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現場質量崗位職責

現場質量崗位職責

2024-07-31 閱讀 4147

質控中心-現場質量工程師(J13482)北京金風科創風電設備有限公司北京金風科創風電設備有限公司分支機構工作職責:

1、風電項目現場安裝、運維質量管理;

2、現場質量問題協調處理;

3、現場相關方(施工方、服務外包方)質量管理;

4、質量風險預防及推動質量改進;

5、組織開展現場質量文化建設。

任職資格:

1、本科及以上,電氣工程、機械、質量管理等相關專業;

2、風電行業3年以上質量工作經歷或大型制造企業從事質量工作5年以上;

3、精通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

篇2:某施工現場質量事故應急預案

一、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安全生產法》、《消防法》。2、建筑工程相關法律法規,設計圖紙、工程相關圖集規范及工程承包合同等。3、?建設部《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和調查程序規定》。4、?《建筑工程安全操作規程》。5、?本公司質量、安全生產規定。本工程建筑結構形式為多層框架結構,合理使用年限50年,抗震設防烈度<6度。地基基礎設計等級丙級。儲存物品類別為丙類第1項,耐火等級二級。屋面防水等級為Ⅱ級,合理使用年限15年。±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546.300,各層標注標高為完成面標高(建筑面標高),屋面標高為結構面標高。標高以m為單位,總平面尺寸以m為單位,其它尺寸以mm為單位。三、建筑概況1、墻體(1)本工程內外墻均為240厚MU7.5實心灰砂磚,M5水泥砂漿砌筑,除注明外軸線均為居中砌筑。室內地坪下約60處做20厚1:2水泥砂漿內摻3%-5%防水劑的墻體防潮層(此標高處為鋼筋混凝土構造或者砌石構造時不做),室內地坪變化處防潮層應重疊。并在高低差埋土一側墻身做20厚1:2水泥砂漿防潮層,如埋土一側為室外,還應涂刷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2、內裝修(1)樓地面做法:采用水泥豆石樓面,做法見西南11J312-8-3106L、溢酒槽做法見西南11J312-8-3107L(2)墻面做法:內墻采用水泥砂漿涂刷乳膠漆,做法見西南11J515-7-N08;墻裙采用彩釉磚,做法見西南11J515-23-Q07;踢腳采用水泥豆石踢腳板(150高),做法見西南11J312-68-4103B。(3)頂棚做法:采用水泥砂漿涂刷乳膠漆頂棚,做法見西南11J515-31-P063、外墻面外墻裝修采用貼藍灰色、白色面磚;屋面造型采用貼藍灰色三曲瓦。4、屋面工程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級為二級,合理使用年限15年。屋面工程采用板面涂刷1:0.4純水泥漿一道結合層;20厚1:2.5水泥砂漿找平層;3厚BAC雙面自粘防水卷材二道防水層;25厚擠塑板保溫層(四邊搭接SL方式);聚酯無紡布一層隔離層;50厚C20細石混凝土(內摻5%防水劑),內配雙向Φ4@200雙向筋的剛性防水層。四、結構概況1、基礎本工程基礎型式:樁基礎2、結構體系結構體系:多層框架結構(1)混凝土18#、23#樓混凝土強度等級:樁基礎:樁身采用C30混凝土;主體結構:圈梁、過梁及構造柱采用C35混凝土;框架梁、板、柱及樓梯采用C35混凝土。(2)鋼筋HPB235鋼筋(Ⅰ級鋼筋,fy=210N/mm2),HRB400鋼筋(Ⅲ級鋼筋,fy=360N/mm2)。抗震等級為一、二級的框架,其縱向受力鋼筋采用普通鋼筋時,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應不小于1.25,且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準值的比值不大于1.3。鋼筋混凝土結構所用鋼筋、鋼絲應符合《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及國家有關其它規范。五、質量事故(危險)發展過程及分析5.1?整體或部分模板垮塌,模板支撐偏移或傾覆及造成作業人員傷亡事故;5.2?塔吊事故(如傾倒、斷臂)造成的質量事故;5.3?主體高差邊坡在外力荷載作用下滑坡倒塌。5.4?