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資管理制度(精選)
第一篇:財產物資管理制度
財產物資管理制度
一、庫存物資管理
1物資保管員應對所有的入庫物品妥善保管,按照企業制度要求,認真做好物資的收發工作。
2.對庫存物資每月末清點,每季度定期盤點,認真記錄上期余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期末余額等,做到賬賬相符,賬物相符。
3.對常用物資要估算出其每月的消耗量,及時制定采購計劃,補充補充更新。對保質期或有效期短的物品,應以夠用為原則,防止庫存積壓過期失效。
4.設立物資領用登記管理制度,任何人領用物資必須登記;單次領用單價超過200元的物資或總價超過500元的物資,領用時,需持有經總經理批準的文件。
5.物資丟失后,責任者須賠償后,手持財務部門蓋章的賠付收據,方可補發。
6.工程用料、建筑材料,因其品種繁多,使用頻繁,可由工程部門根據物資保管制度安排專人保管,做到賬賬相符,帳物相符。
7.每季度末,物資保管處派專人對其進行抽查,年終進行全面盤點。
8.物資保管處每年根據物資的使用情況,提供積壓的物資明細表,并詳細列明物資積壓的原因。如果因個人原因造成物資積壓的,個人應承擔部門經濟責任。
9.會計部門根據物資積壓情況,核算出物資的折舊價值,有關部門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對積壓物資做出相應的處理。
二、固定資產管理
1.固定資產包括公司所屬的土地、房屋、建筑物、機械設備、運輸設備、車輛船舶、山林樹木等。耐用年限未達2年及以上的或價值未超過3000元以上的,可以不列為固定資產。
2.固定資產按所屬類別,由指定部門負責管理,其管理和保養的具體細則、包括編序、移交、增減報告、盤點、增置、營造、修繕等,由各指定部門自行制定。
3.固定資產的出租、外借、處理、抵押、質押、轉讓、移交、報廢等,必須向總經理請示;新建、改建、拆除房屋、建筑物等工程項目,必須寫詳細的書面
報告,計算出預計費用,上報總經理批準。
4.財務部門應設立完整的固定資產臺帳,根據固定資產的實際狀態、增減情況和折舊情況,進行相關的會計處理;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和折舊率,按稅法的規定辦理。
5.固定資產的管理責任人,對固定資產發生的狀況,及時向主管部門匯報;每一會計期間末,應與會計人員一同對固定資產進行合資查賬。
6.企業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類別、用途的不同,確定為固定資產投定相應的保險。
三、車輛管理
1.企業總務部門負責管理公司所有車輛的證照及稽核等事務,負責車輛的調派、維修、年檢、清洗等工作。
2.員工用車時,應提前向總務部門提出申請,并填寫出車申請表,總務部門根據事情的重要程度予以派車。
3.出車申請表一式兩份,一份由總務部門保管,一份交由出車司機。出車司機應根據出車的相關情況,詳細填寫出車的時間、地點,路線、行駛里程數、違章情況、車輛需維修保養情況、加油金額等。每周總務部門定期的根據司機收車后上交的出車申請表,對車輛的使用狀況進行核實。
4.企業實行“一人盯一車”的車輛管理制度,每臺車輛由固定的司機負責,任何人不得私自調換車輛。
5.司機應愛護車輛,保持車輛內外的清潔干凈,嚴守交通規則,定期的對車輛的剎車系統、電瓶、輪胎、喇叭、水箱等做基本的檢查,一旦發現異常,立即上報給總務部。
6.車輛的維修、保養應到企業已簽約的4s店內進行,相關費用實行月結。總務部門根據車輛的使用狀況,定期組織車輛進行維修、保養。
7.因司機使用不當或總務部門管理人員失職,而導致車輛損壞或出現故障的,依情節嚴重程度,維修費用由相關人員承擔。
8.公司所有車輛都已投保。車輛發生事故造成車輛、人員傷亡時,司機應第一時間通知保險公司和總務部門,以便做好理賠工作。
9.若因司機無證駕駛、酒后駕駛、違反交通規則、私自將公司車輛外借等個
