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地質實驗測試成果質量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精品資料
云南省地質實驗測試成果質量
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確保地質實驗測試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可靠性,保護礦業權人的合法權益,提高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利用水平,促進全省礦業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結合云南省的實際,規范地質實驗測試成果的監督管理,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地質實驗測試成果是指為地質調查,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評價,礦產資源規模和儲量評估,采礦許可證年檢和延續當年回采率、采礦貧化率、選礦回收率和資源綜合利用率等地質勘查工作所出具的實驗測試報告。
地質調查包括:基礎地質調查、礦產調查、找礦遠景評價等。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評價包括:生態地質、農業地質、環境地質、旅游地質等。
第三條云南省國土資源廳是云南省地質實驗測試成果質量監督管理的主管部門,由云南省國土資源廳成立地質
實驗測試成果質量監督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管理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對全省的地質實驗測試成果質量進行監督管理。
管理辦公室由云南省國土資源廳科技與對外合作處作為業務管理部門,委托國土資源部昆明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作為技術監督機構。
第四條管理辦公室履行以下主要職責:
(一)負責對地質實驗測試機構資格進行備案;
(二)負責地質實驗測試成果的質量監督管理;
(三)根據需要參與本省提交的各類地質調查、礦產勘查、評價報告的評審、驗收,對報告中的地質實驗測試成果進行質量監督。
(四)貫徹執行上級地質實驗測試成果管理的有關政策。
第五條地質實驗測試成果分為:
(一)巖礦測試報告。包括:化學成分或元素、同位素、形態和價態分析,煤炭分析,水質分析等報告;
(二)巖礦鑒定報告。包括:含工藝學礦物研究、物質組成賦存狀態研究、重沙、包裹體、礦物物理指標等;
(三)選冶試驗報告。包括:可選、小試、中試、工業化試驗、回采率、采礦貧化率、選礦回收率和資源綜合利用率等試驗報告;
(四)巖石物理力學性能、土工試驗報告。
第六條在云南省行政轄區內為地質調查、礦產資源勘查、礦業權人、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供地質實驗測試成果報告的實驗測試機構,應當經省國土資源廳備案后方能開展相關業務。
第七條在云南省行政轄區內從事地質調查、礦產資源勘查、礦業權人、實驗測試機構、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二章備案
第八條申請地質實驗測試機構資格備案的實驗測試機構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備地質實驗測試乙級及以上地質勘查資質;
(二)具備省級及以上計量認證資質認定。
第九條管理辦公室負責對申請地質實驗測試機構的材料初審合格后,根據實驗室的專業性質,組成專家評審組,出具審查意見。
第十條管理辦公室對審查合格的地質實驗測試機構出具備案證明。
第十一條管理辦公室對通過備案的地質實驗測試機構在互聯網或其它媒體上公告。
第十二條地質實驗測試機構資格備案證明有效期為三年,三年到期進行復查換證,復查換證申請須在有效期滿前三個月內提出,增項申請,也可在復查申請中一并提出。
第十三條未取得備案證明的實驗測試機構和備案證明失效期間不得向地質調查、礦產資源勘查、礦業權人,以及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出具地質實驗測試成果報告。
第三章管理與監督
第十四條通過備案的地質實驗測試機構,不得超出備案證明的范圍和業務類別出具地質實驗測試成果報告。
第十五條承擔地質樣品測試的地質實驗測試機構應當嚴格按《DZ/T0130-2006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范》進行地質實驗樣品的測試和管理工作。
第十六條承擔樣品外檢的地質實驗測試機構應當是取得地質勘查實驗測試甲級資質單位。
第十七條承擔由國家、省出資進行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地質勘查(調查)項目樣品檢測的地質實驗測試機構應當是國家級實驗室資質認定(計量認證)的地質勘查實驗測試甲級資質單位,或者是通過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的樣品檢測能力專項考核合格單位。
