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通風設施工瓦斯治理崗位職責

通風設施工瓦斯治理崗位職責

2024-07-30 閱讀 2169

一、認真執行安全第一的生產方針,嚴格遵守煤礦“三大規程”和各項安全技術措施,嚴格執行通風設施工技術操作規程,加強自主保安和業務保安,對因忽視安全或工作失誤、失職造成的事故負主要責任,是本工種安全第一責任者。

二、具體負責通風設施的施工安全工作,按照“一通三防”設計及通風安全要求施工永久密閉、臨時密閉、永久風門、臨時風門、調節風窗和測風站等,認真執行施工安全技術措施,保質保量完成生產任務。

三、運送材料要有專人負責,裝車符合運輸要求,運送時要持證上崗,按章作業,裝卸時要輕抬輕放,做好自保互保工作。

四、施工前要認真學習施工安全措施,熟知施工內容。認真檢查施工地點的支護情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確保施工安全,堅持不安全不生產。

五、認真檢查施工地點的瓦斯情況,確保施工地點通風良好。

六、施工時根據措施要求加固或拆除支架時,要一人處理一人監護,掏槽施工一般按先上后下進行,煤矸及時清理。

七、嚴格按質量標準施工,做到永久設施嚴密不漏風,臨時設施符合安全要求,觀測孔、措施孔齊全,電纜孔堵嚴密,達到驗收標準,符合質量標準化達標要求。

八、運輸巷道施工時,注意來往車輛;高空作業時要扎好腳手架,做到安全牢靠并設專人監護。

九、認真履行監督檢查職能,負責檢查管轄范圍內的通風設施完好情況,督促其它單位整改現場問題,及時向通風調度匯報。

十、遵守勞動紀律,遵章作業,嚴格遵守各項安全管理制度,配合區隊抓好瓦斯治理工作。

篇2:瓦斯隧道施工通風安全技術措施

1、瓦斯隧道施工前,要根據勘測設計文件提供的隧道瓦斯最大涌出量、里程段落長度、投入機械設備及人員數量等因素,考慮一定富裕系數,提前做好通風設計計算,確定施工通風風量、風速(不小于1m/s),科學選配隧道施工通風所需風機、風管的性能和規格。確保隧道空氣中的瓦斯濃度稀釋到允許濃度以下。

2、瓦斯隧道施工通風設計計算選配通風機械設備要考慮設備故障因素,配備足夠的備用設備,防止設備故障造成洞內瓦斯積聚與超限。

3、要選用防爆型風機、阻燃型防靜電風管,風機距洞口20米布設。

4、施工過程中加強瓦斯隧道施工通風管理,對通風機械設備、通風管路要做到經常性維護保養和檢查,降低通風系統的故障率、減少通風管路的漏風量,確保施工通風系統正常和通風效果。

5、瓦斯隧道施工通風機必須設兩路供電系統,并裝設風電閉鎖裝置。當一路電源停止供電時,另一路電源應有15min啟動,保證風機的運轉。注意保證施工通風供電線路的維護、管理和檢修,必須配置自發電及備用供電系統,避免因停電或供電線路故障時造成洞內瓦斯積聚或超限。

6、因停電、通風機械設備故障等因素造成的通風系統停止運行,在恢復正常通風后,對隧道上部、坍塌洞穴、避車洞等通風不良、瓦斯易積聚的地點,瓦斯不得超過2%,當檢查超過此濃度時,應停止施工,撤出人員,切斷電流,停止電動機運轉或開啟電器開關,待進行局部充分通風處理后,由瓦斯檢測員進行再次專項檢測,證實瓦斯濃度低于規定允許濃度,確認安全后方可恢復施工。

7、工作面若采用局扇通風,由于局扇或供電故障造成局扇停風時,在恢復局扇通風前,必須檢查瓦斯濃度,證實爆破工作面附近20米范圍內的CH4濃度不超過1%,且局扇及其開關附近10米風流中,CH4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啟動局扇通風。否則,必須先采取相應排除瓦斯的安全措施。

8、因工序銜接、施工組織等臨時停工的施工地點不得停風,不得在停風或瓦斯超限的區域進行機械施工作業。

9、對施工通風系統或通過設施等出與異常時,如通風風筒脫節或破壞等,必須及時組織修復,盡快恢復正常通風。

10、發生瓦斯涌出、噴出的異常狀況時,必須及時采取措施,首先考慮杜絕一切可能產生火源、斷電、加強通風,同時盡快撤出施工人員,對隧道進行警戒,進一步研究考慮采取抽排瓦斯的具體安全措施。

篇3:礦井恢復通風排除瓦斯送電安全措施

1、因停電等原因造成全礦井停風,重新啟動主要通風機時,采用風流短路的方法排放瓦斯,在主要通風機出風口瓦斯濃度不超過2%時,逐漸將風門關閉。

2、通風系統正常后,主要通風機出風口的瓦斯濃度不超過0.75%時,通風、瓦斯檢查人員方可入井檢查通風、瓦斯狀況。

3、井下全風壓供風的供電地點和配電硐室等地點的瓦斯濃度降到0.5%以下時,才可以向井下送電,其它人員方可入井。

4、局部通風機因故停止運轉,不論停風時間長短,在恢復通風前,必須首先檢查停風區內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瓦檢員檢查瓦斯必須由班組長或安全員配合進行;進入停風區,兩人必須一前一后,由外向里邊走邊檢查。當瓦斯濃度達到3%時,應按原路返回。

5、礦井主要通風機或局部通風機因故停止運轉造成瓦斯聚集,排放瓦斯執行以下規定:

⑴當停風區內最高瓦斯濃度不超過1%和最高二氧化碳深度不超過1.5%時,可由瓦檢員直接進行排放,但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m以內流中的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

⑵停風區內瓦斯濃度超過1%或二氧化碳超過1.5%,最高不超過3%時,瓦檢員必須請示主管領導,指定專人配合,進行控制風流,排放瓦斯作業。

⑶停風區內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3%時,瓦檢員必須向主管領導匯報。礦井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制定排放瓦斯安全措施,并指派專業人員進行排放。

6、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

⑴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出現體積大于0.5立方,濃度達到2%的局部瓦斯積聚時,由瓦斯檢查工立即處理。不能立即處理的瓦斯積聚要匯報礦分管領導,由分管領導提出排放瓦斯措施,指定專人進行排放。附近20m內必須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切斷電源。

⑵排放密閉區內的巷道瓦斯時,由礦提出專門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經礦技術負責人審查批準后,由礦分管領導現場指揮,礦山救護隊協助排放。

⑶排放瓦斯時,排放風流中瓦斯濃度嚴禁超過2%;排放風流與全風壓風流混合后的瓦斯深度嚴禁超過1.5%。在排放瓦斯之前,凡是排放瓦斯流經的區域必須切斷電源,撤出人員,設置警戒。

⑷排放瓦斯堅持低濃度排放的原則,必須執行先進風后回風,由外向里逐段加風筒,或采用其它手段控制風流中的瓦斯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