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過程崗位職責
工藝工程師(自動化機械設計)吳通通訊吳通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吳通控股,吳通通訊,吳通集團,吳通職責描述:
1、負責現場全部產品生產技術支持、工藝文件編制;工裝繪制、對新產品進行可生產性的評估;
2、技術狀態監控、組件裝配類產品工藝,提醒生產過程及檢測時的品質注意事項。
3、編制產品裝配工藝流程圖、控制計劃、工藝規范、檢驗規范、作業指導書等。
4、新裝配工藝方案的試驗驗證、確認,裝配車間現場工藝問題、質量問題的處理。
任職要求:
1.5年工藝工程相關工作經驗,能獨立設計工裝,熟練使用office,CAD及三維制圖軟件;
2.有自動化方案制定及設計的工作經驗,能夠獨立完成小自動化類的工藝改善及設計;
3.有組織策劃,制定產品的工藝及改進能力,能夠獨立完成產品的工藝制定及工裝設計。
篇2:熱處理工藝操作過程安全要求
1.操作前,首先要熟悉熱處理工藝規程和所要使用的設備。
2.操作時,必須穿戴好必要的防護用品,如工作服、手套、防護眼鏡等。
3.在感應加熱設備和冷卻設備之間,不得放置任何妨礙操作的物品。
4.混合滲碳劑、噴砂等就在單獨的房間中進行,并應設置足夠的通風設備。
5.設備危險區(如電爐的電源引線、匯流條、導電桿和傳動機構等),應當用鐵絲網、柵欄、板等加以防護。
6.熱處理用全部工具應當有條理地放置,不許使用殘裂的、不合適的工具。
7.車間的出入口和車間內的通路,應當通行無阻。在重油爐的噴嘴及煤氣爐的澆嘴附近,應當安置滅火砂箱;車間內應放置滅火器。
8.經過熱處理的工件,不要用于去摸,以免造成灼傷。
篇3:液氧工藝裝置運行過程危險性
通過對液氧及氧氣體儲存、裝卸過程及主要危險物質的理化特性和危險性分析,該項目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危險、有害因素。
1火災
1、氧氣是強助燃劑,建規火險等級為乙級,是助燃物、可燃物燃燒爆炸的基本元素之一。
2、氧氣充裝時流速過快,設備、管道產生靜電,儲存、裝卸、運輸過程發生泄漏,可導致火災。
3、在富氧環境中可燃物的燃點會降低,極易被引燃,在富氧環境中的可燃物燃燒劇烈,能提高火焰強度,較難撲救,同時比正常環境下釋放出更多的熱量,有可能使火災危害加劇,造成更大的損失。
2爆炸
1、在液氧儲存過程中,部分操作壓力最高達到16.5MPa,若液態氣體儲罐、氣化器焊接質量差,材質不良,未經有關部門檢測登記或檢測不合格還繼續使用,有發生物理爆炸的可能;
2、液態氣體儲罐、氣瓶由于受熱或者過量充裝可造成容器超壓,當容器內壓超過容器的承受能力時,液態氣體儲罐、氣化器等設備有發生超壓爆炸的危險。
3、若使用不合格液態氣體儲罐、氣瓶或瓶壓過高,遇到高熱或氧氣鋼瓶內有油脂存在時均可導致爆炸。
3中毒、窒息
常壓下,當氧的濃度超過40%時,有可能發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時,出現胸骨后不適感﹑輕咳,進而胸悶胸骨后燒灼感和呼吸困難,咳嗽加劇;嚴重時可發生肺水腫﹑窒息。吸入的氧濃度在80%以上時,出現面部肌肉抽動﹑面色蒼白﹑眩暈﹑心動過速﹑虛脫,繼而全身強制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4低溫凍傷
液態氣體溫度極低,濺到皮膚上會引起冷燒傷;氣化時會吸收大量的熱,會造成局部過冷,人員接觸時,會造成凍傷。此外,未加以正確防護及觸摸低溫閥門、接頭、管道等,會造成人員凍傷。
5電氣傷害
雷電傷害:設備及配電裝置均有遭受雷電襲擊的危險,可能導致火災、爆炸、設備破壞、人員觸電傷害事故。
漏電傷害:由于電氣設備缺陷,安全措施不完備或違章操作極易造成人身觸電事故。
6機械傷害
轉動設備、鋼瓶搬運、設備檢測和維修等易產生機械傷害。
7噪聲傷害
該充裝站低溫液體泵工作時會產生噪聲,在噪聲環境工作的作業人員,如無防噪聲設施或個人噪聲防護用品,工作時間過長,容易造成人員傷害,引起作業人員職業性難聽及神經、心血管系統等方面的傷害。
8車輛傷害
運輸車輛進出充裝站,若站內路況、車況,駕駛人員素質等方面存在缺陷都可引發車輛傷害事故。
9環境危險
①項目所在地極端最低氣溫-3℃。如在冬季運行中所含水的設備、管道保溫不完善,可能對留有死角的部位會結冰并凍壞設備,導致氣體泄漏發生中毒事故或者造成火災爆炸事故。另外當氣溫達到39.6℃的高溫時,給原料、產品的儲存帶來影響,還會給人員帶來心煩、易燥之感,有可能會發生誤操作,造成事故。
②當地主導風向為西北偏西風,正常情況下不會對本項目造成影響。
③可能出現的雷擊閃電天氣,對項目的設備設施構筑物存在潛在的威脅,雷擊閃電事故發生的瞬間,會產生超高壓超大電流,可能毀壞廠區內的設備設施和建構筑物,造成介質泄漏,引發嚴重的事故。
④如遇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可能會對設備造成破壞,嚴重時還會發生爆炸事故。
⑤由于該建設項目地處沱江邊,當發生暴雨時,可能引發洪水泛濫,可能毀壞設備設施和建構筑物,造成介質泄漏,引發嚴重的事故。
⑥各類自然災害的發生往往具有難以預測性和不可抗拒性。其一旦發生,常常使人們措手不及,嚴重時會導致設備毀壞、人員傷亡等重大災難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