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傳染病實施方案

傳染病實施方案

2024-07-31 閱讀 9953

傳染病防治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防病保健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染病發病水平的高低,已成為當前衡量一個國家社會進步和衛生保健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下面是OK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染病實施方案,供大家分享。

傳染病實施方案一

一、萬物復蘇,春意盎然。春天是一年最美好的季節,但同時春季也是麻疹、流腦、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學校又是群體感染的多發區。學生抵抗疾病能力低,容易導致傳染病發生、蔓延,一旦疫情暴發,將嚴重威脅全體師生的身體健康,對學校、家庭和社會造成較大的影響。為有效保障師生健康,維護學校穩定,我校從細處著手,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構筑學校春季傳染病發病“防火墻”,使學生免受春季流行傳染病的侵害。

二、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學校預防春季傳染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副組長:

成員:中層干部、班主任、校醫

三、主要措施:

1、嚴格落實責任做好春季傳染病的預防工作是當前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是事關廣大師生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大事。學校預防春季傳染病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分工,明確責任,各負其責,層層把關,建全傳染病報告網絡。

2、加強宣傳教育學校要通過召開全體教師會議,傳達上級文件要求和工作部署,使廣大教師從思想上認識到做好春季傳染病預防工作的重要性,積極投入到預防春季傳染病的工作中來。學校通過晨會、班會、廣播和黑板報等形式,深入開展春季傳染病的預防宣傳教育活動。

3、嚴格執行疫情報告制度要求班主任每日進行晨檢,做到檢查仔細,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立即報告,及時隔離,規定患病學生

必須在醫學隔離期限滿后方可恢復上學,并教育學生隔離期間不要去參加各種活動,防止引起交叉感染。同時加強學生缺課登記管理,并做好缺課的學生原因追查、登記工作。若短期內出現相同癥狀學生增多現象,衛生室要及時上報城區教育局和市疾控中心。

4、加強師資培訓,做好防控普及工作以“學校傳染病的防控”為主要內容,對學校教師進行傳染病知識的培訓,了解傳染病防控相關知識,為晨檢的落實尋找科學依據,共同做好傳染病防控工作。

5.在學生和家長中大力宣傳傳染病防治知識。春季節是傳染病高發季,學校衛生室宣傳一定到位,加大對師生、家長的宣傳力度。通過告家長書、電子顯示屏,告訴家長春季傳染病對學生健康的危害,引起家長對孩子身體健康的足夠重視,教給了家長一些春季傳染病的預防措施;通過校會、晨會,提醒學生要注意預防傳染病,適量增減衣物,要求學生堅持體育鍛煉,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通過班隊課,對學生進行安全衛生教育,讓學生要講究個人和環境衛生。教育學生不買、不吃路邊小攤的“三無”食品。自覺做到“勤洗手,喝開水,吃熟食”;通過學校宣傳欄的溫馨提示,告訴大家疾病預防的相關知識。

6、構筑防病屏障(1)做好疫苗接種工作。疫苗接種是預防傳染病的積極有效的方法。目前水痘、腮腺炎、流感等傳染病都可以通過接種疫苗進行預防。

(2)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結合傳染病預防重點工作,及時清整校園死角,清除蚊蠅滋生地,清除園林綠地、閑置空地、垃圾雜物,徹底消滅衛生死角。(3)各班每天要開窗通風,讓教室有足夠的新鮮空氣,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方法。(4)鼓勵學生多到室外活動,增強學生體質,加強免疫力。(5)隔離傳染源。嚴格按照《傳染病法》規定的隔離期實施病員規范隔離。復課時要

有醫院開據的病愈證明方可進校上課。水痘隔離14天,并結痂完全脫落,腮腺炎從發病至少10天,并腮腺腫大完全消失。(6)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教育并督促學生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可用淡鹽水漱口,清洗鼻腔,不用公用毛巾及手帕。(7)搞好校園內外環境衛生和師生個人衛生;做好教室、廁所等場所的消毒工作,并明確專人負責;教室、辦公室等做好日常開窗通風工作,每天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鐘。

四、工作要求:學校各年級必須各負其責,落實各項功能與責任,嚴格落實防控工作措施。

雖然春季傳染病種類繁多,但學校領導對預防春季傳染病工作重視,措施得力,為全力保障師生健康安全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對此,我們堅信:只要我們重視預防工作,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有效地阻斷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