高處腳手架發生部分或整體倒塌及搭拆作業發生的工程質量事故及人員傷亡事故。5.5?壓力容器受外力作用或違反安全規程發生爆炸及由此引起的連鎖反應事故(如起火)引發的質量事故。5.6?自然災害(如雷電、沙塵暴、地震強風、強降雨、暴風雪等)對施工部位的嚴重損壞。5.7?因材料不合格而產生的質量事故。5.8?其他作業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起重傷害等)造成的質量事故及人員傷亡等。六、質量事故原則及要求6.1?范圍劃定模板、塔吊腳手架形成的事故,以事故危害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區域為應急區域范圍;主體高差邊坡及自然災害引起的質量事故等危害半徑以外的任何安全區域為應急區域范圍;對其他質量事故按部位為應急區域范圍。6.2?質量事故處理必須具備以下條件:6.2.1事故情況清楚:一般包括事故發生時間,事故情況描述,并附有必要的圖紙與說明,事故觀測記錄和發展變化規律等。6.2.2事故性質明確:主要應明確區分以下三個問題:①是結構性的還是一般性的問題。如建筑物裂縫是由于承載力不足引起,還是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或溫、濕度變形而造成;又如構件產生過大的變形,是因結構剛度不足,還是施工缺陷所造成等等。②是表面性的還是實質性的問題。如混凝土表面出現蜂窩麻面,就需要查清內部有無孔洞;又如結構裂縫,需要查清裂縫深度,對鋼筋混凝土結構,還要查明鋼筋銹蝕情況等。③區分事故處理的迫切程度。如事故不及時處理,建筑物會不會突然倒塌是否需要采取防護措施,以免事故擴大惡化等。6.2.3事故原因分析準確、全面:如地基承載能力不足而造成事故,應該查清是地基土質不良,還是地下水位改變,或者出現侵蝕性環境;是原地質勘察報告不準,還是發現新的地質構造,或是施工工藝或組織管理不善而造成等等。又如結構或構件承載力不足,是設計截面太小,還是施工質量低劣,或是超載等。6.2.4事故評價基本一致:對發生事故部分的建筑結構質量進行評估,主要包括建筑功能、結構安全、使用要求以及對施工的影響等評價。6.2.5處理目的、要求明確:常見的處理目的要求有:恢復外觀;防滲堵漏;封閉保護;復位糾偏;減少荷載;結構補強;限制使用;拆除重建等。事故處理前,有關單位對處理的要求應基本統一,避免事后無法作出一致的結論。6.2.6事故處理所需資料齊全:包括有關施工圖紙、施工原始資料(材料質量證明,各種施工記錄,試塊試驗報告,檢查驗收記錄等)、事故調查報告、有關單位對事故處理的意見和要求等。6.3一般原則6.3.1正確確定事故性質這是事故處理的先決條件。有關內容前面已闡述。6.3.2正確確定處理范圍除了事故直接發生部位(如局部倒塌區)外,還應檢查事故對相鄰結構的影響,正確確定處理范圍。6.3.3滿足處理的基本要求事故處理應達到以下五項基本要求:①安全可靠,不留隱患;②滿足使用或生產要求;③經濟合理;④材料、設備和技術條件滿足需要;⑤施工方便、安全。6.3.4選好處理方案和時間根據事故原因和處理目的,正確選用處理方案和時間。6.3.5制定措施制定有效、可行的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6.4注意事項6.4.1注意綜合治理首先要防止原有事故的處理引發新的事故;其次注意處理方法的綜合應用,以利取得最佳效果。如構件承載能力不足,不僅可選擇補強加固,還應考慮結構卸荷、增設支撐、改變結構方案等多種方案的綜合應用。6.4.2注意消除事故的根源這不僅是一種處理方向和方法,而且還是防止事故再次發生的重要措施。例如超載引起的事故,應嚴格控制施工或作用荷載;地基浸水引起地基下沉,應消除浸水原因等。6.4.3注意事故處理期的安全,一般應注意以下五個問題:①不少嚴重事故岌岌可危,隨時可能發生倒塌,只有在得到可靠地支護后,方準許進行事故處理,以防發生人員傷亡。②對需要拆除的結構部分,應在制定安全措施后,方可開始拆除工作。③凡涉及結構安全的,都應對處理階段的結構強度和穩定性進行核算,提出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處理中嚴密監視結構的穩定性。④重視處理中所產生的附加內力,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安全因素。⑤在不卸荷條件下進行結構加固時,要注意加固方法對結構承載力的影響。6.4.4加強事故處理的檢查驗收工作為確保事故處理的工程質量,必須從準備階段開始,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查驗收。