第十八條地質實驗測試成果應當按計量認證的要求
有審核、批準程序,蓋“計量認證CMA標志、證書編號”和“檢測報告專用章”并加蓋騎縫印章后向委托人提供。
第十九條地質實驗測試機構向委托人提供地質實驗成果時,根據委托人的需要應該同時提供地質實驗測試資格備案證明復印件。
第二十條礦產資源勘查、礦業權人在地質調查,地質礦產普查、詳查、勘探,儲量核實等地質工作中的地質實驗測試樣品,應當委托經備案的地質實驗測試機構檢測。
第二十一條礦產資源勘查、礦業權人提交地質調查報告,地質礦產普查、詳查、勘探、儲量核實等報告時應該同時附地質實驗測試資格備案證明復印件。
第二十二條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在地質調查報告、地質礦產普查、詳查、勘探告、儲量核實等報告評審時應該對地質實驗測試成果進行審查,送審單位應當附地質實驗測試成果原件及地質實驗測試機構相關資質。
第二十三條省國土資源廳對經備案的地質實驗測試機構及其地質實驗測試成果質量實行不定期抽查、年度質量監督考核管理。
第二十四條違反第六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規定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不予評審地質報告。
第二十五條在年度質量監督考核時凡有下列情形之
一的,取消地質實驗測試機構備案,一年后重新申請備案;情節嚴重的,報請計量認證管理部門取消計量認證資質認定,報請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取消地質勘查實驗測試資質。
(一)年度綜合考核結果為不合格;
(二)為委托人提供或者編制虛假的檢測報告;
(三)質量檢查連續兩次不合格。
建立地質實驗測試機構誠信檔案制度。有本條規第一款定情形的,將記入誠信檔案。
第四章附則
篇2:《云南省地質實驗測試成果質量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精品資料
云南省地質實驗測試成果質量
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確保地質實驗測試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可靠性,保護礦業權人的合法權益,提高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利用水平,促進全省礦業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結合云南省的實際,規范地質實驗測試成果的監督管理,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地質實驗測試成果是指為地質調查,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評價,礦產資源規模和儲量評估,采礦許可證年檢和延續當年回采率、采礦貧化率、選礦回收率和資源綜合利用率等地質勘查工作所出具的實驗測試報告。
地質調查包括:基礎地質調查、礦產調查、找礦遠景評價等。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評價包括:生態地質、農業地質、環境地質、旅游地質等。
第三條云南省國土資源廳是云南省地質實驗測試成果質量監督管理的主管部門,由云南省國土資源廳成立地質
實驗測試成果質量監督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管理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對全省的地質實驗測試成果質量進行監督管理。
管理辦公室由云南省國土資源廳科技與對外合作處作為業務管理部門,委托國土資源部昆明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作為技術監督機構。
第四條管理辦公室履行以下主要職責:
(一)負責對地質實驗測試機構資格進行備案;
(二)負責地質實驗測試成果的質量監督管理;
(三)根據需要參與本省提交的各類地質調查、礦產勘查、評價報告的評審、驗收,對報告中的地質實驗測試成果進行質量監督。
(四)貫徹執行上級地質實驗測試成果管理的有關政策。
第五條地質實驗測試成果分為:
(一)巖礦測試報告。包括:化學成分或元素、同位素、形態和價態分析,煤炭分析,水質分析等報告;
(二)巖礦鑒定報告。包括:含工藝學礦物研究、物質組成賦存狀態研究、重沙、包裹體、礦物物理指標等;
(三)選冶試驗報告。包括:可選、小試、中試、工業化試驗、回采率、采礦貧化率、選礦回收率和資源綜合利用率等試驗報告;
(四)巖石物理力學性能、土工試驗報告。
第六條在云南省行政轄區內為地質調查、礦產資源勘查、礦業權人、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供地質實驗測試成果報告的實驗測試機構,應當經省國土資源廳備案后方能開展相關業務。
第七條在云南省行政轄區內從事地質調查、礦產資源勘查、礦業權人、實驗測試機構、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二章備案
