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除塵及煤氣回收崗位職責
1、提前5分鐘進班與上一班人員在現場交接班。
2、熟練掌握本崗位各設備的性能、主要工藝參數、技術規程和安全操作規程。
3、負責本崗位設備的點檢和日常維護工作。
4、嚴格遵守機房的各項規章制度。
5、按時做好本崗位的操作記錄和設備運行記錄。
6、設備運行發生異常時,及時向上級領導和主管部門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
7、密切注視三臺風機的運行參數,嚴格執行風機葉輪的氮氣吹掃制度、風機的振動檢測制度、放散塔點火裝置、旁通閥、三通閥、RD閥、N2捅針的確認制度。
8、每班不定期對除塵設備,包括一文,二文,濕旋、彎頭、重力排水器和大水封、三通閥進行檢查。
9、負責與動力廠煤氣柜保持聯系,及時掌握并記錄煤氣回收的有關情況和數據。
10、負責各排污點的排污工作。
11、負責本崗位所轄區域的安全,定置和文明衛生工作。
12、完成工段領導交辦的其他任務。
篇2:爐頂煤氣回收除塵設備操作規程
一、班前檢查:
1、檢查MN煙導煙車:
(1)檢查行走是否正常、減速機油位(油標的1/2)、聯軸器有無脫落、行車輪有無異常(軸承定時加油)。
(2)檢查液壓系統是否正常、液壓泵是否正常有無震動、液壓缸推和退有無卡阻現象、油路有無漏油現象、電池多路閥是否靈敏。
(3)檢查電路、電器、儀表。
2、檢查高壓氨水水泵:
(1)查看氨水水溫,溫度在75℃左右,溫度高于85℃時停用。
(2)檢查水泵有無震動、油位、機械密封等。
(3)檢查電路、電器、儀表。
3、檢查閥門:
(1)檢查泵房閥門有無漏氣現象。
(2)檢查爐頂閥門有無漏水現象。
注:設備定時加油
注:1、派專業人員操作定期檢查。
2、裝煤塌方是打開裝煤炭化室的上升管排空、同時關閉裝煤和相鄰炭化室的高壓氨水閥。
3、焦爐非正常生產時。
1)焦爐非正常生產時出焦量24小時小于全爐數的三分之二爐時,高壓氨水壓力調到0.3Mpa。(高壓氨水泵變頻調控)。
2)焦爐非正常生產時出焦量24小時小于全爐數的三分之一時,高壓氨水壓力調到3.5Mpa。(高壓氨水泵變頻器調控)
3)焦爐正常生產時出焦量24小時出全爐時,高壓氨水壓力調到4.0Mpa。(高壓氨水泵變頻調控)
4)氨水溫度高于85℃時停用。
5)避免焦爐換向時使用爐頂MN管爐頂荒煤氣回收設備。
6)自動測氧儀1.2%報警,1.5%自動切斷電鋪電源。
7)加煤時集氣道壓力控制在80—120pa,焦爐風機能自動計時調整保證集氣道內的煙氣抽走。
二、操作規程
1、啟動高壓氨水泵水壓力達到37—39Mpa。
2、MN管導煙車行車對位。
3、落下抓蓋裝置抓蓋。
4、確認蓋以抓好時落導套。
5、爐圈水封加水(水位離上口25—35mm)
6、開始進煤時提蓋(指示燈明)及關閉上升管蓋。
7、當煤坯進入炭化室時打開遠離該炭化室的高壓氨水閥(大車發信號)
8、當煤坯進入炭化室500mm—1000mm左右(大車發信號根據煙氣量調整)時打開相鄰該炭化室的高壓氨水閥。
9、當煤坯進入炭化室1500mm—2500mm左右(大車發信號根據煙氣量調整)時打開該炭化室高壓氨水閥同時打開上升管的翻板閥。
10、加煤結束后關閉爐門時落蓋(大車發信號)。
11、關閉高壓氨水閥。
12、提導套、抓蓋裝置。
13、行車對接下一爐。
收貨部制度
篇3:一次除塵及煤氣回收崗位職責
1、提前5分鐘進班與上一班人員在現場交接班。
2、熟練掌握本崗位各設備的性能、主要工藝參數、技術規程和安全操作規程。
3、負責本崗位設備的點檢和日常維護工作。
4、嚴格遵守機房的各項規章制度。
5、按時做好本崗位的操作記錄和設備運行記錄。
6、設備運行發生異常時,及時向上級領導和主管部門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
7、密切注視三臺風機的運行參數,嚴格執行風機葉輪的氮氣吹掃制度、風機的振動檢測制度、放散塔點火裝置、旁通閥、三通閥、RD閥、N2捅針的確認制度。
8、每班不定期對除塵設備,包括一文,二文,濕旋、彎頭、重力排水器和大水封、三通閥進行檢查。
9、負責與動力廠煤氣柜保持聯系,及時掌握并記錄煤氣回收的有關情況和數據。
10、負責各排污點的排污工作。
11、負責本崗位所轄區域的安全,定置和文明衛生工作。
12、完成工段領導交辦的其他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