處理工作完成后,如有必要,還應對處理工程的質量進行全面檢驗,以確認處理效果。6.5事故不需要作專門處理的條件工程質量缺陷雖已超出標準規范的規定而構成事故,但是可以針對工程的具體情況,通過分析論證,從而作出不需要專門處理的結論。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況:6.5.1不影響結構安全和正常使用:例如有的建筑物錯位事故,如要糾正,困難很大或將造成重大損失,經過全面分析論證,只要不影響生產工藝和正常使用,可以不作處理。6.5.2施工質量檢驗存在問題:例如有的混凝土結構檢驗強度不足,往往因為試塊制作、養護、管理不善,其試驗結果并不能真實地反映結構混凝土質量,在采用非破損檢驗等方法測定其實際強度已達到設計要求時,可不作處理。6.5.3不影響后續工程施工和結構安全:例如后張法預應力屋架下弦產生少量細裂縫、小孔洞等局部缺陷,只要經過分析驗算證明,施工中不會發生問題,就可繼續施工。因為一般情況下,下弦混凝土截面中的施工應力大于正常的使用應力,只要通過施工的實際考驗,使用時不會發生問題,因此不需要專門處理,僅需作表面修補。6.5.4利用后期強度:有的混凝土強度雖未達到設計要求,但相差不多,同時短期內不會滿荷載(包括施工荷載),此時可考慮利用混凝土后期強度,只要使用前達到設計強度,也可不作處理,但應嚴格控制施工荷載。6.5.5通過對原設計進行驗算可以滿足使用要求:基礎或結構構件截面尺寸不足,或材料力學性能達不到設計要求,而影響結構承載能力,可以根據實測的數據,結合設計的要求進行驗算,如仍能滿足使用要求,并經設計單位同意后,可不作處理。但應指出:這是在挖設計潛力,因此需要特別慎重。最后要強調指出:不論哪種情況,事故雖然可以不處理,但仍然需要征得設計等有關單位的同意,并備好必要的書面文件,經有關單位簽證后,供交工和使用參考。七、?應急預案的組織措施急救醫院清單醫院名稱醫療特色地址聯系電話茅臺酒廠公司職工醫院綜合醫院仁懷市茅臺鎮0852-2386107仁懷市人民醫院綜合醫院仁懷市中樞鎮0852-2226846仁懷市中醫院綜合醫院仁懷市中樞鎮0852-2259120緊急事故對外聯絡表單位或部門地址電話火警電話仁懷市中樞鎮119急救電話仁懷市中樞鎮120匪警電話仁懷市中樞鎮110茅臺鎮人民政府仁懷市茅臺鎮0852-2331308仁懷市安監局仁懷市中樞鎮0852-2235991仁懷市衛生局仁懷市0852-2294766仁懷市勞動局仁懷市0852-2235686仁懷市交通警察大隊仁懷市0852-2223346仁懷市公安局分局仁懷市0852-2223344仁懷市消防大隊仁懷市0852-2223344-2057.1?成立應急預案的獨立領導小組(指揮中心)。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及其人員組成組?長:林發展副組長:唐克?王憲章組?員:馮定強王建軍趙金勝郭宏占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備注林發展項目經理唐?克副指揮長王憲章項目書記馮定強經管部部長趙金勝辦公室主任郭宏占辦公室7.2?應急組織的分工職責7.2.1?組長職責:決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緊急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幫助并實施場外應急計劃,在不受事故影響的地方進行直接操作控制;復查和評估事故(事件)可能發展的方向,確定其可能的發展過程;指導設施的部分停工,并與領導小組成員的關鍵人員配合指揮現場人員撤離,并確保任何傷害者都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救助;與場外應急機構取得聯系及對緊急情況的記錄作出安排;在場(設施)內實行交通管制,協助場外應急機構開展服務工作;在緊急狀態結束后,控制受影響地點的恢復,并組織人員參加事故的分析和處理。7.2.2?