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飼料管理制度

飼料管理制度

2024-07-30 閱讀 2279

飼料管理制度

1飼料的采購

1.1外購飼料必須來自有合法生產、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具有產品批準文號,供應商有一定供貨能力、產品質量穩定。

1.2飼料原料和添加劑應符合NY5033《無公害食品生豬飼養管理準則》、NY5032《無公害食品畜禽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使用準則》的要求,藥物飼料添加劑的使用應符合《藥物飼料添加劑使用規范》。(轉載請注明來自:制度大全)

1.3飼料原料感官要求:具有該飼料應有的色澤、嗅、味及組織形態特征,質地均,無發酵、霉變、結塊、異味、異臭,符合GB13078《飼料衛生標準》的規定。

1.4在進行飼料的采購時,必須查驗批準文號、生產日期、有效期、所含的成分及含量等,檢查標簽的完整性,嚴禁購入無標簽的飼料。

1.5嚴禁購入國家禁止使用的違禁飼料添加劑。

2飼料的儲存

2.1飼料購入后,要核對數量及生產批號、有效期等,并詳細登記入庫。

2.2原料在庫房必須擺放整齊,排與排之間必須要留有8―10cm的距離,便于原料的通風及散熱,不同原料分開堆放,碼放整齊,標示明確。

2.3入庫原料按要求保管好,采用先進先出原則,嚴防霉變及蟲蛀。

2.4飼料庫房管理人員要定期檢查飼料的有效期、破損情況、發霉變質及返潮的情況,發現問題應及時匯報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3飼料的加工

3.1選用優質的原料,原料和預混料要按飼料配方的比例添加,并保證攪拌均勻。

3.2飼料中的有害物質及微生物允許量應符合國家規定的相應標準,濃縮料以及預混料要按說明書的規定用量添加,折算成配合料中的含量應符合國家規定的相應標準。

3.3感官要求:色澤一致,無發霉變質、結塊和異味異臭現象。

3.4注意飼料的適口性,避免使用發霉、變質或有農藥殘留的飼料原料,選擇適宜的飼料原料,并力求多樣搭配,以提高飼糧的全價性和飼料的利用率。

4飼料的使用

4.1飼料的使用要按要求的使用量給豬添加,杜絕浪費和不必要的使用。

4.2使用飼料時要以先加工的先用,后加工的后用,先到期的先用,后到期的后用為原則。

4.3飼料使用前必須認真檢查,嚴禁發霉變質等不合格飼料料投入使用。

5飼料原料驗收標準

飼料原料驗收標準

原料名稱

質量要求

玉米

水份≤16%、雜質≤1%、無霉變

豆粕

按國標、水份≤13%、粗蛋白≥42%、尿素酶活性適中

棉粕

按國標、水份≤13%、粗蛋白≥42%

葵餅

按國標,水份≤13%,無變質結塊

夫皮

按國標,水份≤13%,無變質結塊

篇2:養殖場飼料管理制度

1、把好飼料原料關,杜絕劣質飼料原料入庫:

2、嚴格按照驗收程序進行驗收入庫的飼料、原料等;驗收人員對飼料的入庫質量負責。

3、感官要求:色澤新鮮一致,禁止發酵、霉變、結塊及異味、異臭的飼料原料入庫;禁止被污染的飼料原料入庫。

4、有害物質及微生物允許量應符合GB13078的規定;

5、制藥工業副產品不應作生豬飼料原料;禁止用畜禽產品及其副產品作為飼料原料。

6、藥物飼料添加劑的使用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發布的《藥物飼料添加劑使用規范》執行。

7、庫管員對飼料、原料在庫存期的數量,未按相關管理要求而引起的質量變異負責。

8、飼料、原料按品種、規格有序整齊地堆放,易于領用、識別、統計。

9、做好防水、防潮、防盜、防火、防鼠等工作,防止其他動物污染或破壞飼料原料。

10、隨時掌握各豬群的用料進度,以保證飼料的供應:

