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瓦斯泵司機(井下地面)崗位職責

瓦斯泵司機(井下地面)崗位職責

2024-07-30 閱讀 6469

1、瓦斯泵司機要熟悉掌握抽放泵的性能和操作規程,掌握一般鼓掌的處理方法。

2、嚴格執行現場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前后,認真檢查本班次抽放泵運轉情況,并向下一班交待清楚當班設備運轉情況。

3、每兩小時(地面一小時)對抽放參數檢查一次,并認真填寫臺帳、記錄。

4、按時檢查維護,保養抽放泵及附屬設備,保證抽放泵的正常運轉,如有異常情況,立即查找原因并匯報請示處理,排除故障。

5、泵房必須經常清掃、沖刷、牌板、管線吊掛整齊,保持清潔,不得出現臟、亂、差等現象。

6、嚴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做到在三班二十四小時不失控,嚴禁脫崗,如發現問題及時向區值班或向礦調度匯報,否則,不得、停泵。

7、地面泵周圍20米內嚴禁煙火和用火取暖(室內更不準)。

8、機房車間內不準會客,非本車間人員不經允許不得擅自入內,參觀人員按有關制度履行手續,出入登記,否則,司機有權拒絕。

9、值班期間,在一臺泵出現故障不能正常運轉時,及時啟動備用泵。

10、積極參加各種業務技術培訓,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技術水平。

篇2:煤礦井下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預防預防措施

一、煤礦井下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1、火源

井下的一切高溫熱源——電氣、放炮、摩擦、靜電

2、發生地點

掘進工作面占80%~90%,采煤工作面占10%~20%

采煤工作面發生地點上隅角,采煤機藥割附近

掘進面發生的原因:一方面是這些地點采用局扇通風,如果局扇停止運轉、風筒末端距工作面較遠、風筒漏風太大或局扇供風能力不夠,以致風量不足或風速過低,瓦斯容易積聚。另一方面,放炮,掘進機械,局扇,電鉆等的操作管理,如不符合規定,容易產生高溫火源。

二、預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一)防止瓦斯積聚

所謂瓦斯積聚是指瓦斯濃度超過2%,其體積超過0.5m3的現象。

1、搞好通風?有效地通風是防止瓦斯積聚的最基本最有效方法。瓦斯礦井必須做到風流穩定,有足夠的風量和風速,避免循環風,局部通風風筒末端要靠近工作面,放炮時間內也不能中斷通風,向瓦斯積聚地點加大風量和提高風速

2、及時處理局部積存的瓦斯。

1)、采面上隅角瓦斯積聚處理;

(1)迫使一部分風流流經工作面上隅角,將該處積存的瓦斯沖淡排出

(2)全負壓引排法

(3)高瓦斯工作面采用并聯摻新的通風系統

(4)上隅角排放瓦斯

2)、綜采面處理

(1)加大工作面風量。例如有些工作面風量高達1500~2000m3/min。為此,應擴大風巷斷面與控頂寬度,改變工作面的通風系統,增加進量。

(2)防止采煤機附近的瓦斯積聚。可采取下列措施:

增加工作面風速或采煤機附近風速。國外有些研究人員認為,只要采取有效的防塵措施,工作面最大允許風速可提高到6m/s。工作面風速不能防止采煤機附近瓦斯積聚時,應采用小型局扇或風、水引射器加大機器附近的風速。采用下行風防止采煤機附近瓦斯更容易積聚。

3)、頂板附近層狀積聚處理;

(1)加大巷道的平均風速,使瓦斯與空氣充分地紊流混合。一般認為,防止瓦斯層狀積聚的平均風速不得低于0.5~1m/s。

(2)加大頂板附近的風速。如在頂梁下面加導風板將風流引向頂板附近;或沿頂板鋪設風筒,每隔一段距離接一短管;或鋪設接有短管的壓氣管,將積聚的瓦斯吹散;在集中瓦斯源附近裝設引射器。

(3)將瓦斯源封閉隔絕。如果集中瓦斯源的涌出量不大時,可采用木板和粘土將其填實隔絕,或注入砂漿等凝固材料,堵塞較大的裂隙。

4)、頂板冒落孔洞內積聚處理;用砂土將冒落空間填實;用導風板或風筒接岔(俗稱風袖)引入風流吹散瓦斯。

5)、恢復有大量瓦斯積存盲巷或打開封閉?

3.抽放瓦斯

4.經常檢查瓦斯濃度和通風狀況

(二)防止瓦斯引燃

防止瓦斯引燃的原則,是對一切非生產必需的熱源,要堅決禁絕。生產中可能發生的熱源,必須嚴加管理和控制,防止它的發生或限定其引燃瓦斯的能力。

(三)、防止瓦斯爆炸災害事故擴大的措施

萬一發生爆炸,應使災害波及范圍局限在盡可能小的區域內,以減少損失。

篇3:主扇突然停電停風井下通風瓦斯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凡因主扇突然停電或其它原因造成井下停風,必須嚴格執行以下通風瓦斯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1、一旦井下停風,瓦檢員必須立即向值班礦領導匯報。

2、使用局部通風機通風的掘進工作面,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

3、采煤工作面的人員必須立即撤到運輸巷車場。

4、瓦斯檢查員立即檢查運輸巷車場、主要運輸大巷的瓦斯濃度,凡停風達到10min,所有人員必須撤到地面。

5、井下恢復供風時,必須由瓦斯員首先檢查瓦斯,救護隊員戴機在提升室待命,各掘進工作面只有在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都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內,體積大于0.5m3的空間內積聚的瓦斯濃度達到2.0%時,由瓦檢員現場排放,超過3%時,必須由救護隊員執行瓦斯排放措施。排放瓦斯,采用限量排放法,嚴禁一風吹,在排放瓦斯的過程中,排出的瓦斯與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都不得超過1.5%,采區回風系統內必須停電撤人。只有恢復通風的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1.0%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時,方可人工恢復局部通風機供風巷道內電氣設備的供電和采區系統內的供電。

6、瓦斯排放后必須全面檢查原積聚巷道內的瓦斯濃度。確保瓦斯、二氧化碳,符合規定且沒有變化,方可恢復正常通風。

7、瓦斯排放結束,風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均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后,人員方能入井上崗并按章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