第八條申請地質實驗測試機構資格備案的實驗測試機構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備地質實驗測試乙級及以上地質勘查資質;
(二)具備省級及以上計量認證資質認定。
第九條管理辦公室負責對申請地質實驗測試機構的材料初審合格后,根據實驗室的專業性質,組成專家評審組,出具審查意見。
第十條管理辦公室對審查合格的地質實驗測試機構出具備案證明。
第十一條管理辦公室對通過備案的地質實驗測試機構在互聯網或其它媒體上公告。
第十二條地質實驗測試機構資格備案證明有效期為三年,三年到期進行復查換證,復查換證申請須在有效期滿前三個月內提出,增項申請,也可在復查申請中一并提出。
第十三條未取得備案證明的實驗測試機構和備案證明失效期間不得向地質調查、礦產資源勘查、礦業權人,以及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出具地質實驗測試成果報告。
第三章管理與監督
第十四條通過備案的地質實驗測試機構,不得超出備案證明的范圍和業務類別出具地質實驗測試成果報告。
第十五條承擔地質樣品測試的地質實驗測試機構應當嚴格按《DZ/T0130-2006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范》進行地質實驗樣品的測試和管理工作。
第十六條承擔樣品外檢的地質實驗測試機構應當是取得地質勘查實驗測試甲級資質單位。
第十七條承擔由國家、省出資進行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地質勘查(調查)項目樣品檢測的地質實驗測試機構應當是國家級實驗室資質認定(計量認證)的地質勘查實驗測試甲級資質單位,或者是通過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的樣品檢測能力專項考核合格單位。
第十八條地質實驗測試成果應當按計量認證的要求
有審核、批準程序,蓋“計量認證CMA標志、證書編號”和“檢測報告專用章”并加蓋騎縫印章后向委托人提供。
第十九條地質實驗測試機構向委托人提供地質實驗成果時,根據委托人的需要應該同時提供地質實驗測試資格備案證明復印件。
第二十條礦產資源勘查、礦業權人在地質調查,地質礦產普查、詳查、勘探,儲量核實等地質工作中的地質實驗測試樣品,應當委托經備案的地質實驗測試機構檢測。
第二十一條礦產資源勘查、礦業權人提交地質調查報告,地質礦產普查、詳查、勘探、儲量核實等報告時應該同時附地質實驗測試資格備案證明復印件。
第二十二條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在地質調查報告、地質礦產普查、詳查、勘探告、儲量核實等報告評審時應該對地質實驗測試成果進行審查,送審單位應當附地質實驗測試成果原件及地質實驗測試機構相關資質。
第二十三條省國土資源廳對經備案的地質實驗測試機構及其地質實驗測試成果質量實行不定期抽查、年度質量監督考核管理。
第二十四條違反第六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規定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不予評審地質報告。
第二十五條在年度質量監督考核時凡有下列情形之
一的,取消地質實驗測試機構備案,一年后重新申請備案;情節嚴重的,報請計量認證管理部門取消計量認證資質認定,報請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取消地質勘查實驗測試資質。
(一)年度綜合考核結果為不合格;
(二)為委托人提供或者編制虛假的檢測報告;
(三)質量檢查連續兩次不合格。
建立地質實驗測試機構誠信檔案制度。有本條規第一款定情形的,將記入誠信檔案。
第四章附則
篇3:教務局專業技術職務水平能力測試工作實施方案
按照*省20*年度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工作計劃,結合我省幾年來開展水平能力測試工作的實際情況,現就做好20*年專業技術職務水平能力測試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測試的范圍、對象
凡擬申報評審各系列(專業)高、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國家實行考試與評審相結合的除外),均應參加全省統一組織的水平能力測試。
二、測試專業
測試專業詳見《*省專業技術職務水平能力測試報名手冊》(20*年[修訂本])中的測試專業名稱和代碼一覽表。
三、測試方法
水平能力測試分別采用筆試、面試和人機對話三種方式。
1、操作性和應用性較強的部分專業,采用面試的方法。這些專業有:工程系列正高職高級工程師(建筑和農業技術兩個專業除外)、正高職高級經濟師(統計、會計、審計)師、自然科學研究(正高)、播音、工藝美術、律師、公證、法醫技術、教師等系列的正、副高級。
其中衛生系列采用“人機對話”方式。具體報名及測試另行通知。
文化、藝術暫停一年。
2、其它系列專業均采用筆試,其中審計(高級)、會計(高級)、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高、中、初級)參加國家組織的專業考試筆試。
