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巷道沖塵工瓦斯治理崗位職責

巷道沖塵工瓦斯治理崗位職責

2024-07-30 閱讀 2371

一、按照沖塵制度要求,負責分管范圍內的沖塵、大巷刷白工作。

二、沖刷刷白巷道的人員要穿雨衣、戴口罩、防護眼鏡、絕緣手套、鞋等進行工作。

三、巷道刷白前應將巷道積塵沖刷干凈。

四、沖刷或刷白運輸巷道時,與運輸調度聯系,并在沖刷地點里外分別設有觀察行人和車輛,當車輛經過時停止沖刷。

五、沖刷或刷白架線電機車巷道時應事先與有關部門聯系切斷電源、并掛上有人工作、“禁止送電”的停電牌子后再開始工作。

六、沖刷和刷白工作要順著風流進行。

七、遵守勞動紀律,遵章作業,嚴格遵守各項安全管理制度,配合區隊抓好瓦斯治理工作。

篇2:巷道瓦斯排放安全技術措施

概述:

由于對主扇、垂直閘門的維修,需要停風,所以對井下所有的動力電源停止供電,維修完畢后恢復井下的供電,需對停風掘進工作面的瓦斯進行排放。為了確保在排放過程中的安全,特編制安全措施如下:

一、人員安排

1、礦成立排放瓦斯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排放瓦斯領導小組組長負責瓦斯排放過程中協調各個環節的工作。

3、負責瓦斯排放過程中在現場指導瓦斯排放工作。

4、負責瓦斯排放過程中檢查局部通風機附近的瓦斯濃度及風量調節。

5、負責在瓦斯排放前對局部通風機的供電和在排放過程中觀察局部通風機運轉、供電是否正常,如果局部通風機運轉、供電不正常馬上停止瓦斯排放工作,撤出人員并匯報現場領導作出處理。

6、負責連接導風筒和檢查回風流的瓦斯濃度。

7、負責井口杜絕一切人員從安全出口處人井,王云紅負責主扇風機附近20m范圍內的工作,

8、安排掘進隊施工人員設崗。

二、安全措施

1、當準備工作就緒后,由排放瓦斯現場領導小組組長安排停電、撤人、設崗時,排放地點及所受排放瓦斯回風流影響的巷道(包括其中的獨頭巷道)均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并在所有能進入排放瓦斯影響范圍的通道內設置崗哨。

2、站崗人員必須攜帶自救器,必須嚴守崗位,嚴禁讓任何人進入排放瓦斯影響范圍,在未接到排放瓦斯完畢的通知前,不得擅自離開崗位。參加排放瓦斯的站崗人員就位后,必須在排放瓦斯措施上簽字。

3、當負責停電、撤人、設崗的同志已將排放瓦斯回風流影響范圍及其中獨頭巷道內的人員撤出、電源切斷、進入排放瓦斯影響范圍的所有通道設好崗哨,且局部通風機位置、全負壓風量、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m范圍內瓦斯濃度等都完全符合要求后,現場領導小組副組長先報告組長停電、撤人、設崗的情況,并請示是否可以排放瓦斯,經同意后才能下令開始排放瓦斯。

4、停西集中運輸巷、回風上山、總回風巷、回風井口20m范圍內非本安型電源。

5、軌道上山片口以里、回風上山、總回風巷的人員全部撤到軌道上山片口以外的新鮮風流的地方。

6、設崗安排:共設7個崗

1)、一號崗設在回風井安全出口處,禁止人員進入總回風巷;二號崗設在引風道主扇風機房處,禁止人員在主扇風機附近20m的地方吸煙及逗留;三號崗設在1401回風巷片口里20m地方,禁止人員進入總回風巷;四號崗設在1402回風巷片口以里20m處,禁止人員進入總回風巷;五號崗設在1401運輸巷風門里,禁止人員進入總回風巷;六號崗設在煤倉繞道配風巷片口處,禁止人員進入回風上山;七號崗設在軌道上山片口處,禁止人員進入西集中運輸巷(見設崗位置示意圖)。

2)、站崗人員到崗后,必須堅守崗位,禁止一切人員進入警戒范圍內,未接到撤崗通知不得擅自解除警戒。

7、局部通風機安裝在溜子上山片口處(局部通風機安裝位置見通風系統圖)。

8、選用ф600mm雙抗、雙反邊導風筒,導風筒臨時接放在地上,待瓦斯排放完之后,再按規定吊掛好。

9、先接導風筒至密閉前,對旋式局部通風機只能開啟一節電機,打開密閉墻上的觀察孔,檢查瓦斯,再用木錘或銅錘敲開密閉,敲開面積不得超過0.3m3,把導風筒沿到密閉缺口處,稀釋密閉墻附近的瓦斯,直到密閉墻附近瓦斯濃度不超過1.0%時,再把密閉全部打開,往里逐段接導風筒,并嚴格控制回風流與新鮮風流混合處的瓦斯濃度。

10、在局部通風機出風口裝設三通,以便調節送入排放地點的風量,三通導風筒應捆上繩索,由繩索收緊或放松控制局部通風機的排風量。

11、排放瓦斯時,必須逐段排放,嚴禁使用“一風吹”排放瓦斯。

12、現場電工、安全員、值班領導必須攜帶便攜式甲烷報警儀,隨時檢查瓦斯變化情況。

13、瓦檢員、安全員在接導風筒時,嚴禁距離導風筒出風口5m外的地方。

14、瓦檢員必須嚴格檢查回風流與新鮮風流混合處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其濃度不得超過1.5%。

