雜使假、以次充好、偽造、涂改肥料登記證的違法行為。
四、具體措施
(一)嚴格把好農資生產經營主體關
要對農資生產經營單位的資格條件依法進行一次清理。
根據《種子法》等相關規定,嚴格把好品種審定、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關,堅決取締無證生產、經營的行為,嚴查未經審定品種和未獲引種許可的亂推亂引行為。
依照國家和省《農藥管理條例》規定,對轄區內所有農藥經營單位,特別是對基層農藥經銷網點,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建立“經營戶口”和質量檔案。所有的農藥經營人員必須參加有關農藥法律法規及農藥知識培訓并經農業部門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對不符合法定資質條件的,限期整改,整改仍達不到要求的,聯合工商管理機關依法吊銷其營業執照。
按照國家農業部《肥料登記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嚴格登記把關,對辦廠手續和登記資料不齊的不予登記,對偽造、涂改肥料登記證的行為依法嚴懲。
(二)加大農資市場監管力度
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對農資市場進行一次拉網式檢查,摸清家底,登記造冊。同時,加大種子、農藥、肥料質量監督抽查力度,重點抽查當地群眾投訴較多的農資生產經營企業和產品。對抽檢質量不合格的,要依法嚴肅處理。
種子方面,要嚴厲打擊無證生產經營、經營未經審定品種、套購、制假售假、更換審定名稱、品種名稱標注混亂、虛假廣告宣傳、無生產經營檔案或檔案不完整的違法行為。
農藥方面,對銷售假劣農藥、未經登記、假冒登記證、標簽超范圍以及過期農藥的違法行為,特別是水稻稻瘟病防治藥劑質量標簽違規者,要依法嚴厲查處。同時,繼續清查收繳含氟乙酰胺、毒鼠強等急性劇毒鼠藥和國家已公布禁止在國內銷售和使用的高毒農藥,如含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的復配制劑,嚴懲制售毒鼠強等劇毒急性鼠藥的違法犯罪活動。
肥料方面,加強對(鎮)、村零售店復混肥、配方肥等產品的檢查,認真查處無肥料登記證生產復混肥、配方肥的違法行為。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肥料產品和虛假宣傳廣告。加強省外復混肥、有機肥等產品在我省銷售的備案管理,未經備案的產品不得在四川境內銷售。
(三)加大大要案件的查處力度
各地要加大農資違法案件查處力度,建立完善案件投訴舉報制度,對外公布投訴舉報電話,方便群眾舉報,從重從快查處一批制假售假的“黑窩點”和典型。要嚴格執行農業部《農資監管暫行規定》,對于涉案金額達5萬元以上的大案要案,要及時逐級上報上級農業主管部門,實行掛牌督辦。對于觸犯刑律的,要及時依法移送司法機關,杜絕只查不罰、以罰代刑的現象。
(四)開展誠信建設和放心農資下鄉進村
各縣(市區)農業部門,要以縣為單位,指導轄區內的農資經營門店建立健全誠信檔案,根據誠信守法經營情況,按照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實行分類排序管理。引導一批重質量、講信譽、產品具有競爭力的農資生產經營企業參與誠信建設,倡導他們向社會公開守法經營或質量承諾,鼓勵他們建立連鎖、配送、超市等現代流通網絡,方便農民群眾購買農資。認真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探索新形勢下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的有效途徑和模式,總結出一套建立農資監管長效機制的做法和經驗。
(五)加強組織領導
我廳成立以廳長滕彩元同志為組長、常務副廳長傅志康同志為副組長的農資打假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廳政策法規處、紀檢監察室、土肥處、種子站、藥檢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辦公室設在廳政策法規處。
各級農業部門要高度重視農資打假工作,盡快建立健全農業法制執法機構和隊伍,實行綜合執法,解決必要的執法裝備和工作經費,確保打假工作正常開展。要精心制定打假方案,層層落實責任,主要領導為本部門農資打假的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分管責任人,將打假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和人頭。
加強信息報送工作,及時報送專項整治行動進展情況。各市、州要在繼續做好今年農資打假半年報材料和統計報表報送的同時,從6月5日開始,每7天將本地區一周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和案件查處情況,用《農資打假統計報表》附文字材料報送我廳政策法規處(統計表以9月14日川農業函[]399號文布置的為準,肥料方面只管復混肥和配方肥)。并于10月30日前將6-10月整治工作總結材料以及農資打假統計報表報我廳政策法規處。
切實加強對農資打假專項集中整治行動的督查。對于不重視農資打假工作,影響工作開展,導致假劣農資坑農害農事件發生以及充當制假售假地方保護傘、黨政機關干部參與農資生產經營的,要追究領導和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