傳染病實施方案二

當前正值群體性傳染病高發期,學校傳染病防控形勢嚴峻。今年以來,我市連續發生數起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群體性傳染病事件。為預防傳染病在我校的發生,防控結合,切實保護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學校制定傳染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

一、工作原則與目標

(一)工作原則

堅持統一領導,分工負責;依法管理,科學防治;快速反應,有效處理;防治結合,以防為主的工作原則,共同預防和控制傳染病在我校的發生和流行。

(二)工作目標

1.廣泛、深入、持久地宣傳染病的防治知識,并形成制度,納入學校定期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體系,提高廣大師生的自我防范意識。

2.完善傳染病疫情信息監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健全快速反應機制,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疫情在學校的發生蔓延。

二、組織管理

(一)領導機構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傳染病的防控工作,并作為當前學校安全工作的重點,為保障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學校成立傳染病防控工作領

導小組,名單如下。

組長:賈德強

副組長:謝興燦

組員:賈治金、陳玉超、張朝杰、張湘、賈軍、云劍、付成文及各班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學校校務辦,由陳玉超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傳染病防控工作。

(二)落實制度

1.晨檢制度和缺課學生追訪制度

各班要有晨檢記錄表,并及時做好記錄。對不到校的學生進行追訪,將每天情況及時上報校務辦。

2.隔離制度

對確診病人要嚴格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進行隔離,不能因為各種人情關系開口子,誰開口子誰負責。

隔離返校時要憑區衛生局統一印制的《返校建議書》入學。

3.消毒制度

4.憑證入學制度、接種制度

要在一定時間內收起接種證的復印件,完善入學檔案。

5.信息報送制度

此次傳染病防控信息報送途徑為:班主任――校務辦――區教育局,嚴格信息報送制度,不能誤報、漏報和瞞報。

(三)工作職責

1.校長室

校長是學校傳染病防控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傳染病防控工作。

2.校務辦

校務辦具體實施傳染病防控工作,具體職責有:

(1)制訂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建立傳染病防控網絡;設計發放記錄表、統計表。

(2)對教師進行傳染病防控宣傳和教育。

(3)每天匯總學生到校情況和傳染病發病情況,一旦發現疫情,報校長審核后上報縣教育局。

3.政教處

(1)制訂學校傳染病防控緊急預案。

(2)牽頭做好學生憑證(接種證)入學的制度,兩周內做好索證及統計工作。

(3)組織學生做好衛生保潔工作。

4.教務處

(1)利用家長會和告家長書的形式對家長進行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

5.總務處

(1)完善消毒制度,組織工勤人員做好保潔工作。

(2)嚴格學校門衛管理,堅持憑證出入和來訪登記等制度,及時掌握校內各種人員流動情況。

6.班主任

(1)向學生做好此次傳染病防控工作宣傳和教育;告知學生臨平傳

染病防控的定點醫院為區第一人民醫院。

(2)落實晨檢與考勤制度、缺課學生追訪制度。

該制度是傳染病“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早治療”的關鍵環節。班主任每天7:40之前進行晨檢和考勤,作好記錄;8:00之前對缺課學生進行追訪;8:30之前通過校訊通平臺向方應連上報相關情況。其他時間碰到相關情況及時上報。

7.任課教師

(1)每次上課之前對學生數進行清點,有缺課的,及時向班主任報告。

(2)課堂中發現學生有可疑病情的,及時向班主任反映。

(3)周日活動課中相關情況,由任課教師向值日領導報告。值日領導發現疫情向方應連匯報。

此次傳染病防控工作事關社會穩定和學校發展的大局,我們要站在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高度來認識今年的傳染病防控工作,切實把這項工作做實、做好。對于認識不到位、措施不落實造成重大事故的,要根據誰失職誰負責的原則,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年度考核降低一檔或直接定位不合格

傳染病實施方案三

一、指導思想

以實踐“****”和貫徹*大及*屆三中全會精神,從維護全園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幼兒園和社會穩定出發,組織本園做好防控甲型H1N1流感、呼吸道等傳染病的再次發生,防止幼兒食物中毒事件發生,積極與衛生部門緊密協作,搞好各項預防措施,落實各項預防工作,加強疫情監測,全面掌握疫情動態,堅決控制和阻斷疫情在幼兒園的擴散和蔓延。

二、成立澤普縣幼兒園甲型H1N1流感、呼吸道等傳染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梁素君