副組長(即現場管理者)職責: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的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務機構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活動;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為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7.2.3通訊聯絡組職責: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7.2.4技術支持組職責對涉及安全的事故提出搶險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指導搶險搶修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自行或必要時聯系設計及專家組對質量事故進行分析、獲得解決方案并組織返工返修加固等措施的實施。7.2.5消防保衛組職責事故引發火災,執行防火方案中應急預案程序;設置事故現場警戒線、崗,維持工地內搶險救護的正常運作;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通暢,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保護受害人財產;搶救救援結束后,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明確解除指令。7.2.6搶險搶修組職責實施搶險搶修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斷加以改進;尋找受害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搶險搶修或救援時,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傷害;搶險搶修或救援結束后,直接報告最高管理者并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7.2.7醫療救治組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等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7.2.8后勤保障組職責保障系統內各組人員必須的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質的供給,提供合格的搶險搶修或救援的物質及設備。八、質量事故特點及安全技術措施8.1基本安全裝備特種防護品:如絕緣鞋、絕緣手套、防毒口罩、等;一般防救護品:安全帶、安全帽、安全網、防護網;救護擔架1付、醫藥箱1個及臨時救護擔架及常用的救護藥品。專用飲水源、盥洗間和沖洗設備。8.2專用安全裝備1)消防栓及消防水帶、滅火器消防沙池等。2)自備小車1輛。3)無線電話對講機8部。8.3工程質量事故的特點及應考慮的問題:8.3.1復雜性:由于使用功能和建筑地區條件不同,建筑物種類繁多,加上施工中各種因素的影響,造成建筑施工中出現許多復雜的技術問題。如果事故發生在使用階段,還涉及到使用不當等問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形態的事故,往往其產生的原因、性質與危害程度截然不同。所有這些眾多的因素,都造成不少質量事故本身的復雜性。在進行事故處理時,更會由于施工場地狹窄,及與完好建筑物間的聯系等而產生更大的復雜性,諸如車輛、施工機具難于接近施工點,操作不慎會影響相鄰建筑物的結構等等。8.3.2危險性:除了事故的復雜性給其處理工作帶來的危險性外,還應注意以下兩方面的危險因素:一是有些事故隨時可能誘發建(構)筑物的突然倒塌;二是事故排除過程中,也可能造成事故惡化和人員傷亡。8.3.3連鎖性:建筑物局部出現質量事故,處理時不僅要修復事故部位,而且還應考慮修復工程對下部結構乃至地基的影響。例如板承載能力不足的加固,往往引起從板、梁、柱到基礎的連鎖性加固。8.3.4選擇性:同一事故的處理方法和處理時間可有多種選擇。在處理時間方面,一般均應選擇及時進行處理,但是并非所有的事故都是處理越早越好,相反,有些事故因為匆忙處理,而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甚至造成事故重復處理。在處理方法選擇方面,要綜合考慮安全、經濟、可行、方便、可靠等因素,經過分析比較后,選定最優方案。8.3.5技術難度大:通常修復補強工程比新建工程的技術難度大得多。因此除了正確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外,還必須嚴格控制處理設計、施工準備和操作檢查驗收,以及處理效果檢驗等項工作的質量。