人原因造成的事故,所造成的損失應由司機個人承擔,同時公司將會對司機做出相關行政處分。如果非因個人原因造成事故的,經保險公司理賠后,其余維修、醫療費用由公司負擔。
10.車輛的加油費、過橋費、過路費及停車費由總務部每月進行統計,以相關憑證為依據,上報財務部,實行實報實銷。對于公車私用情況,產生的相關費用,由使用人個人負擔。
11.嚴禁任何人駕駛病車、故障車上路行駛;嚴禁任何人無證駕駛。
四、辦公用品管理
1.企業所有的辦公用品由總務部門統一購買、分發。總務部門應根據辦公用品庫存量情況及消耗水平,向總企辦報告,確定采購數量,制定采購計劃,并于每月1、2日統一采購。
2.企業統購物品中沒有的、部門急需的物品,經申請,總經辦批準后,各部門可自行購買,購買費用由企業負擔。企業調整辦公用品格式,或更換宣傳用品時,應出臺相關通知,告知各部門知曉。
3.各部門根據本部門辦公用品的耗用量,填寫辦公物品申請單,向總務部門申請辦公用品。如有急需物品,可電話通知物品管理人員即日發放,但事后必須補寫申請單。
4.物品管理人員定期的對各部門申請的辦公用品明細進行核查,并及時的予以發放。對由申領數量限制的物品,除特殊情況,應定量供應,不予多發。
5.總務部門應做好辦公物品的出庫、入庫賬單,詳細記錄辦公用品的流向,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帳物相符,并定期清查辦公用品的庫存情況,及時補充辦公用品。
6.總務部應每年對辦公物品盤點兩次,賬物不符的查找原因,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7.總務部對各部門辦公用品的申領情況、實際使用情況,應定期的進行調查;同時,每年末,就辦公用品的購買情況、申領情況、使用情況、庫存情況、積壓情況等,進行統計匯總,將結果上交給總經理辦公室。
五、電話與傳真管理
1.電話使用規范:員工接聽電話時應注意禮貌用語:“您好!
篇2:物資設備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部分辦公物品管理
第一條辦公物品分類(一)常用品:鉛筆、圓珠筆、膠水、透明膠、大頭針、圖釘、回形針、筆記本、復寫紙、卷宗、標簽、告示貼、便條紙、信紙、橡皮擦、夾子、釘書釘等。(二)控制品:名片、壓桿夾、文件夾、文件架、計算器、釘書機、打孔機、會議紀錄本、信封、筆筒、鋼筆、白板筆、水彩筆、固體膠、膠帶、標簽紙、涂改液、更正帶、檔案盒、檔案袋、皮筋、刀片、票夾、印臺(油)、量具、刀具、軟盤、刻錄盤、印泥等。(三)特批品:
1、印刷品(各類宣傳單、各類表格、文件頭等)。
2、墨盒、U盤、移動硬盤、硒鼓等。
3、打印傳真機、計算機。
第二條申購和采購辦公物品采購與日常管理,由前臺行政文員具體管理,根據消耗情況及時填寫《申購單》進行申購,經管理中心主任批準后方能購買。未通過OA或書面填寫《申購單》及未經領導批準擅自購買的不予報銷。
第三條費用控制(一)各部門負責人對辦公用品申領使用作合理規劃與管控,原則上月辦公用品(指常用品和控制品)費用控制在人均10元(人民幣)以內。(二)辦公用品有一定的使用周期,除特殊情況外原則上不允許每月累贅申請。(三)若因業務需要超出部門費用預算則需預先提報管理中心負責人核查簽字,若未經批準費用超出部分由部門經理自行承擔。舉例:設計部有2名工作人員,(每月人均10元費用),則設計部月辦公用品費用總額
2*10=20元,若當月超出此費用標準且未辦理相關超額手續,超出部分費用由該部門負責人承擔。
第四條辦公物品申領審核流程(一)常用品/控制品每月25號(節假日提前)各部門根據實際需要提報下月“辦公物品申請計劃”(部門負責人簽字確認)至前臺行政文員處,由行政部分管負責人審核報管理中心負責人審批,審批同意后由行政部統一購置。若各部門逾期提報計劃則該部門發放時間延期至次月。(二)特批品各部門申購特批品(墨盒、U盤、移動硬盤、硒鼓、打印傳真機、計算機等)須填制簽呈或通過OA表單提交信息部審核,經管理中心主任核準后報總經理簽批,總經理同意后由信息部統一購置。
