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資儲存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建立倉儲、儲罐區安全規定,確保物資儲存安全
2、范圍:倉儲科
3、責任者:倉儲科、安全部、儲罐使用單位
4、程序:
基本要求
4.1庫房、儲罐區的建筑設計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和《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92)的規定。
4.2物資儲存場所應根據物品性質配備足夠的、想適應的消防器材,并應裝設消防通訊和報警設備。
4.3必須加強管理,建立健全崗位防火責任制,火源、電器管理制度,門衛值班巡查制度和各項操作制度,做好防火、防洪(汛)、防竊等工作。
4.4在倉庫、堆垛和儲罐區,應設明顯的防火等級標志,通道、出入口的道路應保持暢通。
倉庫安全防火管理
4.5倉庫應制訂物品入庫驗收制度,核對、檢驗進庫物品的規格、質量、數量,無廠地、標牌、檢驗合格證的物品不得入庫。
4.6物品的發放,應嚴格履行發放手續,做到準確無誤。
4.7危險品倉管員必須熟知所管物品的名稱、理化性能、防火、防爆、防毒害的措施,并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器具。
4.8危險物品的安全儲存按危險品儲存管理規定執行。
4.9做好日巡查工作,并有記錄,發現包裝、容器破損、殘缺、變形和物品變質、分解等情況,應當及時進行安全處理。
4.10庫內嚴禁煙火,嚴禁產生火花的一切操作,不準穿底附鐵的鞋入庫,庫內嚴禁穿、脫尼龍等高電阻率服裝。
4.11危險品裝卸,使用操作必須符合危險品裝卸運輸安全管理、化學危險品使用有關規定。
4.12危險品倉庫內不準設辦公室、休息室,不準住人,每日工作結束后,應進行安全檢查,然后關閉門窗,切斷電源方可離開。
4.13氣瓶貯存,必須嚴格按《氣瓶貯存運輸和使用安全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執行。
儲罐區管理
4.14原料貯槽及卸料管日常檢查由倉庫保管員負責,維修由各使用單位負責。
4.15易燃、可燃液體和壓縮氣體的儲罐和管線的絕熱材料、裝卸棧臺、安全梯和管架等,均應用非燃燒材料建筑。
4.16液化石油氣及閃點低于28℃,沸點低于85℃的易燃液體儲罐,無絕熱措施時,應設冷水噴淋設施,以達到夏令降溫的目的,設施的電器開關宜設置在遠離防火(護)堤處,不準將電器開關設在防火(護)堤內。
4.17易然、可燃液體和可燃氣體儲罐區內,不應有與儲罐無關的管道電纜等穿越,與儲罐區有關的管道、電纜穿過防火(護)堤時,洞口應用不燃材料填實,電纜宜采用跨越防火(護)堤方式鋪設。
4.18罐區防火(護)堤的排水管應相應設置隔油池或水封并,并在出口管上設置切斷閥,或在不排水時以土堵死出口。
4.19儲罐的防雷、防靜電接地裝置,應按照《石油庫設計規范》(GBJ74-84)等有關規定執行。
4.20儲罐區間距、事故存液池、消防設施等應按《石油化工設計防火規范》有關規定執行。
篇2:物質儲存安全管理制度
(一)基本要求
1.庫房、儲罐區的建筑設計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1990年3月23日公安部第6號令)《化學危險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
2.物資儲存場所應該根據物品性質、配備足夠的和適應的消防器材,并應裝設消防通訊和報警設備。
3.必須加強管理,建立健全崗位防火責任制度、火源、電源的管理制度、門衛制度、值班巡回制度和各項操作制度,做好防火、防洪(汛)防竊等工作。