8.3.6要有高度責任性:因為事故處理不僅涉及結構安全和建筑功能等方面的技術問題,而且還牽涉到單位之間的關系和人員處理,所以事故處理都必須十分慎重,對有關人員的政紀或法紀處分更應慎之又慎。九、對質量事故的處理措施9.1質量事故處理,一般情況下包括以下兩方面的工作:9.1.1確定事故部分或不合格品的位置。諸如:返工重做、返修、加固補強等;9.1.2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工程實際狀況制定相應的的糾正措施,完成后檢查或評估以達到設計及規范要求;9.1.3防止事故再發生而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9.2對事故處理考慮以下七項內容:9.2.1創造正常施工條件:國內外大量統計資料表明,工程質量事故大多數發生在施工期,而且事故往往影響施工的正常進行,只有及時、正確地處理事故,才能創造正常施工條件。9.2.2確保建筑物安全:對結構裂縫、變形等明顯的質量缺陷,必須作出正確的分析、鑒定,估計可能出現的發展變化及其危害性,并作適當處理,以確保結構安全。對結構構件中的隱患,如混凝土或砂漿強度不足,構件中漏放鋼筋或鋼筋嚴重錯位等事故,都需要從設計、施工等方面進行周密的分析和必要的計算,并采用適當的處理措施,排除這些隱患,保證建筑物安全使用。9.2.3滿足使用要求:建筑物尺寸、位置、凈空、標高等方面的過大誤差事故;隔熱保溫、隔聲、防水、防火等建筑功能事故;以及損害建筑物外觀的裝飾工程事故等,均可能影響生產或使用要求,因此,必須進行適當的處理。9.2.4保證建筑物具有一定的耐久性:有些質量事故雖然在短期內不影響使用和安全,但可能降低耐久性。如混凝土構件中受拉區較寬的裂縫;混凝土密實性差;鋼構件防銹質量不良等,均可能減少建筑物使用年限,也應作適當處理。9.2.5防止事故惡化,減少損失:由于不少質量事故隨時間和外界條件而變化,必須及時采取措施,避免事故不斷擴大而造成不應有的損失。例如持續發展的過大的地基不均勻沉降,混凝土和砌體受壓區中寬度不大的裂縫等均應及時處理,防止發展成倒塌而造成人身傷亡事故。9.2.6有利于工程交工驗收:施工中發生的質量事故,必須在后續工程施工前,對事故原因、危害、要否處理和怎樣處理等問題作出必要的結論,并應使有關方面達到共識,避免到工程交工驗收時,發生不必要的爭議而延誤工程的使用。9.2.7防止事故再發生:防止同類事故或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而采取必要的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針對實際存在的事故原因而采取相應的技術組織措施,稱之為糾正措施。例如沉樁設備功率太小,導致沉樁達不到設計要求,應采用更換設備的糾正措施。利用適當的信息來源,調查分析潛在的事故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技術組織措施,稱為預防措施。例如從鋼材市場情況獲悉,鋼筋不合格品比例不小,相應采取加強原材料采購質量控制等措施,防止不合格材料進場,同樣能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再發生。因此采取必要的糾正和預防措施,可以從根本上消除事故再發生。9.3質量事故的處理措施9.3.1返工9.3.2返修9.3.3加固補強十、質量事故產生的安全應急措施的培訓和演練10.1培訓應急預案制定后按計劃組織項目部成員和施工現場所有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從而具備完成其應急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項目開工前或半年進行一次培訓,新加入的人員及時培訓;主要培訓以下內容:滅火器的使用以及滅火步驟的訓練;施工安全防護、作業區內安全警示設置、個人的防護措施;施工用電常識、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機械的安全使用;對危險源的突顯特性辯識;事故報警;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現場搶救的基本知識。10.2安全應急演練應急預案確立后,經過有效的培訓,項目部成員和施工現場所有人員在項目開工后演練一次,根據工程工期長短不定期舉行演練,施工作業人員變動較大時增加演練次數。每次演練結束,及時做出總結,對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并做好演練記錄。