74(三)在月部門“辦公物品申請計劃”外原則上不再辦理個人申領,但在每人每月10元費用控制內,個人因業務緊急需要申領個人用品則需部門負責人簽字同意,在前臺處登記領取,不得擅自領取,否則費用由個人自行承擔。(四)行政部分類建立《每月辦公物品使用情況臺賬》,逐月核對排查申領計劃,嚴格控制不合理的辦公物品申報。
第二部分公司攝、錄影設備管理
第五條公司攝、錄影設備指公司所購攝像機、數碼相機、錄音筆、投影儀等數字電子設備。
第六條設備管理和維修(一)公司攝、錄影設備的管理由信息部負責,統一安排部門的外借。(二)當公司相關部門需要時,由信息部統一安排攝、錄影設備的使用。(三)原則上公司攝、錄影設備不外借,由信息部專職技術人員配合相關部門使用。(四)特殊情況部門外借攝、錄影設備使用時,發生人為損壞,由部門負責人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并支付設備維修費用。(五)部門因公需要外借設備時,必須提前1天向信息部提出申請,由信息部主管批準后外借。在外借時,須由信息部人員進行培訓,經當場考核合格后,方可外借。(六)公司攝、錄影設備主要用于公司對外宣傳事件、產品拍攝、員工活動等,不得用于私人活動。(七)信息部執行崗位負責制,由信息主管負責設備的外借審批;信息部相關崗位人員負責設備的保管工作。(八)信息部全面負責設備損壞的報修工作。一般故障由信息部負責維修,如需報修,應在2個工作日內,向有關專業單位進行保修,并咨詢故障排除日期,向有關部門通報。超過2周方能解決的故障,原則上應準備備用設備。
第七條設備的使用和資料檔案保存(一)原則上公司重要活動由(集團)公司總裁辦負責督導各承辦部門具體執行,信息部負責攝像、攝影、錄音工作并制作成光盤存檔。(二)部門活動原則上由部門經理向信息部提出申請,外借設備,部門員工自行拍攝,并由該部門制作成電子資料提交信息部存檔。如需制作光盤,需要提出申請,信息部負責安排光盤的制作。(三)管理中心督導并負責責成信息部及當事部門提交有新聞價值和歷史意義的相關攝影、攝像資料并在2個工作日內上傳至公司OA辦公系統及公司網站;領導錄音資料在一周內整理完成并上傳公司網站。(四)部門一般活動,如需信息部提供攝像、攝影服務,應在2天前(突發事件也必須事前)向信息部提出申請,由信息主管審批后,合理調度安排攝像、攝影人員。(五)部門大型活動如有需要攝影等技術支持的,應在一周前(突發事件也必須事前)向信息部提出申請,申請中請注明攝像、攝影人員的人數和崗位,并附上活動議程,供信息部人員安排作參考。(六)公司攝像、攝影人員為部門服務,不得利用公司設備進行私人行為。(七)公司各部門電子資料光盤凡涉及公司層面的,均須呈報信息部檔案管理負責人歸檔,(具體參照公司《檔案管理制度》規定執行)部門一般不向其他個人提供此項服務。
第三部分空調使用管理
75
第八條為合理使用空調設備,延長空調機的使用壽命,同時也為保障員工身體健康,經公司研究決定,制訂以下空調使用管理制度。
第九條適用范圍:公司全體員工。(備注:當地有規定開通暖氣的地區,按國家規定執行,不得使用空調)
第十條使用時間:僅限于工作時間使用。員工離開或辦公室無人時應關閉空調器,嚴禁室內無人空調機照常使用開機。下班前半小時一律將空調關閉,晚上非工作加班不能開機。
第十一條使用標準:空調使用遵循“氣溫符合標準”,氣溫標準以當地天氣預報為準。公司總部由信息部負責關注每日天氣預報,并在次日決定各部門是否可開啟空調。各中心辦事處,由該辦事處最高負責人(或中心辦事處最高負責人指定專人)關注每日天氣預報,并在次日決定各部門是否可開啟空調。(一)夏季氣溫在28℃(當地天氣預報最高氣溫)以上方可開啟空調制冷,制冷溫度設置不應低于25℃,下班前半小時將空調關閉。(二)冬季氣溫在5℃(當地天氣預報最低氣溫)以下方可開啟空調制熱,制熱溫度設置不應高于20℃,下班前半小時將空調關閉。
第十二條空調保管(一)空調管理人有以下幾種分類:
1、公司總部由空調所在部門最高負責人(或指定專人)擔當。
2、各地中心辦事處,由該辦事處最高負責人(或指定專人)擔當。(二)空調管理人應履行以下職責:
1、空調使用期間,應將辦公室的門窗關閉,以確保空調器的使用效果。雷雨天氣應立即關閉空調,切斷電源,以免遭受雷擊。
2、不得隨意改變空調機的風葉方向及隨意打開機殼或拆卸機件。要注意對空調的合理使用和維護。公司總部如發生空調損壞應立即報告行政部,由行政部負責核定并維修。各地中心辦事處,如發生發生空調損壞應立即電話報告行政部,由行政部負責核定,由中心辦事處及時聯系維修。
3、負責空調遙控器的保管。(三)因人為因素造成空調器或遙控器損壞,所發生的維修費用由造成空調器和遙控器損壞的本人承擔。
第四部分辦公設備維修管理
第十三條各部門辦公設備出現故障或損壞,由負責保管的責任人填寫《辦公設備維修申請單》報管理中心主任簽字核實后由行政主管根據具體情況在3個工作日內通知相關人員維修,若在三個工作日內由于特殊原因無法維修應向管理中心主任匯報并及時告知維修申報人。
第十四條維修完畢后,維修人員、維修申報人應到行政部詳細填寫《辦公設備維修登記表》以便備案管理。
第十五條若辦公設備損壞系人為破壞造成,維修所產生的費用由破壞設備責任人全額承擔。
第五部分工作包標準配置管理
第十六條為更好展現徽記銷售員工的形象,促進銷售員工更好的開展銷售工作,現就銷售員工配置工作包及工作包內裝物要求作出如下規定。
76
第十七條工作包配置規定(一)凡徽記銷售體系正式員工均配置工作包一個,所有人員要愛惜公司配發的工作包。(二)如員工在配置工作包后半年內離職的,工作包要歸還到辦事處,不能歸還的,按50元/個進行賠償。配置工作包半年后離職的工作包歸個人所有。
第十八條工作包內裝物要求(一)工作包是為了方便銷售人員工作用的,所以包內必須裝有以下物件:
1、筆和筆記本。
2、訂單及價格單、部分樣品。
3、廣宣品物料(掛條、扎帶、POP、貨架貼、跳跳卡、爆價貼)及其他區域內設計的部分宣傳品。
4、清潔物品。
第十九條處罰規定(一)作為工作的基本配置,所有銷售人員須每天背工作包上班,且保證內裝物完整。(二)凡公司總部員工到各地出差,檢查到有員工沒有背工作包,給予50元/次的處罰。(三)凡各地辦事處檢查到有銷售人員沒有背工作包上班的,省區經理將給予其50元/次的處罰。
第七部分附則
第二十條(一)本制度由公司規章制度編審委員會起草并修訂,自2010年1月1日總經理簽發公布之日起正式實施。(二)須制作運用的管理表單《(大宗)辦公物品申請單》(登記表)、《公司攝錄影設備借用登記表》、《辦公設備維修申請單》(登記表)(執行部門可據實調配更新)。(三)本制度最終解釋權歸屬公司管理中心、信息部、內審部。
篇3:某物資倉庫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物資倉庫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各類物資倉庫屬廠區重點防火部位,必須設置醒目的禁火標志,非工作人員未經許可不得入內,執行出入登記制度。
2、庫房內要保持干凈整潔,貨物擺放有序,對敞落得棉絲、油布、廢紙等易燃物質應該及時消除。
3、庫房內不得架設臨時電纜,因工作需要時,必須經車間、科室負責人批準,報安環科備案,并在限期內及時拆除。
4、庫房內嚴禁煙火和動火,需要防火作業時,需廠安環科審批后,辦理“動火證”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動火明火作業。
5、庫房內只準使用100W以下的白熾燈或日光燈照明。燈頭要與物品距50公分以下間距,嚴禁使用其他燈泡照明和電熱具取暖。
6、庫房內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因生產需要的易燃易爆物品必須按消防部門規定設專庫存放,專庫內保持通風,防濕、防曬。
7、倉庫管理人員每天下班前,必須進行防火安全檢查,確認無事故隱患,關好門窗,切斷電源,方可離開。
8、工作人員會正確使用消防器材和撲救火災的基本方法,對配備器材必須妥善保管,嚴格執行《二鋼廠消防器材管理暫行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