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衛星總體設計崗位職責描述崗位要求
職位描述:
1、衛星總體系統分析與設計、任務仿真,可行性總體方案論證;
2、衛星總體方案設計,總體技術指標論證、分解與驗證;
3、衛星總體技術協調與技術狀態控制,編制總體技術流程;
4、衛星規劃研究和技術預研;
5、有效載荷總體設計與技術協調
6、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任職條件:
1、飛行器設計、電子工程、控制、通信、力熱工程、光學工程、物理等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有較強的英文閱讀能力;
2、具有衛星機、電、熱等總體技術相關知識和能力,具有航天科研背景者優先;
3、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任務和總體項目分析能力;
4、具有較寬的知識面,工作認真,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5、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有較強的執行力;
6、具備創新性思維,勇于開拓新技術,新領域和新的挑戰。
篇2:微小衛星總體設計崗位職責描述崗位要求
職位描述:
1、衛星總體系統分析與設計、任務仿真,可行性總體方案論證;
2、衛星總體方案設計,總體技術指標論證、分解與驗證;
3、衛星總體技術協調與技術狀態控制,編制總體技術流程;
4、衛星規劃研究和技術預研;
5、有效載荷總體設計與技術協調
6、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任職條件:
1、飛行器設計、電子工程、控制、通信、力熱工程、光學工程、物理等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有較強的英文閱讀能力;
2、具有衛星機、電、熱等總體技術相關知識和能力,具有航天科研背景者優先;
3、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任務和總體項目分析能力;
4、具有較寬的知識面,工作認真,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5、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有較強的執行力;
6、具備創新性思維,勇于開拓新技術,新領域和新的挑戰。
篇3:《地球的衛星――月球》科學教學反思
《地球的衛星--月球》科學教學反思
《地球的衛星--月球》是宇宙這一單元的第一課,學生們都既感興趣又陌生。考慮到這節課的內容主要是引起學生對宇宙知識的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并能通過課外閱讀、查找資料等途徑收集有關月球的信息,進行整理匯總,最后制作成“月球卡片”,所以,在課前就布置學生們以個人為單位搜集有關月球的資料信息。
之前,學生對月球的認識并不是空白的,尤其是一些喜歡看課外書,喜歡天文地理的學生,但他們的認識僅限于只言片語,不成章法。通過本課的教學,通過匯報與交流活動,希望將這些零散的認識匯集成對月球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因此,課前的資料搜集準備工作很重要。我在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月球任何一方面的圖文資料以便課堂上進行匯報交流,而我則收集了更多的圖片、視頻資料,制作PPT,在學生匯報交流的基礎上進行歸納小結,補充介紹,以加深學生對月球的認識。
因為有著課前較充分的準備工作,因此課堂上的交流分享開展地較有為效,大部分學生交流了各自搜集的資料。結合學生的交流活動,我們應引導學生:
①懂得如何處理信息。學生找的資料可能較多,雖然課前已要求處理成一張A4紙,信息量仍較大,如何照本宣讀,無法使更多的學生進行交流,因此交流前要求學生思考如何簡潔地表達自己獲得的信息,這是對學生信息處理能力的有意識訓練。
②在交流過程中,應關注人類月球的探索歷程,從最初的肉眼看,到后來用望遠鏡看,再到探測器探測,最后到登月探測,認識到人類探月的技術與工具越來越先進,人類對月球的數據勘測越來越精確,人類對月球奧秘的了解越來越多,人類對月球的疑惑也越來越多。使學生經歷人類幾千年來對宇宙的探索歷程。
③了解中國探月的進程,關注“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發射的前前后后,認識到中國也在為探索月球探索宇宙而不懈努力并取得了重大成就,激發民族自豪感。
④了解有關月球的簡單情況,如運動方式、體積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
在學生匯報交流的基礎上,我再更多地補充一些圖片和視頻,以豐富學生的感知,這樣效果更好。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通過聲音、圖像等信息直接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促使學生感知迅速、記憶牢固、思維靈敏、想象豐富。在學生無法感知時使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在現代教育技術營造的教育環境中學習,學生的各種感官被充分調動起來,思維活躍,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大大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和效率。
通過教學,我發現這樣以孩子們為主體的教學形式是值得繼續研究和實行的,它對培養孩子們學會如何科學的學習、如何交流、如何分析歸納都是行之有效的。科學這門學科不僅僅是學習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好的科學方法。
但在這節課中,我對時間的把握還不到位,對孩子們對信息可信度的判斷的引導還很欠缺,這說明自己的知識量還有待加強,在平時的工作中要更加努力學習。