篇3:售樓現場環境清潔工作規程質量標準

售樓現場環境清潔工作規程及質量標準

1.0目的

通過對包括樣板間在內的售樓現場環境衛生的清掃、保潔工作實施有效的控制以確保清潔工作質量達到客戶要求。

2.0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新接項目前期管理服務階段各責任區域的清掃保潔、垃圾清運及消殺工作的開展。

3.0職責

3.1在公司綜合管理部經理的組織下由各項目主管負責根據清潔工作特點策劃、編制并完善作業規程,同時組織清潔人員進行學習;

3.2公司綜合管理部經理負責對各項目的清掃保潔工作質量進行檢查并進行必要的指導;

3.3各項目主管負責對清潔工的工作安排、管理及對清潔工作質量的指導、巡查和記錄并負責清潔人員的學習、培訓工作;

3.4清潔工負責所轄區域內清掃保潔工作的具體實施。

4.0使用說明

4.1.1以下規程為標準規程,各項目應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選擇使用;

4.1.2如本標準規程中有未提及的特殊項目,各項目主管應及時將情況報告公司及歸口管理部門,并與該部門協同對其進行完善。

5.0工作程序

5.1每日清潔工作

5.1.1現場室外

5.1.1.1售樓部大廳入口、小廣場地面、階梯及階梯上所覆蓋的塑膠地墊每天清晨進行一次全面沖洗,其他時間進行不間斷保潔,要求全天進行的巡回保潔不低于四次;

5.1.1.2根據天氣的晴、雨或被污染程度進行不定期的塵土沖洗及積水掃除;

5.1.1.3果皮筒及其煙灰頂蓋等保潔設施表面每天最少清潔一次;煙灰頂蓋每天進行一次清洗;桶內的專用垃圾袋根據垃圾量的具體情況進行更換(每天不低于一次);

5.1.1.4各類宣傳欄、資料架表面及各區域桌、椅每天最少清潔兩次;必要時每天四次;

5.1.1.5各綠化帶內應根據季節情況及時進行落葉掃除;

5.1.1.6各綠化帶內的草坪燈及地燈每天應進行不低于一次的濕抹,其他時間應根據被污染情況進行保潔。

5.1.2現場室內

5.1.2.1接待服務臺、財務室、經理室、售樓部、物管室范圍內地面每天上午及下午分別用排拖拖地一次,(如污染較嚴重需用濕拖布處理時,在污染被處理后必須用干布將余水開干再用排拖處理),在其他時段應根據被污染程度及時進行打掃(對包括實木地板及強化木地板在內的經過特殊處理的地面,只能用干排拖進行清潔維護,不得用水清潔);

5.1.2.2接待服務臺、財務室、經理室、售樓部、物管室范圍內各墻面及附屬標識牌、裝飾物、燈具、空調、辦公桌椅等設施設備每天除塵一次,工具可使用干(濕)抹布、雞毛撣或吸塵器;

5.1.2.3售樓用模型、沙盤外設置的防護玻璃及底座每天應進行不低于兩次的抹凈,其他時間應根據被污染情況隨時進行保潔;

5.1.2.4談判用桌、椅及桌面飾物、煙灰缸等應根據客戶流量及被污染情況進行不間斷保潔,已使用過的紙杯和其他廢棄物應在客人離開后及時清除;

5.1.2.5當客戶離開后,對放置較散亂的桌、椅進行整理,同時對產生的廢棄文件及時進行清除;

5.1.2.6該區域內放置的廢紙簍、果皮筒及其煙灰頂蓋等保潔設施表面每天最少清潔一次;煙灰頂蓋每天進行一次清洗;所用的專用垃圾袋根據垃圾量的具體情況進行更換(每天不低于一次);