副組長:阿提坎木

組員:宋紅梅、姜紅玉、海仁古麗、茹仙古麗、崔麗萍、努爾古麗。

工作小組負責領導我園日常防治工作及處理突發事件。定期每周召開一次工作會議,聽取總務處、保健室匯報一周園內防治工作情況。校園內出現緊急情況領導小組應及時作出處理,指導園內預防工作的落實,并進行檢控和監督。

三、工作措施

(一)、園領導高度重視甲型H1N1流感、呼吸道防控衛生監督工作,為認真細致的做好此項工作,迅速組織園醫務室工作人員加強對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進行周密布署,親自進班對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切實將幼兒園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二)、監督檢查工作重點

1、立即建立有效、規范、有序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程序;建立健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制度、包括疫情報告、傳染病人處理及隔離消毒制度、健康教育制度及幼兒體檢制度。

2、園內設置甲型H1N1流感報告人,開展晨檢、午檢和健康教育工作。

3、幼兒室內活動區進行全天開窗通風,每日幼兒離園后及時對室內進行消毒。保健醫每日對各班落實的情況進行檢查。

(三)、加強宣傳力度,防治工作深入人心。

1、加強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要加強甲型H1N1流感衛生安全教育的宣傳力度,將季節性、突發性、傳染性及食物中毒的預防內容,納入我園健康教育工作范圍,通過黑板報、廣播等多種形式宣傳傳染病防治知識,開展健康教育,引導師生正確認識傳染病,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消除緊張和恐懼心理。各班要普遍開展一次預防傳染病的健康教育主題活動。要利用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形式,向家長講解預防甲型H1N1流感傳染病知識和要求,建立家園互動的傳染病防控機制。

2、保健室兩周一期墻報;由保健室供稿,廣播室于每天早操以后播出有關防治傳染病知識,并在每日動態中,要報導園內每天晨檢情況。

3、印刷宣傳單,張貼《園內預防AP工作指引》及《告幼兒家長信》,發至每生及每位家長人手一份,配合我園做好防治傳染病工作。

4、提供充足的消毒材料,保證預防工作的需要。要為每個班級配備體溫計及消毒液等預防工具和材料。

(四)、切實將防治工作落到實處。

1、堅持每天晨檢、午檢制度,由各班班主任在早餐、午餐、午點時對全班幼兒進行檢查、詢問,將登記好的情況報保健室。對缺勤的幼兒做好考勤登記,由班主任負責調查了解缺勤原因。保健室按澤普縣衛生局、教育局要求,每天填報甲型H1N1流感防控報表,將相關信息上報教育局。

2、建立監控管理制度。保健室每天將幼兒就診情況做好登記,對每天發熱的人數、名單。所在班級登記后,做好病情追蹤檢查。

凡發熱38℃以上的須到醫院就診。縣城幼兒有發熱經醫院確診排除傳染病的讓其家長接回休息,退熱后休息一周才可回園上課。城郊外幼兒,有發熱須到醫院檢查確診,排除傳染病則須入住本園隔離室,一天三次由保健室量體溫,進行病情追蹤治療,直至痊愈。對暑假從外地返回的教職工和幼兒,進行監控,一旦發現身體異常,要及時進行隔離并送指定醫院就治。

3、搞好園內環境衛生,堅持每周周末園內大搞衛生制度,每周周末中午各班由班主任負責搞好幼兒宿舍、活動室衛生,總務室派出老師進行檢查合格后才可讓家長接幼兒。

4、堅持每天園內課室、午休室噴藥消毒制度。午休室由每班三位教師負責噴藥消毒,餐桌用消毒水擦抹,噴灑地面;用漂白水清洗廁所,擦抹公共場地。每天下午4:30分上課時間保育員對午休室進行噴藥消毒。活動室、衛生間等由總務室派人負責噴藥消毒,時間為每天下午7:45分幼兒放學后進行。幼兒園餐飲消毒室每天對各班幼兒餐具消毒碗柜消毒,洗碗池用消毒水擦抹,噴灑地面;用漂白水清洗廁所,擦抹公共場地。

5、園內玩具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必須做好衛生消毒工作,每天堅持噴藥,且用一定比例的消毒水擦抹,由幼兒園總務室指定人員負責。