11、采供主管和庫管員應加強與生產主管的溝通,隨時掌握飼料的使用情況,制定合理的庫存數量和飼料原料的月采購計劃。

12、庫管員應認真記錄飼料原料的領用情況和庫存情況,飼料的庫存低于警戒線(5天用量),庫管員應及時向物資供應部門反映情況,以保證飼料的供應。

13、生產豬舍領用飼料由各舍飼養員每天上班時到庫房領取。

14、庫管員必須到場登記各舍領取數量、品種、規格、領取人等。

15、做到先進先出的原則。

四川巴爾農牧集團

二零**年五月

篇3:飼料分公司菜園子管理制度

一、目的:

1、公司有機肥試驗基地,通過種植蔬菜驗證發酵有機肥的肥效。

2、公司循環利用的實地的展現的窗口。

3、保障食堂的菜品供應,讓員工吃上放心菜。

二、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菜園子種植、交菜的全程管理。

三、職責:?

1.菜農負責種菜全過程、及時向食堂交菜,確保菜品的質量。

2.菜地管理員負責與食堂管理員溝通菜品種及數量,告知菜農,為菜農提供各種與種菜相關的支持服務,確保菜園子正常運行。

3.食堂管理員負責接收,稱重,登記,確保成熟的菜品及時消化,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四、工作內容:

(一)菜地管理

1.公司現有蔬菜大棚一個,一畝地,露天菜地一個,一畝地,根據不同季節,由菜地管理員、食堂管理員、主廚及時溝通種植菜品種類、數量,確保供應充足,也避免數量太多導致浪費。

2.菜農購買蔬菜種子,農具,薄膜等物品需提出書面申請,交菜地管理員,菜地管理員本著節約、實用的原則審核申請,批準后菜農方可購買。

3.菜地所施肥須用公司生產的有機肥,按照正規程序種植,不得違禁使用有毒有害的農藥和化肥,保證蔬菜食用安全。

4.菜農需每天巡視蔬菜長勢情況,及時采摘,確保菜品新鮮,避免不及時采摘,變老影響菜品口感。

5.菜地管理員需不定期巡檢菜園子,巡檢內容包括:成熟蔬菜是否及時采摘,菜園子是否干凈整潔,大棚是否有破損等等與菜園子相關的事項。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與菜農溝通解決。

6.為避免蔬菜被隨意采摘、踐踏,規定菜農不在菜園子的時間(特別是晚上時間),要及時鎖閉菜園子大門,菜園管理員負責監督。

(二)食堂交菜

1.每天早上(除周末外)早餐時間之后,菜農將新鮮采摘的蔬菜送到食堂,食堂職工對蔬菜進行驗收,不采購腐爛變質、發霉、生蟲、蟲蛀、有毒、有害、摻雜摻假、混有異物或者其它感官性狀異常的蔬菜。提供每天所需蔬菜的數量,保證菜品新鮮,避免一次性囤積過多造成浪費。

2.食堂管理員收菜,記錄品種、數量,雙方確認簽字。

3.食堂管理員負責去市場上了解菜價,菜園子采購價與市場價持平,上下可浮動兩角。

4,對于洗洗即可食用的蔬菜(西紅柿、黃瓜),量大的時候,可洗出一些供員工免費食用,計入食堂采購費用,不能確保人人有份。

4.特殊情況,菜園子提供的菜量太多食堂消化不掉,可由辦公室在公司工作群內發賣菜通知,按照食堂收菜的價格面向全體員工銷售,售完為止。

(三)收支統計

1.食堂管理員負責每月統計菜園子支出費用,包括菜地管理員工資、蔬菜種子等種植相關物品采購費用。收入費用,當月提供蔬菜的價格總額,制作成表格,交辦公室。

2.菜園子的整體經營狀況將作為考核菜地管理員、食堂管理員、主廚工作成績的指標之一。

檔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