5.1.2.7對滅蠅燈的拖盤每天進行一次清理。

5.1.3樣板間

5.1.3.1頂面、墻面及門、窗

a)用吸塵器或干凈的塵掃(雞毛撣)從上至下將室內頂、墻、門窗、木作裝飾部份及墻上裝飾物的浮塵清除。如遇較嚴重的積塵,可先用微濕抹布擦拭,如仍然無效,則用浸有中性洗衣粉溶液的微濕抹布或專用清洗劑處理,然后用干凈抹布抹干;

b)對窗戶的內外框及滑軌進行清潔后,進行窗戶清潔。清潔時,窗簾如不洗,則事先應捆扎妥當,然后用玻璃清潔劑(必要時應使用專用工具)對窗玻璃進行處理;

c)用干布將窗框及滑軌抹凈,頂面、墻面及門、窗清潔結束;

5.1.3.2臥室

a)將臥室床上的床單、毛毯或棉被鋪疊整齊,并用干凈的吸塵器或條掃掃除浮塵;

b)用微濕抹布擦拭將臥室家具及家具上擺設物的浮塵抹凈;

c)用干抹布將各家用電器表面的浮塵抹凈,如還有積垢,則可先用微濕抹布擦拭,如仍然無效,則用浸有中性洗衣粉溶液的微濕抹布或專用清洗劑處理;

d)用微濕塵推或抹布將臥室木地板上的浮塵抹凈,用吸塵器清潔室內地毯,然后將門、窗開啟讓室內通風,一段時間后關閉門、窗,臥室清潔結束;

5.1.3.3客、餐廳

a)針對不同的沙發選用相應的專用清潔劑進行表面污漬處理后,將座墊、靠墊、沙發巾用干凈的吸塵器或條掃掃除浮塵后擺放整齊;

b)用微濕抹布擦拭將客、餐廳家具及家具上所擺設小件物品的浮塵抹凈;

c)餐桌、餐椅應先用浸有餐具洗潔精溶液的抹布濕抹后,再用干凈的微濕抹布抹干;

d)各家用電器表面的浮塵用干抹布抹凈,如還有積垢,則可先用微濕抹布擦拭,如仍然無效,則用浸有中性洗衣粉溶液的微濕抹布或專用清洗劑處理;

e)用微濕塵推對客、餐廳地面進行清潔,然后將門、窗開啟通風,客、餐廳清潔結束;

5.1.3.4廚房及衛生間

a)用濕抹布將廚房及衛生間瓷磚墻面、燃具三大件、潔具三大件上的灰塵除去;

b)用微濕抹布將廚房及衛生間電器和用具及小件物品擦干凈;

c)用濕抹布抹凈衛生間墻面、鏡面用干抹布將墻面、鏡面及衛生間擺設物品擦干;

d)在面盆內倒入專用清洗劑并用毛刷或毛巾進行清潔,同時對水嘴進行清潔;

e)用濕拖布清潔廚房及衛生間地面后,衛生間清潔結束。

5.1.4停車場

5.1.4.1早晨首先對所有停車位及車行道地面進行一次沖洗掃除,其他時間進行不間斷保潔;

5.1.4.2果皮筒及其煙灰頂蓋等保潔設施表面每天最少清潔一次;煙灰頂蓋每天進行一次清洗;筒內的專用垃圾袋根據垃圾量的具體情況進行更換(每天不低于一次);

5.1.5特殊公共區域

5.1.5.1公用衛生間內墻、地面、洗手池、墻鏡、便槽每天晚上進行一次徹底打掃,白天根據被污染程度進行不間斷保潔;

5.1.5.2衛生間內垃圾簍每天清除不低于

兩次;男衛生間的小便槽應根據情況不定期添加樟腦丸以消除異味;

5.1.5.3兒童游樂設施每天最少用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