6、每兩周用藥物蒸熏一次午休室、活動室。每兩周聯系防疫站進行一次全園噴藥滅蚊、滅蠅綠化除蟲工作。

7、加強幼兒園食堂飲食飲水衛生管理,確保幼兒集體用餐的衛生安全。要嚴格按照教育部《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的要求,對食堂工作人員進行一次嚴格的培訓,作出具體要求,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規范操作,加強餐具和炊具的消毒工作,嚴防食物中毒和經食物傳播其它疾病。食堂對禽類產品的采購要嚴加管理,不得采購已死亡或有病的禽類產品,加工禽類產品必須經過高溫煮熟后才能出售。同時,加強飲用水衛生的管理,每天必須保證向幼兒提供合格充足的飲用水,防止腸道傳染病的發生,食堂用具用消毒碗柜消毒,大型餐具用漂白水浸泡;。

8、積極開展園內愛國衛生運動,對園內環境衛生進行徹底整治。要組織開展“整治環境、清潔校園”活動,齊心協力抓好校園環境衛生和除“四害”工作,要徹底消除幼兒園“臟、亂、差”問題以及衛生死角,做到室內清潔、空氣暢通,窗明門凈、桌椅物品擺放整齊;食堂地面及臺面無油跡、污跡;廁所無異味,地面無積水。

9、每天各班值日老師必須檢查午休室、活動室是否有開

窗通氣。

10、辦公室樓道由后勤管理小組負責做好每天噴藥消毒,

有情況及時報告。

四、經費投入。

所有購買宣傳品和消毒藥品,預防用藥、用品款項全部由園內保教經費支出,不收取幼兒任何費用。

五、堅持疫情報告制度,建立責任追究制。

1、堅持疫情“日報告”制度。每天北京時間17:00要準確掌握情況,實行一天一報送,發現疫情每天及時上報縣衛生局和

教育局辦公室。決不允許緩報、瞞報和漏報。

2、建立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對忽視幼兒衛生安全,防治傳染病工作不力者,將嚴肅處理;造成嚴重后果的,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篇2:附三醫院腸道傳染病防治技術方案

第二醫院腸道傳染病防治技術方案

一、處置原則:

所有現場人員服從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各司其職,密切協作,快速反應,高效處置,及時處理急性腸道傳染病病人。

急性腸道傳染病按《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管理。

二、工作程序:

(一)組織醫務人員學習急性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著重掌握以霍亂病為主的急性腸道傳染病防治的藥物選擇及使用方法。腹瀉門診歸在醫院感染性疾病科,有明顯的分流標志,所有腹瀉病人均到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的腹瀉門診就診。腹瀉門診開展霍亂病原學檢查,無疫情期間,抽檢率達10%以上,疫情發生期間做到有瀉必檢,采用霍亂快診試紙條檢測技術。

對霍亂病人或疑似病人就地隔離,治療。

(二)現場處置

在醫院感染科腹瀉門診診斷室和觀察室,配備防蠅設施和盛放吐瀉物的專用容器及醫療搶救,消毒等藥械。對病人吐瀉物及廢染物,場所隨時消毒,病人離開后進行終末消毒。

(三)醫護人員防護:

1、腹瀉門診醫務人員上班時應穿戴工作衣、帽。進入疑似病人或霍亂病人廢染區工作時要穿戴隔離衣、鞋、口罩。

2、我院腹瀉門診將按《傳染病防治法》及院感規范管理和開展工作,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以更加完善此項工作。

