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保衛消防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

保衛消防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

2024-07-30 閱讀 9357

  保衛、消防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

  1.貫徹執行國家及省、市有關消防保衛的法規、規定,協助領導做好消防保衛工作;

  2.制定年、季消防保衛工作計劃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參加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審批,提出具體建議并監督實施;

  3.經常對職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會同有關部門對特種作業人員進行消防安全考核;

  4.組織消防安全檢查,督促有關部門對火災隱患進行解決;

  5.負責調查火災事故的原因,提出處理意見;

  6.參加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

  7.負責施工現場的保衛,對新招收人員需進行暫住證等資格審查,并將情況及時通知安全管理部門。

篇2: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制實施方案

為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高本質安全水平.夯實安全工作基礎,有效防范生產安全事故,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根據《龍政辦[2009]49號》文件通知精神和新羅區龍門鎮政府關于開展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活動的工作部署、要求,結合我司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安全生產法》、《福建省安全生產條例》為指針,“質量和安全年”活動為主題,牢固確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理念,進一步夯實安全管理基礎工作,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意識,改善安全生產條件,促進企業實現又好又快安全發展。

二、組織領導

公司成立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活動領導工作小組。

組長:冀占成(總經理)

副組長:徐飛(安環辦主任)

成員:。

三、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活動,使各級政府、部門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賦予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特別是企業在主體合法、組織保障、宣傳教育、安全權益、規章制度、安全條件、隱患治理、亊故處理、應急管理和行業特殊要求“十個方面”的責任得到有效落實。

四、實施步驟

1、宣傳發動和自我評定(2009年5月~2009年9月)。充分運用各種形式,宣傳“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活動”的目的意義、內容、目標和評定考核標準,動員廣大干部、員工積極參與;在全面提高認識的基礎上,認真對照《級別評定標準》,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自查自評。公司各職能部門、班組、車間要按各自的崗位職責安全要求,根據巖豪(2009)5號《關于開展“質量和安全年”活動實施方案》部署,結合年初各崗位簽訂的《安全生產責任狀》要求和結合ISO質量管理體系內審,扎實、有秩地做好自查自評工作。在自查自評中要求:把問題想得嚴重一點,隱患考慮得大一點,措施制定得細一點,各自的崗位責任更明確一點。

2、復查整改(2009年9月~2010年9月)。

根據各級政府、部門的總體要求,結合公司實際,我們的總目標是:力創A級、實現B級、遠離C級;在對具體部門、崗位的自查自評考核中做到:A級抓鞏固、B級抓提升、C級定人定位限期整改。同時,對企業安全生產級別實行動態跟蹤管理,及時調整安全級別,做到:警鐘長鳴、決不松懈。公司“活動”領導小組、安全管理部應分片包干、深入生產第一線,對自查自評過程中發現的安全隱患、薄弱環節,進行整理歸類,書面材料逐級上報。

3、考核驗收(2010年9月~2010年11月)。

從2010年9月開始,公司“活動”領導小組、安全管理部在組織公司內部考核驗收的基礎上,接受各級政府、部門的正式考核驗收。通過開展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活動,在不斷提高主體責任意識的基礎上,公司建立、健全完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和責任體系,安全生產狀況明顯好轉,確保實現各級政府、部門每年度下達的安全生產目標任務,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責任事故,遏制較大事故,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

五、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認真組織。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活動,是一項系統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必須是持續性的工作,要始終站在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開展“活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按照省、市、區的有關要求,把公司開展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活動納入重要工作議程來抓。加強領導,采取各種措施,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2、正確引導,積極發動。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結合自身實際,實施標準化的管理是關鍵。要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宣傳發動,發揮輿論導向作用,不斷提高對開展活動的意義認識,動員廣大干部、員工積極參與。要嚴格工作標準,安管部、行政部要密切配合,加強督察,防止搞形式、走過場。

3、精心策劃、扎實推進。一是開展培訓。首先對公司質量、安全、技術骨干進行先培訓、再教育,使其明確“活動”達標工作的具體要求。二是先行試點,全面推進。生產車間是安全管理的重要部位,公司擬定在車間先試點。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再全面鋪開。三是發揮職能部門和專職安全管理人員作用,公司擬在適當時機,從公司相關部門、車間、班組聘任一批義務安全監督員,先行培訓后展開工作,組織指導開展活動,并協助相關部門做好考評驗收工作。

4、公司各部門要根據“活動”總體要求,結合本部門實際,制定出實施細則,報公司“活動”領導工作小組。

神華新疆集團有限公司活性炭分公司

2013-5-24

篇3:安全生產責任制度(一)

汽車修理廠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一、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及國家有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制定適合本單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各工種、各機電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并定期檢查制度的落實情況。

