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設施操作人員崗位職責
1、認真學習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及規定,特別是必須了解有關污染防治設施管理的規定。
2、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有關部門的環境保護方針、政策。
3、熟悉自己操作的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的處理原理、工藝流程和動力、配件,易損配件的購買地點、更換方法并根據更換頻次提出庫存量的建議。
4、必須嚴格按照處理工藝處理,不得擅自改變處理工藝。
5、嚴格遵守公司勞動紀律和安全操作規程,確保安全生產,搞好現場管理和責任區衛生工作。做到池內不漂浮物,場地清潔。
6、污染防治設施運行過程中要加強運行效果檢查,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查找原因,及時解決,自身解決不了的應及時按照企業規定向分管領導或者主要負責人報告。
7、環境監督管理部門的現場檢查時,應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
8、履行個人保護環境的義務,有勇氣行使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的權力。
9、污染防治設施操作人員不熟悉污染防治設施操作技能,不遵守污染防治設施操作規程,不按規定及時報告污染防治設施不能正常運行的隱患,不認真監控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效果,導致污染防治設施運行不正常、故障未能及時修復甚至損壞致使企業相關污染物不能達標排放的,偽造記錄、數據或在環境監督管理部門現場檢查時弄虛作假的,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警告、經濟處罰或者予以調離崗位直至解雇。
篇2:污染防治設施操作人員崗位職責內容
1、認真學習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及規定,特別是必須了解有關污染防治設施管理的規定。
2、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有關部門的環境保護方針、政策。
3、熟悉自己操作的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的處理原理、工藝流程和動力、配件,易損配件的購買地點、更換方法并根據更換頻次提出庫存量的建議。
4、必須嚴格按照處理工藝處理,不得擅自改變處理工藝。
5、嚴格遵守公司勞動紀律和安全操作規程,確保安全生產,搞好現場管理和責任區衛生工作。做到池內不漂浮物,場地清潔。
6、污染防治設施運行過程中要加強運行效果檢查,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查找原因,及時解決,自身解決不了的應及時按照企業規定向分管領導或者主要負責人報告。
7、環境監督管理部門的現場檢查時,應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
8、履行個人保護環境的義務,有勇氣行使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的權力。
9、污染防治設施操作人員不熟悉污染防治設施操作技能,不遵守污染防治設施操作規程,不按規定及時報告污染防治設施不能正常運行的隱患,不認真監控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效果,導致污染防治設施運行不正常、故障未能及時修復甚至損壞致使企業相關污染物不能達標排放的,偽造記錄、數據或在環境監督管理部門現場檢查時弄虛作假的,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警告、經濟處罰或者予以調離崗位直至解雇。
篇3:環境污染防治設施管理制度
為加強環境污染防治設施(以下簡稱防治設施)的管理,保證防治設施有效地運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及有關法律和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1、本辦法所稱防治設施,是指為防治環境污染而建設的各種處理、凈化、控制和綜合利用污染物及防治其他公害的設施。
2、公司擁有防治設施的單位,應制定考核指標,將防治設施的管理納入本單位的管理體系。
3、擁有防治設施的單位應做到:
(1)、經防治設施處理后的排放物達到規定的排放標準,或者防治設施的實際處理能力和污染物的排放濃度達到防治設施的設檢要求。
(2)防治設施與產生污染物的相應設施同時運轉,同時維護;
(3)有專門操作防治設施的人員和管理人員,有健全的崗位責任制、設備維修保養制度、操作規程、監視監測等制度;
(4)建立防治設施日常運行情況記錄臺帳,并按規定定期向公司主管部門填報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表。
4、需暫停、拆除、閑置、改造或更新的防治設施,應經設備部審核后報安全環保部審批。
5、防治設施因事故停止運轉,應立即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并在二十四小時內向行業主管部門和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報告情況,防治設施停運可能使環境受到嚴重污染的,應立即停止排放污染物。
6、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責令其限期改正外,對單位給予警告,可以并處三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并對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者給予行政處分,并處100-200元罰款。
(1)拒報、謊報防治設施運行情況,或者在被檢查時弄虛作假的;
(2)未經環境保護部門同意,擅自停用防治設施,污染物排放超過規定排放標準;
(3)違反本辦法規定造成污染事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