篇3:雨雪冰凍災害傳染病預防控制技術方案

天氣寒冷和陰雨連綿是容易引起傳染病流行的自然因素,人員密集和流動大是引起傳染病流行的社會因素。2003年的春節,SARS的暴發提醒我們,在春節不能放松傳染病的防治。冬季容易發生的傳染病有呼吸道傳染病(流感、SARS、禽流感等)和腸道傳染病(如諾如、輪狀病毒等引起的感染性腹瀉)。為此,特制定本指引,供參考利用。一、家庭寒冷天氣預防傳染病的指引1.養成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不要過勞過累。保持正常、合理的生活規律,積極鍛煉身體,不吸煙,不酗酒,保證充分休息,增強身體抵抗力。養成均衡飲食習慣,多吃水果、蔬菜等綠色食品。2.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勤換洗衣服被子。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手絹或紙巾掩口鼻。3.注意飲食衛生。食物要煮熟熱透。4.注意保暖,根據天氣變化添衣保暖。5.室內要經常通風換氣。注意預防一氧化碳中毒。6.建議及時接種流感、肺炎等疫苗。7.減少到人多擁擠公共場所。8.出現感冒發熱或嘔吐腹瀉等呼吸道或胃腸道癥狀,要盡早到醫院就診。9.清理病人嘔吐物及糞便時須戴上口罩和手套,事后須再洗手。被患者嘔吐物和糞便污染的被服、地板等物體表面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清洗和噴灑(拖地、擦洗)。清潔用具也需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配制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可用84消毒液按原液與清水按1:30的比例或1公斤水加泡騰片3片。二、針對公共場所(滯留場所或臨時安置點等)的寒冷天氣預防傳染病的指引1.根據滯留場所和安置點人數決定設立臨時醫療點。醫療點要規范門診日志,完善診病登記。醫療點要指定專門的人負責疾病監測和傳染病報告。2.必要時建立健康巡查制度。發現傳染病疑似病人要及早送醫院隔離治療。發現有聚集性嘔吐、腹瀉或發熱等癥狀病人時,應及時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降低人員密度。根據滯留場所的容量,估算收留人數。疏散人員,降低人員密度。4.加強健康宣傳教育。通過派發宣傳資料或廣播、電視等形式廣泛進行開展健康宣傳教育活動,提高群眾的自我防病意識。教育群眾不要隨地吐痰,痰應用紙巾裹好后放入有蓋垃圾桶內。不亂扔垃圾。不能隨地大小便。5.提供安全飲水。6.加強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尤其是臨時提供食品的供應點。7.提供足夠數量的廁所,并加強廁所衛生管理,定期保潔和清掃。設置洗手設施,預備洗手液及抹手紙巾或干手機供洗手之用。8.提供加蓋的垃圾桶,并定期清理垃圾。有嘔吐物必須及時清理消毒。9.做好通風換氣,預防呼吸道傳染病。人員密集的場所特別要保證空氣流通。10.做好心理輔導。三、針對醫院的寒冷天氣預防傳染病的指引1.保證醫院的正常運轉。尤其是門診、急診、呼吸科、外科、防保科等重點科室。保證傳染病網絡報告系統的正常運轉。2.規范預檢分診工作。重點做好發熱門診的分診工作,尤其是在流感病人數量急劇增加的時候。3.遇到如下異常情況及早報告給轄區疾控中心:(1)符合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范疇;(2)死亡人數高于平時;(3)肺炎病人、發熱病人、腹瀉病人、嘔吐等病人高于平時;(4)出現聚集性發熱、腹瀉、嘔吐、肺炎病人;(5)其它臨床醫生認為是異常情況。4.做好院內感染控制工作,加強醫院消毒,加強病房通風管理。四、針對家庭的防治凍傷指引(一)認識凍傷凍傷是由于身體受到低溫或嚴寒而導致的一種傷害。凍傷會導致受傷部位感覺遲鈍和表皮色素缺失。凍傷常常發生在鼻子、耳朵、面頰、下顎、手指或者腳趾。凍傷會對身體產生持久的傷害,嚴重的會導致截肢。凍傷的發生幾率隨著身體血液循環的降低而增高,或者人們在低溫環境中沒有足夠衣物保暖。身體任一部位的皮膚發紅或者疼痛,處于寒冷的環境或者未保護暴露于寒冷中的皮膚--凍傷可能就開始了。以下任何癥狀可能指示受到凍傷:1.皮膚呈白色或者灰黃色;2.皮膚感覺異常堅硬或者呈蠟樣;3.麻木感。4.凍傷患者通常對凍傷的發生沒有察覺,直到受凍的組織感覺麻木才意識到。(二)如何處理凍傷如果你察覺到有凍傷的癥狀,請尋求醫生治療。因為凍傷和低體溫癥都是由于暴露于低溫引起的,首先確認患者是否有低體溫癥狀,如果有的話要求預先記錄。低體溫癥是一種嚴重的醫學癥狀,需要緊急醫療救護。如果凍傷患者沒有低體溫癥狀或者不能夠立刻開始醫療救治,按照一下程序處理:1.立刻進入溫暖的室內;2.除非必需,請不要用凍傷的腳或者腳趾走路,這樣會加重凍傷對身體的損害;3.將受凍傷的部位浸入到溫而不燙的水中(水溫以能夠讓健康部位的皮膚感覺舒適為準);4.或者用身體的體溫來溫暖受凍傷部位,比如用腋窩來溫暖凍傷的手指;5.不要使用雪或者通過按摩來摩擦凍傷部位,這樣會加重損害;6.不要使用熱的墊子、熱的燈或者熱的爐子、壁爐、取暖器。凍傷的部位通常感覺麻痹很容易被燙傷。以上的過程不能替代正確的醫療救治。低體溫癥是一種醫學急癥,凍傷應當讓衛生保健醫師來評估其傷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