二、按照《安全生產法》的要求設置安全生產管理領導機構,生產部門和班組應配備專(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負責督促、教育和檢查職工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三、定期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安全知識培訓,教育職工嚴格執行各工種工藝流程,工藝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不得違章作業。

四、維修車輛前,應將車輛停、架牢固后方可作業。

舉升設備應由專人操作,非工作人員不準進入車下,舉車時不準檢修舉升設備。

五、路試車輛必須由具有駕駛證及技術熟練的試車員進行,并在規定的路段上進行。

六、有毒、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學物品,粉塵、腐蝕劑、污染物、壓力容器等應有安全防護措施和設施,壓力容器及儀表等應嚴格按有關部門要求定期校驗。

七、根據季節變換切實做好防火、防澇、防凍、防腐及防盜工作,并制定相關措施,配備消防器材。

配電設施線路確保完好,性能可靠,使用移動電具應有安全防護措施。

八、發生事故要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保護好現場,查明原因妥善處理。

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

1、安全工作例會制度

1.1公司實行安全例會制度,安全例會由分管安全生產副總經理主持,或由其委托有關負責人主持,各經理、總工程師、有關部長及技術人員參加。

1.2安全工作例會,公司每個月召開一次,有關部門每兩周召開一次,生產車間每周召開一次,遇到特殊情況可隨時召開。

1.3例會內容主要是傳達學習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有關文件、指示;檢查分析安全生產工作狀況;總結經驗教訓,提出防范措施和近期安全生產工作目標和要求等。

1.4每次例會議題由會議主持人提出,例會前一天通知與會人員。

1.5做好會議記錄,對解決重要問題的會議不能議而不決,要明確落實解決問題的責任,必要時可作會議記要下發。

2、安全生產資金保障管理制度

2.1單獨設立“安全生產專項資金”科目,使專項資金做到專款專用,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擅自挪用。

2.2安全生產專項資金年初由分管安全生產負責人提出,經主要領導審查同意后列入年度資金開支預算。

2.3專項資金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安全技術措施費用;

(2)勞動保護用品費用;

(3)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費用;

(4)安全生產獎勵。

2.4專項資金范圍內費用的使用和報消,按財務規定要求執行。

2.5財務每季度列出專項資金投入與使用的報表,交分管領導、安全部門、財務負責人檢查,檢查內容如下:

(1)資金投入與使用的臺賬、報表;

(2)實物與賬冊是否相符,購買物品是否符合要求;

(3)報消手續是否齊全,報消憑證是否符合要求;

(4)財務設置科目與列入科目記賬是否符合要求。

對查出的問題,要求相關責任人及時作出調整整改,如屢次違反,對責任人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2.6對預算的專項資金不足有缺額時,應及時提出追加,新增的計劃仍按上述審批的要求執行,若專項資金尚有盈余,累積到下年度作為專項資金的積累。

3、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

3.1按照國家頒發的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及有關規定,為從業人員配備勞動防護用品。

3.2每年度將安排用于配備勞動防護用品的專項經費,分管領導每年初根據國家要求編制勞保用品購買的種類、數量,報負責人審批,在專項經費中支出。

3.3采購。

專人負責勞動防護用品采購,到省定點經營單位或省定點生產廠購買,不得采購三無(產品合格證、安全鑒定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編號)產品和過期產品。

3.4驗收。

安監部門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的驗收,嚴把質量關,發現“三無”產品或有質量問題,要及時報告和處理。

3.5保管。

倉庫保管員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的保管,檢查合格后方得入庫,并妥善保管。

3.6發放。

(1)安監部門負責制定發放標準清單,分管領導審核同意,保管員發放,領取人員在領取清單上簽名。

(2)對從事多工種員工按主要作業工種和危險程度較高的工種配發。

3.7使用。

(1)從業人員在作業時,必須按照規定,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否則不得上崗作業。

(2)在使用特種作業防護用品前,必須對其防護功能進行必要的檢查,發現有問題的,不得使用。

(3)安全員負責監督員工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各管理人員及員工均有權監督員工的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情況,對不按規定使用勞保用品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控告。

3.8更換。

(1)發現質量問題,由安監部門確認,及時給予更換。

(2)丟失或有意損壞一般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人員需按用品價格的半額賠償后更換;是特種勞保用品的,先更換后按規定對有關人員進行處理。

3.9報廢。

對過期、損壞的勞動防護用品由保管員統一收集保管,經分管領導審查集中報廢。

3.10安監部門負責建立勞保用品采購、驗收、保管、發放、使用、更換、報廢管理臺帳的建擋工作。

4、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

4.1范圍

4.1.1本規定適用于公司一切涉及特種作業的單位和特種作業人員。

特種作業是指在勞動過程中容易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業。

4.2特種作業包括:(1)電工作業;(2)焊接與熱切割作業;(3)企業內機動車輛作業;(4)制冷與空調作業;(5)高處作業;(6)爆破作業;(7)礦山作業;(8)危險化學品作業;(9)煙花爆竹作業;(10)民用爆破器材作業;(11)起重機械作業;(12)電梯作業;(13)鍋爐作業;(14)壓力容器作業;(15)壓力管道運行操作作業;(16)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無損檢測作業;(17)客運索道作業;(18)大型游樂設施作業;(19)經國家安監總局認定的其他作業。