15、當回風流與新鮮風流混合處的瓦斯、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必須馬上指令調節風量人員,減少向瓦斯排放巷道的供風量。

16、在瓦斯排放過程中,如巷道錨桿失效導致片幫、冒頂地方,在瓦斯不超限的情況下,先進行修復后再排放瓦斯。

17、當排放瓦斯巷道內的瓦斯濃度全部降到1%以下穩定半小時后,現場領導小組確認已排放完畢,由現場領導小組副組長向組長匯報排放情況,并請示是否可以對該巷道恢復正常通風,經組長同意后,才能對該巷道恢復正常通風。

18、巷道恢復正常通風后,瓦斯排放小組方可解散。

篇3:仙巖煤礦掘進巷道瓦斯排放安全技術措施

一、慨況:1、排放瓦斯地點:;2、排放瓦斯巷道長度為m,局部通風機功率kw,風筒直徑為mm,風筒長度為m;3、局部通風機安裝地點全風壓風量為m3/min,局部通風機正常工作吸入風量為m3/min,排放巷道的瓦斯涌出量為m3/min,排放瓦斯巷道積聚的瓦斯濃度為%,積聚瓦斯量約為m3;4、是否有計劃排放瓦斯:是計劃排放瓦斯;5、瓦斯積聚的原因:。6、排放瓦斯停電范圍:。7、排放瓦斯撤人范圍:。二、排放瓦斯準備工作:1、計劃排放時間:年月日時分。2、在調度設立排放瓦斯指揮小組,總指揮由同志擔任,成員由值班領導、機電、安檢等各一名干部組成,負責指揮、協調排放瓦斯工作。3、現場參加排放瓦斯人員:機電科長同志,安檢同志,瓦檢同志,施工隊組人(其中1人電工,其它人員負責站崗);4、在排瓦斯現場成立排放瓦斯領導小組,由安全副礦長或防突礦長任組長;5、參加排放瓦斯的人員由調度室召集,必須在日時分到調度會議室集合,由本措施編制人負責貫徹傳達排放瓦斯措施;6、參加排放瓦斯的隊員必須按《煤礦救護規程》的規定攜帶必須的儀器、儀表、工具、材料等。三、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1、當班準備工作就緒后,由排放瓦斯現場領導小組組長安排停電、撤人、設崗。停電、撤人、設崗時,排放地點及所有受排放瓦斯回風流影響的巷道(包括其中的獨頭巷道)均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并在所有能進入排放瓦斯影響的通道內設置崗位;2、排放瓦斯工作,瓦斯濃度低于3%由瓦檢員負責,大于等于3%的由礦山救護隊負責,并由班隊長以上的管理人員擔任排放瓦斯領導小組組長,指揮具體排放瓦斯工作;3、總工程師或防突礦長擔任排放瓦斯領導小組副組長,負責檢查局部通風機位置是否正確,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米范圍內瓦斯濃度是否小于0.5%,全風壓風量是否能滿足需要及組長安排的其他工作;4、站崗人員必須攜帶自救器,必須嚴守崗位,嚴禁讓任何人進入排放瓦斯影響范圍,在未接到排放瓦斯完畢的通知前,不得擅自離開崗位。參加排放瓦斯的站崗人員就位后,必須在排放瓦斯措施上簽字;5、救護隊到達排放地點后,現場領導小組組長必須帶領全隊隊員作好排放瓦斯前的準備工作,佩戴好氧氣呼吸器,對排放地點進行詳細的偵查和檢查,當發現現場與措施措施不符時,必須報告排放瓦斯指揮小組,排放瓦斯指揮小組必須立即召集有關人員研究處理,否則不得進行瓦斯排放工作;6、當負責停電、撤人、設崗的同志已將排放瓦斯回風流影響范圍及其中獨頭巷道中的人員撤出、切斷電源、進入排放瓦斯影響范圍的所有通道設好崗哨,且局部通風機位置、全風壓風量、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米范圍內瓦斯濃度等都完全符合要求后,現場領導小組組長先報告總指揮停電、撤人、設崗的情況,并請示是否可以排放瓦斯,經同意后才能下令開始排放瓦斯;7、在排放瓦斯過程中,由同志隨時檢查局部通風機周圍10m范圍內瓦斯濃度和局部通風機是否吸循環風,如果通風機周圍10m范圍內瓦斯達到0.5%或局部通風機吸循環風,必須停止局部通風機運轉,并向現場領導小組組長匯報;8、排放瓦斯時,要根據巷道長度、瓦斯濃度采取具體控制風量的方法,使排出的風流和全風壓風流混合后的CH4、CO4濃度都不超過1.5%,嚴禁“一風吹”排放;9、為了使排出的風流和全風壓風流混合后的CH4、CO4濃度都不超過1.5%,現場領導小組組長必須指派一名救護隊員檢查混合風流中的CH4、CO4濃度,指派一名救護隊員控制風量;10、當排放瓦斯巷道的瓦斯濃度全部降到1%以下并穩定半小時后,現場領導小組確認已排放完畢,由現場領導小組組長向總指揮匯報排放情況,且恢復送電工作必須按“停送電制度”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