4.在倉庫、堆垛和儲罐區,應設明顯的防火等級標志,通道、出入口和通向消防設施的道路應保持通暢。
(二)倉庫管理制度
1.倉庫管理部門應制訂物品入庫驗收制度,核對、檢驗進庫物品的規格、質量、數量。無產地、銘牌、檢驗合格證的物品不得入庫。
2.易燃易爆物品的倉庫要求采取杜絕火種的安全措施。
3.物品的發放,應嚴格履行發放手續,認真核實。化學危險物品的發放,應嚴格控制,主管部門應經常檢查核準。
4.危險物品的儲存要嚴格執行危險物品的配裝規定,對不可配裝的危險物品必須嚴格隔離。
⑴放射性物品、劇毒品不能與其它危險物品同存一庫。
⑵炸藥不能與易爆器材同存一庫。
⑶氧化劑或具有氧化性的酸不能與易燃物品同存一庫。
⑷盛裝性質相抵觸氣體的氣瓶不可同存一庫。
⑸危險物品與普通物品同存一庫時應保持一定距離。
⑹遇水燃燒、易燃、自燃和液化氣體等危險物品不可在低洼倉庫或露天場地堆放。
5.劇毒、炸藥、放射性藥品應單獨存放,必須實行兩人、兩把鎖、兩本賬的管理辦法,使用單位必須憑安全技術部門批準的“危險品領(退)單”由兩人領取。
6.儲存易燃和可燃物品的倉庫、堆垛附近,不準進行試驗、分裝、封焊、維修、動火等作業。如因特殊需要,應由倉庫負責人上報,公司有關領導批準,采取安全措施后才能進行,作業結束后,檢查確無火種方可離開現場。
7.保管人員應根據所保管的危險物品的性質,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具。
8.自燃物品、易燃物品堆垛,應當布置在溫度較低,通風良好的場所,并應設通風降溫裝置。
9.甲、乙類物品的包裝容器應當牢固、密封、,發現破損、殘缺、變形和變質等情況,應及時進行處理。
10.甲、乙類物品庫房內不準設辦公室、休息室,不準住人,每日工作結束后應進行安全檢查,然后關閉門窗,切斷電源,方可離開。
(三)儲罐區管理制度
1.各種承壓儲罐應符合有關壓力容器的規定,其液面計、壓力計、溫度計、呼吸閥、阻火器、安全閥等安全附件應完整好用.
2.易燃液體的儲罐和管線的絕熱材料、裝卸棧臺、安全梯和管架等,均應用非燃燒材料建造。
3.閃點低于28℃,沸點低于85℃的易燃液體儲罐,無絕熱措施時,應設冷水噴淋設施,以達到夏季降溫的目的,設施的電器開關設在防火(護)堤內。
4.易燃、可燃液體和可燃氣體儲罐內,不應有與儲罐無關的管道、電纜等穿越,與儲罐區有關的管道、電纜穿過防火(護)堤時,洞口應用不燃材料填空,電纜宜采用跨越防火(護)堤方式鋪設。
5.罐區防火(護)堤的排水管應相應設置隔油池或水封井,并在出口管上設置切斷閥,或在不排水時以土堵死出口。
6.儲罐的防雷、防靜電接地裝置應按照《石油庫設計規范》等有關規定執行。
篇3:民爆物品儲存安全管理規定
(1)設專職安全員負責庫內的警衛、保管工作,庫區安全警衛人員不少于6人(可兼職)。
(2)建立值班、檢查、登記和驗收制度、按時填寫值班記錄。
(3)建立警衛制度,無關人員禁止入庫,警衛人員執行24小時值班巡查。
(4)建立防火制度,定期進行消防應急演練,庫內嚴禁明火、吸煙,人員入庫所帶火種應存入在警衛室,汽車進庫裝卸應熄火。
(5)儲存庫建立雙人雙鎖管理制度。操作時兩人都到場,分別開鎖。按格式填寫炸藥、雷管進出庫班報,核對賬目,做到收支平?、賬物相符,并雙方簽字確認。
(6)建立出入庫制度,民爆物品入庫應查對器材名稱、型號、生產日期、數量、檢查包裝、裝箱等項目,合格后方準入庫、上賬。
(7)報廢炸藥應單獨立賬、與完好炸藥分開存放。
(8)兩種以上不同性質的民爆物品不得同庫存放。
(9)不準在庫房內拆箱、包裝。
(10)不準穿帶鐵釘鞋進入庫房。
(11)夜間進入庫房除防爆型手電外,不準使用其它照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