4.3特種作業人員是指直接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

特種作業人員須同時滿足以下基本條件:

4.3.1年齡男性滿18周歲,不超過60周歲,女性滿18周歲,不超過55周歲;

4.3.2經縣級及以上醫院體檢合格,無妨礙從事相應特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4.3.3初中及以上學歷;

4.3.4符合相應特種作業需要的其他條件。

4.4培訓

4.4.1特種作業人員在獨立上崗作業前,必須進行與本工種相適應的、專門的安全技術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訓練。

4.4.2安排職工從事特種作業操作的部門應以書面形式向安全部提出特種作業人員上崗計劃,提出培訓需求申請,由安全部聯系有關單位進行培訓。

4.4.3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工作由上級安全管理部門審查認可的、具有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資格的單位負責。

4.5考核和發證

4.5.1特種作業人員的考核和發證工作,必須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不得弄虛作假。

4.5.2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分為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考核兩部分。

4.5.3特種作業人員的考核和發證工作由上級安全管理部門審查認可的、具備特種作業人員考核和發證資格的單位進行。

4.6.復審

4.6.1特種作業操作證必須定期復審。

復審時間以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上的復審時間或有效期到達時間為準。

4.6.2特種作業操作證復審由各用人單位在證件復審時間前一個月向安全部提出申請,由安全部聯系發證單位進行復審工作。

4.6.3特種作業操作證復審內容包括:

⑴健康檢查;

⑵違章作業記錄檢查;

⑶安全生產新知識和事故案例教育;

⑷本工種安全知識考試。

4.6.4復審合格的,由復審單位簽章、登記,予以確認。

復審不合格的,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原復審單位申請再次復審。

再復審仍不合格或未按期復審的,特種作業操作證失效。

4.7管理和監督

4.7.1各用人單位負責對特種作業人員進行嚴格管理,嚴禁安排無特種作業操作證的人員從事特種作業的操作。

4.7.2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必須持有相應工種的、有效的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

無證上崗操作的,按國家有關規定對用人部門和作業人員進行處罰。

4.7.3各主管部門應當建立特種作業人員檔案。

4.7.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門收繳其特種作業操作證:

⑴未按規定接受復審或復審不合格的;

⑵違章操作造成嚴重后果或違章操作記錄達3次以上的;

⑶弄虛作假騙取特種作業操作證的;

⑷經確認健康狀況已不適宜繼續從事所規定的特種作業的。

4.7.5離開特種作業崗位滿6個月以上的特種作業人員,如需重新上崗,各用人單位要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主管部門聯系發證單位對其重新進行實際操作考核,經確認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

4.7.6特種作業人員操作時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并有權拒絕違章指揮,有權制止違章作業。

4.7.7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涂改、轉借或轉讓特種作業操作證。

若特種作業操作證遺失,應及時向主管部門掛失并申請補辦新證。

4.7.8安全部負責對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的情況進行監督。

5、安全檔案管理制度

5.1安全檔案由專人負責收集管理。

5.2安全檔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有關國家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程、標準;

(2)上級政府、部門的有關安全生產方面文件、行政執法文書;

(3)本單位安全生產方面的文書、制度、操作規程、安全生產臺賬、會議記錄等:

(4)特種設備和危險源資料,特種作業人員資格證書;

(5)本單位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資料。

5.3本單位或所屬部門有關安全生產的文件、資料因需不能交出統一保管的,應及時復印送交專管人員保管。

5.4檔案專管人員應注意收集各種有關安全生產的信息資料,及時提供有關領導審閱。

5.5檔案專管人員應保證資料的完整無損,按年度分類裝訂成冊。

6、安全生產舉報制度

6.1舉報范圍:

本單位所屬各部門及各工作人員。

6.2舉報內容:

(1)安全生產中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即各部門及各工作人員違反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本單位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2)本單位存在的各類事故隱患。

(3)負責安全生產的各管理者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的失職或違法違規行為。

(4)對存在的事故隱患和已發生的事故不報或推遲上報。

6.3本單位所有人員針對以上內容均有權向任何領導及管理人員舉報。

6.4舉報情況要真實,不得虛報、假報。

舉報事項一經查實,將根據實際情況給予舉報人員適當獎勵。

6.5任何接受舉報的信息的主管人員應將信息及時歸分管領導,屬緊急情況的應先指揮處理整改,解除緊急狀態后,再通報信息。

任何人接受舉報時,不得以各種理由拒絕或推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