3、教師的面試由各學校或測試組織單位根據教師的工作特點和教學工作的實際,主要以說課的方式組織進行。由三名以上同行專家組成小組,對每一位測試對象隨機指定或抽簽確定其說課內容,準備時間為20分鐘,說課時間為一課時。專家組聽課后結合專業進行提問,遵照“公平、公正、合理、先后一致、適當兼顧小組之間平衡”的原則,按《評分表》進行量化綜合判分,滿分為70分。若遇特殊情況采用講課方式進行測試時,應按教師正常教課順序聽課,在學生離開之后進行提問并評議判分。
中小學教師開展筆試的,其卷面滿分仍為70分。
為結合教育工作特點,從20*年起,全省已將教師平時教學考核情況納入到水平能力測試成績中,平時教學考核占30分,由單位人事部門組織考核評分。平時教學考核設4個等次,即:優秀(26―30分)、良好(21―25分)、合格(15―20分)、不合格(14分及以下)。今年仍按此操作。
以上筆(面)試和平時考核兩項合計為100分。
4、路橋港航、農業技術、檔案三個系列(專業)申報中、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繼續按鄂職改辦[20*]88號文件規定,參加全省水平能力測試的筆試。
各系列專業具體測試范圍詳見《*省專業技術職務水平能力測試報名手冊》20*年[修訂本]。
四、報名程序及有關要求
參加測試人員報名前應認真閱讀《*省專業技術職務水平能力測試報名手冊》,根據本人所從事的專業工作,選擇擬申報的相應測試專業和級別,并攜帶本人身份證、畢業證和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證書按以下程序報名:
1、各市、州參加筆試的專業技術人員,由單位人事部門組織個人按要求填寫《報名表》并經審核蓋章后,集中到當地人事局評審中心、考試中心(院)辦理報名手續。
2、中央和省屬在漢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由單位人事部門組織個人按要求填寫《報名表》并審核蓋章后,集中到省人事考試院(武昌水果湖茶港軍轉小區l號樓)辦理報名手續。中央和省屬在市、州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就地、就近報名并參加測試。
3、各專業面試人員報名時需填寫《面試人員情況登記表》一式3份,并同時提供能反映本人任現職以來最高專業技術水平已發表的論文或科研成果一式三份,用檔案袋一并裝好,供面試時使用。
4、各級人才交流中心實施人事代理或管理人事檔案的流動專業技術人員,由人才交流中心審核并蓋章,就地、就近報名。
省監獄系統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能力測試由省監獄管理局集中組織報名。
5、工程系列正高職(建筑、農業技術專業除外)、經濟、統計、會計、審計專業(正高)、自然科學研究(正高)可到當地人事局評審中心報名,也可以直接到省人事考試院報名,參加全省統一組織的面試。律師公證、播音和法醫技術等專業,直接到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報名及參加面試。
6、各面試測試組織單位應在報名結束后至組織測試前,將《報名備案表》和本地的工作實施方案一并報送省人事考試院,實施方案應擬定兩個以上測試時間,并與省人事考試院商定具體時問,省職改辦及人事考試院派專人到場進行巡視。
各面試工作結束后,應將工作總結、面試原始評分表和《成績審批備案表》(請務必制成軟盤,并打印一份)一并報送省人事考試院考評三處。
測試信息管理采用《人事考試管理信息系統p11mis》進行管理。為了便于考后的信息統計、分析,報名時必須采集報考人員的學歷、所學專業、性別、出生年月等信息。考前規則模板中增加了上述信息的必錄設置。請各地在報名信息采集時加以注意。類別、級別、專業、科目代碼詳見《*省專業技術職務水平能力測試報名手冊》。
五、測試日程安排
(一)報名時間
20*年*月*日―*月*目(雙休日照常受理報名)
(二)領準考證時間
20*年*月*日一*月*日(省直考區);市、州準考證由省人事考試院提供樣證各地印制,原則上應于考前一周進行發放,具體發放時間由各地自定。
(三)測試(筆試、面試)時間
1、筆試測試時間:20*年*月*日下午14:00一16:30。
中小學教師采用筆試的,測試時間由市、州自行確定,但必須按附件1規定的時間完成。
2、面試測試時間:除工藝美術專業于11月中旬完成外,其它各面試專業測試工作必須在附件1規定時間內完成。各面試專業的面試時問詳見
各地于20*年*月*目前將筆試人員報名數據庫及試卷預訂單報省人事考試院考評一處。參加全省組織面試的各專業面試人員的相關材料在同一時間報省人事考試院考評三處。
(四)成績查詢、辦證時間及要求
20*年*月上旬,筆試合格人員名單、辦證時間及要求將在*人事考試網上公布(網址:)。
面試合格人員名單及中小學教師筆試合格人員名單由省人事考試院報省職改辦審批后相對集中分批辦理合格證,具體辦證時間見附件1。
六、測試的結果及效用
專業技術職務水平能力測試實行百分制。合格線由省人事考試院報省職改辦審定。成績合格者,由省人事考試院頒發合格證書,合格證書有效期限為三年(含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